僧人不仅要追求解脱,更要担当民众的精神导师。正因为如此,僧宝是人间福田。僧伽布施信徒以法,施主供养三宝以财,这就使佛法有更多的机会普及到民间。而僧伽在接受供养的同时,也是在提醒自己对社会负有什么样的使命。所以,僧团依赖供养而生存,对佛法的推广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原文]
佛教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是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这种发展是沿着因缘因果的规律,由如是因感如是果。人类种下什么样的因,未来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所以佛教不像其他宗教,对人类未来做出先知式的预测,而是要我们活在当下,重视当下人生的改善,如果每个人都能止恶行善,社会自然会安乐祥和,未来自然会有光明前景。 [原文]
现代化的问题不仅是我们今天才面临的,在以往各个时代,历代祖师都曾面临过类似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古代大德们完成了他们那个时代的使命,在今天,佛教现代化的使命就责无旁贷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佛弟子的身上。 [原文]
环境需要保护,需要治理,我们的内心同样需要保护和治理,不然就会成为堆积如山的垃圾场。在这样的心灵环境下,怎么可能感知幸福,怎么可能获得宁静? [原文]
如果我们的痛苦可以通过这些现实问题得到解决,那么,世界上大约不会有那么多人沉溺在痛苦之中。对于任何人来说,只要生命中还存在烦恼,无论物质条件如何,无论地位高低,无论人生遭遇怎样,总是会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痛苦。 [原文]
如果将环境污染比做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天,我们是不是还能对它的痊愈抱有乐观态度?我想,问题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实际行动;一方面在于治疗方案,在于所采取的措施是治标还是治本。 [原文]
无论我们贪著什么,它都会成为伤害我们的利刃。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如果贪著财富的话,没钱时我们会因为贫困而烦恼;有钱时又会因为担心财富失去而烦恼。所以我们要了知财富的无常,而不是把它看成是永恒的;了知财富在人生中的局限性,而不是把它看成是唯一的。 [原文]
对世界能否达成正确认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幸福。因为人生许多的烦恼和痛苦,都是由错误的世界观所造成,正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说,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是正确或是错误,是深刻或是肤浅,是全面或是片面,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内心感受,左右我们的行为方式。 [原文]
人生就是不断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现实问题,只要努力多半不难解决。但对人生做深层思考,必然会碰到生命存在的共同问题——何为幸福?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何为命运?活着为什么?……这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如果找不到答案,心灵是无法真正安宁的。 [原文]
如果没有相当的文化和宗教素养,作品如何能有空灵深邃的境界呢?正所谓“功夫在画外”。如果我们不具备佛学修养,又如何追随创作者的创作心路,穿越百千年的时空,领略那番禅意、体会那份超然? [原文]
信仰关注的是人生大事,包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包括对人生价值和生命自我的认识,也包括心灵的关怀及烦恼的解脱。这些都是人类永恒的问题,不会因为我们忽略而不存在。一旦涉及这些问题而没有宗教信仰作为支撑的话,人生往往会陷入迷茫之中。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