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考察认识与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唯识的中道正见,然后落实于空性禅修,完成生命品质的转化。 [原文]
一、菩提心;二、三性三无性; [原文]
三、八识;四、唯识;五、种子,种性; [原文]
六、菩萨行;七、瑜伽止观;八、转依;九、因明 [原文]
第三章·正论·第一节·标宗:我与法;我法是假名安立;我法差别义;识变义;总说三能变识;识如何变现 [原文]
一、赖耶的自相;二、赖耶的果相;三、赖耶的因相 [原文]
四、赖耶的行相:【心与境】【心的结构】;五、赖耶的所缘:【四缘生诸法】【种子、根身、器界】【共变、不共变】 [原文]
六、赖耶的相应心所:【心王与心所】【心所的种类】【五遍行】七、赖耶的情感 [原文]
九、相应心所与阿赖耶识的差别;十、赖耶的特征:【刹那生灭,相似相续】【唯识的时间观】十一、赖耶的伏断位次 [原文]
第三节·第二能变——末那识:一、举体出名门;二、末那的所依;三、末那的所缘;四、末那的行相 [原文]
五、末那的相应心所:【四惑】【八大随烦恼】六、末那的伦理属性;七、末那在三界的活动情况;八、末那的伏断位次 [原文]
正论·第四节·第三能变——前六识之一:一、六识差别;二、六识的体相;三、六识的伦理属性; [原文]
四、六识的相应心所:一、遍行心所;二、别境心所;三、善心所;四、根本烦恼;五、随烦恼;六、不定心所 [原文]
五、六识的所依;六、前五识的活动情况;七、意识的活动情况 [原文]
第五节·正辩唯识:识的变现;无我唯识 [原文]
第六节·解答疑难:一、心识生起难;二、生死相续难;三、唯识所因难 [原文]
第六节·解答疑难:四、世事乖宗难;五、圣教相违难;六、唯识成空难;七、色相非心难;七、色相非心难;八、现量违宗难;九、梦觉相违难;十、外取他心难;十一、异境非违难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