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从出家求道、成道,到广弘佛法,在印度的广袤大地上留下不灭的足迹,佛教也逐渐从印度远播世界各地。时至今日,佛教在印度的状况又是如何?2012年12月初,导师带领弟子踏上朝圣之旅,一路礼拜了佛陀足迹所至的许多圣地,在这些意义非凡的圣地,导师做了怎样的开示? [原文]
佛陀成道后,为令一切众生能走出迷惑走向觉醒,孜孜不倦说法四十五年,佛陀到底宣说了哪些修行方法?又为不同根机的众生提供了哪些修行道路? [原文]
十二因缘代表着佛陀成道的心理历程,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满怀慈悲地跟众生分享他的解脱经验,他将告诉我什么样的秘密呢? [原文]
佛陀在四禅的基础上成就了宿命智、有情死生智、漏尽智,看到众生从生到死,死后继续受生的轮回过程。那么,众生轮回的过程有哪些环节?我如何才能从轮回的链条中解脱出来? [原文]
佛陀出家是为众生寻找超越生死的涅槃之道,他求道都经历了什么?究竟是怎样成道的?成道,成就了什么?对我又有什么意义? [原文]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佛法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我对佛法的源头——释迦牟尼佛了解吗?他是人还是神?佛陀是怎样发现人生和宇宙真相的?了解佛陀对我有何意义? [原文]
传灯,是三级修学的一个重要项目,也可以说是三级修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因为三级修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点灯和传灯服务的。或许我们现在的能力还很微弱,既没有多少说服力,也没有什么感染力,但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愿力?能不能认识到点灯和传灯对每个生命所具有的价值? [原文]
作为学佛之人,我清楚为什么要恭敬三宝以及如何恭敬三宝吗? 我了解进入寺院的礼仪和基本规范吗?言行举止要怎样才得体呢?这些礼仪行为后面有怎样的内涵和用心呢? [原文]
学了这么多佛法,究竟在自己的相续中产生作用了没有?对生命存在的迷惑和烦恼能否解决?如果做不到的话,佛法对你有什么用?有不少学佛者,学归学,但所有问题依然故我,迷惑还是迷惑,烦恼还是烦恼。所学的这些,似乎只是为了写写文章,为了满足某种精神需求,甚至只是为了多一些玄谈素材,这和学佛是完全不相应的。 [原文]
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禅茶一味”也被很多人熟知,我知道这个典故是从哪里来的吗?喝茶和禅的修行有什么关联? [原文]
通过上一课学习,我了解到禅茶一味,在心不在茶,具体怎样才能把禅的内涵落实到泡茶、喝茶的过程中?有没有一种简单有效、好学好用的方法,能够把日常泡茶、喝茶及待客奉茶也变成生活中的修行? [原文]
良好社会制度的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要经历一代甚至数代人的努力,但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面对的社会、面对的形势就是如此,不管来得及来不及,我们总是要去做,做总是比不做要好。宗教是人类精神的防腐剂。我们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希望培养一种良好的民风,就应当为健康的传统宗教提供宽松环境。 [原文]
现代人经常久坐不动、葛优躺,引发身姿不正、气血不通等健康风险。来自传统养生智慧的八段锦,安全简单,随处可练。怎样做好八段锦,方能有效地调养身心?八段锦也能成为日常生活的禅修吗? [原文]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已经体会到了运用佛法智慧解决人生问题所获得的喜悦。获得如此良好修学效果的原因是什么?佛法这么好,为什么了解佛法、接受佛法的人却这么少?学习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跟我有什么关系? [原文]
修行,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不少学人觉得禅修很神秘,提到打坐、内观等,就充满了期待,总渴盼着能早点让自己进入打坐实修的课程。然而,从同喜班开始就已经在禅修了,我认识到了吗? 怎样做,可以将禅修从座上带入座下呢? [原文]
修学一段时间了,我有没有认识到 18 字方针真的就是决定了我从迷惑走向觉醒,完成生命改造的核心要领呢? 怎样才能掌握 18 字方针呢? [原文]
禅修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正念在西方也风靡一时。正念禅修该如何次第修习、如何用心,才能既安全又有效?正念禅修和身体扫描是什么关系?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去了解身体的真正需要,让身心建立正向的连接?身体扫描具体是怎样操作和用心的呢?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