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士道】30-49课全部视频,共2.6g,谷歌网盘下载
为方便大家使用,建议下载后观听,或通过各地学习资料管理义工处获取。
修学课三十七
【内容】:知三宝功德·佛功德之意功德、事业功德
济群法师
·意功德
有智德、悲德二种。智德者,于一切所知境,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悉能了知,无碍而转。一切所知,佛智能遍。除佛而外,余者则所知宽广,智狭而莫能遍也。
如彼赞(麻的止遮《赞应赞》)云:“唯有以佛智,遍一切所知(佛智遍所知),除佛余一切,唯所知增上。”又云:“三时所摄法,一切种相者(于一切种相),如持庵摩罗,佛心所行境。诸法动非动,一及种种别(谓一与异),如风行空中,佛心无滞碍。”
悲德者,如诸有情为烦恼缚,则无自在。能仁为大悲系缚,亦无自在。若见众生有苦恼者,大悲无间相续而生。
《百五十颂》云:“一切众生类,惑缚无差别,为解众生缚,常为大悲系。虽知世过患,悲愿处生死,为当先礼佛,亦先礼大悲。”
又如《谛者品》云:“众生处痴暗,无明常覆心,系世间牢狱,佛见生悲悯。”应如是思惟之。
·事业功德
以身语意业(任运)无间而饶益一切有情,此亦就所化方面堪引度者,能仁无不令其得乐离苦,凡所应作,决定为之。
如博多瓦云:“若数数思惟(常念三宝),信心渐增长,身心渐清净,能得加持。”故得定见(后,再)诚意皈依,修学学处者,其一切所作,皆成佛法。
然我等对佛之智,(通常人对佛信念,每)不及信一灵验卜卦者。卦者若云:“某知汝今年无忌。”则心安而去。若云:“今年有大灾祸,此当作,此莫作者。”则必励力而为。倘未能办,则思彼说我未能作,心必忧郁。
佛云“此及此应行,此及此不应作”之制,其心依耶?若未能作,心生不安否?而反云:“法中虽如彼说,但以今日地方、时代之关系,彼不能作,当须如是如是作。”轻舍佛语,尽自所知而为前行耳。反心内察,可知上言洵非诬也。
以是于佛功德数数思惟,必须励力令心引起决定。彼若生起,则于法及僧亦起如彼之决定,是为皈依之要处。彼若无者,况云余道(否则不但其余之出离心、菩提心等生不起),即(最初)能改变意念之皈依,亦必无来处矣。
·意功德
“有智德、悲德二种。”佛陀意业的功德,主要有智德和悲德,这是佛陀的两大品质。成佛的修行,就是把错综复杂的生命体变得简单。佛陀虽然能力非常大,但产生能力的基础并不复杂,那就是智慧和慈悲。在修行过程中,当我们发现生命内在这两种品质,并不断强化,心就会越来越稳定,越来越自在,越来越安详,各种乱相的干扰会越来越小。最后生命中只剩下智慧和慈悲,而且力量奇大无比。可见,修行就是对生命进行一次重大清理。如果有实际体证就会知道,这种清理后的生命确实是不一样的。下面解释智德和悲德的特点。
“智德者,于一切所知境,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悉能了知,无碍而转。”佛陀的智慧有什么特征?就是对一切境界遍知无余。佛菩萨的境界都是一切,利益众生是一切,了知是一切。而常人总是那么狭隘,因为我们没能启用生命内在遍知的功能。以现有的生命经验,即使再丰富,也没办法达到遍知。宇宙是无限的,人的经验是有限的,有限的认识永远没办法认识无限。但佛法告诉我们,心本身就具有认识无限的能力,而无限的宇宙,正是心的显现,是无限的心演化出来的,关键是启动内在的遍知作用。这样的话,一切所知的境界对我们来说都算不了什么。
因为佛陀具有正遍知,所以能了解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是一切现象的如实性,即空性,是一切法的真相。尽所有性则是世俗谛的差别,是缘起的显现。一切法不外乎这两种,一是诸法实相,一是缘起显现。其实,缘起和性空并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代表法的不同层面。因为所有的显现没有离开空性,所有的空性也没有离开显现。佛教就是根据这两个层面建立真俗二谛,所以龙树菩萨在《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对于法的缘起假相和空性本质,佛陀悉能了知,就像看手掌上的庵摩罗果(印度水果),没有一点障碍。
“一切所知,佛智能遍。除佛而外,余者则所知宽广,智狭而莫能遍也。”佛陀成就了一切种智和道种智,所以能遍知一切。除佛陀外,世间其他外道、智者、哲人、圣贤,知道得再多也是不完整的。因为宇宙太广大了,而常人的智慧是建立在意识之上,是被自我处理和设定过的,即使再广大,都是狭隘的。尽管世间各种哲学和宗教都在探讨宇宙,终归是雾里看花,所见都是模模糊糊的。佛陀之所以能遍知,是因为他撤除了设定,才能呈现出本有的遍知。
“如彼赞云:唯有以佛智,遍一切所知,除佛余一切,唯所知增上。”前面所引的赞叹佛陀功德的《赞应赞》又说:唯有佛陀的智慧能了知一切,如实遍知。此外的一切,包括菩萨、声闻、缘觉,乃至世间圣哲,只能说他们认识世界的智慧很了不起了,但不能说他们是遍知。
“又云:三时所摄法,一切种相者,如持庵摩罗,佛心所行境。”还是引《赞应赞》,再次称叹佛陀的功德。三时,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种相,是指一切因缘,以及缘起所显现的一切现象。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中发生的一切,在佛陀的境界中,就像看手掌中的水果一样。《楞严经》说,在我们的心灵世界,宇宙、山河、大地就像片云显现在虚空。因为心的遍知是无限的,而有为法的现象不管多大,每个人、每件事、每种现象的缘生缘灭,都是相对的。再多的相对还是相对,再多的有限还是有限。
“诸法动非动,一及种种别,如风行空中,佛心无滞碍。”这是说一切法的差别,动是指有情,非动是指无情。一切有情和无情,法和法的关系,一和异的关系,佛陀了知这一切,就像风吹在空中,没有一点障碍。
以上赞叹佛陀无碍的智慧,下面赞叹佛陀的慈悲品质。
“悲德者,如诸有情为烦恼缚,则无自在。能仁为大悲系缚,亦无自在。”佛陀的慈悲究竟有什么特征?“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就是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作为生命体。凡夫的生命品质是一大堆乱象,而佛陀的生命本质就是慈悲和智慧。这个大悲,就是同体大悲。体会到这个层面,需要有对空性的体悟。否则,“同体大悲”只是一句空话。因为我执,我们始终和世界是对立的,和众生是对立的——明明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怎么可能同体呢?
要感受到同体,必须把“我”的设定撤掉,真正体悟空性,才能了知:十方诸佛和六道一切众生本来就是平等无别的,根本不是两个东西。这当然不是说,悟到这个体就能生起同体大悲,但至少有理解同体大悲的能力。真正生起慈悲心,还要不断训练。否则,尽管你已经认识到空性的体,一样还是生不起同体大悲。凡夫为无明烦恼所缚,经常陷入各种妄想和情绪。每种情绪都有相应的对象,每种妄想都有相应的境界,当心陷入其中,就被烦恼系缚,被烦恼伤害,不得自在。而诸佛菩萨被大悲系缚,也不能自在。但我们要知道,佛菩萨的不能自在,和凡夫的不能自在是不一样的。
凡夫的心行是贪嗔痴,是有我、有限、有所得的,是对立、矛盾、冲突的。所以当我们被烦恼所缚,的确不得自在。但大悲的心行是无限、平等、无我的,是以空性慧为基础,是无相、无所得的,这一心行本身是自在的,因为它只会给自己和有情带来利益,而不是伤害。这里说的“能仁为大悲系缚,亦无自在”,是以比喻说明佛菩萨悲心的强大,并不是说佛菩萨真的因为大悲而不自在,并不是这么回事。佛菩萨活在哪里?就是活在无尽的悲愿中。这种悲愿是自在的显现,不需要起心动念,也不需要像世人那样绞尽脑汁地做些事。他是无心的,就像“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不自在,是因为有念头系缚,但如果是无心的,哪有什么自在不自在?
“若见众生有苦恼者,大悲无间相续而生。”佛菩萨的悲心永远都在那里,是任运的,只要看到众生的悲苦,这种悲心就会产生作用,就自然显现出慈悲。那么,众生能不能接收到这种悲心呢?关键就在于,你的天线装好没有。如果你的天线没装好,那佛菩萨的显现对你是没用的。就像我们在这个教室,太阳再大也没办法晒进来,因为墙壁把它挡住了。同样,我们要接收到佛菩萨显现的悲心,也是要有因缘的。
“《百五十颂》云:一切众生类,惑缚无差别,为解众生缚,常为大悲系。”《百五十颂》说,六道一切众生共同的特点,就是被无明、烦恼、我法二执所束缚。别看他们身份不一样,形象不一样,但共同特点就是“惑缚无差别”。诸佛菩萨为了解除众生的束缚,常常安住在大悲中。其实,不论是否有众生出现,佛菩萨都安住在大悲心中,不同只是在于显现和没有显现。就像月亮在天上,必须地上有水,才能从水中显现月亮。如果地上没有水,月亮就没办法映照其中。虽然佛菩萨的大悲心是常在的,但作用的显现要看因缘。
“虽知世过患,悲愿处生死,为当先礼佛,亦先礼大悲。”度化众生是非常辛苦且不容易的。因为众生都活在无明烦恼中,活在自己的感觉中,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想那样,不是说你给他传授一个好的法门,他就有信心接受的。现在整个佛教界都是这种情况。多少出家人一天到晚忙来忙去,跑来跑去,总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在寻找,最后不了了之地离开这个世界。佛菩萨虽然知道世间的过患,看到三界如火宅,看到众生的难以度化,还是本着他的悲愿,尽力去做。只管创造因缘,至于多少人有福报得到,那是他的事。对于佛菩萨来说,不是说一定要度多少,要完成多少指标。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也要有无所得的心,否则会干得很丧气,很辛苦。总之,一方面要有慈悲,一方面要有智慧,了知一切本空。度众生时不能有度众生的想法,而要无我、无所得,要无相、平等。
正因为佛陀品质的作用是悲心,所以我们礼佛,主要礼的是大悲。我们念观音菩萨,也是念大悲心。汉地这么多人信仰观音菩萨,却没想到,成就大悲心才是念观音菩萨的真正意义。我们只懂得求观音菩萨,不懂得学观音菩萨,成就观音菩萨的大悲。《普门品》说,念彼观音力,可以化解一切灾难。靠什么力化解?就是靠大悲心。当你有大悲心的时候,才有能力化解,不是靠观音菩萨来化解。事实上,忆念每个佛菩萨,都是在忆念某种心行。我们念阿弥陀佛,是念无量光,无量寿;念地藏菩萨,是念地藏菩萨的宏伟愿力;念文殊菩萨,是念文殊菩萨的智慧,不是念别的。
观音菩萨靠什么寻声救苦?是靠大悲心,帮助众生度脱灾难。每一种灾难,其实都是妄想的显现。而生命内在的智慧和悲心,是有能力化解一切妄想烦恼的。当我们发现并逐渐熟悉这种能力,在任何一个念头生起时,当下就可以化解它。解脱不是以后的事,当你了解这种心行力量,当下就有能力解脱,不需要靠外在的谁帮助你。所以我们要知道,忆念佛菩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些都离不开信心。
“又如《谛者品》云:‘众生处痴暗,无明常覆心,系世间牢狱,佛见生悲悯。’应如是思惟之。”就像《谛者品》所说,众生处在愚痴的黑暗中,无始以来,时时被无明遮蔽心性。无明就是不觉,正因为不觉,我们每天都会陷入念头和情绪中,不能觉知。佛和凡夫的区别,就在于觉与不觉。《坛经》说,“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觉了就是佛,迷了就是众生。念念觉就是念念佛,念念迷就是念念众生,归根结底,就是这么简单。但觉的训练需要花时间。无明的系缚,使众生在三界、五蕴的牢狱中不得自在,不得解脱。佛陀见到后,生起深深的悲悯心。我们要不断思惟佛陀的慈悲,才能对诸佛菩萨生起景仰之心,像追星族那样去崇拜佛菩萨。如果我们对佛菩萨的崇敬,还比不上那些追星族,是不是太说不过去了?
现代人学佛最缺乏的就是信心。为什么藏传佛教这么强调信心?如果你有一位好老师,在他的指导下老老实实地做,出现偏差时,他随时给你指点,确实是修行捷径。当然老师要选择好,自己有些教理基础会更保险。今后要弘法利生的话,还需要很多教理。但现在的人因为有太多知识,心又漂泊不定,听什么都没感觉,心就在一大堆知识的乱相中飘来飘去,脚跟始终不能落地,这是蛮可怜的。还不如笨一点,老实一点,比起这种小聪明,对修行好得多。
为什么八难中有世智辩聪?我一直在反思,佛学院开太多课程确实是问题,看来今后要进一步调整,不能学这么多。相对来说,我们这里开得比较有序,比较单纯,但还是多。尤其在预科阶段,必须非常单纯。除非到高级阶段,要把你们培养成弘法人才,教理、知见、修行的基础都打得比较好,已经有能力处理各种知识了,再给你们大量的方便。这个次第比较符合佛教传统,但你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如果程度不够,还开那么多大经大论,中观、唯识、天台、华严,怎么接受得了?
现在佛学院的学习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得要领,二是无法落实到心行。我之前给闽南佛学院的毕业生开示,就讲到这些问题。很多人学了不少,心还是漂泊、迷茫的。出家人也像社会上的人一样,关心以后的出路问题。尤其是女众,总想以后怎么办,有的买保险,有的搞精舍,有的考虑离开佛学院后住到哪里,这种危机感很普遍。
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说,都需要强调对三宝的归属感。为什么我们的心是漂泊的?因为三宝在心目中根本就没地位。你还在凡夫心中,还在动荡之中,每天考虑的和社会上的人一样,是生存的问题,出路的问题,归属的问题。如果是真正的修行人,每天在念死无常,争分夺秒地计算时间,哪里会考虑明天的问题?时时刻刻都要把现在用好。因为暇满人身实在太宝贵了。衣食哪里是问题?一个人只怕没有道,哪里要怕没有吃住呢?
一个人有什么想法,就说明你有什么样的心。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心,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有大悲心,就有能力化解贪嗔痴,进而化解世间一切灾难。当然,这是对你个人来说的。不是说你有了大悲心,就可以化解所有人的灾难。那以后的修行人就没事干了,也成不了佛,因为不度众生是不能成佛的。但你有大悲心,确实能帮助众生。至于帮到什么程度,要看众生的福德因缘。
前面讲到如何皈依,要对三宝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而不是一种形式。因为形式上的皈依,对改变生命没有太大作用。如何才能对三宝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必须认识到生命的处境,认识到自己在轮回苦海,在三界火宅。对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来说,我们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处境。就像《法华经》火宅喻讲到的,长者有几个孩子在起火的房子玩,根本不知道处境的危险。其实多数人就像这些孩子一样,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个险境,生起恐惧之心、急切出离之心。
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三宝功德,而且不断忆念,数数思惟,使自己生起向往之心,皈依之心。三宝功德是什么?前面讲到佛陀的功德,包含佛身的功德、佛语的功德、意业的功德、事业的功德。忆念这些功德有什么利益?继续看《道次第》怎么说。
·事业功德
“以身语意业无间而饶益一切有情。”佛陀的事业,是以身语意三业,从不间断地饶益一切有情。佛陀的心行是悲愿无尽,佛菩萨生命的延续,就是悲愿无尽的延续。这个悲愿从哪里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如果他在因地没有修习愿菩提心,证悟空性后不会自动成就悲愿,而会入涅槃,成为阿罗汉。所以悲愿是以愿菩提心为基础,这就说明了愿菩提心的重要性。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培养愿菩提心,天天发愿,并通过座上观修和座下实践强化。在座上,每天观想自己利益众生,带领一切众生修学佛法;在座下,只要有因缘,就做各种利他的事。我们不断去做,这种悲愿就会成为生命中的巨大力量。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一个总在贪的人,内心会形成巨大的贪;喜欢嗔的人,嗔恨会成为人格的主要力量;还有喜欢嫉妒、我慢重的人,嫉妒和我慢会成为生命中的主宰力量。我们现在不要训练这些,因为贪嗔痴慢疑不是好东西,是自害害他的。我们已经受够它的伤害,现在要培养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健康心行。这种心行来自无尽的悲愿。在证悟空性前,我们要不断训练,把这个悲愿作为生命目标,作为人生动力,使它的力量越来越大。那么当我们契入空性后,悲愿的力量一下就升级了,从有限进入无限。
佛菩萨的无尽悲愿,也是在因地开始训练的。十方诸佛都曾在因地发起巨大的愿力,像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还有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都是如此。一旦契入空性,这个愿力就会具足无限的力量,成为人格的主导,乃至一切。所以说,佛菩萨能以身语意业无间地饶益一切有情,是培养出来的。我们也可以培养,只要方法正确,这种力量就会不断增长。所以这完全是可行的,而且操作性很强。学佛的实质就是成就这些,不是学别的。
“此亦就所化方面堪引度者,能仁无不令其得乐离苦,凡所应作,决定为之。”佛菩萨悲愿无尽,发心广度一切众生,但并不是说,他能把一切众生都度了。关键还在于,众生要有被度的因缘,这点很重要。凡是因缘具足的,佛菩萨都会引导他们离苦得乐。这是佛菩萨的悲心所在。佛菩萨的事业任运无间,但这个任运要从作意开始。包括任何一种修行,乃至禅定,都要从作意开始。你要有意训练,训练到一定程度就会任运。世间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有这样两个阶段。开始是作意的阶段,要努力为之,不断练习,纠正错误,最后熟能生巧,不需要花什么力气就能做到。佛菩萨的悲心也是这样形成的。
“如博多瓦云:若数数思惟,信心渐增长,身心渐清净,能得加持。”就像博多瓦所说的,如果数数思惟三宝功德,信心就会渐渐增长。现在多数人是“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大殿;十年八年,佛在西天”,最后完全根据世俗串习来生活。这说明什么?我们开始学佛时对三宝有信心,为什么后来反而没有了?就是因为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淡化。如何增长并强化信心?必须不断思惟三宝功德,使身心和三宝相应,信心就会随之增长。我们思惟三宝功德,才会向往三宝功德。能以成就三宝功德作为人生目标,自然依法而行。在观修三宝功德的过程中,烦恼也会渐渐消融。因为三宝功德是无限的慈悲、智慧和空性,我们观想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念念将自己融入三宝功德,并安住于此,是对内心最好的净化。总之,数数思惟三宝功德,就能增长信心,得到三宝加持。
“故得定见诚意皈依,修学学处者,其一切所作,皆成佛法。”如果我们经常忆念三宝功德,对三宝生起决定的信心,生起真诚的皈依之心,并按皈依学处修学,就能在三宝的加持下生活。生命就会以三宝为核心,以成就三宝功德为目标。这样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成为佛法。我学佛这么多年,接触的法门也不少,最后发现皈依三宝最根本,而且包含一切修法——什么法都可以用皈依三宝来修,所以转了一圈又回来了。有人说,我现在的弘法是“每况愈下”,早期是讲空、唯识,讲那些玄而又玄的,2003年开始讲发心,现在弘扬皈依。因为我发现,这些正是修行的根本所在。
前面讲到两种根本,大家一定要记住——皈依三宝是佛法的根本,不重视皈依,将失去佛法的根本;发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不重视菩提心,将失去修行的根本。这两点不仅是修行的基础,如果我们知见跟得上的话,所有修行都可以在皈依和发心中体现。如果我们忽略这两个根本,修行将成为空中楼阁,飘忽不定,无法落到实处。我也是走了很多弯路,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现在人修行总喜欢玩些高深的,反而忽略了基础和根本。就像一棵树,如果没有根的话,还能不能种活?
“然我等对佛之智,不及信一灵验卜卦者。”在此,宗大师指出一个普遍现象:很多人对佛陀智慧和说法的信任程度,还及不上对算卦人的信任。可能佛经看多了,觉得这些大道理和生活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反而不放在心上,不当作一回事,却对那些算命、看风水的唯命是从。
“卦者若云:‘某知汝今年无忌。’则心安而去。若云:‘今年有大灾祸,此当作,此莫作者。’则必励力而为。倘未能办,则思彼说我未能作,心必忧郁。”如果算卦的人说,你今年平安无事,运气很好。我们听了就很高兴,心安理得地过日子了。如果算卦的人说,你今年有灾难,应该怎么避开灾难,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我们听了之后就很放在心上,努力遵行。如果没按算卦者说的做到,内心就很郁闷,觉得灾难可能就要降临了,不踏实。这个现象说起来很可笑,事实上又很普遍。
“佛云‘此及此应行,此及此不应作’之制,其心依耶?若未能作,心生不安否?”我们看了很多佛经,对佛陀所说的“此应作,此不应作”,有没有生起依教奉行的决心?有没有这样去做?如果没能做到,内心有没有一点惭愧?有没有一点不安?如果有惭愧心,那还有救;如果没有任何不安,就不可救药了。《遗教经》说,有惭有愧则有善法。事实上,我们对此往往没什么感觉。
“而反云:法中虽如彼说,但以今日地方、时代之关系,彼不能作,当须如是如是作。”我们没有依教奉行,反而说,虽然法是那么说的,但现在因为地区和时代不同了,不容易做到了,只能怎么怎么做。或者觉得这些道理本来就很高深,本来就是圣者的境界,凡夫做不到是很正常的。很自然地给自己找个台阶,好让自己心安理得。这是我执最大的特点,它很狡诈,善于给自己找借口。
“轻舍佛语,尽自所知而为前行耳。反心内察,可知上言洵非诬也。”就这样,随随便便地舍弃佛语,不把佛陀所说的话放在心上,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串习去生活,去修行。如果我们反省一下自己,会发现多数人都有这个毛病。这还是体现了对三宝的信仰程度,告诉我们,多数人对三宝的信心是不够的。怎样提高信心?就要不断忆念三宝功德。如果我们对三宝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一切都会以三宝为依赖,为归属。
“以是于佛功德数数思惟,必须励力令心引起决定。彼若生起,则于法及僧亦起如彼之决定,是为皈依之要处。”我们应该经常思惟佛陀的功德,由此引发对法和僧的信心。因为对法和僧的信心都是建立在佛的基础上。有佛陀出世,才有佛法在世间的流传,才有僧伽和圣贤的出现。所以,对佛的信仰是根本。这种思惟要达到什么量呢?每天都必须努力思惟。
我现在的修行也是不断忆念三宝功德,在此过程中,意愿非常重要。我们皈依三宝,要对三宝生起强烈的依赖感。就像我们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下,一心寻找救护。我们要通过对三宝功德的观修,对轮回险境的思考,培养强烈的意愿。只有具备这种意愿,将三宝作为唯一的依赖和归宿,才算真正生起了皈依之心。这样的话,我们的整个生命将以三宝为核心,并在三宝的加持下生活。那么,一定有能力从串习和自我中心走出来。
没有学佛的人,整个生活都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上,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贪嗔痴等种种烦恼,形成混乱不堪的生命体。学佛要做的,就是转移中心。如何转移?如果只是以某人某事为中心,就像社会上的人,成家后以妻子、孩子为中心,或是以事业、地位为中心,这些都是我执的延伸,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命。唯有以三宝为中心,才能彻底改变生命。我们要确立并强化这个中心,有了力量之后,我们才能从自我建构的生命状态跳出来。否则,串习的力量太重,而自我又太狡诈,我们是没办法的。如果真能从自我中心跳出来,以三宝为中心,修行就成功了百分之五十。
学佛所做的,无非是舍凡夫心,成就圣贤品质。其实最难的不是证悟空性,反而是舍凡夫心。如果有高明的老师指点,认识心的本质并不是很难。所以古人讲“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但“大事已明”之后,还是“如丧考妣”。为什么?因为见到空性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然后还要修道,还要经过十地,都是摆脱凡夫心的过程,而转换中心正是最佳方式。藏传佛教有“上师相应法”,就是以具格上师为依止,依此修行和生活,这是一条快捷的路。现代人修行的最大问题,就是难以从个人感觉走出来。一方面,我们的感觉有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的心飘忽不定,东一下西一下,哪天才能修好?所以要对三宝功德生起决定,以三宝为中心,最终于自身成就三宝品质,那就是大慈悲和大智慧。
空性和智慧是不二的,所谓明空不二。如果我们对佛陀的信心生起决定,对法和僧也能同样生起信心。因为法是佛陀所说的,而僧是实践法的典范。这里所说的僧,主要指贤圣僧而不是凡夫僧。贤圣僧的品质,是智慧、解脱、涅槃、空性。僧的体和佛的体是两个还是一个?当然没有两个。但也不完全一样,区别就在于圆满和不圆满。皈依的要处,是对三宝生起决定的信心,以三宝为核心去修行,最后成就自性三宝,那才是名副其实的三宝。
“彼若无者,况云余道,即能改变意念之皈依,亦必无来处矣。”这句话很关键。如果不能对三宝生起决定信心,把三宝作为生命的核心,那么对佛教的其他修行,如出离心、菩提心,以及对因果、无常的深信等,一切免谈。我们对三宝的依赖有几分,佛法在我们心中的分量就有几分。如果三宝在我们心中有十分地位,那么佛法在心中也会有十分地位;如果三宝在我们心中只有两分地位,那么佛法最多只有两三分的地位。这是必然的。
《道次第》讲的这些道理,我都有深刻体会,不是随随便便在给你们讲。如果我们没能对三宝生起充分的信心,即使皈依了,观念和心态也不会改变。只有当我们对三宝生起足够的信心,生命方向才会随之改变。学佛就是要改变人生的目标和观念。很多人皈依后,观念和心态并没有什么改变,生活依然故我。问题出在哪里?归根结底,就是对三宝的信心不足,不能以三宝为中心去生活。中心没有改变,所谓的修行,无非是串习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