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讲记

济群法师

  ·之六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于诸有情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

  菩萨恒顺众生,需要和他们保持适度的关系,这点非常重要。把握不好尺度,比如对他人过于热情,会让人产生负担;对他人过于冷漠,则会让人产生距离和疏远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好,说话做事也好,都要恰到好处,才会让人如沐春风,乐意和你来往。所以菩萨必须有智慧,知道在交往过程中保持什么样的度。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于诸有情非不亲近。”发心恒顺众生的菩萨应该怎么和人交往呢?首先是“非不亲近”。如果你不和有情亲近,怎么去度化他,帮助他?只有走近他,和他接触、交流,才能让对方接纳你。

  “不极亲近。”但也不能过于亲密。交往太频繁,往往会给人造成负担,甚至害怕看到你。所以既不是不亲近,也不是极亲近。那么,一个月或一周见几次才恰到好处?其实并没有一定之规。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需求和接纳程度不同,和你的因缘也不同,必须以智慧观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亦不非时而相亲近。”除了把握尺度外,还要考虑时间、场所等情况。尤其是对比较忙的人,会有特定的接待时间,以免影响他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你在不合适的时间出现,对方会不乐意,觉得生活安排被你打乱,把你视为不速之客。所以作为菩萨行者来说,要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场所出现才合适。把握好这些度,才能有效地随顺众生。

  ·之七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现前毁他所爱,亦不现前赞他非爱。非情交者不吐实诚,不屡希望,知量而受。若先许应他饮食等,终无假托不赴先祈。为性谦冲,如法晓谕。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人觉得某个东西很好,很得意,却被其他人直接否定了。虽然否定者并没有恶意,只是性格如此,还是会让对方听了不高兴。前面讲到菩萨要“护彼心”,就是照顾他人的感受,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有些人觉得心直口快没什么,说明自己没有藏着掖着,但要想到,如果这种心直口快会伤害别人,好什么呢?祖师说“直心是道场”,有人理解为“我想什么就说什么,想发脾气就发脾气”。其实这根本不是直心,而是无明的心。真正的直心是平常心,是超越情绪的。如果所说的话对他的成长没什么帮助,只会让人不开心,甚至觉得被诋毁,菩萨肯定不干。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现前毁他所爱,亦不现前赞他非爱。”发心恒顺众生的菩萨,要了解众生的习性,知道怎么与其交流。比如对方喜欢的人、事或物品等,不要直接出言打击;对方不喜欢的人、事或物品等,也不要拼命在他面前说这个人好,这件事好,这个东西好,唠唠叨叨,让他听了不高兴。

  当然,这个做法没有绝对性,要联系第一条的内容来理解。如果菩萨看到众生对这个人、事或物品贪著不舍,而且这种贪著会给他带来极大的痛苦,可以本着慈悲心毁他所爱,让他知道这个东西其实是不好的,目的是让他放弃执著,获得究竟的长远利益。反过来说,众生因为无明而排斥佛法,菩萨为了引导他,也要和他说佛法如何智慧,某个法门如何殊胜,某位善知识如何慈悲。

  以上说的是常规状况,比如对这个人、事或物品的爱与不爱,并不涉及太多价值判断,只是出于个人的喜好和串习。在这种情况下,菩萨不必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你和众生正面冲突,他们就可能不接纳你了,如何进一步帮助、引导他们?即使我们本着慈悲,想要破除他对某些事的执著,也必须有善巧方便,而不是生硬地对立。

  “非情交者不吐实诚。”这也是关于尺度的把握。所谓非情交者,就是双方的交往还不是很深,就没必要推心置腹地讲很多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对方未必有兴趣;另一方面,交浅言深往往副作用很大。所以说,交流深度是取决于交往的深度。同时,要从利益他人的角度说话,在说的过程中保持觉察和安静,而不是只顾自己诉说。这是菩萨很重要的修养。

  “不屡希望,知量而受。”菩萨发心帮助众生并努力践行,但这么做只是纯粹的付出,是无所得的,并不对他人有什么希望和期待,不是想着我为你做了什么,你也得为我做;我对你这么好,你也得对我好。如果别人真心想给你东西,得根据实际需要接受,不能因为对方热情、慷慨就照单全收。

  “若先许应他饮食等,终无假托不赴先祈。”如果你已接受别人的吃饭邀请,就不要推托,或接受另外的邀请。这样失信会让人不欢喜。

  “为性谦恭,如法晓喻。”菩萨行者要性格谦下,待人恭敬,通情达理地和人交流。

  以上七个方面,属于第八条“饶益求随心转”,告诉我们,菩萨要通过这些方面随顺众生,完成利益众生的修行。我觉得这些内容很有道理,我们要努力领会。

  第九,饶益正行

  又诸菩萨性好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于信功德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其欢喜。于戒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戒德令其欢喜。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于舍功德具足者前,赞扬舍德令其欢喜。于慧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慧德令其欢喜。

  第九相,菩萨应该如何利益具有正行的众生,进一步鼓励他,推动他。

  “又诸菩萨性好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菩萨要培养随喜赞叹的习惯,看到他人有成就、善行、真实功德,哪怕一点一滴,都要发自内心地真诚赞美,令对方感到欢喜。《普贤行愿品》也讲到随喜功德,是菩萨积集资粮、圆满菩提的重要途径。下面具体阐述。

  “于信功德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其欢喜。”在对三宝具足信心的人面前,赞扬他的信心,让他欢喜。赞叹非常重要,可以给对方鼓励。社会上,一个人在事业、学术等方面取得成就,会得到世人的认同和效仿,也会使他更有信心。学佛也是同样,具有十足的信心前,如果得到道友的认同和鼓励,就会信心倍增。所以大家要养成赞叹他人的习惯,看到身边人有一丝一毫的进步和成就,都要真诚地赞叹他,鼓励他。这种赞叹会形成良好的修学氛围,使彼此互相增上。

  “于戒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戒德令其欢喜。”对于具足戒功德的人,我们就赞扬他持戒清净、精严的功德,令他感到欢喜,对自己的所行更有信心。

  “于闻功德具足者前,赞扬闻德令其欢喜。”对于具足闻功德的人,我们就赞扬他广学多闻、如理思维的功德,令他感到欢喜。

  “于舍功德具足者前,赞扬舍德令其欢喜。”对于具足布施功德的人,我们就赞扬他乐善好施、慷慨助人的功德,令他感到欢喜。

  “于慧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慧德令其欢喜。”对于具足智慧功德的人,我们就赞扬他智慧深广的功德,令他感到欢喜。

  赞叹是有方便善巧的,不是在那里盲目、夸张地说上一通。如果让人感觉你言不由衷,对方反而不舒服。你要确实发现对方的优点在哪里,把这个点抓准,然后恰如其分地赞叹。也可以稍微夸张一点点,但不能过,否则反而感觉假。如果赞叹到点上,对方会感到被理解,受到很大的鼓舞。从另一方面说,在赞叹别人功德的过程中,也意味着你对这种善行的认同,你的善心也会得到增长,随喜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成就自己。

  第十,饶益邪行

  又诸菩萨性好悲愍,以调伏法调伏有情。若诸有情有下品过、下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软诃责而诃责之。若诸有情有中品过、中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中诃责而诃责之。若诸有情有上品过、上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上诃责而诃责之。如诃责法,治罚亦尔。若诸有情有下中品应可驱摈过失违犯,菩萨尔时为教诫彼及余有情,以怜愍心及利益心,权时驱摈,后还摄受。若诸有情有其上品应可驱摈过失违犯,菩萨尔时尽寿驱摈,不与共住,不同受用。怜愍彼故,不还摄受,勿令其人于佛圣教多摄非福,又为教诫利余有情。

  第十相,菩萨应该如何饶益邪行众生。所谓邪行,指犯戒或产生不善行的众生。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往往会嫌弃他们,疏远他们,但作为菩萨行者,还是要依法饶益对方。

  “又诸菩萨性好悲愍,以调伏法调伏有情。”调伏法,即律中关于犯戒的制裁方式。作为菩萨行者,不仅要随喜众生,还会采用如法的方式处罚众生,帮助他们改过自新。这也是菩萨的基本素养。

  “若诸有情有下品过、下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软诃责而诃责之。”这是针对受过菩萨戒的初发心菩萨。如果他们在持戒过程中有下品违犯,即轻微的过错,菩萨出于对他们的悲愍心,同时没有任何损恼他、伤害他、让他难堪和苦恼的想法,在这一前提下,以委婉的方式批评对方。软诃责,就是委婉、轻微的批评。关于什么是下品、中品、上品,后面讲述四重四十三戒时会具体讲到,大体就是上品比中品更重,中品比下品更重。

  “若诸有情有中品过、中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中诃责而诃责之。”如果众生有中等的犯罪情况,菩萨还是以内怀亲爱为前提,不带任何嗔恨,以普通的批评诃责对方,指出其过错,令其认识错误,改过自新。“内怀亲爱”这点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可能只是在渲泄情绪,谈不上帮助众生。

  “若诸有情有上品过、上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上诃责而诃责之。”如果众生有严重的过错和犯戒情况,菩萨就要严厉地批评对方。虽然态度严厉,但不是出于嗔恨,依然以内怀亲爱为前提,为了帮助而不是损恼对方。

  “如诃责法,治罚亦尔。”菩萨对众生的批评有下中上三等,即轻微、普通和严厉的批评。此外还有相应的责罚,方式也有三等,即诃责、治罚和驱摈。诃责是语言的批评,最轻微。治罚是行动的制裁,比如关到房间面壁三天,或是夺三十五事,取消你给别人说法等资格,属于中等治罚。最严重的是驱摈,把你赶出僧团一段时间,甚至把你长期赶出僧团。菩萨要根据众生所犯的过失,需要诃责就采用诃责的手段,需要处罚就采取处罚的手段,需要驱摈就采取驱摈的手段。

  “若诸有情有下中品应可驱摈过失违犯,菩萨尔时为教诫彼及余有情,以怜愍心及利益心,权时驱摈,后还摄受。”前面讲到诃责分为三品,对于下品违犯、中品违犯、上品违犯,菩萨要分别给予下品、中品、上品的治罚,并在治罚过程内怀亲爱,无损恼心。这里说到,需要驱摈的也有不同情况。比如这种违犯虽然属于可驱摈的范畴,但相对较轻,属于下品和中品的违犯,菩萨为了帮助他,同时教育其他有情,同样要以慈悲心将他逐出僧团,但这么做是暂时的,等他悔过后还可以继续摄受他。

  “若诸有情有其上品应可驱摈过失违犯,菩萨尔时尽寿驱摈,不与共住,不同受用。”如果有情犯了必须驱摈的过失,而且程度非常严重,菩萨就要把他长期逐出僧团,永远不和他共住,也不和他分享僧团的物质受用。

  “怜愍彼故,不还摄受,勿令其人于佛圣教多摄非福,又为教诫利余有情。”这么做是出于对他的慈悲和怜悯。因为他在僧团呆着,非但自己不修行,还会为非作歹,对别人产生影响。这样不仅损害到自己,同时损害到团体,造下很大的罪过。把他赶出去,既可以阻止他在僧团继续作恶,还能使他因此反省,生起惭愧心。

  第十一,饶益应现神通调伏之有情

  又诸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现神通力,或为恐怖,或为引摄。

  第十一相,饶益必须以神通调伏的有情。在必要的时候,菩萨可以显现神通,通过这种方式调伏有情。

  “又诸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现神通力,或为恐怖,或为引摄。”这里分为两点,首先是以神通恐吓他,其次是以神通摄受他,目的都是利益众生,令众生弃恶从善。

  ·以神通恐怖

  谓为乐行诸恶行者,方便示现种种恶行诸果异熟,谓诸恶趣、小那落迦、大那落迦、寒那落迦、热那落迦。既示现已,而告之言:汝当观此,先于人中造作增长诸恶行故,今受如是最极暴恶、辛楚非爱苦果异熟。彼见是已,恐怖厌患,离诸恶行。复有一类无信有情,菩萨众中随事故问,彼作异思拒而不答。菩萨尔时或便化作执金刚神,或复化作壮色大身巨力药叉,令其恐怖。由是因缘舍慢生信,恭敬正答。其余大众闻彼正答,亦皆调伏。

  “谓为乐行诸恶行者,方便示现种种恶行诸果异熟,谓诸恶趣、小那落迦、大那落迦、寒那落迦、热那落迦。”那落迦,即地狱。有些众生以作恶为乐,屡教不改,对于这样的有情,菩萨要以神通为他们显现恶行招感的异熟果报。那就是三恶道,尤其是地狱道中的小地狱、大地狱、八寒地狱、八热地狱。

  “既示现已,而告之言:汝当观此,先于人中造作增长诸恶行故,今受如是最极暴恶、辛楚非爱苦果异熟。”菩萨以神通显现恶道的恐怖景象后,告诉他说:你看这些人,都是曾经造作极大恶行,现在招感这种最惨烈、最痛苦、最无法接受的异熟苦果。

  “彼见是已,恐怖厌患,离诸恶行。”这些人看到恶行的苦果后吓坏了,再也不敢造作恶行了。很多人之所以作恶,是因为看不到这些行为的后果,才会一错再错。

  “复有一类无信有情,菩萨众中随事故问,彼作异思拒而不答。菩萨尔时或便化作执金刚神,或复化作壮色大身巨力药叉,令其恐怖。”有些人对佛法没信仰,菩萨要去教化他的时候,对方不想了解,拒绝交流。经典记载,有外道拒不回答佛陀所问,护法力士就拿着金刚杵放在他头上:你答不答?不答的话,头就变成七块。他吓得马上回答了。必要的时候,菩萨也可以这样做,化作手持金刚杵的金刚,或是身形魁梧、力量巨大的药叉,让对方心生恐怖。

  “由是因缘舍慢生信,恭敬正答。其余大众闻彼正答,亦皆调伏。”由于这样的因缘,对方就能舍弃慢心,生起信心,恭敬地回答问题。其他人看到这个情况,听到他的正答,也能因此得到调伏,接受佛法。所以说,神通可以作为菩萨教化众生的方便。

  ·以神通引摄

  或现种种神通变化,或一为多,或多为一,或以其身穿过石壁、山岩等障,往还无碍,如是广说。乃至梵世身自在转,现无量种神变差别。或复现入火界定等,或复示现共声闻等种种神通,方便引摄,令诸有情踊跃欢喜。诸未信者,方便安处信具足中;诸犯戒者,方便安处戒具足中;诸少闻者,方便安处闻具足中;多悭吝者,方便安处舍具足中;诸恶慧者,方便安处慧具足中。

  除了以神通让对方心生畏惧,菩萨还能以神通显现种种变化,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神力,从而生起信心。引摄,就是引导他们走上菩提道,修学佛法。

  “或现种种神通变化,或一为多,或多为一,或以其身穿过石壁、山岩等障,往还无碍,如是广说。”怎么引导呢?佛教认为最好的引导方法是语言,没有副作用。但在特殊情况下,菩萨也可以显现种种神通,比如把一个身体显现为很多身体,把很多身体显现为一个身体,或是穿过石壁、山岩等障碍物,自在无碍地往返,诸如此类。

  “乃至梵世身自在转,现无量种神变差别。或复现入火界定等,或复示现共声闻等种种神通,方便引摄,令诸有情踊跃欢喜。”或是化现为梵王身,展示无量神变,如经中常说的上身出火、下身出水等。或是显现为入火界定等,或是示现和声闻修行共同的种种神通。总之,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引导有情,让他们感到欢喜。对凡夫来说,确实会对拥有神力的人心生敬佩,愿意听从并依止,这样就能接受对方的引导。

  “诸未信者,方便安处信具足中;诸犯戒者,方便安处戒具足中;诸少闻者,方便安处闻具足中;多悭吝者,方便安处舍具足中;诸恶慧者,方便安处慧具足中。”菩萨通过显现神通,以种种方便,引导那些对三宝没有信心的人具足信心,安住于信;引导那些犯戒者清净持戒,安住于戒;引导那些很少闻思的人,认真闻思经教,安住于法;引导那些悭贪吝啬的有情,修习布施,安住于舍;引导那些生起恶慧的有情,修习智慧,安住正慧。

四、摄义

  如是,菩萨成就一切种饶益有情戒,是名菩萨三种戒藏,亦名无量大功德藏。谓律仪戒所摄戒藏,摄善法戒所摄戒藏,饶益有情戒所摄戒藏。

  这一段是摄义,即总结。

  “如是,菩萨成就一切种饶益有情戒,是名菩萨三种戒藏,亦名无量大功德藏。”菩萨通过以上十一个项目,以方便善巧引导众生、利益众生,落实饶益有情戒的修行。其中包括菩萨的三种戒藏,通过三种戒的修行,可以成就无量功德。

  “谓律仪戒所摄戒藏,摄善法戒所摄戒藏,饶益有情戒所摄戒藏。”藏,指含藏很多。三种戒藏,即律仪戒所摄的戒藏,包括一切别解脱律仪;摄善法戒所摄的戒藏,包括菩萨道修行过程中,从初发心到成就佛果的一切善法;饶益有情戒所摄的戒藏,包括菩萨一切饶益有情戒的修行。

  菩萨戒和菩萨行到底有什么区别?是不是等于菩萨行?当然,菩萨戒也属于菩萨行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我们知道,菩萨行的重点是六度四摄,通过受持菩萨戒,可以让菩萨行的实践更有效,更具力量。所以菩萨行是菩萨戒的建立基础,菩萨戒是实践菩萨行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

  以上,介绍了三聚净戒的相关内容,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实践菩萨戒的重要基础。接着要详细介绍四重四十三轻的戒相。关于菩萨戒的规定,虽然我们现在做起来有一定距离,但所有这些行为规则,从摄律仪戒到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的条文和内涵,确实非常精彩,而且非常善巧,合情合理。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熟悉这些内容,最好是背下来,这样就可以在生活中反复思维,不断提醒自己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