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讲记

济群法师

  第十三,不护雪讥谤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自能发不信重言,所谓恶声、恶称、恶誉,不护不雪。其事若实而不避护,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事不实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他外道,若他憎嫉,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谤声流布,若忿蔽者,若心倒者谤声流布,皆无违犯。

  第十三条是“不护雪讥谤戒”。不护就是不去避护或避免,雪就是预防或澄清。透过戒的具体条文,才能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自能发不信重言,所谓恶声、恶称、恶誉,不护不雪。”作为践行菩萨戒的行者,对于别人所说的,使你失去大众信任的语言,具体包括:恶声,有人对你心怀厌恶,发出粗暴的语言;恶称,在现前讥笑你;恶誉,在背后诽谤你。总的来说,就是说你坏话。这些语言会影响菩萨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大众对你的信任。如果这样的话,菩萨又何以利益众生?所以对这些情况,菩萨戒和声闻戒的处理方法不一样。按禅宗的观点,“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你爱说就说,不去管它。作为菩萨来说,如果不去解释,不护不雪,可能是不慈悲的表现,是要犯戒的。

  其中包含两种情况。一是你确实做了不如法的行为,引起别人对你的攻击;一是你本身没有不如法的行为,别人出于误解而诽谤你。不论哪种,菩萨如果不避护,不澄清,都属于犯戒,但性质有所不同。

  “其事若实而不避护,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有人对菩萨行者心怀厌恶,针对菩萨的某种行为,用粗恶语来攻击。如果他攻击的事情是真实的,作为菩萨行者来说,不去避免这个行为,预防这种情况发生,依然这样去做,就违背了菩萨的行为准则,而且是染污的违犯。因为你在纵容自己的贪嗔痴,还导致别人对你的攻击,造成恶劣影响。

  “若事不实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如果对方攻击的点不是事实,而是由误解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菩萨行者不加澄清,不去解决这种误会,也是不慈悲的表现。因为对方会因此形成心结甚至仇恨,对他会是一种伤害。所以菩萨出于慈悲心,应该加以澄清,否则也是犯戒,属于非染违犯,因为这不是由重大烦恼造成的。

  “无违犯者,若他外道,若他憎嫉,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谤声流布,若忿蔽者,若心倒者谤声流布,皆无违犯。”什么情况下不违犯呢?如果对方是外道,有意找你的麻烦;或是对方嫉妒你的荣誉、供养,恶言诽谤,你去辩护也没用;或是别人不理解你的出家、乞食、修习善行,导致谤声流布;或是对方陷入极度愤怒中,你去辩解可能火上加油,还是冷处理比较好,等对方消了气再说;或是对方精神不正常,不能理解你说的是什么。在以上这些情况下,菩萨对于诽谤不加辩解,是不犯戒的。

  第十四,不折伏众生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义利,护其忧恼而不现行,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观由此缘,于现法中少得义利,多生忧恼。

  第十四条是“不折伏众生戒”。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摄受,并不都是用爱语等柔和的手段,必要时也应该用惩罚来折伏。当然,前提是以慈悲心去惩罚,才是菩萨行。如果以嗔恨、报复之心去惩罚别人,还是典型的凡夫行。

  十三和十四两条都是根据饶益有情戒建立的。比如不护不雪,如果菩萨觉得他爱诽谤就随他,我懒得理他,就是舍弃众生的表现。同样,如果菩萨不肯怀着慈悲,用折伏手段帮助暴恶众生,也是不饶益他们的表现。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义利,护其忧恼而不现行,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作为菩萨行者,看到有些众生刚强难调,必须让他尝点苦头,或是用非常猛利的诃责、惩罚才能调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担心对方生气、难过而不去做,也是犯戒的,属于非染违犯。因为你只顾及对方暂时的感受,没考虑到这么做所带来的长远利益,说明你对众生的慈悲还不够。如果你是带着嫌恨、恚恼之心,觉得这些众生很讨厌,不想管他的死活,而不去责罚他,就是染违犯,而不是非染违犯了。

  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手段的前提是“得义利”,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对方得到利益。基于此,菩萨纯粹出于慈悲,出于对他的利益,而没有丝毫嗔心。这个前提很重要,如果你夹杂嗔心,就没资格这样去做,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无违犯者,观由此缘,于现法中少得义利,多生忧恼。”怎样才是不违犯呢?如果菩萨观察到,这么做只能让对方得到很少的利益,却会给他带来很多忧恼,就不必这么做了。区别在于,前者虽然也会让对方暂时不舒服,但结果可以让他“得义利”,而这里却是忧恼大于义利。可见,菩萨利益众生不仅要看发心,也要衡量效果。

  以上,是根据持戒学处建立的八条戒。

  3.违犯忍辱

  第三部分是根据忍辱学处建立的戒条,共四条。

  在菩萨修习的六大项目中,布施重点对治三毒中的贪,忍辱重点对治三毒中的嗔。如果一个人内心还有嗔恨,就不可能真正忍辱,菩萨行就修不下去,菩萨也是当不成的。佛陀在因地修行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而不起丝毫嗔心,你要割就割,要砍掉手足就砍掉手足。这种忍辱的成就,正是代表对嗔恨的彻底降伏。对初发心菩萨来说,内心还是会有贪嗔痴。修忍辱的过程,就是降伏嗔心的过程。

  《瑜伽师地论》讲到三种忍辱,一是耐怨害忍,二是安受苦忍,三是谛察法忍。耐怨害忍,是接纳冤家仇人的攻击和伤害。嗔恨是慈悲心的天敌,有嗔恨就不可能有慈悲。所以我们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乃至冤家债主,是很难生起慈悲的。这就必须通过修习忍辱来克服嗔恨,进而引发慈悲,才能平等地利益众生。论中专门有一品是“忍品”,告诉我们怎么化解对方的伤害,讲得非常清楚。

  二是安受苦忍。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要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要战胜四大五蕴所形成的种种烦恼和惰性,是很辛苦的事。下面讲到的第四个项目是精进,如果缺乏精进的力量,我们很容易被五蕴形成的不良串习左右,无法承受修行中将要面临的一切。而精进的前提是接纳,在修行中,不论对身体的痛苦,还是生活及自然环境带来的考验,我们都要安然接纳,否则就走不下去。

  三是谛察法忍,就是对法的接受。因为佛法揭示了人生的真理、世界的实相,和凡夫的观念有很大差距。所以对法的认可和接受,也是菩萨行者需要修习的。

  从这三个项目,我们可以看到忍辱在菩萨道修行中的重要性。只有修好忍辱,才有能力走上菩提道。不只是菩萨行者,一个人想在世间有所成就,也要有忍的修行,有忍辱负重的能力。比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以及韩信的忍胯下之辱,都是世人关于忍辱的认识。人在成长中要经过种种锤炼,想成为菩萨行者,更要受到种种考验。可以说,这些考验是修行的增上缘。

  第十五,嗔打报复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骂报骂,他嗔报嗔,他打报打,他弄报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第十五条是“嗔打报复戒”。在忍辱的三个项目中,属于耐怨害忍的修行。对世人来说,通常是你骂我我也骂你,你打我我也打你,你恨我我也恨你。这是凡夫的常态,但对菩萨行者来说,这么做就违背了忍辱的修行。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骂报骂,他嗔报嗔,他打报打,他弄报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作为菩萨行者,如果别人骂你的时候,你也和他对骂;别人嗔恨你的时候,你也嗔恨他;别人打你的时候,你也打回去;别人捉弄你的时候,你也同样地捉弄他。总之,就是用嗔恨对付嗔恨,这是典型的凡夫行。如果这样做,就违背了菩萨的行为准则,而且是染污的违犯。因为他的内心已经陷入嗔恨,被嗔恨所染污,才会以牙还牙,针锋相对。

  事实上,嗔恨能不能对付嗔恨?现在的世界就是这样,各国都在升级军事装备,甚至发展核武器,把地球搞得危机四伏。但佛法告诉我们,嗔是不可以止嗔的,只会成为嗔恨的增上缘,让嗔心变得更大,只有慈悲才能化解嗔恨。

  第十六,不行悔谢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执,不如理谢而生轻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谢轻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若是外道;若彼希望要因现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谢;若彼有情性好斗诤,因悔谢时倍增愤怒;若复知彼为性堪忍,体无嫌恨;若必了他因谢侵犯深生羞耻而不悔谢,皆无违犯。

  第十六条是“不行悔谢戒”。在人与人的相处中,难免会有冲突或误解,道歉和澄清可以让对方放下心结,皆大欢喜。僧团的自恣布萨,也是帮助大家化解这些矛盾。菩萨行者要以慈悲众生、利益众生为己任,万一伤害了众生,必须马上向对方道歉,否则就违背了利他的誓言,属于犯戒行为。这条也包括不同情况。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为,彼疑侵犯。”作为菩萨行者,如果对其他众生有所伤害,或者说,虽然你没做伤害别人的事,但对方怀疑你伤害了他。你伤害到别人也好,对方怀疑被你伤害了也好,都已在他内心引发嗔恨,菩萨都要本着慈悲利他之心,及时化解对方的心结。

  “由嫌嫉心、由慢所执,不如理谢而生轻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作为菩萨来说,如果因为不喜欢对方,嫌弃、嫉恨对方,或是我慢贡高,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不肯如法地向别人道歉或澄清事实,意味着他轻易地放弃了这个众生,不把对方放在心里:他爱生气就生气,无所谓。这么做就违背了慈悲利他的准则,属于染污的违犯。因为这是出于嗔恨、嫉恨、我慢,是被烦恼染污做出的犯戒行为。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谢轻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如果因为懒惰、懈怠、放逸,没有向对方道歉。虽然也犯戒了,但属于非染违犯。因为这些烦恼还不是很严重。

  “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什么情况下才没有违犯呢?如果你觉得不道歉可以帮助对方,让他通过反省摆脱不善行,走向善道。比如因此生起惭愧心,看到自己的问题。总之,不道歉比道歉的正向作用更大。

  “若是外道;若彼希望要因现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谢。”或者因为对方是外道,给他道歉也达不到效果。或是对方并不需要你道歉,觉得为了一点小事不值得,反而给他增加压力,除非你真的做了非法行为才能接受道歉。

  “若彼有情性好斗诤,因悔谢时倍增愤怒。”或是知道对方喜欢诤斗,如果你去道歉,又会激发起他的好斗之心,让事态更严重。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事例,本来事情快要平息了,结果你一道歉,反而激起对方的怒火。比如有人觉得:我不喜欢你,再也不要看到你了。那就不要去道歉了,免得让人家生气,也是不慈悲的表现。

  “若复知彼为性堪忍,体无嫌恨;若必了他因谢侵犯深生羞耻而不悔谢,皆无违犯。”或是知道对方很有修养,根本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不会对他内心有丝毫影响。或是你知道去道歉的话,反而会让对方感到很羞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关系到双方,不是单方面的,即使有心道歉,也要考虑对方的接受度。

  如果有以上这些情况,那么不道歉也是不违犯菩萨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