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讲记

济群法师

  6.违犯般若

  前面讲到根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前五度施设的菩萨学处,共二十四条,由此圆满五度的修行。接着讲述般若的修行,这在六度中非常重要,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只有在般若智慧的引导下,五度才能成为波罗蜜,导向彼岸。关于般若的经典,我们最熟悉的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从题目上看,就是依般若智慧抵达无上菩提的彼岸,即波罗蜜。而从布施、持戒直到禅定的前五度,都是般若的助伴。就像戒定慧三学,戒和定都是为成就智慧服务的。只有开启般若智慧,才能证悟空性,解除迷惑和烦恼。从世间到出世间,从此岸到彼岸,从有漏到无漏,关键就在于般若。

  如何才能成就般若智慧?需要正见。正见为八正道之首,就像眼睛,可以帮助我们抉择修行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也是佛法不共世间和外道的根本所在。说到正见,有世间的正见,也有出世间的正见;有建立于闻思的正见,也有立足于根本智的无漏正见。其中,又以闻思正见为基础,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首先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这是建立正见的基础。在声闻圣典中,有关解脱道修行的正见,重点讲述苦、无常、无我,也会简单讲到一些空,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在大乘圣典中,有关于菩萨道修行的正见,主要有三个,分别是中观、唯识和如来藏,相对深奥。从修行上说,声闻正见是引导我们走向出世解脱,大乘正见是建立在空的基础上,更有利于把世间和出世间、烦恼和菩提统一起来。

  菩萨戒建立的八个学处,就是保证我们通过闻思经教获得正见,是为修习般若波罗蜜服务的。般若有三种,有缘世俗谛的智慧、缘胜义谛的智慧,还有缘饶益有情的智慧。虽然核心是空性智慧,但也离不开差别的智慧。因为菩萨要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要从五明处学,具备饶益有情的智慧、利益众生的能力。只有在菩萨道修行中广泛学习,才能成就佛果的一切种智。

  第二十五,不学小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不应修学。菩萨何用于声闻乘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菩萨尚于外道书论精勤研究,况于佛语。无违犯者,为令一向习小法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说。

  第二十五条是“不学小法戒”。这里的小法指声闻乘教法。作为大乘行者,如果排斥声闻乘教法,也是犯戒的。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不应修学。”作为受持菩萨戒的行者,如果生起这样的见地,提出这样的观点:菩萨行者不应该听闻声闻法教,不应该受持并修学声闻教法。

  在印度佛教发展的过程中,声闻乘和菩萨乘有相当一段时间是互相排斥并对立的。声闻学者认为大乘不是佛说的,包括现在的南传佛教中,依然有类似观点;大乘行者则对声闻人贬低、排斥、不以为然。而唯识经论的态度十分圆融,如《瑜伽师地论》就是一部含摄三乘佛法的论典。在“本地分”中,前五十一地正是依三乘修行建立的,从人天乘、声闻乘到菩萨乘,构建了菩提道的完整修行。其中,又以菩萨乘融摄声闻乘的修行,认为声闻教法是菩萨行者必须修学的,有了声闻乘的基础,才能进入菩萨乘。我们现在学习的“瑜伽菩萨戒”,出自《瑜伽师地论》,同样体现了这样的思想。

  “菩萨何用于声闻乘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有人认为,菩萨行者不需要听闻、受持、修学声闻教法。如果秉持这样的错误知见,就违犯了菩萨的行为准则,而且是染污的违犯。因为这种见地是极端错误的。

  “何以故?菩萨尚于外道书论精勤研究,况于佛语。”为什么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作为菩萨行者,为了利益众生,需要从五明处学,包括世间各种学问,乃至外道书籍都要学习,何况声闻教法是佛陀所说,更应该学习了。

  “无违犯者,为令一向习小法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说。”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样的话不犯戒呢?如果是有针对性的,为了让只认可声闻教法的人放弃狭隘的观点,就可以这么说。因为这是引导众生的方便。

  第二十六,背大向小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第二十六条是“背大向小戒”。背大即背离大乘,向小即专学声闻教法。前面说过,排斥声闻教法是犯戒的,这里指出了相反的情况,放弃大乘,专学小乘,同样也是犯戒行为,因为不利于菩萨道的修行。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作为安住菩萨戒的菩萨行者来说,如果没有深入研究菩萨道经论,甚至对此通通放弃,专门修学声闻乘经论。这不仅是行为的问题,也反映出认识的偏差,没有认识到大乘的殊胜,没有摆正二者的关系。如果这么做的话,就违犯了菩萨的行为准则,但不是染污的违犯。

  我们从这两条戒来看,排斥声闻教法是犯戒,专学声闻而背弃大乘,同样是犯戒。作为大乘行者,还是要立足于大乘,兼学声闻教法,才能有效地践行菩萨道。从修行来说,学习阿含教法中苦、空、无常的见地,包括学习内观,上手比较容易。但如果停留于此,修学难免会偏空,偏向个人的出世解脱。只有立足于大乘见地,才能把世间和出世间统一起来,不偏空,不偏有。因为空有不二,出世入世不二,烦恼菩提不二。作为菩萨道行者,除了菩提心以外,大乘见地不可缺少,从修行来说确实有其特殊意义。

  声闻乘见地是为解脱服务的,大乘见地是为菩萨道修行服务的。虽然二者核心都是解脱,但菩萨行者必须在个人解脱的基础上,引导众生共同解脱,发心更广,要求更高。我们在修行中,要处理好两种教法的关系。

  第二十七,舍内学外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

  第二十七条是“舍内学外戒”。《瑜伽师地论》说,菩萨应从五明处学。五明分别是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其中,内明指佛教,其余四种则是佛教与世间和外道共有的。这里所说的学外,是指内明以外的所有世间学问。作为菩萨行者,如果舍弃佛陀教法,包括大小乘经论,专注于世间学问或外道学说,也是犯戒的。这条戒是帮助我们处理学佛和世间法的关系。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作为菩萨行者,如果现在有学佛的条件,不是没条件,而且你对佛法还没有深入研究,没有真正透彻,反而把精力都用于研究外道学说、世间学问,比如文学、哲学、科学等。这样就会违背菩萨的行为准则,而且是染污的违犯。因为这是见地偏差,是无明导致的问题,很严重。

  现在有不少出家人不学佛法,反而热衷于琴棋书画,也是有问题的,久而久之,会增长世俗心。作为菩萨行者,首先要修学佛法,了解菩提道的见地和实践方法,知道这条路怎么走。有了见地之后,还要通过禅修获得相应的实证经验。具备这些基础后,我们为了利益众生,帮助更多的人,再去学习世间甚至外道的学问,目的是知己知彼,善巧引导对方。否则就颠倒了,属于主次不分,不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在什么情况下,学习世间法或外道学问没有违犯呢?这里列举了几种:或是上等聪明,生来就有能力比别人学得更多;或是学什么都很快,学点其他知识不会耽误佛法学习;或是已将所学法义变成自身观念,不再忘失;或是通达佛法义理,有余力学习其他;或是对诸法已能如实观察,对佛法的信仰不再动摇。

  “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以上这些人,才有资格在学佛之外涉猎世间法或外道学问,但在时间安排上也是有比例的。如果把每天的学习时间划作三分,应该有二分学佛法义理,一分学世间法或外道知识。比如有12小时的学习时间,就该用8小时学习佛法,4小时学习其他。这么做就不会犯戒。

  在这个问题上,戒条给我们指出了明确规则,一是资格上的细化,二是时间分配上的量化。这一条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在,很多人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模糊不清,学佛和学世间法的关系无法平衡。在佛法上还没下多少功夫,却花很多时间学世间法,虽然获得了一些知识,对解脱却没什么帮助,甚至长养一堆习气毛病及凡夫心,离佛道越来越远。

  文化和宗教会造就不同的人格。西方文化造就了西方人的人格,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的人格。宗教也是如此,基督徒有基督徒的人格,佛教徒有佛教徒的人格。这种人格的造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接受什么样的文化熏陶和宗教引导。我们接受菩萨道的文化熏陶,就会成为菩萨行者,最终成就佛菩萨的生命品质。反之,如果你接受错误、极端的观念,最后就可能成为魔鬼。所以说,接受什么样的熏陶关系重大。

  如何将自己从凡夫打造为菩萨行者?这就需要接受菩萨道的思想,以及菩萨的行为训练。六度就是打造菩萨人格的六门功课,引导我们一项一项地进阶。如果我们按照这些规则认真修行,一定会成为菩萨。关键在于,我们要真正认识它的意义,发自内心地接受它。

  我们现在的学习,往往只是知道一个说法,还没有发自内心地认同它,接受它,觉得自己必须修习布施,必须严持净戒。怎么让这些法义成为理所当然的行为准则?对每一个项目,都要通过禅修去训练,让它真正转变为我们的心行。所以,学布施不是在学习关于布施的道理,而是在学习布施的实践,知道怎么去修布施。学持戒不是在学习关于持戒的道理,而是在学习怎么样通过持戒,让自己成为合格的菩萨行者。学忍辱也是一样的,不是在学习忍辱的理论,而是通过修习忍辱来践行菩萨道。现在所说的每一条学处,都是引导我们去落实菩萨应该具备的品质。绝不是说,这些是要求菩萨的,和我没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

  第二十八,专习异论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味著,非如辛药而习近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第二十八条是“专习异论戒”。前面讲到的舍内学外,对内学还是有一定基础,只是后来转学其他。这一条更严重,干脆不学佛法,专门学习世间和外道的学问。作为菩萨行者来说,这么做是犯戒的。如果不学佛法,根本就不能获得正见,更不能开发般若智慧。因为智慧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上。释迦牟尼佛给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中道正见。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味著,非如辛药而习近之。”作为菩萨行者,首先要学习菩萨道的见地和修行。如果你越过菩萨应该修学的功课,非常用心地研究外道典籍,比如看相、算命之类,或是学习世间知识,学得非常深入,乐在其中,执著不舍,那就错了。菩萨对学习外论应该是什么态度呢?要像吃药一样,并不是出于喜欢,而是为了它的作用,为了利益众生的需要。

  古人说: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世间糟粕书。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能认识到佛法蕴含的大智慧,认识到其中的价值。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认识高度,都能作出这样的价值判断。对很多普通人来说,究竟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有智慧什么没智慧,根本就分辨不出,只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需求去选择。就像老子所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上等根机者听到大智慧,就会欣然接受,时时修习;中等根机者听到,感觉两可,做不做都行;而下等根机者听到,却是抚掌大笑,不当回事。

  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关键要有智慧,才有能力辨别。我们学了佛法,就会看清世间知识究竟有多少智慧含量。在这样的前提下读世间书,只是为了利益众生,并不是你喜欢学。就像吃药,没人是因为喜欢这个味道,而是为了达到治病的目的。

  “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如果有人因为喜欢,专门学习外道学说和世间法,就违犯了菩萨的行为准则,而且是染污的违犯。因为这是出于愚痴形成的错误认识,将障碍自己获得菩萨见地,影响般若智慧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