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讲记
济群法师
第四章 释其差别
所谓释其差别,就是从不同角度再次介绍三聚净戒的内容。这部分共分七节,分别是难行戒、一切门戒、善士戒、一切种戒、遂求戒、此世他世乐戒、清净戒。
第一节 难行戒
云何菩萨难行戒?当知此戒略有三种。
“云何菩萨难行戒?当知此戒略有三种。”什么是菩萨难行戒?这一部分说明,在实践菩萨戒的过程中,有三种难行的情况。
一、第一难行
谓诸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弃舍如是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受持菩萨净戒律仪,是名菩萨第一难行戒。
第一种难行,为难行能行。
“谓诸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弃舍如是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受持菩萨净戒律仪,是名菩萨第一难行戒。”作为菩萨行者,当下就拥有非常多的财富,同时拥有特殊的身份、地位、权力,现在他主动舍弃已经拥有的这一切,实践菩萨戒,做利益众生的事业。这就称为菩萨第一难行戒。对于初发心菩萨来说,当前还是凡夫,难免有贪著之心,所以要舍弃世间的这一切并不容易。
二、第二难行
又诸菩萨受净戒已,若遭急难乃至失命,于所受戒尚无少缺,何况全犯,是名菩萨第二难行戒。
第二种难行,是宁失生命,不违净戒。
“又诸菩萨受净戒已,若遭急难乃至失命,于所受戒尚无少缺,何况全犯,是名菩萨第二难行戒。”作为菩萨行者,即使遇到再大灾难,甚至连命都保不住,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还能维护戒律。因为他把戒律看得比命更重要,丝毫都不违犯,何况全犯。面对命难都能守护戒律,也是有难度的,因为命是我们今生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
三、第三难行
又诸菩萨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恒住正念,常无放逸,乃至命终,于所受戒无有误失,尚不犯轻,何况犯重,是名菩萨第三难行戒。
第三难行,是从不违犯。
“又诸菩萨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恒住正念,常无放逸,乃至命终,于所受戒无有误失,尚不犯轻,何况犯重,是名菩萨第三难行戒。”如是如是,即如此这般。作为菩萨行者,在一切行住坐卧中,时时都能安住持戒的正念,没有丝毫放逸。即使临命终时,也没有任何犯戒行为。菩萨连轻戒都不犯,何况重戒呢?也就是说,受戒后时时安住在持戒的正念中,持之以恒,始终如一,这也是难以做到的。
第二节 一切门戒
云何菩萨一切门戒?当知此戒略有四种:一者正受戒,二者本性戒,三者串习戒,四者方便相应戒。正受戒者,谓诸菩萨受先所受三种菩萨净戒律仪,即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本性戒者,谓诸菩萨住种性位,本性仁贤,于相续中身语二业,恒清净转。串习戒者,谓诸菩萨昔余生中,曾串修习如先所说三种净戒,由宿因力所住持故,于现在世一切恶法不乐现行,于诸恶法深心厌离,乐修善行,于善行中深心欣慕。方便相应戒者,谓诸菩萨依四摄事,于诸有情身语善业恒相续转。
一切门戒说明,有四种戒能帮助我们契入三聚净戒之门。具备这些基础,使我们能如法地实践三聚净戒。
“云何菩萨一切门戒?当知此戒略有四种:一者正受戒,二者本性戒,三者串习戒,四者方便相应戒。”什么是菩萨一切门戒?概括地说有四种。一是正受戒,二是本性戒,三是串习戒,四是方便相应戒。下面具体解释。
“正受戒者,谓诸菩萨受先所受三种菩萨净戒律仪,即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第一是正受戒,当行者想要践行菩萨戒,首先要正式受持三种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因为受戒是持戒的基础,没有受戒,就说不上持戒。
“本性戒者,谓诸菩萨住种性位,本性仁贤,于相续中身语二业,恒清净转。”第二是本性戒,这和唯识思想有关。《瑜伽师地论》说,具有菩萨种性是成为菩萨的前提,也是实践菩萨戒的生命基础。所谓本性戒,即具备菩萨种性的人,本身就很仁贤,天性富有爱心。而且不易犯错。因为在他的心相续中,身语二业始终都能保持清净。一个人的天性很重要,直接决定了他能不能有效持戒。如果他是菩萨种性,就容易持好菩萨戒;如果他是声闻种性,就容易持好声闻戒。
“串习戒者,谓诸菩萨昔余生中,曾串修习如先所说三种净戒,由宿因力所住持故,于现在世一切恶法不乐现行,于诸恶法深心厌离,乐修善行,于善行中深心欣慕。”第三是串习戒。串习就像一大堆东西串在一起,当行为被不断重复,就会形成习惯,成为心理力量。如果菩萨曾在过去生中不断修三种净戒,在宿世串习力的影响和主导下,现世就会深深厌恶一切恶法。同时,会发自内心地喜欢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善行,对此充满向往之心。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每个人都会在积累中形成不同串习,影响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能否持好戒的重要力量。
“方便相应戒者,谓诸菩萨依四摄事,于诸有情身语善业恒相续转。”第四是方便相应戒,指四摄,这是菩萨利益众生的方便。有了这种方便,菩萨就能不断利益有情,他的身语善业就能不断相续利他行。
这四种戒,可以帮助我们契入一切菩萨戒之门。
第三节 善士戒
云何菩萨善士戒?当知此戒略有五种,谓诸菩萨自具尸罗,劝他受戒,赞戒功德,见同法者深心欢喜,设有毁犯,如法悔除。
第三节是善士戒。
“云何菩萨善士戒?当知此戒略有五种。”什么叫作菩萨善士戒?概括地说共有五种,依菩萨成为善士的特征而建立。这五种行为能使菩萨断除没有利益的事,成就一切利益的事情,从而成为善士。
“谓诸菩萨自具尸罗。”哪五种行为呢?一是自具尸罗,你已经受戒,而且能如法持戒。
“劝他受戒。”二是劝他受戒。我们认识到菩萨戒的功德,从菩萨戒的实践中得到利益,就希望更多众生走上菩提道,实践菩萨行,所以要劝人受戒。
“赞戒功德。”三是赞戒功德。三聚净戒的内容非常殊胜,世间没有比此更高尚的道德,能按这样去实践,确实能帮助我们走上菩萨道,成为伟大的菩萨行者。
“见同法者深心欢喜。”四是看到同样的菩萨行者非常欢喜。社会上讲同行相轻,但菩萨行者不存在这个问题。当然,如果你还有凡夫心,有我执我见,也难免有这种现象。如果你是真正的菩萨行者,一定不会同行相轻。正相反,看到别人实践菩萨道,弘扬菩萨精神,会无比欢喜。这是作为菩萨非常重要的素养。我们自己受益了,就希望别人也能从中受益。
“设有毁犯,如法悔除。”五是一旦犯戒,立刻如法地悔罪。菩萨戒的忏悔比较简单,比起比丘戒,手续上简单得多。
第四节 一切种戒
论曰:“云何菩萨一切种戒?当知此戒以要言之,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言六种者:一回向戒,回向大菩提故;二广博戒,广摄一切所学处故;三无罪欢喜处戒,远离耽著欲乐、自苦二边行故;四恒常戒,虽尽寿命,亦不弃舍所学处故;五坚固戒,一切利养、恭敬、他论、本随烦恼不能伏故,不能夺故;六尸罗庄严具相应戒,具足一切戒庄严故。尸罗庄严,如《声闻地》应知其相。言七种者:一止息戒,远离一切杀生等故;二转作戒,摄一切善故,饶益有情故;三防护戒,随护止息、转作戒故;四大士相异熟戒;五增上心异熟戒;六可爱趣异熟戒;七利有情异熟戒。”
第四节是一切种戒。
“论曰:云何菩萨一切种戒?当知此戒以要言之,六种七种总十三种。”什么是菩萨的一切种戒?概括地说共有十三种,包括前六种和后七种。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前六种主要说明菩萨戒所具备的功德,后七种主要说明菩萨戒的自性,以及不同结果的差别。
“言六种者:一回向戒,回向大菩提故。”先讲前六种。一是回向戒。修习菩萨戒最终都要导向无上菩提,以佛果作为修行的最终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叫作回向戒。
“二广博戒,广摄一切所学处故。”二是广博戒。菩萨戒具有广阔和博大精深的特点。为什么说它又广又博?因为菩萨的三聚净戒广泛摄受了一切学处,包括止恶和行善,包括自利和利他。
“三无罪欢喜处戒,远离耽著欲乐、自苦二边行故。”三是无罪欢喜处戒。菩萨戒可以帮助我们远离贪著欲乐和自苦其身的两种极端修行,是一种中道行。
“四恒常戒,虽尽寿命,亦不弃舍所学处故。”四是恒常戒。声闻戒的有效期是尽形寿,而菩萨戒的有效期是尽未来际。恒常是说明菩萨戒的永久性,即使这期生命结束,菩萨戒体还是有效的。如果我们过去受了菩萨戒,今生再受的话,其实不是新受,而是激发过去所受的戒。
“五坚固戒,一切利养、恭敬、他论、本随烦恼不能伏故,不能夺故。”五是坚固戒。如果我们努力践行菩萨戒,安住于此,就不会被一切利养、恭敬、外道言论,以及自身的根本烦恼和随烦恼障碍,更不会被它们战胜。
“六尸罗庄严具相应戒,具足一切戒庄严故。尸罗庄严,如《声闻地》应知其相。”六是尸罗庄严具相应戒,和戒的庄严相应。菩萨戒具足了一切戒的功德和庄严。关于戒的庄严,《声闻地》中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展开说明了。
以上六种,根据菩萨戒的德行特征来说明。接下来的七种戒中,前三种是根据戒的自性归纳,后四种是根据戒所招感的结果归纳。
“言七种者:一止息戒,远离一切杀生等故。”七种戒中,一是止息戒,即止持,要严格制止某些行为。菩萨戒具有止息的特征,通过受持摄律仪戒,可以止息并远离杀生等一切不善行。
“二转作戒,摄一切善故,饶益有情故。”二是转作戒,即作持。在三聚净戒中,摄律仪戒属于止持,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属于作持,应该积极践行,不仅要修习一切善法,还要饶益一切有情。
“三防护戒,随护止息、转作戒故。”三是防护戒,这是建立在止息戒和转作戒的基础上,对止持和作持的戒加以防护。凡是止持戒就不要做,作持戒就积极地做。
后四条,是从菩萨戒招感的结果来说。
“四大士相异熟戒。”四是大士相异熟戒。异熟,即结果;大士相,即大菩萨的相好庄严。也就是说,受持菩萨戒能成就菩萨特有的相好庄严。
“五增上心异熟戒。”五是增上心异熟戒。增上心是指受持菩萨戒,能引发禅定的功德,即通常所说的由戒生定。从这个角度说,这些戒叫作增上心异熟戒。
“六可爱趣异熟戒。”六是可爱趣异熟戒。可爱趣,指人天乘的良好结果和福报。这样的结果,也是由受持菩萨戒感得的。
“七利有情异熟戒。”七是利有情异熟戒。受持菩萨戒,能成就利益众生的结果。
综上所述,一切种戒是从自性和功德两个角度,说明戒的差别。
第五节 遂求戒
云何菩萨遂求戒?当知此戒略有八种。谓诸菩萨自谛思维:如我希求,勿彼于我现行断命、不与而取、秽欲邪行、虚妄、离间、粗恶、绮语、手块杖等诸非爱触加害于我。我求是已,他若相违而现行者,我求不遂,我意不悦。如我希求,他亦如是。勿我于彼现行断命,广说乃至恶触加害。彼求是已,我若相违而现行者,彼求不遂,彼意不悦。我之所作,若有令他所求不遂意、不悦者,何现行为?菩萨如是审思维已,命难因缘亦不于他现行八种所求不遂、不悦意事。如是八种,说名菩萨遂求戒。
第五节是遂求戒。
“云何菩萨遂求戒?当知此戒略有八种。”遂求,即希求。但这里的希求,不是通常所说的希望,而是依自己不想要的内容建立菩萨戒,类似古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哪八种呢?
“谓诸菩萨自谛思维:如我希求,勿彼于我现行断命、不与而取、秽欲邪行、虚妄、离间、粗恶、绮语、手块杖等诸非爱触加害于我。”菩萨想到:正如我所希求的那样,别人不要杀害我,不要偷盗或非法占有我的物品,不要对我或家人有不正当性行为,不要对我打妄语,不要对我说离间语、粗恶语、绮语,也不要用手脚、石头、棍棒等打我。总之,不希望别人用不良行为对待我,不希望这些事发生在我身上。
“我求是已,他若相违而现行者,我求不遂,我意不悦。”我有这些愿望,如果别人不这么做,还是对我非理加害,我就达不到自己的愿望,会不高兴。事实上,任何人被侵犯之后都会不开心,不欢喜。
“如我希求,他亦如是。勿我于彼现行断命,广说乃至恶触加害。”将心比心,就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别人也如是希望:不要让我被杀、被盗,不要让我遇到前面所说的种种恶行,不要被这些行为加害。
“彼求是已,我若相违而现行者,彼求不遂,彼意不悦。”当对方生起这些愿望,而我们违背了对方的愿望,做出伤害他们的行为,就意味着,他们不能满足自己的所求,就会因此不高兴。我们不希望被人伤害,否则就不高兴。同样的,别人也不希望被我们伤害,受到伤害后同样会不高兴。
“我之所作,若有令他所求不遂意、不悦者,何现行为?”如果我的所作所为让对方不高兴,和对方的希望相违背,怎么可以去做呢?当然不能也不该去做。
“菩萨如是审思维已,命难因缘亦不于他现行八种所求不遂、不悦意事。”菩萨行者通过这样的智慧审视,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决不做出任何伤害众生的事。这里概括了八种己所不欲的事,其实泛指一切会让众生受到伤害的行为。
“如是八种,说名菩萨遂求戒。”以上概括的八种,就称为菩萨遂求戒。所谓遂求,是菩萨通过将心比心,满足众生的需求,不和众生的正常意愿相违,不做让众生不欢喜的事。
第六节 此世他世乐戒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戒?当知此戒略有九种。谓诸菩萨为诸有情,于应遮处而正遮止;于应开处而正开许;是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应调伏者正调伏之。菩萨于中身语二业常清净转,是则名为四种净戒。复有所余施、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俱行净戒则为五种。总说名为九种净戒。如是菩萨所有净戒,能令自他现法后法皆得安乐,是故说名菩萨此世他世乐戒。
第六节是此世他世乐戒。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戒?当知此戒略有九种。”什么是菩萨此世他世乐戒?就是能引发这一世和下一世安乐的戒律。关于这个内容归纳为九种。
“谓诸菩萨为诸有情,于应遮处而正遮止。”这里先讲到四种。其一,菩萨行者为了利益有情,对于应该制止的行为就要制止。比如有些不善行会引发痛苦的结果,就应该遮止;有些行为会影响菩萨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应该护世讥嫌,不再去做。
“于应开处而正开许。”其二,某些行为会带来利益和快乐的结果,菩萨就应该积极地做。包括前面讲到的,在特殊情况下,有些性戒也应该开许。
“是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其三,对那些有意愿践行菩萨戒的有情,菩萨行者应该如法地摄受对方。
“应调伏者正调伏之。”其四,对那些应该调伏的犯戒有情,也要如法地折伏对方,该批评的就批评,该处罚的就处罚。
“菩萨于中身语二业常清净转,是则名为四种净戒。”菩萨能这样在身语二业中清净而行,就叫作四种净戒。
“复有所余施、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俱行净戒则为五种。”此外,还有和布施、忍辱、精进、静虑、般若俱行的五种净戒。所谓俱行净戒,是建立在布施、忍辱、精进、静虑、般若基础上的戒律。我们知道在菩萨戒中,有的是根据布施安立的,有的是根据忍辱安立的,有的是根据精进、静虑、般若安立的。所有这些规范,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实践菩萨行,是菩萨行的保障。
“总说名为九种净戒。”和五度相应的戒律有五种,加上前面所说的四种,此世他世乐戒共有九种。
“如是菩萨所有净戒,能令自他现法后法皆得安乐,是故说名菩萨此世他世乐戒。”如果菩萨实践这些净戒的话,就能让自己和他人,从今生到来生都得到安乐。从这个角度说,这九条就被称为菩萨此世他世乐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