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七、广说法无我

  前面介绍了人无我的思想,说明有情是无自性的,从而破除对有情的执著。此外,佛法还讲到法无我。可以说,三藏十二部都是引导我们认识人无我和法无我。因为一切烦恼、痛苦、生死、轮回都源于我执和法执,所以破除我法二执是整个佛法的核心。不管汉传、藏传还是南传,都以了解并扫除这两种执著为目标。

  其中,声闻乘主要讲到人无我,认为生死轮回都是因为对五蕴生起我执。破除我执,就能开启智慧,体认无我的空性,最后证悟涅槃。大乘学人不仅要自己解脱,还要帮助无量众生共同解脱;不仅要破除烦恼障,还要广泛了解一切法差别的真相,破除所知障。所以大乘佛法普遍讲两种无我,即人无我和法无我。

  法的范围非常广泛,世间一切都属于法的范围。《百法明门论》中,把法归纳为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五类,共一百种,又称五位百法。正确看待一切法,摆脱对法的错误认识和执著,扫除由根本无明生起的自性见,是认识法空的重要前提。

  关于这些内容,《入行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通过四念处,从般若中观的角度正确观察身、受、心、法的空性,主要是要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世俗谛,通达第一义谛。

  二是二谛门,即世俗谛和胜义谛,说明二谛的内容,以及在修行中的关系,这是“智慧品”的核心。学习中观思想有三个关键词,即世俗谛、胜义谛、涅槃。其中蕴含从见地到修行的次第,正确认识世俗谛,才能进一步通达胜义谛,最终证悟涅槃。龙树菩萨用四句话,把修行的道理和关系说得清清楚楚:“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从认识世俗谛到通达胜义谛、成就涅槃,是修行三步曲。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扫除自性见,正确认识世俗谛。

  三是成立法无我的正因,正确了解法的空性,认识世界一切现象存在的本质是什么。从世人或是其他宗教、哲学的角度,会认为存在的本质是自性,或是物质实体,或是精神实体,但从中观角度说,一切现象的本质就是空性。

  我们对一切问题的认识,一是正确认识事物存在的本质,二是了解一切现象如何存在,三是成立缘起的正因,通过事物的存在,了解其本质是无自性的。对于法无我的认识,主要由这三方面组成。

(一)由念处门说

  第一部分是从念处门解说。念处,即身、受、心、法四念处,是我们最容易生起贪著的四项内容。所以四念处是声闻乘修行的重要项目,也是通往解脱的关键。身是我们的身体,受是苦乐忧喜舍的感受,心是种种心念活动,法本来可以包括一切,但因为前三项内容特别重要,所以单独列出来,有针对性地观察并加以对治。

  观身不净,是观察身体的污浊不净,对治由此产生的贪著,不再误以为它是美好、清净、可爱的。观受是苦,是针对我们最容易贪著的快乐、幸福、舒服等感受,看到它是短暂而不稳定的,其本质是痛苦的,从而摆脱对快乐等感受的贪著。观心无常,是了解心念的无常变化,解除对心念恒常不变的执著。观法无我,从声闻教法来说,重点偏向对有情的观察,针对有我来观察无我。四念处就是通过这四个方面,引导我们摆脱对美好、快乐、永恒和有我的执著,从中解脱。

  “智慧品”中,寂天菩萨以般若中观的见地,为我们提供更深层的观察角度,使我们认识到,身、受、心、法这四种现象的存在都是无自性的。每一种观察,都在引导我们直接体认空性,包括身的空性、受的空性、心的空性和法的空性。在认识身的过程中,了解色身是无自性的,摆脱对身体的执著,当下就能体认身体的空性。对受、心、法的观察也是如此,目的都是让我们体认空性。

  这是非常透彻的观察。如果能带着空性见修四念处,见地立刻就提升了,从声闻乘提升到大乘。从修行来说,是一步到位的。如果能立足于无自性的见地,四念处就会成为体认空性的修行。所以说,这个见地对修习四念处意义重大。

  接下来分别介绍,如何正确观察和认识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1.身念处

  我执其实是一个皮包公司,是假名安立的,这就必须有依托。对身体的执著,正是我执的重要依托。人为什么怕死?是因为把身体执以为“我”,害怕这个“我”会随着死亡消失。执身为我,使我们很容易成为身体的奴隶。世人几十年忙来忙去,基本都在为这个身体打工,为了身体的生存、健康和享受耗尽全部精力,希望它永远存在。所以当身体得病、衰老、即将败坏时,就会背离我们的期待,带来无量痛苦。认识到身体的无我,是修行的重要内容。

  在我们的错误认识中,以为身体是独存的实体,对此产生永恒的期待。古人追求长生不老,就是出于这种幻想。事实上,这只是我们的错误认识和一厢情愿,根本无法实现。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幻想,一方面会想尽办法为身体做各种事,另一方面则会恐惧无常,因为事实不符合永恒的幻想而受伤。

  我们不仅以为自己的身体是美好的,对此产生执著和自恋,还会认为别人的身体是美好的,对此产生执著和贪爱。所有这一切都是烦恼的重要因缘。针对这些执著,声闻乘修行主要让我们观察身体的缘起性,及九孔常流不净的真相,认识它的无常、无我和不净,摆脱由错误认知和执著带来的烦恼。本论则是从般若中观的见地,引导我们以缘起的智慧观察,了解到色身是无自性的,只是条件和关系的假相。当我们了解身体的无自性,就能认识到其本质是空性。以下,寂天菩萨从三个方面引导我们观察。

  (1)总观察身体

  首先,总的观察身体是无自性的,其本质就是空性。

  78.身非足小腿,腿臀亦非身,腹背及胸肩,彼等复非身。
  79.侧肋手非身,腋窝肩非身,内脏头与颈,彼等皆非身,此中孰为身?
  80.若身遍散住,一切诸肢分,分复住自分,身应住何处?
  81.若谓吾一身,分住手等分,则尽手等数,应成等数身。
  82.内外若无身,云何手有身?手等外无它,云何有彼身?
  83.无身因愚迷,于手生身觉。如因石状殊,误彼为真人。
  84.众缘聚合时,见石状似人。如是于手等,亦见实有身。

  身体就像一台机器,由五官、脏腑、四肢等零件构成。在佛法看来,身体就是这些条件关系的假相,是因缘和合、假名安立的。离开构成身体的零件和材料,其实找不到叫作“身体”的东西。我们在缘起的五蕴现象上,安立一个名称叫作身体。当然也可以不叫身体,叫树或是什么,无非是一个名字。这个名称背后,到底有没有实体?在凡夫的认知中,会觉得身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包含恒常不变的自性。但这种认知是由无明形成的,隐含着巨大的自性见,并不符合事实真相,而且会引发种种烦恼。针对这些错误认知,寂天菩萨引导我们逐一观察——究竟什么代表身体?

  “身非足小腿,腿臀亦非身,腹背及胸肩,彼等复非身。”组成身体的各个零件,比如脚不能代表身体,小腿、大腿、臀部不能代表身体,腹、背、胸也不能代表身体。总之,任何局部都不能完整代表身体。

  “侧肋手非身,腋窝肩非身,内脏头与颈,彼等皆非身。”肋骨、手臂不能代表身体,腋窝、肩膀不能代表身体,五脏六腑的任何部分,包括我们的头和脖颈,都不能代表身体。

  “此中孰为身?”从缘起的角度,身体只是假相,由局部构成整体。从自性的角度,每个局部都不能代表完整的身体,否则就不符合自性的定义。这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刚才所说的都是局部,不是完整的身体。比如我们的手没了,不能说身体就没了;其二,如果我们执著身体有自性,是完整的存在,那么任何局部都不能代表不可分割的身体。如果构成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不能作为代表,究竟什么是身体?

  “若身遍散住,一切诸肢分。”按世人或外道的观点,认为身体是自性的存在,散落在整个身体,所谓“遍散住”。也就是说,手住在自性的手中,脚住在自性的脚中,头住在自性的头中,五脏六腑住在自性的五脏六腑中,乃至全身各部分,都分布在自性身的各个部分。

  “分复住自分,身应住何处?”如果认为每一部分住在各自的地方,在中观看来,这个自性身是不成立的。因为自性身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究竟住在哪一部分?住在手上、脚上还是头上?在这些部分,我们都找不到完整的自性身。除了组成身体的四肢五脏等零件外,找不到自性、恒常、不可分割、不依赖条件的身体。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条件因缘的假相,每一部分都可以分割。所以外人的说法,在寂天菩萨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若谓吾一身,分住手等分,则尽手等数,应成等数身。”接着还是批判有自性身的观点。有人认为身体是一个整体,是自性的存在,不可分割。在手、脚、头、眼睛、鼻子和五脏六腑等各个地方,都住着完整的身体。如果这么认为的话,会产生什么结果?就是身体会变得很多。如果每一部分都有自性的身体,就意味着——身体由几部分组成,你就有多少个身体。寂天菩萨做这些考察,目的是引导我们认识,身体只是因缘条件的假相。在假名安立的色身中,不论从哪个角度探究,一定找不到自性的身体。

  “内外若无身,云何手有身?手等外无他,云何有彼身?”我们首先在身内探究,发现找不到具有自性的身体。想一想自性的条件——自生、自成、永恒存在、不可分割的实体。在我们现有的五蕴中,能找到符合这些条件的自性身吗?找不到。其次在身外寻找,如果在组成身体的零件中都找不到自性身,怎么还有除此以外的身体呢?可见从身内到身外,都找不到符合这些条件的自性身,手上找不到,脚上找不到,任何零件中都找不到。通过这些追究就能看到:我们所认定的自性身,根本就不存在。

  前面讲到,通过对身体各部分的观察,发现找不到自性身。既然找不到,为什么在我们的认识中,会对身体产生自性见呢?从83颂开始,寂天菩萨以2个偈颂来解答这个问题。

  “无身因愚迷,于手生身觉。”愚就是根本无明,迷就是看不清。身体是因缘假相,并不是自性的存在。当然佛陀也会说这是“身体”,但他以缘起智慧观察一切,知道所谓的“身体”只是条件组合,是假名安立的。但凡夫因为无明,看不清真相,对这些假相产生自性见。说到身体时,就认为它只能叫作“身体”。然后根据名称遍计实质,在名和实之间产生自性见,认为手等部位中有实实在在的身体。同时还认为身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恒常、自性的存在。从唯识宗的角度看,凡夫都活在遍计所执中,所以会对身体产生自性见,看不到缘起的现实。

  “如因石状殊,误彼为真人。”就像有人晚上走在月光下,看到一堆形状特殊的石头,把它当作真人。生活中常有类似的误会,因为看不清,结果把这个认作那个。同样,凡夫因为不了解诸法实相,看不清万物是条件关系的假相,是无自性的,就会对所见一切产生自性见。比如从审美的角度,认为这些东西美就是美,丑就是丑;或是从价值的角度,认为这些东西值钱就是值钱,不值钱就是不值钱。却看不到,一切现象的好坏、美丑、价值都是相对的,是变化不定的假相。美的可能变成丑的,丑的也可能变成美的;有价值的可能变成没价值的,没价值的也可能变成有价值的。我们看不到缘起的事实,总是活在错误认定中,其实就像把石头看作真人一样。

  “众缘聚合时,见石状似人。”当各种条件和合,比如晚上、月光下、树影婆娑,然后这个石头的形状有点像人。具备这些条件,我们就可能把石头看作人。如果条件改变了,比如阳光灿烂的白天,什么都看得很清楚,我们就不会误以为是人。

  “如是于手等,亦见实有身。”同样,凡夫因为无明,看不清五蕴身是因缘条件的假相,才误以为身体是自性的存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而生起执著。这种误解是由无明和错误认知造成的,通过智慧的观察,其实根本不存在自性的身体。

  以上几个偈颂,通过对身体的总体观察,阐述相关错误认知的根本原因。

  (2)分观察分支

  85.手复指聚故,理当成何物?能聚由聚成,聚者犹可分。
  86.分复析为尘,尘析为方分,方分离部分,如空无微尘。

  接着,通过对身体局部的观察和分析,进一步看清身体的自性是不存在也找不到的。

  “手复指聚故,理当成何物?”指聚,即构成手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身体中找一个局部,以缘起的智慧加以观察。比如手是怎么存在的?手是由手指、指甲、皮肤、骨头、肌肉、血液、细胞等条件构成的,离开这些条件,手又是什么?

  “能聚由聚成,聚者犹可分。”构成手的各种条件,如手指等部分,小到细胞组织,同样由众多因素组成,不是独存不变的实体,可以进一步解构。

  “分复析为尘,尘析为方分。”将组成手指的各部分分解为微尘,微尘又可以分解为方分。按唯识的观点,任何有体积的存在都应该有东西南北上下六面,那就可以再分。也就是说,如果有实体存在,就可以无限地往下解构。现代科学已找到原子、电子、中子、夸克,但只要事物有体积有质量,就可以继续分解。

  “方分离部分,如空无微尘。”印度胜论派认为,极微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元素,由此构成世界的存在。但根据现代的量子物理学,认为物质中找不到不可分的实体,因为分析下去就空掉了。寂天菩萨也告诉我们:组成物质的方分是找不到的,就像虚空一样。既然连微尘、方分这样的存在都找不到,何况是由此组成的身体呢?换言之,组成身体的各部分都没有自性的存在,身体也没有自性的存在,其本质就是空性。

  (3)故除贪身

  87.是故聪智者,谁贪如梦身?如是身若无,岂贪男女相?

  “是故聪智者,谁贪如梦身?”寂天菩萨通过分析告诉我们,身体确实是无常、无我、无自性的存在。我们觉得身体是美好的,有恒常的自性,是属于“我”的,只是无明带来的误解。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学会以缘起观察身体后,怎么还会贪著这个幻化的身体?

  “如是身若无,岂贪男女相?”当我们了解到身体是无自性的,其存在只是因缘、条件的假相,就没什么可贪著的。既然身体都是幻有的,又怎么会被男女相吸引,对此爱恋不舍?这是对治由身见引发的淫欲心,此为障道法,严重障碍解脱。

  2.受念处

  第二部分是对受念处的观察。受即感受,佛教将此归纳为苦乐忧喜舍五种,即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忧愁的感受、欢喜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其中,苦乐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尤其重大。佛法的核心目标,就是引导我们离苦得乐。事实上,人类五千年文明所作的一切努力,同样是为了摆脱痛苦,追求快乐。最初是从饮食、物质得到快乐,然后是从情感、家庭得到快乐,还有人是从地位、权力得到快乐。我们之所以贪著某个人或物,就是因为这能带来快乐的感受。同时,因为痛苦给身心造成的伤害,使我们对此有着强烈的排斥。这种对苦乐的感受,是生起贪嗔之心的重要基础。其原因,又和痴有关。痴,就是看不清受的状态,也看不清产生受的境界。因为看不清,就会被这些境界所转。

  受还在生死轮回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十二因缘代表生命延续的流程,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其中,触是接触。当六根接触六尘后,会产生苦乐忧喜舍的感受。通常,我们会对乐受生起贪著和需求,就希望不断得到它,不断重复这种感受,所以受是爱取有的基础。如果我们对受有了正确观察,当感受生起时,知道这只是感受,保持正念,就不会进入爱取有。

  修行中也是如此。打坐时,当苦受生起,比如身上发痒、发痛、发麻,如果不能对此作智慧观察,就会被苦受抓住,心生懈怠甚至放弃;当乐受生起,比如轻安、愉悦等,如果缺乏正确认识,对此心生贪著,就会停步不前,障碍止观。所以对于受的观察,是开发智慧的关键所在。

  声闻乘的四念处中,要“观受是苦”。其实从人的感受来说,有苦、乐、忧、喜、舍之分,有痛苦也有快乐,有忧愁也有欢喜,为什么只说到苦?因为在佛法看来,有漏生命充满迷惑和烦恼,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哪怕所谓的快乐,也是有漏的,只是对痛苦的暂时缓解。如果对此产生贪著,只会带来更多痛苦。所以这里所说的苦,是对有漏生命的本质透视。

  而从般若中观的见地,主要是通过分析,破除我们对受的自性见,说明受是无自性的存在,由此认识受的本质就是空性。

  (1)破受有自性

  88.苦性若实有,何不损极乐?乐实则甘等,何不解忧苦?
  89.若谓苦强故,不觉彼乐受。既非领纳性,云何可谓受?
  90.若谓有微苦,岂非已除苦?谓彼即余乐,微苦岂非乐?
  91.倘因逆缘故,苦受不得生,此岂非成立:分别受是执?
  92.故应修空观,对治实有执。观慧良田中,能长瑜伽食。

  从中观智慧看,苦、乐、忧、喜、舍都是缘起的存在。比如你身体健康,享受美食美景,会有快乐的感觉;或是身体受到伤害,内心被烦恼主宰,又会有痛苦的感觉。总之,每种受都是缘生缘灭的,条件具备就出现,条件败坏就消失,并非自性的存在。如果苦受是自性的存在,那你永远都在痛苦的感受中,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如果乐受是自性的存在,那你时刻都在极大的快乐中,不必依赖任何条件。只要苦乐会受到条件影响,比如苦受因为快乐而消失,或是乐受被某些痛苦干扰,就说明这个苦乐是缘起的。

  “苦性若实有,何不损极乐?”寂天菩萨在此破除的,是凡夫认为有自性的苦、自性的乐。如果苦受是真实不变的存在,那它为什么不能影响到快乐的存在呢?如果你已陷入自性的苦受,应该永远都在苦的状态,任何条件都不能让你快乐。事实并非如此。当我们因为某些事而痛苦时,也有一些事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所谓的痛苦,并不会遮蔽快乐。随着环境的变化,感觉也在变化。当这种感觉被另一种感觉替代时,之前的感觉不知哪里去了,根本就找不到。当我们快乐时,想不起痛苦时究竟有多苦;而当我们痛苦时,也想不起快乐时究竟有多乐。当我们身处严冬,无法想象夏天怎么那么热;到了酷暑,也无法想象冬天被冻得受不了的感觉。这就充分说明,痛苦和快乐都不是自性的存在,而是缘起的存在,无常的存在。

  “乐实则甘等,何不解忧苦?”如果快乐是自性的存在,它就可以对治一切痛苦。当人得到这种自性的快乐时,意味着再也不会产生痛苦了。那样的话,世间让人愉悦的事物,为什么不能让所有人解除忧悲苦恼呢?如果还会产生痛苦,说明快乐并不是自性的存在,而是缘起的。

  “若谓苦强故,不觉彼乐受。”有人认为,当我们产生痛苦时,其实快乐还在那里,只是因为痛苦非常强大,使我们感受不到快乐的存在。也就是说,快乐和痛苦始终存在,只是有时感受不到而已。

  “既非领纳性,云何可谓受?”寂天菩萨质疑说:那些体会不到的快乐,怎么能算是感受呢?如果快乐是自性的存在,我们一定能感受到。因为苦乐是通过感受来认知的,当你感受到快乐,才知道快乐的存在;感受到痛苦,才知道痛苦的存在。如果感受不到的话,怎么证明乐和苦的存在?这个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若谓有微苦,岂非已除苦?”对方又提出另一个理由:快乐本来可以消除痛苦,但如果我们内心的痛苦太强大,即便遇到快乐的境界,也不能完全从中出离,还会剩下一点微苦。虽然还有微苦,毕竟已经消除了大的痛苦。他们据此认为,快乐具有消除痛苦的作用。

  “谓彼即余乐,微苦岂非乐?”如果快乐能消除大的痛苦,最后剩下一点微苦,那么这点微苦岂不是快乐带来的结果?这个偈颂也在证明,快乐和痛苦不是自性的存在,因为它可以相互抵消,相互影响。大的快乐会影响痛苦的产生,大的痛苦也会影响快乐的存在,可见苦和乐是缘起的。

  “倘因逆缘故,苦受不得生。”当你处在苦受或乐受时,因为不同的因缘,会使你原本的苦乐状态受到影响。比如你处于苦受时,出现快乐的因缘;或是你处于乐受时,出现痛苦的因缘,原有的苦乐就会随之改变。就像我们觉得很热时,一进入凉快的地方,热的感受立刻消失,身心清凉。那么,由热带来的痛苦就消除了,产生快乐的感觉。

  “此岂非成立:分别受是执?”这就说明,我们认为受是自性的存在,是错误的认识和执著。所谓的受,只是缘起的假相,是假名安立、随缘变化的。我们对受加以观察,根本找不到受的自性,当下就能体会受的本质就是空性。

  “故应修空观,对治实有执。”所以我们要修空观,对受加以观修,了解受的存在只是因缘假相,其本质就是空性,对治执著受为实有的误解。如果我们贪著受,把受看作自性的存在,把人间的快乐、幸福当作自性的存在,对此产生贪著,就会追求这种感受,希望再次获得快乐、幸福的感觉。事实上,受的本质只是假相,是无常、无自性的。如果贪著无常的受,必然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所以我们要观察受的无自性,体会受的空性。

  “观慧良田中,能长瑜伽食。”对受的观察,包括对身体无自性的观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真切认识到,身体是因缘假相,是无自性的存在。同时也观察到,受是因缘假相,是无自性的。当我们具备这样的认知,再通过禅修,去观察“受”到底是什么,身体和心理产生的觉受到底是什么。在智慧的观照下,种种感受就会平息,我们就能体会受的空性本质,解除对受的贪著,以及因为受产生的烦恼。瑜伽就是相应,这种观修能使我们的心与空性相应,与真理相应,为证悟涅槃提供重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