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舍离之方式

  15.故应远凡愚,会时喜相迎,亦莫太亲密,善系君子谊。
  16.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

  了解贪著亲友的过患之后,寂天菩萨接着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亲友,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故应远凡愚,会时喜相迎。”这里用了一个“远”字,即远离世俗关系的羁绊。对在家人来说,免不了六亲眷属等家庭关系,无法在环境上远离,但内心必须远离贪著,而不是陷入其中。虽然不能有贪著,但并不是冷漠无情,见面时仍要和颜悦色,欢欢喜喜。因为学佛必须自利利他,和众生广结善缘,对于自己的亲友也是同样。

  “亦莫太亲密,善系君子谊。”度的把握很重要。既要善待亲友,也不要过于亲密,而是保持君子之谊。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从学佛而言,这个淡就是平等一味。建立在粘著基础上的关系就是贪爱,只有摆脱粘著,才能真正生起平等慈悲之心。

  “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这个偈颂是特别针对出家人说的。作为出家人,不要和信众有太多世俗关系。虽然出家人为了修法和维系色身,必须托钵化缘,但这就像蜂儿采蜜一样,所取只是花蜜,并不会粘著于花朵。同样,出家接受的供养不过是衣食住药四事而已,随缘而取,不必为此经营关系,更不能心生贪著。

  “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出家人和信众的关系,一方以法布施,一方以食供养,彼此都在修行,所以得到衣食所需后就可以离开,而不是贪著某种关系,以方便自己日后化缘,那就把法缘变成俗情了。只有不贪著,才能以清净心和众生平等相处,否则难免有贪嗔,有好恶,有亲疏。

  第二,断舍利敬贪

  17.吾富受恭敬,众人皆喜我。若持此骄慢,殁后定生惧。
  18.故汝愚痴意,无论贪何物,定感苦果报,千倍所贪得。
  19.故智不应贪,贪生三途怖。应当坚信解:法性本应舍。
  20.纵吾财物丰,令誉遍称扬,所集诸名利,非随心所欲。
  21.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

  前面讲的是如何摆脱对亲友的贪著,以下5个偈颂说明,如何舍弃对利益和恭敬的贪著。世人的妄想多半源于利益,很多人每天忙于做生意、管公司,哪怕只是打工,想的也无非是怎么多赚钱。此外还有恭敬,希望得到他人尊重。尤其是有了一定财富基础后,就会重视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地位。从中国人的价值观说,就是要出人头地,高人一等。这两种贪著都很容易让人陷入妄想,让心动荡散乱,无法专注修行。所以寂天菩萨引导我们思维,贪著利益和恭敬的过患。

  “吾富受恭敬,众人皆喜我。”一个人富有之后,感觉自己处处受人尊重,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出于各种目的奉承、巴结他。这就很容易让人觉得受用,自以为是成功人士,高人一等,所有人都喜欢自己。

  “若持此骄慢,殁后定生惧。”当人有财有势有地位时,确实会受人追捧。如果被这种奉承和赞叹冲昏头脑,由此生起骄慢,形成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很可能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从另一方面看,有钱的害怕失去钱,有地位的害怕失去地位,结果就为维护这些感觉不择手段,造作恶业,那么死后一定会堕落恶趣,带来令人恐怖的苦果。其实不必说死后,今生就没有安全感。因为世间一切是无常的,拥有越多,潜在的不安全感也就越多。

  “故汝愚痴意,无论贪何物,定感苦果报,千倍所贪得。”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凡夫的贪著都是以愚痴为基础,不论贪著财物、地位,贪著感情、家庭,还是贪著吃喝玩乐,所有这一切都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有的来自对财富的贪著,有的来自对地位的贪著……贪著什么,就会因为什么引发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引发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等种种痛苦。更可怕的是,这些痛苦不仅显现在今生,还会继续招感未来苦果,远远超过我们由贪著所得的那点利养,乃至百千万倍。如果我们有一定的人生经历,结合寂天菩萨的开示去思考,会发现确实如此。恭敬利养就像有着精美包装的陷阱,充满诱惑,一旦陷入其中,就难以脱身,苦不堪言了。

  “故智不应贪,贪生三途怖。”认识到贪著的过患,有智慧的人就不应该贪著。因为贪著不仅会引发无量烦恼,如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等,还会带来堕落恶道的恐怖,可谓现前苦,未来苦,苦上加苦。本品前88个偈颂,寂天菩萨都在分析贪著的过患,包括对亲友、利益、世间八风、五欲六尘,乃至所有一切的贪著,让我们看清贪著的后果,不再自我欺骗。

  “应当坚信解,法性本应舍。”认识过患的目的,是引导我们建立智慧认识,坚信一切法的本质是无常变化的,必须舍离。如果对无常生起贪著,不是自讨苦吃吗?如果不修行,我们对自己的身心都不能自主。精心保养身体,却只能看着它走向老病死;时时被心念支配,却什么都抓不住。至于世间的财富、地位、情感、家人,我们更不能作主。世人希望把什么都牢牢抓在手上——我的事业,我的儿女,我的……但寂天菩萨通过分析让我们看到: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什么可以抓得住。

  “纵吾财物丰,令誉遍称扬,所集诸名利,非随心所欲。”即使一个人家财万贯,名声远扬,甚至誉满全球,又能怎么样呢?这些名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命呜乎就没了,不能永远保有,不能像自己期望的那样将这些带到来生。更何况,世间总是后浪推前浪,总有一些新富出现,总有人比你更有钱,更有名。如果我们对此产生贪著,就像去抓那些根本抓不住的东西,无非是自讨苦吃。

  “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这是对世间八风的观察,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种对境。哪怕有任何贪著,都会被八风所动。怎么才能在世事纷扰中如如不动?寂天菩萨让我们反向思维:听到赞誉时,想想还有人在毁谤你,就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听到毁谤时,想想还有人在称赞你,就没什么值得忧愁的。这样思考的话,不论遇到什么对境都不会贪著,也不会对立,从而保持超然。总之,我们要认识到名利的无常性,不起贪嗔之心。

  第三,结劝舍尘缘

  22.有情种种心,诸佛难尽悦,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
  23.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性本难为侣,处彼怎得乐?
  24.如来曾宣示:凡愚若无利,郁郁终寡欢,故莫友凡愚。

  在此,寂天菩萨劝导我们应该舍弃尘缘,不必贪著也不必在乎世人对你的评判。

  “有情种种心,诸佛难尽悦,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凡夫心千差万别,是难以取悦的。即便是诸佛菩萨,也无法让所有众生欢喜,让他们的凡夫心得到充分满足。何况我们还是凡夫,怎么可能让所有的世俗关系称心如意,让所有人称赞你,喜欢你?不要说很难取悦他人,就是自己的凡夫心也很难取悦。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始终保持高兴、满意的状态,通过不懈努力、追名逐利来取悦自己,但能不能让自己一直心满意足呢?其实做不到。即使暂时的满足,也隐含着很多负面情绪。所以我们要看清这些尘缘的本质,看清凡夫心难取悦,不要为此患得患失,浪费时间。

  “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性本难为侣,处彼怎得乐?”睥睨,即轻视。凡夫往往轻视那些清贫的苦行者,觉得修行修得一点福报都没有;同时又会毁谤那些有福报的修行人,觉得学佛就不该这么富有这么享受。也就是说,不论你是穷是富,或是其他什么状态,他们都有理由感到不满。因为凡夫本来就是颠倒而难以相处的,不易成为我们修行路上的善友。此外,他们还时时传递不良情绪,和他们在一起是无法快乐的。所以说,我们不要贪著这种依凡夫心建立的关系。

  “如来曾宣示:凡愚若无利,郁郁终寡欢,故莫友凡愚。”如来曾经开示说,凡夫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终日都会闷闷不乐。因为凡夫心总在向外追逐,不断地抓取些什么,并且容易患得患失,所以我们不要和凡夫为友。

  总之,我们既不能粘著世俗关系,也要亲近良师益友,建立清净的法情,才能在修行中彼此增上。

  (3)思维山居利益

  当我们看清亲友、名利、五欲六尘的真相,寂天菩萨接着劝导我们应该回归自然,过一种清净、简朴的山居生活,从而远离尘劳,减少贪著。这样才能内心平静,洒脱自在,有利于禅修。反之,要维系世间种种关系是很辛苦的。当我们陷入亲友、名利等贪著时,内心就会动荡不安,无法为禅修创造良好的心灵环境。那么,山居生活究竟好在哪里?

  第一,友伴殊胜

  25.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首先是友伴殊胜,即生活环境和朋友很殊胜。现代文明鼓动欲望,虽然物质高度发达,但看到的都是灯红酒绿,听到的都是汽车、机器发出的噪音,使人被动接受各种视觉、听觉、味觉的污染,身心疲惫,躁动不安。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而我们现在所承受的,比过去的五音、五色多了何止百倍。所以今天的人总是觉得很累,无法放松。

  “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当我们回归自然时,相伴的是小鸟、走兽、森林,鸟鸣山涧,风吹树梢,所闻都是自然之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让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在这样的清净心中,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喜悦,所以我们应该向往山居生活,希望在森林中和鸟兽一起安居。安居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安住,一是指佛教中每年三个月的定期潜修,以此精进道业。

  第二,住处殊胜

  26.何时住树下,岩洞无人寺?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
  27.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

  现代人在城市住的是水泥盒子,有的高达几十层,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整天关在房间,和大自然严重脱节。这样的居住环境不接地气,容易使人心生烦躁。对修行人来说,什么住处最适合呢?

  “何时住树下,岩洞无人寺?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树下,是在大树下露天生活。岩洞,是住在山洞中。无人寺,是没有人的空寺。在佛教中,这些住处属于头陀苦行的选择。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应该向往这种一无所有的清净生活。这不是为了自讨苦吃,而是通过环境的改变,减少对家庭、亲友和舒适环境的眷恋,从而舍离对尘世的贪著。

  现在也有不少修行人住在岩洞,有的禅修道场还会搭些小木屋,一个人住着,除了简单的衣食,一无所有。因为生活环境很单纯,所以心也很单纯,没什么可以贪著的。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这么生活,但我们要有这份向往,知道什么生活健康且有利修行,什么生活不健康且障碍修行;同时认识到,贪著世间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烦恼。

  “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什么时候才能四海为家,过上“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的自在生活?因为对住处的贪著,使我们不能随遇而安。比如很多人离开家乡就会想念,或是换个地方就睡不着,必须在特定环境中才觉得舒服,否则就不安心。所以寂天菩萨让我们放下对住处的贪著,不将任何地方执著为自己所有。如果没有贪著之心,住在哪里都是一样的自在。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不过是暂时的借居而已。但凡夫因为无明,总是习惯性地抓取什么,一方面是对自我的执著,一方面是对我所的贪著,觉得这是我的亲友、我的财富、我的住处、我的人际关系……进而产生依赖。如此,心就会被贪著对象捆绑,失去自由。只有彻底去除对我和我所的贪著,没有任何设定和依赖,才能随缘自在。真正修头陀苦行的人,甚至不能连续住在一棵树下超过三天,然后就要换另一棵树,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贪著。树犹如此,何况是现在这种装修得应有尽有的屋子?

  第三,资生殊胜

  28.何时居无惧,唯持钵等器,匪盗不需衣,乃至不蔽体。

  资生殊胜,就是过一种没有贪著的自在生活。资生,即生活条件。人必须有哪些物资才能生活?其实是不一定的。现代人离开电灯、电脑、手机、空调等,简直无法生活。其实古人没有这些东西时,也活得很好。但我们已经对这些电器产生依赖,一旦失去,且不说给生活带来的不便,甚至连精神都无处安放。人们有了那么多解放劳动力的工具,但压力不减反增,就是因为需求太多,生活成本太高。事实上,真正的生活必需品并不多,简单的条件也可以过得挺好。一旦把标准提高,对物质形成太多依赖,失去这些就过不好了。所以寂天菩萨鼓励我们过简单的生活,从而减少负担,让生活轻松,让内心清净。

  “何时居无惧,唯持钵等器,匪盗不需衣,乃至不蔽体。”现在的房子要上锁,甚至安装铁笼般的防盗门窗,否则就担心不安全,担心财物受损失。怎么才能无忧无虑地安住,不必对住处有任何牵挂,不担心东西被人偷走?很简单,就是不要有什么被人惦记的东西。其实出家人真正需要的,不过是乞食的钵、喝水的滤囊等用品,以及象征出家身份的僧装。这种衣服是用捡来的布缝制的,连盗贼都看不上。因为什么都没有,就不必有任何担心和牵挂。

  要过这种一无所有的生活,必须有丰富的内心、强大的正念,这样才不会对外在环境有什么依赖。如果迷失自己,就会从外界寻找依赖,依赖越多,需求越多,就会越辛苦。而修行是向内寻找,一旦证悟觉性,本身就是圆满、自足的,不需要依赖任何东西。就像那些生活在水边林下的禅师,虽然物质上一无所有,却过得很自在,从不觉得缺少什么。我有一条微博讲到:“什么样的人最富有?就是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也不觉得缺少什么。”因为他对外在没有任何需求和依赖,不觉得有任何匮乏,这才是真正的富有。反之,即使拥有再多,只要你还有需求,依然是匮乏的。

  第四,厌离殊胜

  在这一部分,寂天菩萨进一步告诉我们,如何摆脱对色身和亲友的贪著。

  ·易舍身贪

  29.何时赴寒林,触景生此情:他骨及吾体,悉皆坏灭法。
  30.吾身速腐朽,彼臭令狐狼,不敢趋前尝,其变终至此!

  “何时赴寒林。”首先是摆脱对身体的贪著。寒林是放死尸的地方,印度的林葬,是把亡者放在树林中,任鸟兽啄食。此外,西藏有天葬,把尸体割成一块块给秃鹫吃。汉地是土葬,把亡者埋到地里。佛教徒还有火化,死后抬到化身窑烧掉。虽然葬法不同,但结局是一样的,就是这期色身终将毁坏。不管生前多么风光,最后都是到坟场报到,成为那里的一堆物质,尘归尘,土归土。

  “触景生此情:他骨及吾体,悉皆坏灭法。”当我们看到这些场景时,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想到这些死尸和剩下的骨头,和我的身体其实一样,都是坏灭法。每个躺在那里不动的人,都曾生龙活虎。同样,我们现在虽然生龙活虎,有一天也会像他们那样躺在那里动弹不得,最终腐烂败坏。这一点我们都能看到,没有谁看不到,只是不愿意去看,不愿意去想。但寂天菩萨告诉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而要勇敢面对。

  “吾身速腐朽,彼臭令狐狼,不敢趋前尝,其变终至此!”这个色身死去之后,很快就会腐烂并生出蛆虫,发出的恶臭味,甚至连狐狸和狼都会绕道而走,肚子再饿也不想吃。这就是身体的最终结局。我们现在对它百般珍爱,百般装饰,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色身是无常的,终将毁坏。这个道理一点都不玄,而是百分之百的现实,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想到的,除非你不去看,不去想。我们想到身体的结局,当下就要摆脱对它的贪著,对治由执著健康、美貌带来的散乱和烦恼。

  ·易舍友贪

  31.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更况是他亲?
  32.生既孤独生,殁复独自亡,苦痛无人摊,亲眷有何益?
  33.如诸行路客,不执暂留舍。行道三有者,岂应恋生家?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我们在世间有家人、亲戚、朋友,似乎一点都不孤独。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孤零零地来到世界,最后孤零零地离开。出生时骨肉相连,有着看似完整的身体,死了之后,组成这个身体的骨和肉也将分离。在《正法念处经》中,将身体归纳为32个零件,即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脑、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水、油脂、唾液、鼻涕、关节液、尿。当这个由各种零件组合起来的身体死亡时,四大解体,地归地,火归火,水归水,风归风。

  “更况是他亲?”连我们自己的身体都会散掉,更何况是家人?虽然他们和我们有血缘或亲属关系,但毕竟是不同的人,终归要各奔东西。在家庭中,从爷爷、奶奶、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会逐步离开这个世界。这是常规顺序。如果倒过来,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是凄惨。对于这样的结局,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生既孤独生,殁复独自亡。”我们生的时候,是孤零零地来到世界;死的时候,也是孤零零地独自离开。没有谁能和你一起来,也没有谁可以陪着你一起走。

  “苦痛无人摊,亲眷有何益?”当我们生老病死、四大分离时,没有谁可以帮助你分担痛苦,再亲的人,再不舍得你走,也帮不上任何忙。所以贪著亲友没有任何意义,在最重要的时刻,他们是无法陪伴也无能为力的。更何况,这种贪著还会给我们带来种种烦恼和痛苦,把我们绑在轮回中,无法解脱。

  “如诸行路客,不执暂留舍。”出门在外时,一会住这里,一会住那里,我们知道这些旅馆只是暂时的歇脚地,并不是永久的家,所以不会产生贪著。

  “行道三有者,岂应恋生家?”众生在三界漂泊,也像旅途中的过客一样,在生生不已的轮回中,一生又一生地暂居、流转。既然这样,有什么可以贪恋不舍的呢?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客居,对三界的所有东西,乃至自己的身体都不能自主。认识到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摆脱对色身、亲友、财富的贪著。

  第五,摄心殊胜

  34.不待众亲友,伤痛且哀泣,四人掮吾体,届时赴寒林。
  35.无亲亦无怨,只身隐山林。先若视同死,殁已无人忧。
  36.四周既无人,哀伤或为害,故修随念佛,无人扰令散。

  寂天菩萨进一步说明,要远离对亲友和生活环境的贪著,这样才能摄心一处,完成止的修行。

  “不待众亲友,伤痛且哀泣,四人掮吾体,届时赴寒林。”一个人断气后,亲戚朋友从四面八方赶来,因为悲伤而号啕大哭。此时,由四个人把尸体抬到尸陀林丢弃,就像现在送到火葬场那样。大家再不舍,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这是生命的现实,或早或晚,必然到来,没人可以改变。

  “无亲亦无怨,只身隐山林。”了解到这样一种生命现实,为什么不早点去修行?所以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应该远离亲友和冤家仇人,这是容易引发贪嗔的对镜。尤其是出家人,如果有条件就应该隐身于山林静修。这不仅是解脱道的修行,也是菩萨道的基础。只有真正具备了出离心,才能进一步发起菩提心。

  “先若视同死,殁已无人忧。”如果生前已经摆脱一切执著,把自己当作活死人,那么到死亡的那一天,自己不会难过,亲友也不会难过。所有的难过不舍都来自贪著,如果没有贪著,而是把握每个当下精进修行,不负此身,任何时候死去都没有遗憾、不舍和痛苦。

  “四周既无人,哀伤或为害,故修随念佛,无人扰令散。”一个人生活在寂静的山林,可以摆脱亲友等世间干扰。临命终时,也没有亲友的哀伤、哭喊、伤害,没有什么违缘使心变散,可以心无旁骛地精进禅修或随念三宝。

  第六,结劝住兰若

  37.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

  在“断止逆缘”的最后,寂天菩萨劝导我们要去兰若修行。兰若,即寂静处,远离世事纷扰。

  “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想要培养定力,必须有专门的时间,独自在少事少业、没有干扰、容易生活、对身心有益的环境中禅修,这样才能用得上功夫。那些风景秀丽的山林,令人心怡,可以止息内心散乱,是修行的增上缘。

  环境是修行的重要助缘,如果直接在红尘中修,难度是很大的。当然真正炼出来了,能面对五欲六尘而不为所扰,也是真功夫,这种正念更有力量,但修起来确实不易。所以要轮番修,在相对没干扰的环境中专修一段时间,有了功夫,再进入红尘,积极做弘法利生的事业,在各种逆境和诱惑中历境炼心,以此强化定力。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如果没有一定的静修就积极入世,往往会不知不觉地陷进去。或是长期在山林静修,以为自己修得很好,其实没有面对逆境和诱惑时,没办法看出功夫到了什么程度。可能回到社会后,烦恼就来了,那也是没用的。所以这两种修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