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第八品 静虑
静虑,也叫禅定。初修六度时,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通常是在散心状态,要想修得相应,必须对治凡夫心——布施对治悭贪,持戒对治放逸,忍辱对治嗔恨,精进对治懈怠。修行之所以困难,就在于这些贪著、放逸、嗔恨、懈怠是无始以来的串习,使我们总是被其左右。这就需要修习禅定,保持正念,从而摆脱凡夫心的干扰。
本论所说的正念和南传的正念不太一样,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修行项目,及无我利他的菩提心。当心安住于布施,布施就是正念;安住于持戒,持戒就是正念;安住于忍辱,忍辱就是正念。如何强化正念?比如持戒,是阻止贪嗔痴及所引发的杀盗淫妄,这就需要时刻提起持戒之心,不使串习有活动机会。忍辱也是同样,我们之所以不能忍,是因为嗔心力量强大,一旦遇到逆境就会勃然大怒。只有安住忍辱之心,理解、接纳、包容一切对境,才能毁誉不动如须弥。至于精进,一方面要防范自己落入懈怠,一方面要对所修善法提起好乐之心,坚持不懈。
这些都离不开禅修的助力。如果仅仅靠意志约束自己,面对烦恼时往往力量悬殊,要战胜它异常辛苦。禅修是通过对专注的训练,令心安住善所缘,从而摆脱妄念。本论的“受持菩提心品、护正知品、安忍品、精进品”是从各个方面引导我们,使布施、持戒、忍辱和精进之心,从未生到生起,生起到安住,逐步强大,最终战胜悭贪,战胜放逸,战胜嗔恨,战胜懈怠。所以说,《入行论》每一品的学习,都在帮助我们获得菩萨道的心行力量。
静虑,是玄奘三藏的翻译。静是寂静,虑是审虑。首先选择一个所缘,然后安住于此。比如专注呼吸,专注佛号,通过反复训练,心就会静下来,让心力聚焦,才能进一步修习观照。静虑也叫心一境性,可以对治昏沉、散乱。昏沉是指心处在昏暗状态,失去觉知,懵懵懂懂,什么都看不清;散乱是指心陷入妄想,躁动不安,时而攀缘这个,时而攀缘那个,根本无法集中。这些都是对心力的消耗,使心涣散而无法自主。所以常人在认识对象时,会受到妄念、情绪等干扰,产生种种误解。只有让心定下来,专注一境,才能获得观照力,从而正确认识所缘。
《入行论》中,从菩提心利益、忏悔罪业、受持菩提心,到不放逸、护正知、安忍、精进,再到静虑、智慧,每一部分都在引导我们舍凡夫心、发菩提心。其中,前三品是愿菩提心,其后是行菩提心,二者属于世俗菩提心。静虑和智慧则是引导我们将菩提心提纯,从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
《瑜伽师地论》讲到三种静虑,第一是现法乐住静虑,通过禅修获得轻安,最终体认空性;第二是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指菩萨道的禅定修行;第三是饶益有情静虑,是饶益有情的心行,并能稳定安住于这一心行。《入行论》中,从生起菩提心、安住菩提心到实践菩提心,重点也是落在饶益有情静虑。
本品共187颂,在论中所占份量较大。大体分为两部分,前88颂重点引导我们摆脱散乱,断除修止的逆缘。禅定有两大障碍,一是散乱,一是昏沉。为什么我们的心不能专注?正念没有力量?就是因为散乱。散乱是凡夫心的串习,因为对自我的贪著,对五欲六尘的贪著,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世间八法的贪著,引发种种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寂天菩萨通过他特有的分析方式,让我们看清五欲六尘、世间八法的真相。在观念上真正放下后,就不会轻易地随境而转。后99颂是关于如何修习菩提心的引导,主要分为“等观自他修习法、自他相换修习法”两部分。我们学过《略论》知道,宗大师阐述了两种生起菩提心的方法,一是七因果,一是自他相换。自他相换的传承,正来自《入行论》,告诉我们如何修平等观,如何慈悲众生,使菩提心从未生到生起,进而安住、相续。
“静虑品”相关的正念禅修,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每个内容都要通过禅修来落实,都是作为实践菩提心的一部分。这些是属于世俗菩提心,还要通过“智慧品”的学习,才能获得最高正念,成就胜义菩提心。我们要了解本论的禅修特点,通过禅修的转化,使所学法义变成自己的心相续。以此为助力,运用到每一品的实践,而不是停留在理论上。所以说,禅修贯穿整个《入行论》的修行。
《入行论》是引导性非常强的论典,对每一部分内容,不是泛泛学一学就过了,而要反复读诵、听闻、思考、随文入观,然后在生活中去模拟。只要深入思考,努力训练,这些心行是可以建立起来的。真正把这部论学透,对修行和弘法意义重大。希望大家学习本论之后,有自利利他的发心和愿力。
一、劝勉修止
寂天菩萨首先通过2个偈颂,劝勉我们修止,即禅定。
1.发起精进已,意当住禅定。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
2.身心若远离,散乱即不生。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
“发起精进已,意当住禅定。”前一品讲的是精进,一方面要战胜懈怠,一方面要通过种种方式策励精进。布施需要精进,才能让舍心持之以恒;持戒需要精进,才能让戒体发挥防非止恶的功能;忍辱需要精进,才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总之,从战胜凡夫串习到修习善法、饶益有情,都离不开精进,同时也离不开禅定,否则这些修行就没有力量。所以在发起精进之后,要进一步让心安住于禅定。
“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当一个人缺乏正念,心思涣散,就意味着心已陷入无明、烦恼、妄想中。就像落入猛兽的利牙间,随时可能被吞噬,危机重重。我们想一想,自己的心是不是这样?当心不专注的时候,就会被烦恼抓住,颠倒妄想。修习禅定,就是通过对专注的训练,让心摆脱妄想,安住正念。如果说精进是动力的话,那么静虑就是让这种力量变得更集中,更高效。
“身心若远离,散乱即不生。”禅定首先要对治散乱。心为什么会散乱?是因为对五欲六尘充满贪著。这样的心是有粘性的,遇到外境就会被吸引,被诱惑。如何才能摆脱诱惑?寂天菩萨提出了“远离”。其中包括两方面。一是环境的远离,避免接触那些诱发贪嗔痴的外境;一是心理的远离,虽然面对五欲六尘,但能看破它,不粘著,不烦恼。就像出家,有身出家、心出家、身心皆出家。有些人身出家了,但心没出家,依然对名利充满渴求;有些人虽然没条件身出家,但经历世事后,已看透五欲尘劳,确认轮回本质是痛苦的,心已出离世俗。这比身出家更究竟,且适合所有人,因为在家人无法彻底远离各种环境。当然,如果没有身出家的前提,是很难做到心出家的,必须有强大的智慧,才不会因陷入无明、烦恼、妄想而散乱。所以在自己能力不足时,还是尽量先在环境上远离。如果身心能远离环境干扰,就不会生起散乱。
“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寂天菩萨告诫我们,要舍弃世间,放弃对世俗的粘著。这里所说的“舍”和“弃”,和“远离”一样,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舍弃世俗生活,比如出家修行;二是舍弃内心执著,虽与五欲六尘为伍,但已看破放下,没有任何粘著。这才是最重要的,远离环境只是“尽弃诸俗虑”的助缘。
二、断止逆缘
关于如何修止,本论重点从两方面阐述:一是断除修止的逆缘,二是修止的具体方法。断止逆缘的重点,就是克服散乱,又分为两部分,一是断舍尘缘,二是断舍邪念。因为尘缘和邪念正是产生散乱的因。寂天菩萨引导我们以智慧审视五欲六尘、世间八法,从而远离修止的干扰。
(一)断舍尘缘
1.认清贪著世间之因
3.贪亲爱利等,则难舍世间。故当尽弃彼,随智修观行。
散乱的因在哪里?关键就在贪。为什么会产生贪?贪的基础是什么?无非是愚痴。凡夫如此复杂的心灵世界,佛陀用“贪嗔痴”三个字就概括了,这是凡夫人格的核心要素。贪是表现在外的,容易看到,但源头其实来自痴。正是痴,使我们看不清自己,看不清世界,也看不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想要改变贪,必须从痴下手。
“贪亲爱利等。”凡夫的贪无所不在,比如贪财色名食睡,贪色声香味触法,还有对家庭、情感、事业、地位、居住环境的贪著。有人每天想着家庭,有人每天想着事业,有人每天想着权力,有人每天想着创作。贪的对象不同,产生的散乱也不一样。此外,还有程度的差别。贪著越深的东西,对我们的影响越大,障碍也越大。这里说的“贪亲爱利等”,只是作为代表,因为我们对亲友和名利的贪著最普遍,最严重。事实上,所有贪著都是必须解除的。
“则难舍世间。”因为贪,就会陷入三界,陷入轮回,陷入五欲六尘,难以舍离世间。贪像绳子一样,把我们和所贪对象绑在一起,不得解脱。所谓解脱,就是解除贪著,从这种捆绑中脱身而出。
“故当尽弃彼,随智修观行。”我们意识到贪著带来的过患,应该放弃对五欲六尘的贪著。怎样才能放弃?关键是“随智修观行”。因为贪来自痴,现在要摆脱贪著,就不能随顺愚痴,而要随顺智慧,以此观照五欲六尘。那样的话,虽然同样面对五欲六尘、世间八风、至爱亲朋,一切的一切都没改变,但我们的认识改变了,心就不再被束缚。就像《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同样面对五蕴,凡夫会生起我执,引发贪嗔痴,而以般若智慧观照五蕴,就不再有我和我所的执著,从而摆脱烦恼。
2.如何断除
我们已经认识到贪著的对象及贪著之因,接下来要修习观行,以智慧观照并断除对五欲六尘的贪著。这一部分包括“认清对治、生对治之法、思维山居利益”三个方面。
(1)认清对治
4.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知已先求止,止由离贪成。
“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世人有不同的贪著对象,伴随这些贪,就会引发无量烦恼,或来自情感,或来自家庭,或来自事业,或来自地位,不一而足。怎么才能战胜烦恼,成就三乘圣者的功德?离不开修止和胜观的力量。《入行论》中,第八“静虑品”是通过修习安止,将心安住于菩提心;第九“智慧品”是通过修习胜观,以空性慧观照诸法,灭除烦恼。因为修止只是让烦恼得到降伏,不起现行,只有般若正观才能从根本上瓦解烦恼。
“知已先求止,止由离贪成。”明白了止观对于灭除烦恼、成就功德的重要性,我们首先应该修止。怎么修止?止的障碍是散乱,而散乱来自贪著。只有摆脱对五欲六尘的贪著,才能成就止的修行。否则心总是在攀缘、动荡中,即使上了座,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2)生对治之法
了解修止的思路后,就要生起对治,正式修习如何摆脱散乱,主要包括“断舍亲友贪、断舍利敬贪、结劝舍尘缘”三个方面。世人的贪著不同,与此相应的烦恼和散乱也不同,所以要对引发散乱的对象加以分析,看清其本质,从而断除贪著,摆脱散乱。
第一,断舍亲友贪
首先是断舍对亲友的贪著,以及由此带来的散乱。
·思维贪著亲友过患
5.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
6.未遇则不喜,不能入等至。纵见不知足,如昔因爱苦。
7.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
8.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无常众亲友,亦坏真常法。
9.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心欲赴圣境,何需近凡愚?
10.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喜处亦生嗔,凡夫取悦难!
11.忠告则生嗔,反劝离诸善,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
12.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逆耳更生嗔,处俗怎得益?
13.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
14.是故近亲友,徒然自招损。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
亲友就是身边的父母、兄弟、姐妹、夫妻、挚友等,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夫妻之间、父母和儿女之间,感情至深,由此带来的贪著也特别深。这种贪著是不知不觉间形成的——因为他们是我的儿女,因为他们是我的父母,因为他是我的丈夫,因为她是我的妻子……我应该爱他(她)。这是世人的常规思维,却从未意识到由此带来的困扰。寂天菩萨以10个偈颂,引导我们了解贪著亲友的过患。
“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人命在呼吸间,什么时候死是没有保障的。虽然自己生死无常,朝不保夕,却贪著同样寿命无常的对象,甚至为了这份贪著造作种种罪业。
“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因为对亲友的贪爱,就期望永远和他们厮守在一起。但黄泉路上无老少,再恩爱,再不舍,终会生离死别。今生离别后,不知什么时候还能见面。如果两人业力不同,一个留在人道,一个堕落恶道,那么纵然经历百千生,也很难相见。对亲友的贪爱越深,离别之苦就越强烈。尤其是父母面对子女的死亡,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真是锥心刺骨。八苦中的爱别离苦,就来自贪著。
“未遇则不喜。”因为这份贪著,所以没因缘和家人聚在一起时,内心就不欢喜,不幸福。很多人年轻时忙于生计,缺乏精神追求,一旦年纪大了,儿女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可能有好几个星期,甚至好几个月都见不到一次。这些空巢老人因为儿女不在身边,虽然家里什么都有,却感到很孤独,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夫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分居两地时,因为贪著引发无尽思念,心烦意躁。如果内心没有贪著和期待,其实一个人也可以享受清净。
“不能入等至。”等至就是禅定的状态。因为对亲友的贪著会引发散乱,使心动荡不安,无法修习禅定。当然也包括对事业、地位乃至一切的贪著,都会影响禅修。因为禅修时最容易出现的念头,正是平时最贪著、最在乎的。
“纵见不知足,如昔因爱苦。”即使和亲友相见,得到暂时满足,但我们的渴求和期待也会由此增长,希望继续再见,永不知足。所以佛陀说:人因爱生忧,由忧生怖。这份贪爱会带来忧愁、恐惧、没有安全感,从而引发无尽的痛苦。在这种不平静的状态下,是无法深入禅修的。
“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如果我们贪著亲友,会障碍对空性慧的开发。因为这种贪著是立足于我执,把对方当作“我的”,觉得这是我的父母、我的儿女、我的先生、我的太太、我的兄弟、我的朋友……因为内心充满我执和我所执,使我们不能从缘起的角度看待彼此关系,认识到家庭只是因缘的假相,是无常变化的,从而引发嗔恨、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等种种烦恼,无法和修行相应。
“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贪著亲友还会破坏出离心。因为出离和贪著是非此即彼的,真正的出离并不是出离环境,而是出离贪著。反过来说,当我们有贪著,就是没有出离心的表现。世人之所以不能出离,就是被自己的贪著困住了。一方面,贪著使我们无法生起出离心;另一方面,这种贪著又会引发对方的贪著,使对方不愿让你出离。不少出家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或是父母不让你出家,或是妻子、丈夫不放你出家。贪著就像锁链,把我们绑在轮回中,无有了期。
“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如果我们专心挂念亲友,每天都在努力维护亲友间的关系,想着怎么让彼此更亲密,想着出现摩擦后怎么调和,进而为此创造条件。为了维系这些世俗关系,要花掉几乎所有的时间。如果活着仅仅忙于这些,最终还是各奔东西。这些努力给生命留下什么?对未来的意义是什么?根本就找不到。当然在努力过程中会带来暂时的满足,但对提升生命品质没有帮助,可以说是虚度人生。
“无常众亲友,亦坏真常法。”贪著无常的亲友,会影响到我们对真常法,即涅槃、解脱的证悟。所以我们要以智慧认识亲友的关系,减少贪著之心,否则不仅干扰禅修,更会给生命带来无尽过患。
“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如果我们的行为像凡夫那样,对五欲六尘充满贪著,必然会堕落三恶道。因为贪嗔痴就是恶道之因。当我们说到“断舍亲友贪”时,并不是和亲友断绝关系。因为菩萨要慈悲众生,更要善待亲友,但这种慈悲是清净的,远离凡夫心的,不带任何贪著的。
“心欲赴圣境,何需近凡愚?”如果我们想成为佛菩萨那样的圣贤,就不该贪著世间的亲友关系,更不能像世人那样培养贪著,让自己陷入贪著。只有摆脱贪著,生命才能走上觉醒的轨道、圣贤的轨道。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对这些世俗关系充满贪著,就会陷入凡夫心,在无尽轮回中受苦受难。
“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凡夫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总结,那就是——无常、无明。前面讲到“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是指生死无常,我们是无常的,所爱的人也是无常的。这里说的是心念无常,这在生活中随时都能看到。人与人之间,有时因为情投意合,立刻成为密不可分的好友;有时又因为利益冲突,甚至只是一言不合,就翻脸变成仇人。尤其在以利益为主导的商业社会,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而对没有利害关系的普通人来说,则是被贪嗔之心主导。因为彼此的凡夫心相应,自我得到满足,就会亲密无间。反之,因为彼此的凡夫心冲突,自我受到挑战,又会互相敌对。这种关系是无常的,难以把握。
“喜处亦生嗔,凡夫取悦难!”本来你觉得这件事很好,大家应该欢天喜地,可对方偏偏不高兴。因为凡夫心错综复杂,喜怒无常,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有时连他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所以寂天菩萨感叹:要取悦凡夫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心,更无法把握对方的心。如果贪著这样的关系,不论是夫妻之间,还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必然烦恼重重,非常辛苦。
这里的凡俗之心,不仅指亲友间的状态,也代表每个人自己的状态。当我们落入凡夫心时,会有同样的问题。我们做很多事,无非是想讨好、满足自己的凡夫心,可这个心是不是就能欢喜呢?事实上,世人追名逐利,忙忙碌碌,很多时候并不开心。即使得到了什么,但因为内心有烦恼,本该开心的时候也开心不起来。还有些时候,看到他人有了成就或遇到什么好事,大家欢天喜地,你却出于嫉恨而痛苦。所以我们不要去贪著这种关系。当然对在家人来说,舍弃是不现实的,而是不再贪著这种关系,不再陷入其中。这样才能以平等、慈悲、关爱之心和大家相处。而当你贪著时,就会被对方的喜怒捆绑,一起陷入凡夫心。
“忠告则生嗔,反劝离诸善。”当亲朋好友做了不该做的事,你对他提出忠告,对方却因为忠言逆耳不愿接受,心生嗔恨。更有甚者,还会反过来劝你远离善心善行。因为凡夫都是活在我执我见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明,善恶不分。你觉得他不对,他还觉得你不对;你劝他不要干坏事,他还劝你不要做好事。
“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如果你不顺从,不听对方的话,又担心引发对方的嗔心,使他们因嗔恨炽盛而堕落恶道。凡夫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希望他人顺从我,听从我,自己却不愿听从他人。很多家庭纠纷频生,就是因为大家都以自我为中心。妻子以妻子为中心,丈夫以丈夫为中心,父母以父母为中心,儿女以儿女为中心,遇到问题互相指责,却不懂得检讨自己。所以寂天菩萨告诫我们要远离贪著,远离凡夫心,否则怎么做都难以让对方满意,是很辛苦的。
以上偈颂不仅让我们不要贪著人际关系,也让我们检讨当下心行,看看自己是否有这些问题。当他人给予忠告时,会不会生嗔?当他人不顺从时,会不会恼怒?当他人做善行时,能不能真诚随喜?如果我们存在问题,一定要加以对治,远离凡夫心。
“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逆耳更生嗔。”现实中常常能看到:有些人对比自己能力强、境遇好,得到更大成就和利益的,就会心生嫉妒;对于水平相当、棋逢对手的,就会攀比竞争;对于地位不如自己的,就会傲慢无礼;受到称赞时,就会骄傲自大;听到逆耳之言,或是仅仅没有得到恭维赞叹,就会心生嗔恨。
“处俗怎得益?”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凡夫心的常态,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果我们和这样的人交朋友,贪著这样的关系,对自己有好处吗?有帮助吗?不仅没好处,还可能受到不良影响,所谓近墨者黑。我们也要以此检讨自己:对于比我们更有成就的,会不会心生嫉妒?对于境况相似的,会不会攀比竞争?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会不会高高在上?受到称扬赞叹时,会不会飘飘然,骄傲起来?听到逆耳之言时,会不会起嗔恨心?作为凡夫来说,多少会有这些心行。这是不可取的,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过患,必须格外警惕。
“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寂天菩萨进一步引导我们观察:世间凡夫在一起时,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如果和愚痴的亲友交往,我们往往会受到不良影响,自赞毁他。最常见的是自吹自擂,通过称赞自己达到某种满足。有时我们确实不如他人,却会攻击、毁谤他人,目的也是满足自我的需要,显得自己高人一等。
“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或是谈论吃喝玩乐、饮食男女等世间欲乐;或是谈论没有意义、甚至伤风败俗等缺德事。总之,所说的一切对提升生命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凡夫心是充满垃圾的,往外倾倒时,倒出来的也多半是垃圾。
我们同样要以这个偈颂检讨自己。“伴愚”的愚,不仅指世间亲友,也是说每个人自己。因为我们还是凡夫,充满凡夫心。寂天菩萨所说的这些问题,我们身上都存在。我们也会自吹自擂,或是以攻击他人来标榜自己,也会说些无聊的话,干些没意义的事。我们要通过检讨远离凡夫心,以及由此引发的散乱。当心不再散乱时,静虑和菩提心的修行才有力量。
“是故近亲友,徒然自招损。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如果亲近、贪著这样的亲友,只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作为出家人来说,可以远离世俗关系;作为在家人来说,关键是不能贪著。在充满凡夫心的关系中,对谁都没有好处,对方对你没有利益,你也无法利益对方。不仅没好处,还会给彼此带来伤害,更会障碍修行。当然,不贪著不等于没感情,更不等于没慈悲,反而能以平等心善巧地处理彼此关系。
以上,寂天菩萨从各个角度引导我们思维贪著亲友的过患,让我们摆脱凡夫心,不粘著世俗关系,不被这种关系障碍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