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譬如地狱卒,及诸剑叶林,既由己业生,于谁该当嗔?”寂天菩萨又以地狱为例来说明。就像一个人造业后堕落地狱,被狱卒和刀山剑树等刑具伤害。为什么会招感地狱的果报,面临那些伤害?根源其实是自己的业力,完全是由自己造成的。就像有人因为犯罪被关进监狱,是谁造成的?应该怪谁?只能怪自己犯罪。堕落地狱也是同样,只能怪自己过去生中造下恶业,怪自己曾经伤害他人,而不能怪环境和狱卒,也不能怪刑具,那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没犯罪,就不会遭受这些苦果。所以寂天菩萨提醒我们:恨他人是不对的,最应该恨的是自己,最应该责怪的也是自己。当我们责怪自己时,就不会对他人生起嗔心。就像欠债还钱一样,我欠了他的债,现在还给他,天经地义。这样就会心平气和地接纳一切,再以智慧和慈悲化解伤害。仇恨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这种嗔心的相续是没有止境的。

  “宿业所引发,令他损恼我。”寂天菩萨接着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轮回的思考角度,也很有启发。现代人受唯物论的教育,多半是不信轮回的。我通常会从几方面来证明,其中之一就是缘分。在无尽轮回中,我们和很多人积累了善缘,也和很多人积累了恶缘。如果善缘相聚,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恶缘相聚,就会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舒服。这种缘分代表宿世积累的业。为什么他人看不惯你,想要伤害你?这是有前因后果的。他今天伤害我,是因为我曾经伤害他。这种宿业的作用,导致他想损恼我。既然是宿业,不仅当事者要承担责任,我们自己也要承担责任。

  “因此若堕狱,岂非我害他?”他伤害我们,本身就在造业。尤其是我们已经学佛修行,已经在行菩萨行,那么他伤害我们的罪过就会特别大。如果他因为这种施害,将来堕落地狱,岂不是我们害了他?他之所以伤害我们,其实是我们引起的,是我们在过去生曾经伤害了他。所以现在他伤害我们时,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地接纳,用慈悲化解伤害,千万不要使他加剧嗔心和伤害,最终堕落地狱,那我们就真的害了他。寂天菩萨这个推理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学会这样思维,我们就能以同情心接纳他人的伤害,而不是心生对立。

  “依敌修忍辱,消我诸多罪。”有人伤害我们,事实上,是为我们修习忍辱提供了帮助,可以让我们消除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如果没人伤害你,你还发现不了自己有嗔心,无法修习忍辱,也无法化解宿业。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都是顺境,都是恭维和赞叹,可能觉得自己没有嗔心了,自我感觉非常好。但某一天,有人伤害你之后,你会发现原来嗔心还在,只是之前没有活动机会而已。每种心理活动都是缘起的,要具备相应因缘才能生起。有了嗔的对境,嗔心才会生起;有了贪的对境,贪心才会生起;有了嫉妒的对境,嫉妒心才会生起;有了慈悲的对境,慈悲心才会生起。对于忍辱的修行来说,离不开逆境,离不开他人对你的伤害。面对伤害,可以让我们检讨,自己究竟有没有嗔恨心,同时也是化解嗔心的机会。嗔心只有表现出来,我们才能化解它。如果它隐藏得很深,让我们以为自己没嗔心了,怎么化解它?所以说,冤家仇敌为我们提供了修习忍辱的机会,使我们消除了因嗔心引发的罪业。我们应该感恩这种伤害,使自己成就了忍辱的修行。

  “怨敌因我忍,堕狱久受苦。”可对冤家来说,他伤害你的结果,将造下重大罪业。如果你是一个修行人,这种伤害还会使他堕落地狱,长劫受苦。

  接着,寂天菩萨从缘起的智慧,对双方冲突作了客观评估,告诉我们:真正的受害者是害你的人,而不是你。为什么这么说?从凡夫我执的角度看:怨敌伤害我,当然我是受害者,对方是施害者。但通过寂天菩萨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实对方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原因有两方面。从长远说,他因为伤害我们造下罪业,会使自己将来堕落地狱。从现前说,因为我们引发他的嗔心,使他当下就成为嗔心的受害者。他没有看到我们时,本来还挺高兴的,现在因为看到我们,却落入嗔恨的状态。作为当事人,他必定是第一受害者,我们只是被嗔恨波及的对象。这个道理完全是可以成立的。

  “若我令受害,敌反饶益我。”所以怨敌因我而生起嗔心,其实是我让他受到伤害,包括现前的嗔心和未来的苦报。但从我自身的修行来说,如果我能正确处理,接纳对方,将此转为化解嗔心的对境,那么这种伤害将是我成就忍辱的增上缘。我们应该感恩戴德,感恩他饶益我,给我提供修行机会。当然,如果你不能正确处理,而是以怨报怨:你打我我也打你,你骂我我也骂你,你恨我我也恨你,那双方都是受害者。

  “则汝粗暴心,何故反嗔彼?”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人加害我们,其实是在损害自己,同时在饶益我们。寂天菩萨反问说:既然对方用伤害自己的行为,为我们提供帮助,我们怎么看不出来呢?为什么反而嗔恨对方?这是没有丝毫理由的,纯粹是出于无明。通常情况下,面对他人的伤害,我们想都不用想,就会落入嗔心,然后引发冲突和对立。通过寂天菩萨的分析,我们不仅要接纳他人的伤害,还要感恩戴德,因为对方是在“损己利我”。

  最后2个偈颂是断诤。针对寂天菩萨的分析思路,有人提出了质疑,我们看看寂天菩萨怎么回答。

  “若我有功德,必不堕地狱。”有人问:我们修习忍辱,对方却因伤害我们造下恶业,将来堕落地狱。对于施害者将遭受的地狱果报,我们是不是也有一份责任呢?会不会因为使对方下地狱,自己也造下恶业呢?寂天菩萨回答说,这是各有因果的。对方下地狱,是因为起嗔心造下的恶业苦果,并不是我们把他推到地狱。我们面对伤害修习并成就忍辱,这是忍辱的功德,怎么会下地狱呢?如果我嗔恨他,那是会造下恶业的。但现在我没有嗔恨他,而是想尽办法化解,可能化解了,也可能化解不了。既然已经尽到努力,那责任就不在我了。总之,起嗔心有起嗔心的苦报,修忍辱有修忍辱的功德。二者各有因果,一定要分清楚。

  “若吾自守护,则彼何所得?”有人又问:我现在对怨敌的伤害修习忍辱,因此产生很大的功德。那么,这些怨敌是不是会因为成就我修忍辱,而造下善业、成就功德呢?换言之,我修忍辱的功德,是不是也有怨敌的一份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寂天菩萨的回答是:我是依忍辱修行成就功德,但对方并没有修忍辱,他得到什么是取决于自己的因果。对方生起嗔心的时候,并不是忍辱的修行。由因感果的规律在于,你修什么就会成就什么,修忍辱,成就的是忍辱;修嗔心,成就的是嗔心。这种因果是不会混淆的。

  “若以怨报怨,则敌不护罪。”按寂天菩萨所说,怨敌加害于我们,就是为我们创造了修习和成就忍辱的机会,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他创造同样的机会?也就是说,为了感恩他让我们修习忍辱,我们也应该让他修习忍辱——他打我我也打他,他骂我我也骂他,用以牙还牙的方式让他成就忍辱。这样是不是可以呢?是不是在成就对方的修行呢?事实上,这种思维也是不对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把逆境当作修习忍辱的机会,对多数人来说,嗔恨只能引发嗔恨,要由此引发慈悲,在烈火中生出莲花,是很不容易的,必须有很好的修行才做得到。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还是会引发嗔恨。

  “吾行将退失,难行亦毁损。”当我们以怨报怨、以牙还牙时,如果有一点嗔恨心,那么自己的菩萨行就会因此退失,所修的忍辱也将毁于一旦。这里所说的“难行”,就是指忍辱的修行。当然,如果确实是以慈悲心示现愤怒相,没有丝毫嗔恨,就另当别论了。菩萨也有金刚怒目的时候,但没有丝毫嗔心,只是以这种方式帮助对方。可绝大多数人以怨报怨时,内心很容易落入嗔恨。在嗔心和嗔心的碰撞下,彼此的冲突和对立会变本加厉。反之,当怨敌对我们生起嗔心时,如果我们充满慈悲、宽容,愿意接纳,对方可能会心生惭愧,嗔心当下息灭。即使不息灭,也不会过于放肆。而他面对同样的嗔心时,就可能肆无忌惮地张扬嗔心,这样的话,不仅会极大增长怨敌的嗔心,我们也会因为生起嗔恨心,使修行毁于一旦。

  以上这些分析告诉我们,如何在面对怨敌伤害时安然接纳,让心不进入嗔恨中,进而化解嗔恨,生起慈悲、感恩之心。关于耐怨害忍的修行,寂天菩萨的智慧诠释很有说服力。《入行论》的偈颂就是详细的观修引导,我们要深入思维每个偈颂的内容,如理观察,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些思想,并转化为自己的观念,这就是修习忍辱的开始。所以《入行论》本身蕴含很强的操作性,从观察修开始,通过如理思维,以佛法智慧建立正确观念,然后学会接纳,在接纳过程中化解嗔恨。佛法修行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本品的内容,就是帮助我们消除嗔心。

  (4)应忍讥毁之苦

  52.心意无形体,谁亦不能毁。若心执此身,定遭诸苦损。
  53.轻蔑语粗鄙,口出恶言辞,于身既无害,心汝何故嗔?
  54.谓他不喜我,然彼于现后,不能毁损我,何故厌讥毁?
  55.谓碍利养故,纵我厌受损,吾利终须舍,诸罪则久留。
  56.宁今速死殁,不愿邪命活。苟安纵久住,终必遭死苦。
  57.梦受百年乐,彼人复苏醒;或受须臾乐,梦已此人觉。
  58.觉已此二人,梦乐皆不还。寿虽有长短,临终唯如是!
  59.设得多利养,长时享安乐,死如遭盗劫,赤裸空手还。
  60.谓利能活命,净罪并修福,然为利养嗔,福尽恶当生。
  61.若为尘俗活,复因彼退堕,唯行罪恶事,苟活义安在?
  62.谓谤令他疑,故我嗔谤者,如是何不嗔,诽谤他人者?
  63.谓此唯关他,是故吾堪忍,如是何不忍,烦恼所生谤?

  这部分主要探讨心灵的伤害,即如何在面对讽刺、挖苦、毁谤时安然接纳,不起嗔心,共12个偈颂。

  “心意无形体,谁亦不能毁。”生命的存在有两部分,一是身体,一是心灵。本来心是无形无相的,谁也没办法毁坏。但事实上,我们常常会感到心受伤了,或是自尊心受挫了。那么,这颗无形无相的心为什么会被伤害?究竟什么使它受到伤害?寂天菩萨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若心执此身,定遭诸苦损。”所有伤害都来自我执我见。我们执身为我,执财富、地位等种种事物为我所,然后对此产生贪著和在乎。当这些对象发生变化或受到攻击时,心也会随之受伤。你的贪著有多大,贪著对象改变时,对你的伤害就有多大。贪著和在乎的程度,决定了被伤害的程度。事实上,清净心是谁也伤害不了的。但如果发展出凡夫心,发展出贪著和在乎,就很容易受伤。比如执著身体为我,当身体受到伤害,心就会感到痛苦。

  “轻蔑语粗鄙,口出恶言辞,于身既无害,心汝何故嗔?”他人的毁谤,或是轻蔑、粗恶、鄙俗的话,本来伤害不了你的身体。当你不在乎时,不论用多么恶毒的语言攻击你,都不能带来丝毫损害。你一根毛都不会掉,鼻子、耳朵更不会掉。既然如此,心里为什么要生气呢?我们之所以火冒三丈,正是因为我执,感到他人说这些就是瞧不起我、攻击我,使我的名誉受到损害,人身受到攻击,人格受到侮辱。

  其实这些话只是一连串的语言、概念、符号,只是一个个连起来的声音,但凡夫因为遍计所执,就会对这些符号加以设定,觉得“他在骂我,在伤害我”。这种受伤的感觉是来自我法二执。如果放下执著,心是不会受到伤害的。比如你去骂听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或是骂猫猫狗狗,对方根本不会受到伤害。除非你做出愤怒的表情,对方才会有感觉,但那并不是因为语言造成的。既然这些话不能构成什么伤害,我们何必要为此生起嗔心呢?

  我们认为被他人攻击、毁谤了,立足点就在于“我”。可究竟什么代表“我”?如果身体代表“我”,可谩骂伤害不了身体;如果心代表“我”,可心像虚空般无形无相,也是无法被伤害的。问题是,当我们在身和心贴上“我”的标签之后,就会感到受伤。“我”是什么?本来是不存在的,只是错误设定形成的感觉,是这个感觉受伤了,是这个标签在作祟。如果去除错误设定,任何谩骂都不会伤害到我们的身心。

  “谓他不喜我,然彼于现后,不能毁损我。”如果说别人不喜欢你,毁谤你,说些攻击你的话,会让你生气。事实上,不论今生还是来世,他是否喜欢你,或怎么说你,都不会对你构成任何伤害。他不喜欢是他的感觉,和你有什么相干?其实一个人骂你,和鸟的鸣叫、风吹过树林发出的沙沙声一样,不过是声音而已。只要你不接受,不去在乎和分别,有什么不一样?只是因为你的在乎,才会感到伤害。这种伤害是自己造成的。

  “何故厌讥毁?”既然对方不会损害我,我为什么要讨厌他的讥讽和毁谤?为什么要对此生起嗔心?他说你,是他进入烦恼的状态,如果你生气,就和他一起烦恼了。所以被人说了就生气,其实是拿别人的烦恼惩罚自己。如果保有智慧观照,心就可以像虚空一样,容纳一切,不被任何外境所伤。但心进入情绪模式时,只要受到攻击,情绪就会产生作用,使自己受到伤害。

  “谓碍利养故。”很多时候,名誉会和利益捆绑在一起。在社会上,如果企业有信誉的话,大家都喜欢和他做生意。同样,如果一个出家人的名誉很好,就会有更多信众亲近你,供养你。所以当名誉受到损害,往往意味着利益也会随之受损。针对这种现象,有人就觉得,他不仅损害了我的荣誉,还影响了我的利益,当然有理由生气。这种生气似乎不像前面说的那么虚,而是立足于实际利益——我要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利益,当然不能接纳他人的毁谤,而要奋起反抗。这个生气的理由充分吗?

  “纵我厌受损,吾利终须舍,诸罪则久留。”寂天菩萨通过对利弊得失的智慧分析告诉我们:如果为利养生气,从自身的生命成长来说,是非常愚蠢的。凡夫都希望得到利益,不希望受到伤害,这是正常的。但为了利养生嗔心的话,究竟是得到的利益多,还是伤害更多?我们知道,利益对生命只有短暂的意义,可能几天,也可能几年,最多保持到临终就得舍弃,不可能带到后世。如果我们为此生起嗔心,造下罪业,将不断给身心带来伤害,长久地影响生命,甚至遭受地狱苦报。所以说,当自己被毁谤或名誉受损时,要以智慧观察,以慈悲接纳,不能因为利益受损就理直气壮地生气。

  “宁今速死殁,不愿邪命活。”了解到利益的短暂和人生的终极意义后,寂天菩萨告诫我们:宁愿因为没有利养而饿死,也不能因邪命而活,不能为眼前利养造下无尽罪业。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非常普遍。既有官员为眼前利益知法犯法,也有企业家为眼前利益铤而走险,甚至佛教界也存在这种问题。有些寺院为了追求经济搞旅游,不惜违犯戒律,这都是因小失大的错误选择。

  “苟安纵久住,终必遭死苦。”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社会上很多人就是为活着而活着,为享乐活着,为眼前利益活着,甚至有人为了活着造下种种罪业。这样的生命不仅没有正向意义,还会给未来招感无穷过患。为什么会这样?正是因为无明,看不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只能被贪嗔痴的不良需求左右。这是众生的现状。我们学佛之后,了解到生命真相,同时也找到人生的意义,找到离苦得乐之道,找到觉醒和解脱之道,不应该再为造业而活着,为成就贪嗔痴而活着,也不应该没有意义地活着。如果为利养而活,过几十年死了,利养随之失去,不可能永远活着,拥有的利益也不可能永远属于你。为了这么短暂的东西耗费生命,值得吗?所以我们要为正向的生命追求,为修行、解脱、利益众生活着,才不辜负这个宝贵的人身。

  “梦受百年乐,彼人复苏醒;或受须臾乐,梦已此人觉。”这里举了做梦的例子。有人在梦中享受百年的快乐,也有人在梦中享受短暂的快乐,但醒来后,梦中所享的快乐都会消失,不过留下一些影像和感觉而已。一百年和一小时,过去了其实都一样。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典故。“黄粱一梦”说,有书生上京赶考,落榜回乡,途中住店时,有道士给了他一个枕头。他枕上后,就在梦中娶妻生子,考取功名,仕途通达。然后又因遭人陷害,宦海沉浮,经历无数波折,最后老死他乡。醒来时,旁边店家蒸的黄糕还没有熟。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梦,我们回想曾经的岁月,曾经读过的书、做过的工作,和梦中的场景有多大差别?如果有差别的话,可能只是后者的印象更深一点。因为生活中伴随着辛酸苦辣、爱恨情仇,会在内心形成深深的烙印,而梦中的经历烙印没那么深。除此而外,并没有多少差别。

  “觉已此二人,梦乐皆不还。”当梦受百年乐和须臾乐的两人醒来,过去的快乐都已过去,不再重现。我们活在当下时,回忆曾经经历的日子,同样空空的没什么感觉。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论再风光的事,还是再痛苦的事,过去的一切都已了不可得。

  “寿虽有长短,临终唯如是!”虽然寿命有长短不同,但最后都是死亡。结局到来时,不论活过百岁,还是活了十岁,其实没什么不一样,死后都是两手空空。当然,寿命长短会造下不同的业,并对未来生命产生不同影响,但从今生的结局来说,你的事业、利养和风光都会过去。寂天菩萨以这2个偈颂提醒我们:一切利益对我们只有短暂的价值,是不长久的。我们不应该为利益造罪,也不应该为利益把心态做坏。真正对生命产生影响的,是我们所造的业力和形成的心态,这些才会长久影响生命。如果我们为了眼前利益,给未来埋下过患,是划不来的。

  “设得多利养,长时享安乐,死如遭盗劫,赤裸空手还。”即使我们因为名誉得到很多利养,今生享受不尽,但终归是有限期的。当我们死亡时,就像遇到土匪强盗,把所有东西洗劫而去,最终两手空空,什么都带不走。所以一个人有钱时要多做善事,否则的话,这些财富最终会和你同归于尽。

  “谓利能活命,净罪并修福。”还有人说,利益首先可以让自己生存,同时也是助道之缘,可以用来修行和做好事,如供养三宝、救济大众、培植种种福德。如果饭都没得吃,怎么修行?怎么做好事?所以他人伤害到我的利益时,应该理直气壮地生气,并和他斗争。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然为利养嗔,福尽恶当生。”寂天菩萨以智慧分析告诉我们,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虽说利养会让我们培植一些福德资粮,但如果为此生起嗔心,造作恶业,后果可能更严重。“安忍品”开始就告诉我们,一念嗔心可以摧毁千劫积累的福德,所谓“千劫所积善,一嗔皆能毁”。如果我们用嗔心争来利养,用以培福,得到的福报只有一点点,但因此造成的破坏却是巨大的,实在得不偿失。

  “若为尘俗活,复因彼退堕,唯行罪恶事,苟活义安在?”如果一个人只为五欲六尘活着,或是为争取利养使自己德行退堕,像这样造作罪业并使未来堕落受苦,即使能活得很长久,又有什么意义呢?利养只是暂时的,没有多少价值。如果我们仅仅为了这些,其实找不到活着的价值。

  以上,反复讨论了为利养生起嗔心的问题。为什么寂天菩萨要通过这么多内容提醒我们?因为芸芸众生,皆为利往。在这急功近利的社会,大家都在拼命追求利益,社会也以追求利益为导向,正在把地球挖光、吃光、用光,试图把一切变成财富。佛教界也深受影响,有些寺院已经忘失修行、弘法的本分,反而以开发旅游和经忏佛事为重。之所以这样,是没有看清利养的本质。所以寂天菩萨一再告诫我们,要看破眼前利益,追求精神财富,追求究竟的意义,那就是涅槃和解脱。

  “谓谤令他疑,故我嗔谤者。”还有人生气的理由是:比如我是法师,很多人对我有信心,现在却因为他人毁谤,影响到大众对我的信心,也影响到这些人的学佛和修行,所以我完全有理由为此生气,并且阻止他这么做。听起来,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他人着想。

  “如是何不嗔,诽谤他人者?”寂天菩萨的回答是:如果你因为让信众失去信心而嗔恨,那么有人毁谤另一位大德,导致信众对他失去信心,你为什么不生气?事实上,其中还是有我执和个人利养的成分,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冠冕堂皇。表面是为他人考虑,其实还是为了自己。如果完全为他人考虑的话,那么其他大德被毁谤,你一样应该生气,而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才生气。

  “谓此唯关他,是故吾堪忍。”对方针对寂天菩萨的质疑回答说:之所以能忍受其他大德被诽谤,因为他们之间的冲突自有其因缘因果,可能这位大德得罪了对方之类。这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我不清楚情况,所以管不了。这个对方是谁呢?我们学习《入行论》时,要把所有的对方当作自己。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即使今天没发生,可能明天就会发生。寂天菩萨的分析是针对我们每个人,针对我执耍的花招。当我们生气时,总会找到很多理由,有说得出来的理由,也有说不出来的理由。一般人会把可以说的理由说出来,不能说的理由藏起来。这就是凡夫心,越聪明的人越有这种本事。我们学了佛法之后,也可能变得更狡猾,因为我执很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寂天菩萨所做的,就是把我执戳穿,让我执无处逃避。

  “如是何不忍,烦恼所生谤?”针对这样的反驳,寂天菩萨继续分析:他人毁谤或攻击我们,也是缘起的现象,其中真正产生毁谤作用的,是他人的烦恼。此外也有自己的因缘,我们也要承担一定责任。既然是缘起现象,我们为什么不能安然接纳呢?为什么因此生起嗔心并造罪呢?

  总之,不论为了利养还是为了担心信众而生气,都是毫无道理的。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生起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