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2)以佛法饶益

  88.无病而覆头、缠头或撑伞、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说法。
  89.莫示无伴女,慧浅莫言深,于诸浅深法,等敬渐修习。
  90.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不应舍律行,以咒诳惑人。

  第二种利他方式是以佛法饶益,比起财施,法施能给众生带来更究竟的利益。那么,菩萨如何说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让众生真正于法受益?

  首先,闻法者要有恭敬心。如果对法缺乏认识,缺乏渴求之心,我们所说的法也不会起到作用。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对佛法存在误解,虽然内心有种种困惑和烦恼,却不知道佛法能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心目中的佛教,就是老太太的烧香拜佛,保佑平安;或是人死之后念念经,做个超度,想不到法和现实人生有什么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让他们主动生起求法之心。

  那我们还要不要弘扬佛法?怎么理解寂天菩萨所说的“不敬勿说法”?这就要有善巧方便,而不是一刀切。如果他们只是因为不了解而“不敬”,就要设法和众生广结善缘,然后加以引导。《维摩经》所说的“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就是接引众生的次第。比如慈济是通过各种慈善项目,让大众有机会接触佛教。这个桥梁作用非常重要。基督教之所以能广泛传播,就是善于用人间温情打动信众。和众生结缘后,他们会对佛法有一份好感,这是接触并认同佛法的前提。

  很多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看看《大藏经》,也能了解佛法的博大精深。但如何使佛法和人生发生关系,解决自身的困惑烦恼?需要有人去开显,去善巧讲说,才能转化成对治现实问题的智慧。生活中,有人已经意识到人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也有人并没有这种意识,有吃有喝就满足了。我们要做的,是对有问题的人,用佛法智慧解决他们的问题;对没意识到问题的人,启发蒙昧,帮助他们看到:人生其实有很多重大问题,而不仅仅是吃喝玩乐。

  我经常应邀举办讲座,那些听讲的企业界人士可能是第一次接触佛法,而且每个人都很忙,如何让他们专注地闻法?第一,你所说的佛法,必须每句话都能让他听懂,而不是让他觉得不知所云;第二,让他认识到,你说的每个问题都和自己有关;第三,让他认识到,这些思考是有用的,可以帮助自己解决人生问题。具备这三点,当你说法时,这些人自然会用心聆听。所以对初学者,必须立足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来说法。现实人生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么处理,我们要从佛法的角度,提供智慧的认识和解决方案。

  寂天菩萨告诉我们,说法时要营造清净庄严的氛围。凡夫都是心随境转的,在不同氛围中,会有不同的状态,包括说法者自身是不是很安静,很庄严,很有摄受力,对大众都会产生影响。这个氛围也包括对听众的要求,要让他们建立恭敬心,成为法器,才能“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无病而覆头、缠头或撑伞、手持刀兵杖。”没病却把头盖起来,或是用布把头包起来,或是撑着伞。这一方面是不威仪,一方面是看不清对方是否专心闻法。至于手上拿着刀、棍或兵器等,都显得对法不恭敬。

  这些内容出家人应该很熟悉,我们诵比丘戒时,就有“不得为覆头人说法应当学,不得为裹头人说法应当学,不得为持杖人说法应当学……人坐己立不得为说法应当学,人卧己坐不得为说法应当学,人在高处己在下处不得为说法应当学”。对于戒律的这些要求,我们要领会其中精神,不一定机械照搬。比如印度是热带,没必要覆头或缠头,而中国的冬天很冷,如果为了保暖而戴帽子,也不是绝对不行。再如外出弘法时,偶尔会遇到站着的讲台,因为会场就那么布置的,属于通行做法,并不是出于不恭敬,也要随顺因缘。关键是看整体氛围,要处在合理的位置。因为环境会形成向心力,让你说法更顺畅。如果现场比较躁动,杂音很多,对说法者的要求就很高。你必须心力特别强大,声音特别有力,才能克服外在的不利因素。如果自己本身不够镇定,在嘈杂的环境中,心就会跟着乱起来,说法就很难有摄受力。总之,要营造安静、恭敬的大氛围,否则会增加说法难度,也影响大众的闻法效果。

  “不敬勿说法。”如果对方没有相应的恭敬心,就不要为他说法。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寂天菩萨所说的内涵,并不是说对方不恭敬就不理他们,那就不是菩萨了。作为菩萨行者,我们应该营造气氛,引导对方心生恭敬。但在他们对法缺乏恭敬前,暂时不要多说什么,否则就是一厢情愿,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莫示无伴女。”不要单独对一个女众说法,当然这里特别指出家人。这么做,一是避免引起讥嫌,二是避免自己心生染著。

  “慧浅莫言深。”说法要对机。众生的根机有深有浅,有利有钝。如果对方是钝根,那他只能接受普通的人天善法,不能对他讲太高深的法。作为说法者,必须对佛法有深入的了解,否则往往会根据个人的修行经验,而不是学人的需要说法。比如念佛者就告诉别人念佛,诵经者就告诉别人诵经,参话头的就告诉别人参话头。对学人来说,听多了往往很困扰:怎么这位师父教我这么做,那位教我那么学,到底怎么办?就会无所适从。所以寂天菩萨特别提醒我们,要应机设教。这将直接关系到对方能否从中受益。

  “于诸浅深法,等敬渐修习。”浅深,浅法即声闻教法,深法即大乘教法。大乘菩萨道的修行,从见地到行为都很广大。如中观、唯识、如来藏的见地,确实比主要说苦、空、无常、无我的声闻教法更深奥。而在行为上,菩萨以广泛利益一切众生为修行所缘,声闻只是以自身五蕴为修行所缘,重点追求个人解脱。相对大乘教法来说,是属于浅法。作为菩萨行者,不论对浅法还是深法,都应该平等恭敬,渐次修习,而不是心存偏见和分别,不要因为自己学大乘就排斥声闻乘,更不要因为学声闻乘就排斥大乘。菩萨要从五明处学,连世间学问都要了解,何况佛法?不过,虽然对一切法要“等敬”,但具体学习时还是要有重点。《瑜伽菩萨戒》说,菩萨不可以排斥声闻教法,但也不可以专学声闻教法,不学菩萨教法。从菩萨戒的角度,这都属于犯戒行为。所以一是看自身能力,二是要有轻重。如果所有法门都同时进行,不分主次,可能什么都学不好。

  “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对于上乘根机的人,也不应该说浅法。佛法确实有深有浅,有渐有顿。汉传佛教盛行禅宗,很多人喜欢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却不管自身根机如何。即使成不了,说起来也很过瘾。汉传佛教在唐宋之后逐渐衰落,和不重次第有相当关系。我们现在提倡次第修学,其特点就是次第清晰,利钝全收。如果是钝根,就从道前基础、下士道逐步往上,也能通向上士道。如果是利根,把基础打扎实,这些路也不会白走。因为它是系统性的引导,区别就在于学得快慢而已。说法讲究对机,但也有常道,三士道就是常道。

  “不应舍律行。”不论什么根机的人,都要重视戒律。三学和六度都强调戒,包括声闻戒和菩萨的三聚净戒。因为戒律是所有法门的共同基础,也是我们说法时需要注意的。

  “以咒诳惑人。”说法要对机,要有次第,注重系统性的引导,而不只是让别人念念咒、念念经,那是不够的。更不要把咒语神秘化,用来蛊惑人心。

  以上是如何说法的要领。我们要以正知观察对方根机,引导对方生起恭敬心,进而应机说法。如果没有正知,很可能只是根据自己的修行经验,而不是根据众生的需要在说。当我们具足善巧方便,其实所有人都可以和佛法产生关系。众生虽有各行各业的不同,但不论从政、经商、从教,都离不开自己的心。只要不具备人生的大智慧,一定会有迷惑和烦恼。所以佛法摄受的对象无所不在,关键是让大家认识到,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更究竟的问题。看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这离不开佛法。佛法是心性之学,为我们提供了普世性的智慧,可以解决人类普遍的心理问题——那就是生命的迷惑和烦恼。这些问题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信与不信的差别,其实就在于认识:一是有没有认识到生命存在的迷惑,二是有没有认识到佛法能解决这种迷惑。只要认识到这两个问题,自然会接受佛法。弘法并不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不是我们好为人师,要指点他人,而是众生有这个需要。其实,迷惑和烦恼是一种病,需要吃药。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所以要让他们看到问题所在,告诉他:我这里有治病的药。等他生起需求后,我们再应病与药,为他说法。

  现在整个社会对佛法的需求日益普遍,教界的弘法力量却远远跟不上。所以我们今天弘法,不是埋头苦干就行了,还要研究怎么做更有效。如果没有善巧方便,我们想帮助一个人好好学佛都很困难。当你具备有效的模式和氛围,要引导很多人也不难。三级修学所做的,就是有效的引导和良好的氛围。具备这两个条件,学佛就会变得容易。如果光靠自己一个人努力,作用极其有限。现在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实弘法同样要提高生产力,要吸收现代传播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利益众生。比如一条微博有几十万人看,把讲课制作成音像后,国内外学人都可以反复学习。这是过去无法想象的。借助现代科技,可以使弘法超越个性化、小规模的传统方式,建立新时代的传播理念和途径。这是我们这代佛子的责任所在。三级修学就是我这些年最重要的探索,实践证明,这是一套落地且高效的修学模式。

  (3)以威仪饶益

  第三是通过外在威仪饶益众生,主要表现在行、住、坐、食等方面。这些既代表我们的形象,也体现一个人的内涵和气质。

  在戒定慧三学中,戒律主要表现为外在威仪,而定慧行之于内,是代表内在的心行体证。每个人的存在就是一个能量场,不同的心,会通过语言、身体散发不同的气息。比如一个人是心怀慈悲,还是充满傲慢、藐视他人,都可以通过眼神传达出来。不仅如此,身口和六根的所有表现都来自内心。躁动的人,是因为他有躁动的心,并让周围的人感到不安;安静的人,也是因为他有安静的心,并让周围的人感到祥和。所以说,威仪体现了我们的修养,体现了戒定慧的修行。如果没有定和慧为基础,威仪不会有很强的摄受力。

  当心安住于正知,是安静而非躁动的,这种威仪本身就有摄受力。佛经记载,舍利弗尊者正是因为看到马胜比丘的威仪被震慑,才发心出家。出家人最重要的特点,一是安静,一是脱俗。真正看破名利才能脱俗,如果心里总是想着世俗的五欲六尘,怎么脱俗?这两个特征恰恰和世俗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所谓世俗,就是内心充满欲望,混乱浮躁,而出家人通过戒定慧的修行,超然物外,才能像大山那样安静。遗憾的是,现在具备这种气质的出家人并不多,这也使得佛法缺少教化的力量。

  威仪可以令世人对佛法建立信心。在比丘戒中,除了性戒外,大部分属于威仪戒,即息世讥嫌戒。有些行为并不属于道德范畴,但你以出家身份去做,就会引起世人讥嫌,使他们心生轻视。现在提倡的城市文明建设十句话,如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穿马路、开车遵守交通规则等,这是作为普通人的行为准则。如果出家人连这些素养都不具备,也会引起讥嫌。此外还有一些和身份有关的威仪,比如戒律说,出家人不可往观军阵,不可去声色场所等,否则就会影响世人对佛法的印象,对三宝的接受。

  正常情况下,出家人应该比普通人有更高的道德素养,有庄严的言行举止、如法的行住坐卧,及内在的定慧修行。当我们具备威仪时,本身就在弘扬佛法,属于身教。因为出家人是佛教的广告,对不了解佛法的世人来说,你的行为就是佛教的显现。你做得好,世人会对佛法心生恭敬,想要亲近佛法。做得不好,则会觉得“连出家人都这样,我们还信什么佛”。很可能因为你的言行,有些人就远离佛法了。所以,威仪体现了重要的教化作用。

  以下,从行住坐食、示路、睡卧等方面,说明出家人应该在生活中保持什么样的威仪,以及威仪的重要性。

  第一,行住坐食

  91.牙木与唾涕,弃时应掩蔽。用水及净地,不应弃屎溺。
  92.食时莫满口、出声与咧嘴。坐时勿伸足,双手莫揉搓。
  93.车床幽隐处,莫会他人妇。世间所不信,随俗避讥嫌。

  “牙木与唾涕,弃时应掩蔽。”牙木,是印度人刷牙用的杨枝,一种可以清理口腔的植物,属于一次性用品,用完之后要扔掉。不要乱丢牙刷,也不要随地吐痰、擤鼻涕,这些东西应该及时掩埋或遮盖,以免影响公共卫生。

  “用水及净地,不应弃屎溺。”水是供饮用或洗衣服的,在靠近水源及干净的地方,不应该随地大小便,以免污染环境,影响他人使用。

  “食时莫满口、出声与咧嘴。”吃饭时不要把嘴塞得满满的,不要说话或发出声响,也不要动作太大、呲牙咧嘴的,应该保持威仪,细嚼慢咽。当然我们过堂吃饭时有个大氛围,一般问题不大。即使自己独自吃饭,同样要注重威仪,因为这也是在训练心行。

  “坐时勿伸足,双手莫揉搓。”出家人坐着,要不就是盘腿,要不就是把腿平放,不要把腿伸得长长的,也不要把手搓个不停,腿抖个不停。很多世俗人会这样,坐下之后浑身在动,自己还没感觉。出家人要坐如钟,卧如弓,站如松,行如风。女众道场比较注重这些训练,五台山普寿寺几百个比丘尼,整整齐齐的。但很多道场不讲究这些,自由散漫,既没有内在气质,又缺少外在威仪,还没多少智慧,除了衣服穿得和在家人不一样,别的差不多一样,何以教化世人?

  所以寂天菩萨提醒我们,要以正知调整言行,培养威仪,知道应该怎么站、怎么坐、怎么走、怎么说话,平时对人应该是什么心态,对自己的每一个举止和念头都能了了明知。调整之后,安住于正念。每个出家人都是从在家人过来的,曾经充满世俗串习。我们进入寺院前,已形成固有的仪态和思维习惯,出家后必须重新改造,完成两个超越——从俗人改造为僧人,从凡夫改造为圣贤。修行是生命改造工程,所有言行都要加以修正,使之蕴含修行原理。我们学习佛菩萨行仪就是造像的过程,是由表及里、从外到内的全面改造。这就必须保有正知,随时修正自己,使行为和心态不断向僧宝靠近,向圣贤靠近。通过外在威仪和内在素养的建立,先把自己造成“佛像”,最后成就自性三宝,成为真的佛。

  “车床幽隐处,莫会他人妇。世间所不信,随俗避讥嫌。”在车上、座椅上或隐蔽的地方,不要单独和女众在一起。这也是为了避免世人讥嫌,以免有些不信的人看到后,更加远离三宝;或是有些本来信的人看到,影响对三宝的信仰。这里所说的“床”是指胡床,即座椅。

  有关息世讥嫌的内容,寂天菩萨讲得比较简单,在比丘戒和百众学中还有很多,菩萨戒也有相关规定。总之,会影响世人对三宝信心的行为都要避免。我原来讲过《沙弥律仪》和《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也是关于出家人如何行住坐卧、待人处世的规定。虽然属于声闻戒,其实也是菩萨行的重要内容。当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体现出佛法的内涵,才能产生摄受和教化作用。如果你的言行俗不可耐,甚至不具备基本素养,怎么可能让见到你的人对佛法生起信心?因为你身上根本就没有法。

  我们发菩提心,就要把身心变成道场,让言行举止也成为利益众生的工具。佛陀说法不只是靠语言,也包括吃饭、走路的身教,三业大用都蕴含佛法,都是法的体现。所以如来的色身就是法身,就是法的体现。我们要发愿,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能利益众生,凡是见到我、接触我的人,都能对佛法生信,进而走上菩提道。基于这个发心,带着正知面对所有人,让自己言行如法,保持威仪,就是饶益有情的修行。

  第二,示路

  94.单指莫示意,心当怀恭敬,平伸右手掌,示路亦如是。
  95.肩臂莫挥摆,示意以微动、出声及弹指,否则易失仪。

  威仪的第二部分,是怎样给人指示道路。

  “单指莫示意,心当怀恭敬,平伸右手掌,示路亦如是。”当有人向你问路时,我们要观察自己是什么心态,看看有没有傲慢、不欢喜或不耐烦,然后以慈悲心回应。表现在威仪上,则要谦恭耐心,尊重他人,不能伸出一个手指和人说话,这是不礼貌的。有了正确用心,诚于中而形于外,平平地伸出右掌,为问路者指示方向。心念会体现在表情上,如果内心不耐烦,表情和动作也会不耐烦。而当你有慈悲心、恭敬心和耐心的时候,不仅表情舒缓,动作调柔,甚至会主动给他带路。所以要以正知调心,注重威仪,达到利他的效果。包括平时和人说话,同样要注意肢体语言,不能表现出轻慢的样子。这也是和众生结缘的方式。

  “肩臂莫挥摆,示意以微动、出声及弹指,否则易失仪。”做这些动作时,要带着正知专注当下,肩膀和手臂摆动幅度不要太大,给人感觉肆无忌惮,目中无人。需要和人沟通时,先要身形微动、出声招呼或轻声弹指作为表示,说话时也不要大喊大叫,只要对方能听见即可,否则自己消耗能量,又会吵到别人。失仪就是动作粗鲁,失去常态。当我们安住正知,动作一定是安静、如法的,而不是狂野、躁动的。

  如果缺乏正知,就可能习惯性地大声喧哗,也觉察不到对方是否喜欢听。可能对方已经烦得不行了,自己还得意忘形,滔滔不绝。如果你有觉知,对方的任何反应,包括他对你的接受程度,你都能感受到,并随时作出调整。如果对方没听懂,要设法让他听懂;如果对方听懂了,就不必没完没了地重复。所以在和他人交流时要保持正知,一方面感知自己的状态,一方面觉察对方的反应,而不是活在自己的感觉中,既看不见自己也看不见他人,就会非常失态,让人讨厌。

  第三,睡卧

  96.睡如佛涅槃,应朝欲方卧;正知并决志:觉已速起身。

  威仪的第三部分,告诉我们应该怎么睡觉,才能和修行相应。

  “睡如佛涅槃,应朝欲方卧。”躺在床上睡觉时,应该像佛的涅槃相那样,右胁而卧,把右手掌放在脸颊下,双腿叠放,左手伸展于左腿上,同时观想自己朝向充满光明和智慧的皈依处,让心系念光明,系念佛号,观想自己融入三宝的无限慈悲。“应朝欲方卧”就是选择一个所缘,在入睡前保持清晰的光明想。

  “正知并决志:觉已速起身。”随着正知力越来越强,睡眠中也可以保有一份清醒,知道自己已经入睡,或知道自己在做梦。还要在睡前下定决心:醒来后马上起床,不再睡懒觉,蹉跎时光。只有在功夫达到相当程度时,才能穿透在睡眠中,这是需要努力的。

(四)结语

  97.菩萨诸行仪,经说无有尽。然当尽己力,修持净心行。

  最后是关于饶益有情戒的总结。

  “菩萨诸行仪,经说无有尽。”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总摄菩萨的一切行仪和修法,相关内容,大乘经论中有广泛说明,无量无边。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只是作了重点提示,并没有展开演绎。若要详细了解三聚净戒的内容,必须学习《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尤其是戒品,其中对相关戒条有详细说明,即四重四十三轻戒,是成为菩萨行者的具体行为规范,开遮非常善巧。

  “然当尽己力,修持净心行。”本论的持戒思路在于,通过安住正知正念来守护心,守护菩萨学处。我们应该尽己所能地实践,通过修习正知,止息不善,建立善行,进而饶益有情。从护心到净心,是受持菩萨戒的关键所在。当心真正清净了,言行举止都是法的体现,还会犯什么戒呢?可以说,这是持戒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