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整部《入行论》都是围绕菩提心的修行,从如何发起、修习乃至圆满菩提心,阐述了严谨的修行次第。在前两品中,第一品是赞叹菩提心功德,引导我们认识菩提心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在菩萨道修行中的重要性,这是选择菩提心的前提。第二品是关于忏悔,围绕七支供的前三支,即供养支、礼敬支、忏悔支,属于生起菩提心的资粮。
本品分为三部分,首先是集资净障的前行,介绍七支供的后四支,即随喜支、请转-法-轮支、请佛住世支、普皆回向支,是菩提心生起的基础;其次是发菩提心的正行;第三是结赞菩提心。
一、前行
(一)积聚资粮
1.随喜功德
随喜的修行看似简单,甚至可以不需要成本。比如他人做好事时,我们发自内心地认可、欢喜、赞叹,这么做并不需要付出具体财物,同样功德极大。但这样一本万利的好事,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原因是什么?和我执有关。当一个人对自我形成强烈贪著时,只会在乎自己的感觉,欣赏自己的长处,处处显示自己的重要感和优越感。因为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形成自我保护甚至自我封闭,和社会大众产生隔阂、疏离、对立。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自我的需要,自然不会关注他人的存在,欣赏他人的长处。当我们欣赏他人时,似乎就显得自己不如他人,使自我的优越感遭受挫折。所以自我意识太强的人,往往没能力欣赏他人长处,甚至会心生嫉妒。而当我们不在乎他人,不能欣赏他人长处时,就无法生起利他心,无法真诚随喜。
随喜的修行,正是帮助我们打开封闭的自我,用开放的心接纳他人,关注众生的存在,学会欣赏他人的善行、长处和进步。从而走出自我中心的局限,打破对自我的贪著和保护,所以随喜功德对修习菩提心非常重要。
《行愿品》中,随喜功德为第五支,长行内容是:“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普贤菩萨为什么被称为“大行普贤菩萨”?因为他的每一种愿行,所缘对象都是广大无边的。随喜诸佛功德,是以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修功德为随喜对象;随喜声闻功德,是以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修功德为随喜对象;随喜众生功德,是以六趣四生一切众生所修功德为随喜对象。这种随喜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尽未来际的,所谓“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从所缘对象到随喜时间都是无限的。
我们修习七支供时,要效仿普贤菩萨的心量,以无限的所缘去观想。《行愿品》的随喜是自上而下的,从诸佛菩萨开始,然后是声闻缘觉,再到六道一切众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因为佛菩萨对我们不构成竞争。但要按佛菩萨的心行去实践,在落实上会有难度。《入行论》的建构是自下而上的,从六道众生的行为,一直随喜到诸佛菩萨,更重视实际的模仿和学习,分别是随喜下士离苦得安乐,随喜中士断惑入涅槃,随喜上士发心成正觉。从实践角度来说,这么做相对容易。
(1)随喜下士离苦得安乐
1.欣乐而随喜:一切众有情息苦诸善行、得乐诸福报。
首先是随喜下士,即人天乘离苦得乐的修行。
“欣乐而随喜。”欣乐就是由衷地高兴。这种随喜是发自内心的,满怀喜悦,不是有口无心甚至言不由衷的。这点非常重要。因为随喜是一种正确用心,而不在于形式。用心对了,它才是修行。如果用心不对,无论你做什么,怎么做,都不是修行。随喜也是同样,必须发自内心地赞叹他人的善行和正向成长。这也代表我们对众生的接纳和认同。
“一切众有情息苦诸善行、得乐诸福报。”一切众有情,即六道一切众生。息苦,即止息三恶道痛苦。善行,主要指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我们要随喜众生所修的人天善行,以及由此善行感得的人天福报。简单地说,就是人天乘的善因和乐果。当然,这里的止息还不是究竟意义上的离苦,只是说明止息不善、修习十善招感的福报,可以使我们远离恶道,投生善趣。
人天乘的修行,是迈向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基础,不可或缺。尤其在今天这个十不善行泛滥的时代,做到十善并不容易。所以我们要对一切众生所修的善行,以及由此感得的暇满人身和人天福报,深深地随喜赞叹。
(2)随喜中士断惑入涅槃
2.随喜三学行——二乘菩提因。随喜众有情,实脱轮回苦。
其次是随喜中士,即声闻行者断惑证真的修行。我们不要以大乘自居,对他们持轻视甚至贬低的态度,那就大错特错了。
“随喜三学行——二乘菩提因。”三学,即戒定慧。二乘,声闻、缘觉。对于解脱道行者,我们要随喜他们所修的戒定慧三学。这是成就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的因。菩提,就是觉悟。在佛法中,不仅菩萨道修行称为菩提,还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而佛陀成就的“无上菩提”,则是最高的觉悟。
“随喜众有情,实脱轮回苦。”众有情,即《行愿品》长行所说的“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他们通过戒定慧三学,最终都能成就解脱,证悟涅槃,平息迷惑烦恼,解除轮回痛苦。对于他们的修行,以及所成就的涅槃和解脱,我们要深深随喜。
(3)随喜上士发心成正觉
3.随喜佛菩提,佛子诸果地。
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
最后是随喜上士,即菩萨道的修行。我们从随喜下士开始,然后是中士、上士,层层提升。
“随喜佛菩提。”我们要随喜上士的修行,包括他们发起的愿菩提心,受持的行菩提心,以及最终成就的无上菩提。我们要由衷地接纳、认同、随喜、赞叹,进一步因为仰慕而追随。事实上,随喜包含一系列心行,并不仅仅是口头赞叹,还体现在身口意三业。
“佛子诸果地。”从大乘佛法来说,菩萨才是真正的佛子,才能传承如来家业,就像太子才能继承王位那样。佛陀是从菩萨修行成佛的,作为佛子,要以佛陀为榜样,发起菩提心,走上觉醒之道,并以利益一切众生为己任,最终和佛陀一样,成就无上菩提。诸果地,包括阶段性和最高的成果。前者主要指十地,即菩萨修行的十个阶段和果位,分别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最高成就是佛果,是无上菩提。
“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这四句是随喜菩萨的心行。此前的下士和中士,都是先随喜善因,再随喜乐果。此处是先随喜乐果,再随喜善因。菩萨的修行成就和无上佛果,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来自他们的发心和精进修行。从愿菩提心到六度四摄的菩萨行,都是为了给众生带去利益,而且是尽未来际的利益。这样的心行能招感大海般的福报和功德,是无上菩提之因。
随喜的修行,可以通过对他人的关注和赞叹,有效弱化自我,改变自我中心的状态。对菩萨的发心、修行和所成就的果位,我们要了解、关注、学习。如果不修随喜,不关注他人,只在乎自己的感觉,就无法走出自我。很多时候,我们也在修利他行,但内心有一份强烈的我执。如果带着我执修利他行,即使表面看起来很无我,其实却是为了装点自我,为了让自我显得很高尚。这种“利他行”非但不能导向无我,反而会增长我执。对于学佛者来说,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2.请转-法-轮
4.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苦痴迷众,燃亮正法灯!
请转-法-轮支在七支供中是第五支,在十大行愿中属于第六个行愿。法-轮代表佛法,佛陀说法就称为转-法-轮,可以摧毁众生的无明、烦恼、邪知邪见。佛陀刚成道时,感到自己证悟的法和众生的认知相距甚远,恐怕难以被人接受,也曾想过要不要说法的问题。当然,佛陀出世一定会说法的,因为他有无限的悲心,有长劫以来修菩萨行的愿力,不可能不说法,关键是要有人请法。如果众生对法没有一份希求和虔诚,再殊胜的法也是不起作用的。后来,大梵天王以种种供养,殷勤劝请佛陀说法。这才有了佛陀说法四十五年,谈经三百余会,使后世佛子都有机会听闻正法,依法修行。
《行愿品》中,相关内容为:“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我们要以普贤菩萨那样的广大心行,以尽虚空、遍法界的十方诸佛为祈请对象,同时还要祈请菩萨、声闻、缘觉,以及世间一切善知识,请求他们为众生开示佛法,指点迷津。法的存在,是众生的希望。我们只有认识到法的价值,才能认识到请法的意义,生起真诚请法之心,合掌礼拜,虔诚祈求。
“为苦痴迷众,燃亮正法灯!”请法的目的,是为轮回中充满迷惑、烦恼和痛苦的众生,点燃正法之灯,驱除内心无明,引导他们解脱轮回,走向觉醒,可谓意义重大。
有正法在世间出现,众生才能看到希望。因为佛陀成道时发现,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性,具有自救的潜力。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否则我们将永远身处无明,根本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光明。请法,就是请求佛陀把开启觉性的钥匙交给我们。
3.请佛住世
5.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请,住世无量劫,莫遗世间迷!
从十方诸佛到众菩萨、善知识,都是引导众生走向觉醒的老师和榜样。尤其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圆满的典范。因为有这些圣众住世,我们才知道,无尽轮回中还有一条觉醒之道,很多人正通过这条路从迷惑走向觉醒。正因为佛菩萨和善知识的指引,我们才有信心走上这条路,才知道怎么走。
《行愿品》中,相关内容为:“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请。”当佛菩萨和善知识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要赶快合掌祈请。
“住世无量劫,莫遗世间迷!”请佛菩萨和善知识慈悲我们,长住世间,不要放弃沉沦在轮回中的苦恼众生。因为他们是照亮黑暗世间的明灯,没有他们的指引,我们将流转于茫茫苦海,在无明、烦恼和业力中,根本看不到方向。
这是表示我们追随佛菩萨和善知识的决心,希望自己生生世世都能常随佛学,亲近善知识,依法得解脱。
4.悉皆回向
七支供的最后一支,是普皆回向。所谓回向,即怎么使用所修功德。就像世间人赚钱之后,有些人会用于当下的享受,赚多少花多少。现在的月光族,每个月都把钱花完,甚至没到月底就开始借钱。还有些人则有储蓄的观念,要把赚的钱存起来,指向特定目标,比如以后买房、买车、养老。
修行路上也是同样。我们修了善行,做了功德,应该怎么使用?按凡夫的习惯,通常是希望自己平安顺利,未来更有福报,让这个自我在轮回中混得更好一点,比他人更优越一点。也就是说,积累功德是为自我服务的。对他们来说,要把功德回向一切众生,难免会想不通。一方面担心,我这点功德不够给这么多众生分;一方面觉得,我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善事,花了那么多钱,把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我不就没了吗?不就白做了吗?在凡夫的认识中,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能接受佛法所说的回向。
其实,回向有不同层次。如果以自我为中心,仅仅为了自己未来的福报回向,固然也可以,但只是属于下士道、人天乘的回向。而菩萨道的修行核心是无我利他,要彻底地无我,究竟地利他。而我执和利他是对立的,我执越强的人,越不容易利他。反过来说,只有不断弱化我执,才能提升利他的纯度。所以在利他的修行中,无我的认知很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在利他过程中可以弱化我执,在弱化我执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利他。
本论所说的回向,是基于菩萨道修行的见地和境界,以无我和利他为前提,包括总回向和别回向,共4个偈颂。
(1)总回向
6.如是诸观行,所积一切善,以彼愿消除,有情一切苦!
“如是诸观行,所积一切善。”依《行愿品》所修的无量善行,从礼敬诸佛、广修供养,到忏悔业障、随喜功德,再到请转-法-轮、请佛住世,乃至恒顺众生等,以此成就的一切功德,得到的一切回报,用来做什么?从凡夫的习惯来说,赶快去享受,或是存银行,或是再投资,总之是为自我的需要服务。
“以彼愿消除,有情一切苦。”从《行愿品》和《入行论》的修行来说,要将这些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希望以此消除众生的所有痛苦。而不是把功德储存起来,为自我服务。
我们看《行愿品》回向支的内容:“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作为发菩提心的菩萨,要把修行积累的一切功德回向众生,帮助众生解除痛苦,成就快乐。这里所说的快乐有两种,一是眼前的增上生,即现世的快乐;一是未来的究竟胜,即声闻的解脱之乐,佛陀的无上菩提之乐。总之,所有修行都不是为自我服务的,而要以众生为中心,为众生服务。这种回向体现了究竟的无我利他。因为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彻底为了众生,越纯粹,才能越无我。这个境界很了不起。
这一偈颂是总的回向,接着3个偈颂是分别的回向。
(2)别回向
7.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
8.盼天降食雨,解除饥渴难!于诸灾荒劫,愿成充饥食!
9.为济贫困者,愿成无尽藏!愿诸资生物,悉现彼等前!
菩萨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给众生。这种回向是引导我们以众生为中心,弱化我执,撤除自我保护。你不是为自己活着,也没有自我要抓取的东西,完全是根据众生的利益和需要活着。众生需要什么,你就变化成什么。众生饿了,你变化为一块饼;众生渴了,你变化为一杯水。除了这些眼前利益,还有究竟利益。当众生无明、困惑的时候,为他们开导佛法。就像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总之,完全根据众生的需要,落实无我利他的修行。
“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众生的疾病,包括身体的病痛和内心的贪嗔痴。在他们的身病和心病得到治疗并完全康复前,菩萨要像医生那样,为众生进行治疗,给他们对症的药物,并把自己当作护士,悉心照料众生。对于轮回中的重病患者来说,需要的就是医生、药物和看护。可见,菩萨完全是为服务众生而存在的,没有丝毫的自我保护。众生需要什么,就转化成什么。
“盼天降食雨,解除饥渴难!于诸灾荒劫,愿作充饥食!”在灾荒年代,众生饥渴难耐,盼望上天降下食物和甘霖,解除饥渴之苦。菩萨出于慈悲,把自己转化成食物,转化成甘霖,为众生提供充饥解渴的饮食。
“为济贫困者,愿成无尽藏!”世间很多人生活在贫困中,有的是物质匮乏,有的是精神空洞。为了救济这些贫困者,菩萨把自己变成取之不尽的宝藏,让众生从中获得物质和精神的财富。
“愿诸资生物,悉现彼等前!”资生,生存所需的用品,主要指眼前利益。菩萨为了帮助众生,变化各种生活用品,显现在众生面前。
这就是无我的回向,不仅把所修功德回向给众生,把自己也回向给众生——为众生的存在活着,为众生的需要活着。对于普通的凡夫菩萨,尤其是初发心者,这么做会有一定难度。但我们要从寂天菩萨的开示中认识到:菩萨正是要通过彻底的利他,来完成无我的修行。这不仅对众生有巨大利益,对菩萨自身的修行也有巨大利益。如果一个人能彻底放下我执,就意味着他能成就解脱,成就菩提。这样的修行,确实是自利利他的。
(二)升华自心
在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中,有两种是七支供没有的,即常随佛学和恒顺众生。当然,礼敬和赞叹本身也属于常随佛学的一部分。我们知道,菩萨道修行主要包含两方面,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在《行愿品》中,礼敬、供养、忏悔、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和回向,重点是上求佛道,而下化就体现为恒顺众生。
在《行愿品》中,恒顺众生是以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作为恒顺对象,同时要无条件地、持续不断地做一切利益众生的事。所谓顺,就是根据众生的需要来做,但前提是对众生有利。因为众生的很多需要是出于贪嗔痴,本身是错误的、不健康的,如果我们没有抉择的智慧,一味顺从,可能会助长对方造罪,甚至和他一起堕落。所以随顺的关键是对众生真正有利,无论对现前利益还是究竟利益都是没有损害的。
恒顺众生也包括菩萨所修的布施行,从外财、内财到修行功德,要把自己在乎和拥有的一切统统捐献。这就意味着,你不再有任何贪著。因为不愿捐献的前提就是贪著,而捐献就是在放弃贪著。不论对色身和财物的贪著,还是对功德和修行结果的贪著,只要贪著什么,我们就不舍得把什么捐献出去。而贪著正是轮回之因,是我执建立的基础和保障。所以说,彻底捐献就是彻底放弃对自我的保护,放弃对自我的贪著,完全根据众生的利益和需要活着,真正体现了恒顺众生的精神,也蕴含着重要的修行原理。
寂天菩萨讲完七支供之后,接下来的偈颂,重点开显恒顺众生的精神。作为菩萨,应该培养恒顺众生的意愿,实践恒顺众生的修行。内容包括“尽舍身财善根、愿成他利之因、愿成所求之因”三部分,共12个偈颂。
1.尽舍身、财、善根
10.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财诸受用、三世一切善。
11.舍尽则脱苦,吾心成涅槃。与其死方舍,何若生尽施?
12.吾既将此身,随顺施有情,一任彼欢喜,恒常打骂杀!
13.纵人戏我身,侵侮并讥讽,吾身既已施,云何复珍惜?
14.一切无害业,令身尽顺受 。
第一是舍弃自己拥有的一切。身和财是世间人贪著的,善根是修行人在乎的,我们现在为了利乐有情,把这些彻底舍弃,全部布施给众生。
“为利有情故。”我们为什么要舍?世间人也会舍,但很多时候,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或是为了博得更好的名声。作为菩提心的修行来说,如果为了“我要成佛”,才去利益众生,修习布施,这种定位还是有自我的成分,是不可能圆满的。所以在发心上必须彻底利他,只是为了利益众生,没有丝毫为了自己,否则就不可能破除我执,开发胜义菩提心。
“不吝尽施舍,身财诸受用、三世一切善。”我们要施舍什么?身,是自己的身体;财,是自己的财物;诸受用,是各种生活用品;三世一切善,是过去、现在、未来修习的一切善根和功德。对于我们拥有的一切,都要毫不吝啬地施舍众生。那么,施舍究竟有什么好处?
“舍尽则脱苦。”这句话很重要。舍尽,意味着放弃对一切的贪著。《金刚经》中,对如来的果位,“于法实无所得”;对如来的三十二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总之,一切都不可贪著。因为任何贪著都会引发烦恼,不论对身份的贪著,对色身的贪著,对财富的贪著,还是对修行的贪著,都是造成轮回的因。
“吾心成涅槃。”当我们舍弃一切贪著,才能平息由此引发的种种烦恼、颠倒、妄想和痛苦。究竟的平息就是涅槃。佛教所说的解脱,对立面就是贪著。你贪著什么,就会被什么捆绑在轮回中。只有彻底放弃贪著,才能成就解脱。这是修习布施非常重要的密意。我经常说,利他的修行不仅成就慈悲,还能成就解脱。在寂天菩萨的偈颂中,果然找到了依据。因为我执是轮回之本,而纯粹的利他行可以弱化我执,开显智慧。
“与其死方舍,何若生尽施?”我们拥有的财富、地位,乃至这个身体,终归是要舍弃的,所以寂天菩萨劝告说:如果生前布施,将使你积累福德资粮,成就悲智二德,于人于己都有利益。如果贪著不舍,死时除了善恶业力,什么都得放下。钱财带不走,福报得不到,修行更没成就,那是没智慧的表现。这个劝告很有说服力。生命就像即将沉没的船,哪怕拥有再多财富,一旦船体沉没,终归消散。所以布施如救火,你明知这场火无法扑灭,就要赶快往外搬东西,至少可以减轻损失。如果既不往外搬东西,还呆在火中不出来,最后就葬身火海了。所以说,与其到死的时候舍弃,还不如生前尽快布施出去,因为前者毫无利益,后者功德无量。
前面说到,除了财物,还要布施身体和受用。当然在菩萨道修行中,并不要求初发心菩萨布施身体,而是先从外财开始。如果一下子布施身体,非但做不到,还会做出很多烦恼,做得很痛苦。因为你的发心和修行境界还达不到。凡夫对身体的贪著非常突出,这种身见是障碍利他和解脱的关键所在。历史上有很多伟人,如文天祥、谭嗣同、印度的甘地等,他们为了民众的觉醒,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把个人置之度外。这种对身体的施舍,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是菩萨精神的体现。
接着寂天菩萨告诉我们,怎样来布施身体。当我们真正建立无我利他的见地,愿意把身体奉献给三宝,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众生,就不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生存,而是根据众生的需要做一切事,哪怕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菩萨道修行的意义,将无我利他作为尽未来际的选择,同时也认识到,色身只是今生短暂使用的一个工具,不能代表自我的永久存在,从而弱化对身体的贪著。所以布施身体有助于破除身见,这是修行最难破的对象之一。即使我们现在做不到,也可以建立这样的认识,你就不会那么在乎他人的伤害,也不容易因此生起嗔恨。
“吾既将此身,随顺施有情。”我们要观想,既然已经把自己布施给众生,布施给社会,就要无条件地随顺众生,为他们服务,使他们获得现前的增上利益和永久的究竟利益。
“一任彼欢喜,恒常打骂杀!”只要能让众生欢喜,哪怕他们在无明状态下伤害到自己,也不会因此恼恨。因为你已发心把身体布施给众生,那是属于众生的身体,他们要怎样都可以。这里的布施身体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认识,在面对众生的伤害时,能从修行的角度来接纳,否则就会习惯性地生气,甚至仇恨。
“纵人戏我身,侵侮并讥讽。”当有人戏弄、挖苦甚至毁辱我们时,如果想到自己要发菩提心,要无我利他,要走上觉醒之道,要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众生,不论他人怎么对待,我们都不会报复。你讥讽我,我不在乎;你伤害我,我不生气。
“吾身既已施,云何复珍惜?”我们之所以在乎,原因就在于,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自我保护。这是一种本能式的反应,当自我受到伤害和冲击时,立刻会引发嗔恨。如果放弃自我,把身体布施出去,只是为服务众生而活着,也就是说,这个身体已经不属于你,那还有什么可在乎的呢?
“一切无害业,令身尽顺受。”总之,一切对众生不会构成伤害,而是带来安乐的事业,菩萨行者都应该去随喜,去帮助,去共同成就。令顺受,体现了恒顺众生的精神。
曾经有人问,《入行论》怎么没有“施品”?其实我们可以发现,论中处处蕴含布施的内容。广修供养是布施,回向是广大布施,恒顺众生则是究竟的布施。布施看似简单,不难做到,但在三乘佛法中,布施都有重要的修行意义。在人天乘,布施是人天善行,是积资培福的关键;在声闻乘,布施是学习舍弃,是成就解脱的关键;在菩萨乘,布施是恒顺众生,是无我利他的关键。从舍弃对自我的贪著、满足,到完全放弃对自我的保护,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才能彻底开显布施的修行精神,决不是给点东西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