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3.得果无尽喻

  12.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第三个比喻说明,菩提心可以感得无穷无尽的果报。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芭蕉的果实生成后,树身很快就会枯萎。世间的普通善行也是如此,非常微弱,且充满不确定,就像前面所说的“以是善行恒微弱”那样。因为善行来自善心,而在贪嗔痴的强大相续中,想要生起一念善心很不容易。即使生起,也没有多少力量,由此产生的果报自然有限。

  “菩提心树恒生果。”菩提心是一种无尽的愿望。真正发起菩提心,是以尽虚空遍法界十方诸佛和众生为所缘对象。如果我们在心相续中生起这种愿望,确定以追求觉醒、利益众生作为尽未来际的目标,在这一愿心的推动下,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善行,时时处处地利益众生。因为善行相续不断,它所招感的果实自然是无穷无尽的。而其他普通善行离不开贪嗔痴的背景,是在不善心相续中生起的,善因本身就弱,产生的善行也很弱,所以感果后就难以维系。

  “非仅不尽反增茂。”菩提心建立在无尽的利他愿望之上,由此产生的善业,将随着菩提心的修行日益增长。因为善心、善愿、善行是无尽的,所以果报非但不会结束,反而会增长广大。每一次利他的修行,愿心的力量都在增长,招感的果报也在增长。这棵菩提心树将越长越茂盛,越长越强壮,感得无尽的果报。

  这种果报是以强大的愿心为前提,而无尽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所缘对象无尽,以利益一切众生为所缘;二是发心时间无尽,发愿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建立在这两个无尽的基础上,感得的果实自然是无尽的。而世间善行没有这样的前提,其存在是孤立甚至无助的,力量非常薄弱。

  4.能除恐惧喻

  13.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第四个比喻说明,菩提心可以帮助我们消除恐惧。

  “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就像有人犯下重罪,被官府四处追捕,一旦被抓就要坐牢,甚至判处死刑。这使他的内心充满恐惧,必须找到有大势力的勇士为靠山,得其庇护,才能免于坐牢,消除恐惧。众生在三界轮回,曾经造下种种罪业,包括杀父、杀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的五无间罪。一旦因缘成熟,这些重罪将使我们堕落恶道,甚至无间地狱。没学佛的人可能不信因果,觉得人死如灯灭,没什么可怕的。但我们学佛后懂得因果原理,想到无尽的轮回,想到往昔所造诸恶业,就会心生恐惧。皈依三宝就是要寻求庇护,希望通过对三宝的依止,忏除罪业,断恶修善,免遭恶道之苦。

  “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如果我们知道有种方法,只要去实践,就能速速解脱,避免堕落,不必再为曾经的罪业心存恐惧,那我们这些畏惧三恶道苦的人,怎能不欢喜地依赖它?这个方法正是菩提心。发起菩提心,我们就能免受堕落之苦,从根本上解除恐惧。

  5.能灭重罪喻

  14.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第五个比喻说明,菩提心可以彻底摧毁重罪。

  “菩提心如劫末火。”佛教认为,世界有成住坏空的过程。劫末就是坏劫时,世界即将毁灭,不仅欲界六重天被毁,连色界天都要被毁,所谓“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因为前三禅还有对喜和乐的执著,还会引起灾难。只有到第四禅进入平等舍心,超越一切执著,才无法被毁。菩提心的力量就像劫末火那么强大,甚至能摧毁世界。正如一灯能破千年暗那样,当灯被点亮,不论存在多少年的黑暗,立刻就会消失。

  “刹那能毁诸重罪。”众生由于无明,对生命和世界产生错误认定,进而执著自己认定的一切,产生杀盗淫妄种种罪业。这些罪业建立在对自我和世界的错误设定之上,而菩提心的内涵是无我利他,可以从根本上解除错误设定,瓦解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轮回大厦。当罪业的依托不复存在,由此产生的重罪也就无法感果了,所谓“心亡罪灭两俱空”。所以说,菩提心能迅速摧毁我们心相续中的种种重罪。

  明白这些原理后,我们对这两句话就好理解了。事实上,它是从根本上铲除轮回,是釜底抽薪式的。否则的话,很难想象菩提心有这么强大。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如果生命始终在迷妄中,往昔所造罪业已是无量,何况今生还在继续造作,未来会是如何,确实令人恐怖。现在我们发起菩提心,以此为生命依托,断恶修善,就不必担心重罪和苦果。

  以上,寂天菩萨通过转劣为胜、珍贵难得、得果无尽、能除恐惧、能灭重罪五个比喻,从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了菩提心的广大利益。

(三)引经证成

  在总述菩提心的利益后,寂天菩萨又引经典加以证明。

  14.智者弥勒谕善财:觉心利益无限量。

  “智者弥勒谕善财。”有关菩提心利益的经文很多,这里所引的是《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典故。经中,弥勒菩萨有一段关于菩提心功德的精彩开示。

  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
  菩提心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日,普照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盛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
  菩提心者,犹如明灯,能放种种法光明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目,普见一切安危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
  菩提心者,犹如正济,令其得离诸邪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车,普能运载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门户,开示一切菩萨行故;
  菩提心者,犹如宫殿,安住修习三昧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园苑,于中游戏受法乐故;
  菩提心者,犹如舍宅,安隐一切诸众生故……

  在《认识菩提心》一书的附录中,收录了弥勒菩萨这篇《菩提心赞》。其中,弥勒菩萨以一百多种比喻,反复向善财童子阐述菩提心的功德。希望大家回去好好念一念,会很有加持力。

  “觉心利益无限量。”总之,菩提心的利益无穷无尽,无论怎么赞叹都不为过。简单地说,就是具足一切功德,同时能解决一切问题。

(四)别明菩提心利益

  以下,根据不同分类来说明菩提心的利益。这里主要从世俗菩提心的角度而言,一是愿菩提心,一是行菩提心。这两种菩提心有什么不同,分别有什么利益?相关内容共5个偈颂。

  1.菩提心之种类

  15.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16.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摄,即归纳、概括。这里用最简要的方式,将菩提心概括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种。如果广泛论述,经论中还有很多不同说法。

  “愿求菩提心。”愿求菩提心,即愿菩提心,其特点就是“希求”。《瑜伽师地论》说:愿菩提心有两个面向,一是以追求无上菩提为目标,一是以利益一切众生为使命。从心行本身来说,愿菩提心并不深奥,也不复杂,就是以希求为欲,可以说是欲望的提升。当然,这不是凡夫的贪欲,而是高尚的利他愿望。

  对于希求的心理,大家应该很熟悉。比如我们要出家,要上佛学院,或是在家人要找份工作,买栋房子。这种“我要这样做”或“我要这个物品”,就是世间人的希求。从“我要”这点来说,愿菩提心和世人的希求相同,但在“我要”的对象和目标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世人要的是汽车、房子、成家立业,而发起愿菩提心,目标是“我要成佛,要利益一切众生”。这是一种善法欲,是大乘佛教建立的崇高愿望。根据马斯洛的理论,生命有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说,发菩提心代表生命的最高希求。

  单纯从心理来说,愿菩提心一点都不难理解,就是“我要干什么”。难就难在,你要真正建立这种希求。说到利益众生——我为什么要利益众生?众生有什么可利益的?他们和我有啥关系?不容易生起利他心。说到成佛——我能成佛吗?多久才做得到?到底有多难?不容易建立信心。正因为不容易,所以我们才需要学《入行论》。这样才能知道每一步该怎么走——从培植心灵土壤,创造条件,到菩提心如何生起,如何增长广大乃至圆满。在此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愿菩提心在道理上并不难,关键在于,要发自内心地生起这种愿望,让它成为生命中的主导力量。如果知道再多道理,但愿望没有生起,也是没用的。当然,道理有助于我们建立愿望。我们通过思考发现,只有建立这种愿望,选择这种目标,生命才是最有意义的。这一认知非常重要。在八正道的修行中,首先要有正见,然后是正思维,又称正志,即确立目标和方向。所以说,认识是发愿的前提,而发愿是将认识落到实处。

  “趣行菩提心。”第二是行菩提心,这是趣向无上菩提的具体修行。通过受持菩萨戒,学习菩萨的行为准则,行菩萨所行。愿是一种愿望,而行是一种实践。

  “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这个偈颂解释两种菩提心的差别所在。寂天菩萨以常识性的比喻,使我们了解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差别。就像我们要做一件事,或是去一个地方,“我要做”和“我在做”不一样,“我要去”和“我在路上”也是不一样的。欲行,就是我要做,我要去;正行,就是我在做,我在走。这两种不同,正是代表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区别。

  “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有智慧的人,通过这个比喻就能认识到两种心的差别。此处还有“次第”二字,需要注意。两种心不仅有差别,还蕴含着先后次第:愿菩提心是行菩提心的基础。首先要发愿,然后才能付诸行动,落实到行菩提心。

  通过以上2个偈颂,我们一是要了解两种菩提心的差别,二是要了解其中的次第,这点极其重要。汉传佛教中,菩萨道修行之所以流于空洞,就是忽略了发心的次第建设。事实上,愿菩提心是走上菩萨道的标志,也是起点。如果没有发起愿菩提心,不知道菩萨道修行意味着什么,就忙着受菩萨戒,自然不能落到实处——没有愿,行的动力在哪里?即使照着戒条做了一些,也往往不知道这么做的修行原理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调心效果?对提升生命品质有什么作用?这样的做是机械的,很难持之以恒。所以说,忽略愿菩提心的基础,是汉传佛教缺失大乘精神的重要原因。

  2.愿心与行心之利益

  了解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差别后,接着说明愿心和行心的利益有什么不同。

  (1)愿心利益

  17.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在生死轮回中,愿心能招感广大果报。一旦发起愿菩提心,身份和生命境界立刻不同,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真实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华严经》比喻说,就像钻石,哪怕破碎了,也比金银更高贵。以此说明,初发心菩萨的功德要超过声闻、缘觉。当然从修行成就来说未必如此,因为声闻、缘觉已证悟圣道圣果,断尽无明烦恼,而初发心菩萨仍有惑业,但他的生命起点不一样,精神境界不一样,是为引导众生走向觉醒而修行。这个愿望将导向无上菩提的成就。

  “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虽然愿心能感得广大果报,但还不如行菩提心。因为行心是在愿心基础上,进一步践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能在实践中相续不断地增长福德。在实践过程中,愿心又会得到强化,推动我们继续利益众生。

  (2)行心利益

  18.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
  19.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这2个偈颂进一步说明行菩提心的功德利益。菩萨发起愿菩提心后,接着要受持菩萨戒。如果仅仅发愿,不再进一步践行菩萨道,愿望就会流于空洞,所以有愿还要有行。如何让行更有效,更规范?必须受菩萨戒,这是作为菩萨的行为规范。

  “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这一偈颂说明,受菩萨戒要以愿菩提心为基础。什么时候立下志向,发起“我要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他们走向解脱”的愿望,而且让这个愿望完全确定下来,无论遇到什么对境都不再退转,就可以受持行菩提心,即菩萨戒。

  菩萨戒有一套受戒仪轨,包括前行和正行,必须按仪轨如法受持。在汉传佛教中,主要是受“梵网菩萨戒”,也有“瑜伽菩萨戒”。受菩萨戒是对十方三宝和一切众生作出承诺:我要按菩萨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努力践行菩萨该做的事,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菩萨。受菩提心戒,只是说明你想做菩萨;受菩萨戒,才说明你真正开始学做菩萨,而不仅仅停留在愿望上。严格地说,受持菩萨戒,按菩萨戒的行为准则去做,才能成为合格的菩萨。

  “即自彼时起。”从受菩萨戒这一天开始,就要念兹在兹,提醒自己遵守菩萨的行为准则,行菩萨所行。但对凡夫来说,能否时时都按这样去做?我们虽然发了愿菩提心,并且受了菩萨戒,其实还是凡夫。佛教中称为“大心凡夫”,就是愿心发得很大的凡夫,还不是圣者,内心还有贪嗔痴,还会放逸,甚至会犯戒。但如果你的愿望很强,它就会时时在你的心相续中产生作用。就像母亲因为孩子生病感到忧愁,即使做其他事情时,内心也会带着这份忧愁。又像一个人丢了很多钱,或是很重要的物品,还有那些感情遭受打击的失恋者,他们不管做什么,内心都会有这份牵挂,这份痛苦。同样,如果我们不断思维菩提心的功德,思维菩提心对生命的重要性,在反复思维的过程中,菩提心的分量就会不断壮大,成为心灵主导。那么你不论在做什么,内心都会保持这样的愿力。

  “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即使你在睡觉甚至放逸的时候,这种力量还在,而且会不断产生福德。当年六祖前去参访五祖时,五祖叫他干活,六祖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因为他认识到内在觉性,就会时时产生福德。菩提心也是同样,当我们发愿尽未来际地利益无尽众生,这两个无尽,就会使福德相续不断地生起。所以说,福田的源头是在我们内心,就是这份觉醒、利他的心。

  “量多等虚空。”这不是一点点福德,而是无穷无尽的福德。因为菩提心是以一切众生为所缘对象,而且是尽未来际地实践,所生福德之多,充满整个虚空。这和播种的田有关,如果田是无限的,由此产生的福德也是无限的。

三、菩提心利益之依据

  为什么菩提心有如此大的利益?到底有什么根据?关于这个问题,本论从教证和理证两个角度说明。这也是佛教常规的论证方式,教证,是引经教证明;理证,是以理论证明。

(一)引经证明

  20.为信小乘者,妙臂问经中,如来自说故,其益极应理。

  首先是引经教证明,比较简单,只有1个偈颂。

  “为信小乘者,妙臂问经中,如来自说故。”有些声闻行者担心要积集广大资粮才能成佛,前路迢迢,因此退心。所以佛陀在《妙臂请问经》中特别为他们说明菩提心的功德:“设若我为利乐无边众生而披上铠甲,则利乐一切有情之所缘无边,善根亦无边故,即使放逸或睡眠,然于昼夜心之每刹那,善根亦增长、强盛、圆满。”如果以无量的心,发愿利益无量众生,将成就无量功德。

  成佛需要积累的资粮广大无边,福德和智慧必须究竟圆满。如果以凡夫有限的心,何时才能圆满成佛资粮?看起来非常困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这是有窍诀的,那就是发菩提心。如果我们以一个有情为所缘,成就的福慧是很有限的;但如果以无量众生为所缘,自然能成就无量福德。

  关于此,《行愿品》也提供了重要的观修方法,引导我们建立无限的所缘,在空间上无边无际,那就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在时间上无始无终,那就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愿望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在行动上相续不断,无怨无悔,那就是“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每一愿都从有限进入无限,所有时空都粉碎了。在无限的时空,以无量众生为所缘,将快速积累并圆满成佛资粮。当我们了解集资净障的窍门时,对成佛就不再恐惧,不再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事。

  “其益极应理。”关于菩提心可以圆满成佛资粮的道理,是佛陀亲口所说,是他老人家以大智慧,以无上正等正觉发现的,真实不虚,而且为我们说得非常清楚。所以菩提心能招感无量利益是合理的,并不是一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