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从这学期开始,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入菩萨行论》(以下简称《入行论》)。本论共十品,围绕菩提心,有次第、有系统地建立菩萨道修行,在大乘修学体系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不论对我们自身的修学,还是大乘精神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这部论典的名字,我们就能了解到它的主要内容。“入”是进入,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进入菩萨道的修行,其核心是什么,次第是什么。汉传佛教属于大乘,但真正走上菩萨道的行者寥寥无几。我们闻思大乘经教,修习大乘法门,却没有走上菩萨道,原因何在?正是忽略了其中的关键——菩提心。
在正式开讲本论前,先和大家谈谈选择这部论作为课程的几个原因。
一、为什么要学《入行论》
1.个人修学的需要
从我个人来说,虽然早就知道《入行论》的重要性,心向往之,但因法务繁忙,并没有深入研习。通过上课的因缘,对我学修本论是有效的促进。自2003年以来,我就开始弘扬菩提心教法,讲授了《认识菩提心》系列讲座,并有书籍和音像流通。之所以讲这些内容,正是意识到汉传佛教缺失大乘精神的关键,在于对菩提心认识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从普通人的发心、学佛人发心的误区说起,讲述了菩提心在大乘修行中的重要性,以及菩提心的殊胜、种类、发起因缘、特征和实践典范等问题。
“发心”二字,在佛教界使用频率极高,几乎成了口头禅,但有多少人了解其中内涵,真正发起出离心或菩提心?更多的时候,人们也在发心,但发的其实是凡夫心,是贪嗔痴。发心错了,依此建立的修行也将一错到底。所以,正确认识菩提心,是修行走上正轨的关键所在。
讲授菩提心教法期间,我让研究所学员把《大正藏》中有关菩提心的内容摘录出来,发现在《般若经》《华严经》《宝积经》《涅槃经》及《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等大乘经论中,有关菩提心的教言比比皆是,充分说明其重要性。
2007年,我又在菩提静修营期间开讲《菩提心的修行》,从“菩提心的重要性、菩提心的种类、菩提心与皈依、菩提心与七支供、菩提心与出离心、如何发起愿菩提心、受持愿菩提心、受菩萨戒、行菩萨行、菩萨行与空性见”十个方面,解读了三项内容。第一是菩提心的发起因缘——怎么为发心营造心灵土壤;第二是如何发起菩提心——有了土壤后,怎么把苗种进去;第三是如何使菩提心增长乃至圆满。相关内容也有书籍和音像流通。
此外,我还讲过《略论》。这部论也是以菩提心为统摄,来建构菩萨道的修行。尤其是上士道部分,详细阐明了菩提心的发起因缘、菩萨行的安立,分别论述了六度的自性、差别、身心生起之法,可以引导我们认识菩提心在大乘修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修行的次第。在正式学习《入行论》之前,建议大家把这些书和音像找来看一看,听一听,对菩提心教法先有概括性的认识。
我们现在学习的《入行论》,是弘扬菩提心教法的一部巨著,系统阐述了菩提心的完整修行——从发起到圆满(成佛),每一步都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说,学习本论就是一次修习菩提心的过程,这不仅对大家有帮助,对我自身也是一次促进,可谓教学相长。
2.汉传佛教建设的需要
汉传佛教属于大乘,但长期以来,并没有真正开显积极利他的大乘精神,反而给世人留下消极避世的印象。原因何在?
(1)对大乘精神认识不足
很多人觉得,自己每天读诵《弥陀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修习念佛、参禅等出自大乘经典的法门,理所当然就是大乘佛子。当然,如果我们能按经论的要求修净土,修禅宗,确实可以成为大乘行者。但问题在于,我们在修这些法门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菩提心。如果学的是大乘经典,修的是大乘法门,却没有发起菩提心,只是想让自己静静心,或是为了保平安,求加持,算不算大乘行者?其实,这是人天乘的发心。在这样的发心基础上,不论做什么只能算人天乘的修行。此外,如果念佛者只顾自己往生极乐,修禅者只想个人了脱生死,没有进一步发心利益众生,同样不能算是大乘行者。
这种认识的偏差,使不少人在用心上和所修法门有不同程度的脱节。学的是大乘,发心却是声闻的追求自了,而在行为上,可能连人天乘的要求都做不到。因为他们学了大乘法门后,觉得这是最高的,就不屑于人天乘的行为要求,自然也不会认真落实。如果连人天乘的标准都达不到,却要修习菩萨的法门,可能做到吗?事实上,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发菩提心的前提下,学习大乘经典,修习大乘法门,才称得上合格的大乘行者。
(2)重见地而轻发心
汉传佛教历来重视见地,如华严宗的事事无碍,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三谛圆融,还有禅宗、唯识、三论等宗派,都有甚深的见地,并对这些见地有着详尽的阐述。包括如何运用这些见地观修,也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方法。而有关菩提心的修行,在祖师著述中虽然也有,但相对见地部分来说,显得非常薄弱。
大乘的见地殊胜,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见地并不是大乘佛法的全部,也不是它有别于声闻乘的根本。事实上,菩提心才是大乘的不共所在。只要发起菩提心,即使修人天善法,也会成为大乘行门。反过来说,如果缺少菩提心,即使依华严、法华的见地而修,也不是合格的大乘行者。因为你的修行只是为了个人解脱,并不是为了利益众生,从起点就偏了。
(3)受菩萨戒流于形式
很多人觉得受了菩萨戒就是大乘。当然,如果我们能按菩萨戒的要求,如法地发心、受戒,确实可以成为大乘佛子。因为受菩萨戒意味着你取得了菩萨行者的资格,将实践菩萨的行为标准。但关键在于,菩萨戒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真正发起菩提心,即使按照戒条规范去做,也只是善行而已,无法成就广大、圆满的慈悲。这样能不能算作菩萨?显然不能。
在汉传佛教中,不少佛教徒学到一定时间都会求受菩萨戒,就像例行公事一样。作为出家众来说,更是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一起受。有些人还不清楚怎么回事,就已经受完了。如果不了解菩提心和菩萨戒的关系,没有发起菩提心,这种受戒就会流于形式,不能达到相应的修行效果,只是取得一个徒有虚名的“资格”而已。
按照印度传统,在受菩萨戒之前,先要求受菩提心戒。在《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等论典中,都有相关内容。所谓愿菩提心,就是发愿以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并向十方三宝和一切众生宣誓,确立这一愿心。有了愿心之后,才能进一步受菩萨戒,即行菩提心,意味着我要开始菩萨道的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愿望上。唯有这样求受菩萨戒,才能保质保量,才是合格的产品。如果顶着大乘的身份,却没有相应内涵,就是名不副实的次品。
以上三个原因,导致汉传佛教大乘精神的缺失。其中最根本的,是对菩提心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3.菩提心是大乘的标识
现在社会重视标识,修行也是同样。比如皈依,是区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标识,而菩提心则是区别是否大乘的标识。如果没有皈依,不论对佛教多么有感情,多么认真学习,都说不上是佛教徒。同样,只有发起菩提心,才能成为大乘佛子,而不在于你读什么经典,修什么法门。《入行论》有个偈颂说:“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哪怕你现前是凡夫身份,一旦发起菩提心,身份立刻就得到提升。
当然,大乘的见地和行门确实有助于菩提心的修行。我在《走近佛陀,认识佛法》一书中讲到:声闻所说的苦、无常、无我,会导向出离心和解脱行;而大乘无自性空的见地,可以消除自己和众生的对立,世间和出世间的对立,烦恼和菩提的对立,从而发起广大的菩提心。当我们明了自己和众生的本质都是空性,世间和出世间的本质都是空性,烦恼和菩提的本质都是空性,才能把自己和众生统一起来,把世间和出世间统一起来,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从声闻的见地来说,烦恼就是烦恼,菩提就是菩提,生死就是生死,涅槃就是涅槃,彼此是对立的。所以在声闻的修行中,要厌离烦恼和生死,向往菩提和解脱。而从菩萨的修行来说,在烦恼时不必厌离烦恼,可以在烦恼的当下体认菩提。在行门上,声闻的修行是以戒定慧为核心,而菩萨的修行是以六度为重点。虽然见地和修行法门有所不同,但并不能以此区分大小乘,还是要以菩提心之有无为标准。
同时,发菩提心是菩萨道修行的起点。佛菩萨之所以能圆满福慧资粮,也是在因地发起宏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还有观音、地藏、普贤、文殊等诸大菩萨,无不是从发心开始,以愿导行,以行践愿。总之,任何一个大乘法门都要在发心的前提下,以空性见成就智慧,以六度万行成就慈悲。
菩提心不仅是修行的起点,还贯穿整个菩萨道。事实上,成佛正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我曾在《皈依修学手册》中说过,很多人觉得皈依只是学佛的开始,其实皈依贯穿整个佛法修行,也代表修行成就的目标。因为皈依是确立生命的依止和归宿,进而通过念佛、念法、念僧,于自身成就三宝品质。从皈依佛到自己最终成佛,整个过程都没有离开皈依。
那么,三宝的核心是什么?成佛成就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菩提心。佛陀意为觉者,所以成佛就是圆满无上菩提。我经常说,如果用一个字来代表佛法的核心特征,那就是——“觉”。八万四千法门,最终都是将我们导向觉醒。从发起觉醒的心,到走上觉醒之道,到最后完全觉醒,菩提心是贯穿始终的。一般经论讲到菩提心时,往往只是把发心作为修行的开始,而《入行论》是以菩提心为核心,建构大乘修学体系。通过对本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菩提心的重要性。
4.缺失菩提心的弊端
既然菩提心如此重要,那么,缺失菩提心又会带来哪些弊端?
(1)修行偏于自了
首先,缺失菩提心使学人在修行上偏于自了。对于大乘佛子来说,“菩萨”既是学习榜样,也是对自我的期许。太虚大师就曾说过:“比丘不是佛未成,请你称我为菩萨。”但在普通信众中,敢于承担菩萨身份的人却很少。一说到菩萨,更多是想到泥塑木雕的造像,或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超人,或是观音、普贤、文殊、地藏等诸大菩萨。好像佛菩萨永远是高高在上的膜拜对象,而不是用来效仿的榜样,更没办法想象自己也可以成为菩萨。
为什么没办法想象?我们虽然在学习大乘经典,但对菩萨的内涵还是了解不足。如果我们认识到菩提心的意义,真正发起菩提心,就会对菩萨身份有担当的气概——因为这是生命的觉醒之路,别无选择。这就必须提高认识和思想境界,不仅要有见地,还要有发心,否则很难突破自我中心的串习。
在这个世界,不论人与人还是人与动植物之间,往往缺乏平等和尊重,而是充满对立,弱肉强食。人们为了牟取利益,不惜活取熊胆;为了制作皮草,不惜活剥貂皮,何其血腥!人可以对动物如此残酷,终有一天,也会对人类如此残酷。为什么会这样?关键就在于,他们心中只有自己,只考虑自我的需要,却忽略了众生的痛苦,甚至视而不见。
当然,世间人的自我中心,和声闻人的追求自我解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如果只为自了而修,发心还是比较狭隘,不符合菩萨“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精神。这就使得很多人虽然学大乘经典,修大乘法门,却不能成为菩萨。同时,也是佛教不能被社会大众广泛接纳的重要原因。如果只为个人修行,那和社会有什么关系?对大众有什么意义?
(2)对众生缺少慈悲
其次,缺失菩提心使佛教徒对大众缺少慈悲关爱。很多出家人让人感觉冷漠,包括出家人之间,也往往存在一种冷漠。在过去的僧团,这种现象相对好一点。因为大家共同走在解脱道上,即使没有菩提心,还有一份法的情谊,使彼此相处融洽。三级修学的学员就有这个特征,虽然大家来自各行各业,但一起学法后,互相之间格外亲切,就是有一份法的情谊为纽带。
而在今天这个时代,真正用心修学、重视解脱的人越来越少,法的情谊也越来越淡。其实不仅出家人之间,包括出家人和信众之间,都要靠法来连结。如果没有这种连结,而是靠世俗利益连结,比如看上居士带来的利益等,就是发心不正,邪命过活,会将僧团导向庸俗化和世俗化。那样的话,僧团和社会又有什么区别?
对于出家人来说,已经放下六亲眷属间的感情,如果既没有法的情谊,又没有菩提心,没有出世的慈悲大爱,必然会趋于冷漠,甚至自私,修行也是难以相应的。事实上,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只有发起菩提心,我们才会对众生有一份大爱,对社会有一份热情,从而积极利他,彰显大乘的真精神。
(3)弘法意识不足
第三,缺失菩提心导致教界缺乏弘法意识。很多佛教徒喜欢建大殿,造佛像,但多半是为了培植人天福报,是出于自我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护持佛法。那些有道心的出家人,也往往只偏重个人修行。事实上,出家人承担着住持正法的责任,不仅要自己修行,还有责任化世导俗,续佛慧命。但在汉传地区,多数人缺乏这种意识,这就使得教界没有形成学法、弘法的氛围。如果正法得不到弘扬,就会出现迷信、盲信的现象,影响佛教的健康发展。
所以我们要大力倡导菩提心,让大家认识到,弘法是最有意义的事。作为佛弟子,我们要学佛所言,行佛所行。如果不利益众生,修行是无法圆满的。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众生?唯有发菩提心,弘扬正法,让众生于法受益。这既是在利他,也能在弘法过程中长养并圆满菩提心。
总之,只有弘扬菩提心,才能改变当今教界存在的三种弊端。
5.弘扬《入行论》是时代的需要
为什么说弘扬《入行论》代表时代的需要?因为菩提心是觉醒而利他的心,其价值也体现在这两方面。
首先,这个时代需要觉醒的智慧。今天是物质高度繁荣的时代,也是精神高度无明的时代,到处充斥着错误观念和混乱情绪,使人看不到生命的前景,活得空虚而迷茫。从另一方面说,外在的种种诱惑正不断激发人们的贪欲和需求,使人忙于追逐。这些需求和对需求的执著,又会引发焦虑、压力、恐惧、孤独、没有安全感等不良情绪,就像泥潭一般,使人深陷其中,活得很累。
如何摆脱无明形成的观念和心态?佛法认为,每个生命内在都具足觉醒的智慧,开启这一智慧,才能引导我们破除无明,走向解脱。而菩提心正是开启智慧的重要力量,所以它是时代的需要,甚至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唯一的出路。正如《入行论》所说的那样,凡夫生命中善的力量极其微弱,而无明形成的贪嗔痴和不良串习却无比强大。如果没有菩提心,将无法战胜烦恼,摆脱迷惘,生命也难以改变方向。
其次,菩提心是利他的动力,可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我们处在一个自我高度张扬的时代,根据达尔文的理论,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大的自我,造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包括人与自己的对立。这些对立又会带来竞争,乃至冲突。
从个人来说,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我们所有的贪嗔痴,所有的焦虑、恐惧、不安、孤独、没有安全感,都是由我执引起的。从社会来说,我执又是一切冲突的根源。如果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大众的利益,不考量社会的健康发展,就会导致种种恶性竞争,及治安、环保等一系列问题,并使对立、竞争和冲突不断升级,使世界不得安宁。
怎样才能去除我执?佛教的常规理路,是开智慧,证无我。事实上,利他也是瓦解我执的有效途径。在利他过程中,心量会不断打开。当心中装进越来越多的众生,我执自然会随之弱化,由此而来的烦恼也会随之减少。这些恰是证悟空性的基础。智慧不是修出来的,而是我们本自具足的,只是被烦恼遮蔽,被我执抓取的假相遮蔽。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正是在扫除遮蔽内心的尘垢,使智慧得以显现。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世间一切关系都是缘起的,人与众生彼此平等,人与自然相互依赖,从而改变自我中心的定位,在关注自己的同时,考虑到大众利益。你怎么对待众生,众生也会怎么对待你,所以利他就是利己。当大家都能以慈悲心相待,社会自然和谐安定。
可见,弘扬菩提心也是时代的需要,是究竟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途径。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曾经说过,“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我执,发起无我利他的菩提心,确实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6.《入行论》是阐述菩提心教法的宝典
有关菩提心教法的经论虽然不少,但对菩提心有完整阐述的,当推《入行论》。那么,本论和其他大乘经论有什么不同?
第一,在其他经论中,发心通常属于配角。如《金刚经》开篇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告诉我们要发心。接着就是“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说明怎么证悟空性,即发心之后干什么,但并没有说为什么要发心,又该如何发心,其他经论大多如此。也就是说,发心只是一个开始。结果不少人就把这个重要的开始忽略了,直接将重点放在后面,没注意到应该先发心,才有其后的一系列修行。而在《入行论》中,发菩提心就是主角。整部论典都在阐述如何发起菩提心,修习菩提心。
第二,在其他经论中,发心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但在《入行论》中,从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直到成佛,整个过程都贯穿菩提心,层层深入。通过系统修学,引导我们认识发心在大乘佛法中的核心地位。讲到菩萨道的修学,我们会想到六度四摄,想到证悟空性,但很少想到,修布施和菩提心有什么关系,修忍辱和菩提心有什么关系,修禅定和菩提心有什么关系,修正见和菩提心有什么关系。事实上,菩萨道的所有修行,六度四摄也好,正见、禅修也好,都是立足于菩提心,是为成就菩提心服务的。从愿菩提心到行菩提心,从世俗菩提心到胜义菩提心,构成了菩萨道的完整修行。当我们学完《入行论》,再来看菩提心,就不再是简单的三个字,更不是人们平时常说的那样,东西吃不完也来“发心”,事情没人做也来“发心”,那是对发心的矮化。
第三,在其他经论中,发心通常只是理论,缺乏系统且可操作的阐述,而这正是《入行论》的重要特点。发菩提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落到实处,所以操作性尤为重要。首先是认识上的准备,知道为什么要发心,又该怎么发心。但这只是开始,不是发起就结束了。因为发心是缘起的,如果这念愿心得不到滋养,就会失去力量,甚至退转。所以要进一步使菩提心变得坚固,增长广大。对于凡夫来说,发起菩提心的同时,还会夹杂贪嗔痴,这就必须以空性见去除其中的杂质,不断提纯,才能最终圆满。就像种树,从改良土地、栽种树苗开始,然后要灌溉、施肥、修剪,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在《入行论》中,寂天菩萨以经典为依据,运用种种比喻,以理性和感性兼备的语言娓娓道来。其中很多表述非常生动,但背后又蕴含严谨的逻辑思辨,每一步解读都让人认识到:必须这样去做,否则就没有退路。同时还建构了一套有效的方法,让我们从发心到实践,有次第地步步向前。
其中的禅修方法,属于观察修和安住修。所谓观察修,即运用理性,通过如理思维改变观念,获得正见,以此调整心行,从错误观念转变为正确观念,从不良心行转变为正向心行。这也是《道次第》核心的两句话——“舍凡夫心,发菩提心”。事实上,宗喀巴大师撰写《道次第》时深受本论影响,尤其是上士道“自他相换”的修法,直接来自《入行论》。生命有两个系统,一是迷妄的凡夫系统,一是觉醒的圣贤系统。学佛的过程,就是以菩提心为引导,走出迷惑,走向觉醒。通过《入行论》的学习,使菩提心的修行不再是理论,而是可以在生活中全面落实。
以上,从六个方面说明了《入行论》的意义。学习这部论典,不仅可以提升个人修学,为实践菩提心提供系统、完整、深入的指导,还能弘扬大乘精神,促进汉传佛教的健康发展,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众生带去究竟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