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汉传佛教属于大乘,多数出家人是依“三坛正范”的传统受戒,在一个戒期内受完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对在家居士来说,也往往以受菩萨戒为标配。但是否对菩萨戒有明确认识,是否有能力践行?其实未必。怎么使菩萨戒落到实处?我在弘扬菩提心教法的同时,还宣讲《瑜伽菩萨戒品》,并根据其中要求编写了菩萨戒的传授仪轨,为四众传授瑜伽菩萨戒。希望大家在明确菩萨戒的意义和要求后,如法受持,努力践行,成为心行一致的大乘佛子。本文是为三级修学学员的授戒记录,包含仪轨和受戒意义的开示。

一、请师

  大德一心念,弟子某甲今请大德传授瑜伽菩萨戒,愿大德为我传授瑜伽菩萨戒。我依大德故,得受瑜伽菩萨戒,慈愍故。(三说)

二、唱炉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三、戒师开示

  今天是观音菩萨圣诞,我们在这个殊胜而吉祥的日子受菩萨戒,有着特殊的意义。受菩萨戒就是学做菩萨,而菩萨最重要的特质是慈悲。尤其观音菩萨,更是大慈大悲的典范。
  大家有这份发心,既是多生累劫的善根福德因缘,也是通过多年修学,对人生有了清晰的定位,深刻认识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以贪嗔痴为基础的生命是没有出路的。如果不能摆脱这种状态,只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同时我们还看到,每个生命都有觉悟潜质,蕴含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的品质。我们向往这样的品质,希望以佛菩萨为楷模,断除烦恼,成就他们那样的功德。推己及人,还要想到六亲眷属,乃至一切众生,同样深陷无明、烦恼、迷惑中,无法自拔。所以我们不仅是为了自己修行,还要帮助众生走出惑业泥潭,走向生命觉醒。
  大家在此受菩萨戒,是看清生命现状之后作出的选择。而不像有些信众,听到大家说菩萨戒殊胜,就跟风受一受,却不清楚这个身份意味着什么,具有什么内涵。自然也就不知道,受戒前要做哪些心理准备,受戒后又该如何落到实处。
  我们此前已受过菩提心戒,这点特别重要,意味着对菩萨道已经有了明确选择。社会上有句话,叫作“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当然这不是否定努力,而是突出选择的作用。因为选择是需要智慧的,如果选择出错,越努力,越是南辕北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或从政经商,或研究科学,或从事艺术,有才华的人比比皆是,努力的人更比比皆是。但如果没有佛法指引,就看不清楚生命真相,只能在贪嗔痴中忙来忙去。这样的生命是看不到希望的。
  发菩提心,是对生命作出最有价值的选择,同时也意味着,对法界众生作出承诺:不仅自己走向觉醒,还要带领众生走向觉醒,以此作为尽未来际的使命。这是庄严的承诺,更是伟大的承担。所以当我们真正发起菩提心时,法界都会为之震动,十方诸佛都会为之欢喜。这是受持菩萨戒的重要基础。我经常说,很多人虽然受了菩萨戒,但既没有菩提心,也生不起慈悲心,结果成了假冒伪劣的菩萨。
  菩萨的内涵是智慧和慈悲。有智慧,我们才有能力拯救自己;有慈悲,我们才会愿意帮助他人,否则对众生是无感的,更谈不上帮助。三级修学正是围绕智慧和慈悲,施设明确的路线和方法,还有一群伙伴共同前行。虽然菩萨道充满艰辛,但在我们营造的良好氛围中,可以彼此增上,相互激励。
  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发自内心的真切愿望。行菩提心,是在愿心引导下,受菩萨戒,行菩萨行。我们学过《道次第》,上士道安立的六度四摄,就是菩萨行的项目。其中,六度的重点是自身成长,四摄的重点是饶益有情。这些只是道德要求,而菩萨戒是把相关内容制度化,成为必须落实的行为规范。
  和声闻戒相比,菩萨戒的内涵更为广泛。比如声闻戒的受持时间是尽形寿,而菩萨戒是尽未来际。声闻戒是偏向止恶,告诉我们不要做什么。而菩萨戒有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不仅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提醒我们必须做什么。对于其中规定的自利利他的善行,不做同样会犯戒。
  菩萨戒有很多种传承,汉地流传最广的是“梵网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即十条重戒、四十八条轻戒,要求最为严格。还有“优婆塞菩萨戒”,有六重二十八轻,即六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要求相对简单。我们今天受持的“瑜伽菩萨戒”,将三聚净戒统摄为四重四十三轻,即四条重戒、四十三条轻戒。其中,对什么情况属于犯戒,什么情况不算犯戒,以及犯戒后如何忏悔,开遮非常善巧。当年,太虚大师就特别倡导并弘扬此戒。
  今天有些人是正式受,也有些人是随喜受,不论哪一种,都要至诚发起菩提心。希望大家珍惜善缘,为未来修行打下基础。

四、请圣

  受戒者至诚迎请十方三宝的加持和证明。我念一句,大家跟一句。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三世一切诸佛。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
(三说三拜)

五、大乘皈依

  发心者忆念轮回苦,忆念三宝功德,生起至诚皈依之心。我念一句,大家跟一句。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三说三拜)

六、受持七支供

  受持七支供,是依普贤菩萨的见地,帮助我们打开心量,快速净化业障,积累成佛资粮,为受持菩萨戒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

七、发心乞戒

  作为戒子,要祈请和尚为自己传授菩萨戒。
  戒子:大德一心念,我今欲于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萨净戒,若我无诸障损,惟愿哀愍听受。(三说)
  戒师:随喜各位,我可以为大家传授菩萨戒。

八、审查受戒条件

  菩萨戒乃具缘成办,作为戒子,具备相应条件方能得戒。所以正式纳受戒体前,先要做一番审查。
  1.动机是否清净
  首先要考量,受菩萨戒是否发自内心的自觉选择,是否认识到这是生命的究竟出路,还是外在因缘使你作出选择?
  戒师问:汝今受菩萨净戒,非为竞胜他人否?非为他人自在、驱使否?
  戒子答:否。
  戒师问:汝今受菩萨净戒,是否自愿、自觉之抉择?
  戒子答:是。

  2.对菩萨戒的认识
  其次,要对菩萨戒有所了解,具足信心,而不是盲目受戒。
  戒师问:于诸菩萨经藏、论藏(特指《菩萨地》)已听闻否?
  戒子答:少许听闻。
  戒师问:已有知解否?
  戒子答:少许知解。
  戒师问:具足信心否?
  戒子答:具足。
  戒师问:有力持守否?
  戒子答:有力持守。

  3.审查发心
  这是关于发心的审查,是否将利益众生作为发自内心的愿望。
  戒师问:善男子、善女人应听受:汝今于诸有情,愿未得度者令其得度否?未解脱者令其解脱否?未安稳者令其安稳否?未涅槃者令其般涅槃否?绍隆佛种令不中断否?
  戒子答:愿意。

  4. 是否发起愿菩提心
  这是关于受菩提心戒的审查,在此基础上,才有资格进一步受菩萨戒。
  戒师问:汝发起愿菩提心否?
  戒子答:已发。

  5. 当下决定
  最后确定,戒子是否愿意在这位戒师和尚座下受戒。
  戒师问:汝今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受诸菩萨一切净戒否?

  戒子答:愿意。
  完成如上问答,我们就有资格纳受菩萨戒体。

九、正行仪轨

  正行仪轨是通过三次羯摩宣誓完成。大众长跪,合掌恭听。
  汝如是名,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听受: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如是学处,如是净戒,未来一切菩萨当具;如是学处,如是净戒,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学。如是菩萨一切学处、一切净戒,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汝能受否?
  戒子答: 能受。
(三说)
  在此过程中,要伴随相应观想。戒师宣说第一遍羯摩文时,戒子观想戒体在法界震动;宣说第二遍羯摩文时,观想戒体涌入虚空,如云如盖,遍布大千;宣说第三次羯摩文时,观想戒体自虚空降临,从头顶进入内心,在阿赖耶识种下菩萨戒的戒体。这将成为未来菩提道上的强大动力,因为三世诸佛及一切菩萨都是依此成就的。
  随着戒师的三问,戒子三答“能受”。在第三遍时,戒子应观想,菩萨戒未得者令新得,得已衰微者令其恢复,得已未衰微者令加倍增长。

十、启白请证

  戒师恭敬合掌,启请十方诸佛菩萨证明:
  某名(通常念一主要戒子名)菩萨等,今已于我所(能授戒师自称),乃至三说受菩萨戒。我某菩萨已为某受戒菩萨作证,惟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证者,于此现前受戒菩萨亦为作证。(三说)
  (如是受戒羯摩已,从此无间,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现住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前,法尔相现。谓于座处起震动相,由此表示,如是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尔时,十方诸佛菩萨复于如是菩萨法尔之相,生起忆念;由忆念故,正智见转;由正智见转,如实觉知某世界中某名菩萨于某菩萨所正受菩萨净戒。诸佛视此受戒菩萨如子,菩萨视此受戒菩萨如弟,生亲善意,眷念怜愍。由佛菩萨眷念怜愍,令是菩萨希求善法,倍复增长,无有退减。当知是名受菩萨戒启白请证。)
  从今往后,我们就能成为如来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以十方诸佛为家长,以无量菩萨为兄长,时时感得佛菩萨的忆念和加持。这并不是因为佛菩萨有分别心,而是我们已和他们进入同一轨道,自然容易被忆念,被加持。我们要追随古圣先贤的脚步,成就佛菩萨的利生事业。从当下来说,就是要从三级修学中受益,进而帮助众生从迷惑走向觉醒。
  菩萨戒是“如何做好菩萨”的行为规范,我们受戒之后,还要经常读诵,努力受持,同时不断检讨、完善,真正成为合格的菩萨行者。

十一、回向

  最后,我们把受戒功德回向法界众生。
  受戒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离迷惑得解脱。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