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真际寺青苔之韵

觉昕

   山野石林随处可见的苔藓,从古至今,一直是诗人笔下常见的主角。

   唐代白居易的“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静绿绝纤埃”描述了苔藓远离俗世尘埃,在静谧的环境中散发着幽香的美好场景。孟浩然的“金涧铒芝术,石床卧苔藓”,将灵芝与苔藓一起赞歌,足见苔藓特殊的风骨和气韵。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式园林建筑采用苔藓,作为绿化场景来营造“阶上苔痕绿,林深俗世远”的意境。

   “苔藓绿油油,景色宜人最,寺院有苔藓,自然之禅意”。青苔因其古朴宁静的特性,被运用于寺庙的园林造景中。温州雁荡山的真际寺,就是用苔藓取代草本植物作为地表覆物,整座寺院处处皆青苔,绿意葱茏,置身其侧,神静禅悟,将自然的隐藏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跨进山门,石板路的左右两侧就有苔藓造景。如果不刻意去看,视线很难先观察到它们。这可能就是苔藓的特点,安静内敛,却能让整个环境更加自然和谐。近距离观察时,会发现青苔虽然娇小如绒却青翠常绿,无论是阳光照耀还是雨露润泽,呈现出的独特光泽无不在阐述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行走在真际寺的每一个区域,都有不同的苔藓布景。有的和兰花相得益彰,有的和竹子相映成趣,有的调柔磐石的力量,有的安然于松竹之侧。它们举重若轻,有仙骨之姿。青苔喜阴,越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越发葱绿,这样低调安静充满生命力的形象,正是东方文化理想生活的重要元素。

   青苔的护理是一件持久且辛苦的事。义工们需要趴在苔藓地里,把过高的杂草一根根拔掉,把碎物一个个挑出来,把落在苔藓里的叶子一片片捡出来,以保证苔藓健康有序地生长。每一个动作都要小心认真,不能伤害到它们。常常一趴就是半天,虽然辛苦却从不间断。

   义工们称之为“正念整理”,在整理苔藓地的时候,带着觉察的心,尊重事物的缘起,恭敬谦卑地对待大自然。安住在当下,不评判,不随顺自己的贪心和嗔心。这个时候的正念整理,整理的不仅是杂草和落叶,更是自己的妄心。

   苔藓为草卉中之最微者,然山海、林原、径庭、田园,无处不见其形色。自古以来,人类赋予青苔各种意义。比如“苔生”表示青苔在漫长的生长时间里,延续希望和活力。真际寺用青苔造景,希望每一个踏进山门的人都能明白,人生亦当如青苔,无论尘世如何喧嚣,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寂静、超然的心,拥有“苔花虽如米,却学牡丹开”的繁荣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