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讲于广州中山纪念堂

济群法师

  非常高兴,在中山纪念堂这个恢宏的场所,和大家共同探讨“中国企业家的精神困惑与希望”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生问题。

  生活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困惑。佛教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无明所致。所谓无明,即没有光明,就像暗无天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下,我们看不清自己,不知道“我是谁”;也看不清世界,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所以,佛教又将无明称为“迷”,与此对应的,则是“悟”。学佛所做的,就是摆脱迷惑,走向觉醒,这是佛法修行的核心所在。

  佛教有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之分,即通常所说的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其中,每个语系又有诸多宗派。但这些宗派只是代表不同的认识角度和修行方法,最终都指向共同的核心——那就是转迷为悟。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呆在一片漆黑的房间,只要出现任何一点异常响动,都会让人胡思乱想,甚至惊恐万状,衍生许许多多的可怕想象。事实上,我们的生命状态正是如此。因为迷惑,就会出现种种误解,带来重重烦恼。

  这些错误认知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二是对世界的错误认知。每个人都是戴着有色眼镜在看自己,看世界,这个眼镜包括我们的感官、情绪、经验等等。因为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看到的自己和世界,都是被改造过的,充满偏见和主观臆断,这是造成一切烦恼的根源所在。

  本次讲座的题目,是“企业家的精神困惑与希望”。在二十多年的弘法过程中,我曾接触过不少企业家。作为这样一个比常人有更多担当和责任的群体,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困惑?我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幸福的困惑,二是成功的困惑,三是安心的困惑,四是道德的困惑,五是慈善的困惑。今天,我们就从佛教的角度来探讨,为什么会有这些困惑,又该如何摆脱。

一、幸福的困惑

  近几十年的发展,使很多人从贫穷走向富有。早期,人们更多是面对如何赚钱的困惑,希望事业有成的那一天,过上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今天,很多人富起来了,成为众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名车豪宅,周游世界,幸福是否如期而至了呢?其实未必。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富豪中抑郁症患者不在少数,甚至有不少身家亿万者相继自杀。他们在功成名就的灿烂光环下,以如此决绝的方式结束人生,何其不幸! 

  为什么会这样?是幸福对他们格外吝啬吗?是幸福与他们天生无缘吗?都不是。原因在于,我们的前提就设定错了。我们把财富等同于幸福,以为有钱就能获得幸福。事实上,它只是构成幸福的诸多因素之一,不是必然的,也不是决定性的,更不能将两者划上等号。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人生幸福?我觉得,应该具备以下五个素养。

  1.接纳不幸的能力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中,时常会发生各种不幸,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家庭、情感、事业、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变故。很多人本来过得风平浪静,但只要发生一点挫折,或一件不符合自我设定的事,整个人就崩溃了,陷入极度的烦恼中。

  我们对人生充满期待,而我们期待的幸福,多半是建立在顺境之上。我们希望一切都按自己的设想进行,不愿接纳任何逆境,甚至根本就不具备接纳逆境的能力。但我们要知道,世界是无常变化的,顺境必然伴随着逆境。如果没有这样的认知,就会在顺境时忘乎所以,在逆境时倍受打击。

  反之,如果我们有接纳的能力,知道有生必然有灭,拥有必然伴随失去,就能坦然接受一切变化。非但不会因为失去什么受到打击,还会将一切逆境转化为成长的增上缘。事实上,逆境是相对而言的。就某件事来说,或许是影响事情顺利进展的阻碍;但对我们自身来说,往往是一种提醒,让我们检讨,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为什么会招感这样的因缘?从而及时调整,不断完善,更从容地迎接人生挑战。

  当一切逆境都不能干扰我们,当所有不幸都被我们接纳并转化,还有什么能阻碍幸福的步伐呢?所以说,接纳不幸才是人生幸福的首要保障。

  2.幸福需要有福

  古人视“五福临门”为祥瑞,所谓五福,即长寿、富足、康宁、好德和善终。一是长寿,福寿绵长,不是早夭或遭遇横祸而死。二是富贵,富甲一方,且受人尊敬。三是康宁,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四是好德,宅心仁厚,慈悲待人,使福报可持续发展。五是善终,临命终时如瓜熟蒂落,安详而去,为人生划上圆满句号。

  如何才能拥有这样的福报?就需要培植福田,播种善果。我们在年轻时,往往信奉“人定胜天”,以为只要自己努力,什么事都做得成。有了一定人生阅历之后,会发现生活远不是那么简单。除了自身努力,机遇的差别,也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从佛教角度来说,所有机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源于自身积累。其中,既有今生的努力,也有往昔的福报。

  福报来自耕耘。我们希望人生顺利,就要带着慈悲心去帮助那些贫苦无依的人,带着感恩心去报答一切有恩于我们的众生,带着恭敬心去尊重那些有德的师长和智者。就像播种才能收获那样,只有培植福田,人生才能有源源不尽的福报。

  3.少欲方能知足

  其实,幸福就是需求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感觉,而这种满足正是所得与欲望之间达到的平衡。如果把所得比做分子的话,欲望就是分母。当所得超出欲望,我们会觉得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所得小于欲望时,我们就会觉得不满足,不平衡。每个人的所得是相对固定的,能否感到满足,很多时候是取决于这个分母,取决于欲望的大小。

  如果一个人欲望少,不需要太多所得就能达成平衡,生存成本比较低,相应的,幸福的成本也比较低。反过来,如果欲望太大,需求太多,就像一个超大的分母,必须有同样大的分子才能达成平衡,生存和幸福的成本也将随之提高。所以,古圣先贤都告诫我们,知足才能常乐。

  有个成语叫“欲壑难填”。如果对欲望不加节制,任由它无限扩张,那么无论你拥有多少,与这个无限大的分母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永远不能达成平衡,幸福自然也就遥遥无期。

  4.积极正向的思维

  有些人看问题偏于负面,遇到什么都忧心忡忡,甚至会平白无故地想出很多问题,杞人忧天即是一例。也有些人能在任何事情中发现有利因素和希望所在,不论环境如何,都能随遇而安,乐在其中。可见,我们对世界的感受,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认知模式。现在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帮助我们训练正向思维方式。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发现其中的意义,从而挖掘自身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

  从佛教角度而言,不仅要正向地看问题,更要以智慧如实观照,所谓“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的世界。当你带着一份仇恨、对立的心看世界,会觉得所有人都在和你过意不去。反之,如果带着慈悲、包容的心看世界,会觉得所有人都亲切友好,没有谁是你的敌人。同样,如果我们带着错误观念看问题,时刻都会制造烦恼。而学会以智慧观照内心,审视外境,就能在面对每一个问题时,从中学习并成长。

  佛法的不同经论,如《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等,提供了大量的人生智慧。千百年来,中国古人正是依这些经典修身养性,调整心行。这些智慧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人,如《金刚经》“所谓……即非……是名……”的三段式,《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空性思想,都可以教导我们在入世时培养超然、无所得的心态。

  5.良好的心态

  幸福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心既是幸福的源头,也是痛苦的源头。当内心现起烦恼时,就会没完没了地制造痛苦。现代人有了丰足的物质生活,我们今天拥有的一些享乐,是古代帝王都望尘莫及的。但我们快乐吗?事实上,烦躁、压力、迷茫、空虚、没有安全感,才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而这一切的制造者,正是“心”。所以说,心就是情绪的加工厂。你有一条什么样的生产线,就会加工出什么样的产品。

  我们什么时候最容易开心?就是内心充满正能量的时候,也是放下压力、没有烦恼的时候。当我们完全放空时,才能体会到心灵深处涌现的欢喜。这是心本来具有的能力。就像一个泉眼,当你把遮挡它的石头、杂草、污泥全部清理之后,清泉就会汩汩而来。

  以上,是获得幸福必须具备的五个条件。可见,幸福是由综合因素构成的,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也不是享乐就能获得的,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已。如果想要过得幸福,一是要增加抗压力,能够接纳不幸;二是要培植福田,使幸福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少欲知足,降低幸福成本;四是要正向思维,具备转化的智慧;五是要有良好的心态,使幸福有充分的生长空间。

二、成功的困惑

  什么是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成功的意义又是什么?现在有不少企业家,虽然事业有成,但过得很累。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身心都休息不下来,浮躁动荡,片刻不停。二是缺乏安全感。我们原来觉得,没钱没权的人才没有安全感,为什么拥有那么多还是没有安全感呢?三是得不到认可,很多人追求成功,是希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为什么有钱有势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尊重和认可?

  1.评估系统的偏差

  这些困惑的产生,是因为对成功的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对成功的评估系统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福布斯之类的财富排行榜。它所关注的只是拥有多少财产,并以这些数字作为成功标杆。这个评估系统的最大问题,是仅仅从做事的角度,或者说,仅仅从结果来认定成功与否,严重忽略了做人的部分。

  事实上,做事和做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如果单纯追求做事,把扩大企业、积累财富、提高地位作为人生追求,很容易被我执所利用,使所有努力都用于满足自我的各种感觉。

  世间的人,除了生存之外,基本都在为三种感觉而奋斗,那就是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和主宰欲。所谓重要感,即通过努力,使自己在某个群体中突显出来。进一步,是努力在身份、地位、财富等各方面比别人优越。再进一步,就希望别人都能顺从于我,以我为中心,被我主宰和支配。

  这些感觉,正是我执的三种表现形式。我们一辈子忙来忙去,到底为谁打工为谁忙呢?其实,真正的幕后主使就是这个“我执”。所谓我执,就是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认定。也就是说,我们都在为这个错觉打工。

  无论是谁,也无论在什么领域,要营造这样的重要感、优越感和主宰欲,都不是容易的事。而要维护这三种感觉,就更是辛苦!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都很优越,都以你为中心。如果你在乎这些感觉,一旦它们受到挑战,焦虑、失落、挫败等种种负面情绪就会接踵而至。所以说,这三种感觉隐含着极大的副作用。如果把它作为成功的象征来追求,注定会让自己疲于奔命。

  2.忽略做人的问题

  除此以外,忽略做人又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如果把做事当做唯一目的,没有做人的标准和底线,很可能急功近利,干出很多不该干的事情,甚至不择手段,铤而走险。如果这是属于道德范围的不良行为,就会使人良心不安,被愧疚折磨;如果这是属于触犯法律的犯罪行为,还会受到法律制裁,付出沉重代价。可见,单纯把做事和结果作为成功标准,有着种种潜在的过患。

  真正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做事,还伴随着做人。在传统的东方文化中,特别重视为人处世之道,以成为君子乃至圣贤为人生目标。在佛教中,则是以成就佛菩萨品质为修行目标。也就是说,做人才是根本,做事不过是做人的一个方面,一种手段。

  所以,我们应该本着做人的原则去做事。在做事过程中,完成我们的人生追求,印证我们的人生价值。如果立足于这个角度,做人和做事就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3.成功人士应该具备的素养

  作为一个企业家,对如何做事,应该有丰富的经验。以下,我从佛教的角度,对一个成功人士应该具备什么素养,提供四点建议。

  (1)有精神追求

  这个精神追求,包括信仰,也包括崇高的人生信念和相应的道德准则。说到精神追求,不少人可能觉得有点空洞,有点陌生。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大家熟悉的是物质追求,是各种产品的升级换代。精神追求是什么?又该如何追求?

  我曾应“戈友会”(重走玄奘路的企业家们)之邀,为他们讲过“玄奘的精神”。在一千多年前,玄奘三藏靠什么支撑他穿越茫茫戈壁,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独行万里?除了对信仰的虔诚,还有“勤奋好学、为法忘躯、淡泊名利、临危不惧、无我利他”的精神追求,这是他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所在。

  人的存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在我们内心,既有不良心理活动,也有正向心理因素,这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命状态。没有健康的身体固然痛苦,但没有健康的心灵,更会让人生不如死。近年来,忧郁症患者与日俱增,不少人为此饱受折磨,走上绝路。即使看似健康的群体,也往往被焦虑、茫然、缺乏安全感所困扰,心事重重,不得自在。如果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或周围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就会真切感受到,心理健康究竟有多么重要。

  高尚的精神追求,可以引导我们开发生命内在的良性潜质,成就健康的心态和人格。现代人关注的往往是“我拥有什么”,却不重视“我是什么”。其实,一个人是什么比拥有什么重要得多。你拥有什么,和你只有暂时的关系,而你是什么样的心态和人格,则会长久影响你的生命。不仅在这一生,还会生生世世地产生作用。

  改革开放后,对物质压抑已久的渴望得到释放。这种爆发力是如此之强,几乎以席卷一切的态势,冲击着所剩无多的传统道德。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流行着“道德多少钱一斤,良心多少钱一斤”的调侃。如果没有精神追求,道德自然就一文不值。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什么?是个人心态的扭曲,是家庭伦理的丧失,是社会公德的缺位,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新闻中,触目可见各种恶性案件,正是道德缺失后的必然结果。

  只有重建高尚的精神追求,我们才会知道道德的重要性。作为企业家来说,虽然要创造物质财富,但同时应该有精神追求,并具备相应的道德修养。因为道德是锻造人格的原材料。只有通过对道德的践行,才能成就健康的心灵,高尚的生命品质。这种精神财富是物质不可比拟的,是每个生命需要的,也是整个社会需要的。

  (2)合法经营,生财有道

  如果单纯以做事为导向,人们就会以牟利作为压倒一切的标准。结果是,工厂生产假货,农民滥用农药,商家欺诈销售,甚至连医院、学校都想方设法地创收。当一切都在向钱看的时候,我们都成了受害者或施害者,并使整个社会陷入人人自危的恶性循环中。

  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将做事和做人结合起来,以做人的成功为导向。作为企业家,我们的行为不仅关系到自己,也直接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人。如果在遵循道德的前提下合法经营,经营企业就是自利利他的善行,既能使自己获利,也能使员工受惠,还能为社会提供产品,创造财富。这是保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为大家信任你,社会需要你。

  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让内心坦荡,没有任何不安和愧疚。如果为利益不择手段,做了不该做的事,就像埋下一个隐患,随时要担心它的爆发。即使没有遭受法律惩罚,也会受到良心谴责,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话,即使赚得再多,或是成了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就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样,终有一天,会因真相暴露而遭人唾弃。 

  (3)保有超然的心态

  现代人普遍活得很累,原因是什么?无非是因为贪著,因为心对外境粘得太紧,对财富和权力粘得太紧。当我们有十分在乎时,会带来十分的压力;而当我们有一百分在乎时,就会带来一百分的压力;当这种在乎超过一百分时,我们就会被自己制造的在乎彻底压垮。或许有人会说,做企业就意味着各种身不由己的责任,随便一句“放下”,不是不负责任吗?须知,不粘著不等于不努力,而是在积极努力的同时,不被结果和成败所转。

  怎样才能放下粘著?这就需要学习佛法智慧,这是解粘去缚的特效良药。我曾和心理学界有过多次交流,并就“《心经》与心理治疗”“《金刚经》与心理治疗”等主题进行探讨。为什么古代文人对《心经》《金刚经》情有独钟?就是因为这些经典可以帮助他们透彻世间真相,厘清物我关系,从而知道自己在这个世间应该如何定位,如何自处。

  《金刚经》有个著名的偈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我们用这种智慧来审视事业、情感、家庭和人际关系时,内心就会多一些超然物外的豁达。在这样的心态下,我们一样可以积极开拓事业,一样可以承担家庭责任,一样可以处理人际关系。当所有这些不再对你形成干扰,人生才会因此自在。

  总之,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佛法智慧对我们都有莫大助益。顺境时,让我们有努力的方向;逆境时,让我们有超然的心态。所以,对于比常人有更多责任的企业家来说,尤其应该学一些佛法智慧,才能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以超然之心看风云变幻。

  (4)培养利他心,参与公益慈善

  佛法认为,一切烦恼痛苦都来自我执。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在乎自己的人,往往活得越累,越辛苦。因为他要防范的东西太多了,随时都要担心自身利益受到侵犯,发展到极端,会觉得防不胜防,不惜与所有人为敌。反之,当一个人更多地关注社会大众,参与公益慈善,心胸就会随之开阔,我执也会随之弱化。当我执得到对治,还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心生烦恼、痛苦不堪的呢?

  利他不仅可以弱化我执,还能使慈悲心得到增长。这是属于正向的心理因素,也是令身心恢复健康的免疫力。当我们内心充满慈悲,处处想着他人时,不良心行就没有生长空间了。同时,因为和他人广结善缘,也会收获善意的回应,让我们的心从冷漠变得温暖,从坚硬变得调柔。一个温暖而调柔的人,让他人欢喜,更让自己舒服。

  4.做人的成功标准

  什么是做人的成功标准?我觉得,首先是生活过得开心、幸福、有质量,而不是让工作占据生活的全部,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压力重重,疲惫不堪。其次是家庭和谐,妻贤子孝,并对家人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不是因为忙于工作应酬,甚至自身品行不端令亲人感到痛苦。第三是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主要取决于你的公益心和利他心,是否愿意将所得回馈社会,惠及大众。第四是身心健康,有相应的道德文化修养,而不是为了事业失去健康,甚至出卖良心。第五是事业有成,使员工因为你的企业而成长,使大众因为你的企业而受益。

  总之,对成功来说,做人和做事不可偏废,其中又以做人为根本。现在的人为什么对成功产生困惑?就是因为对成功的定义从开始就错了,单纯追求做事的成功,忽略做人的成功。结果把事情做成后,却发现健康问题、人生问题、家庭问题乃至社会问题接踵而至。身体不健康,就无法享用物质财富;心灵不健康,无论拥有什么依然烦恼重重,不得自在。如果一个人身心不健康,即使拥有再多财富,在别人眼里再“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三、安心的困惑

  在我接触的企业家中,不少人都存在安心的困扰。虽然已经赚了很多钱,生存早已不成问题,甚至有了几十辈子也享用不尽的财富,但还是没有安全感,甚至说不清这种不安全感来自何处。同时,总觉得心浮气躁,无法安静,让自己活得很累。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解决安心的问题?

  1.如何获得安全感

  安全感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社会因素,二是内心因素。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到市场环境,很多看似毫不相关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比如美国的股市会影响中国市场,此外,世界各地的战争、自然灾害及种种意想不到的状况,也和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我们身边,社会治安混乱,恶性案件频发,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也会碰到这些问题。这让生活充满了各种不确定。

  这些外在环境之所以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关键在于我们对它有一份依赖,有一份在乎。人们总是对自己所拥有的充满永恒的期待。虽然我们知道人有生老病死,旦夕祸福,但在潜意识中,这些仿佛都与自己无关。我们对自己的默认设定,是健康平安,诸事顺利。包括对感情、家庭、事业等与我有关的一切,都有这样一份期待。如果这种期待的程度很强烈,并对此产生依赖的话,就会因为害怕失去而产生不安全感。

  要摆脱不安全感,首先要接纳无常的事实。“诸行无常”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它告诉我们,从内在身心到外在世界,包括感情、家庭、人际关系,包括社会、国家、世界,乃至一切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如果真正明白无常是诸法实相,存在于一切法,一切时,那么,我们就会接纳而非抗拒这种变化,更不会在变化尚未发生时就心存恐惧。没有依赖,就没有失去依赖的恐惧;没有在乎,就没有在乎而得不到的失落。

  我们的心,本来是圆满而独立的。《坛经》中,六祖在悟道时发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为什么这颗清净且能生万法的心会失去独立?就是因为我们把自己丢了,所以要向外寻找。

  在寻找过程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建立各种依赖,作为自我的投射。比如手机,今天有很多人已经把手机视为身心的一部分,视为自身的某个器官,根本无法离开,甚至出现“手机依赖症”的心理疾病。一旦手机不在身边,就魂不守舍,焦躁难安。不过在几十年前,世界上还根本没有手机这个东西,更谈不上为此影响生活,影响身心。即使在几年前,没有微博、微信等沟通方式时,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也没有如此强烈。仅仅几年,手机已经把很多人成功地驯化为“低头族”,而且是数量巨大的一个族群。

  这种对手机的依赖是生命本来的需要吗?显然不是,而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不知不觉培养起来的。事实上,我们对世界的每一种依赖,都是自己培养起来的。对外在世界的依赖越多,受控的因素就越多,就越容易患得患失,害怕失去。反过来,我们的依赖越少,生命就越独立。只有真正独立之后,我们才能做心灵的主人。

  那么,怎样才能摆脱已经建立的依赖?一方面要树立正见,知道自己贪著的对象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贪著本身是怎么回事。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禅修,将这种认识落实到心行,对此确定无疑,而不仅仅是流于表面的知道。当我们的心完全自足,对世界不再有任何依赖,也就没什么需要担心的,自然不存在安全感的问题。

  2.静心之道

  很多人会熟悉这样一句话:“我很想静一静,但怎么都静不下来。”为什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贪著太多,欲望太多。整个社会都要拉动消费,所有商家都在鼓励消费,在这样的诱惑下,贪著失控了,欲望膨胀了。很多东西,我们在不曾拥有前,一样可以过日子。可一旦习惯它的存在,你就很难舍弃它。这一切,让我们对物质有了更深的依赖,也让生活和幸福的成本越来越高。最终的结果,是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忙碌。

  当家中塞满各种可有可无的用品,贪著和欲望也在内心扔下数不清的垃圾,让我们的心变得同样拥挤。这些垃圾还会不断发酵,制造热恼,让生命处于被控的状态。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对念头时不知不觉,无法自主。我们不知不觉地发脾气,不知不觉地形成各种串习。每天焦躁不安,想让自己静下来,做不到;总在忙忙碌碌,想让自己休息一下,也做不到;内心压力重重,希望自己不要执著,不要太累,还是做不到。

  佛教所说的禅修,就是通过相应方法开启生命潜能,点亮智慧心灯,对每个念头保持观照。《心经》开篇为“观自在菩萨”,这个“观”正是修行要领之一。当我们带着观照审视内心,看清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进而看清念头的来龙去脉,它就会慢慢平息下来,从波涛起伏回归平静。

  当内心归于平静,我们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力量。佛教所说的涅槃,正是一种高度的安静,所谓“涅槃寂静”。它不只是外在的安静,更是平息所有躁动后,生命内在所呈现的强大的安静。

  《金刚经》中,须菩提向佛陀请教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如何降伏内心的躁动、迷惑、烦恼?整部《金刚经》都是在帮助我们安心。禅宗公案记载,二祖请教初祖时,问曰:“我心不安,乞师与安。”也是请求安心之道。

  释迦牟尼佛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发现每个生命都具有自我拯救的能力。生命有很多迷惑,很多烦恼。面对这些迷惑和烦恼,我们会觉得沮丧、无奈,觉得困扰、痛苦。但生命中还有一盏智慧明灯,正如《坛经》所说的那样:“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每个人都具备清净、觉悟的本性,只要找到它,认识它,就能明心见性。但开悟后还要继续修行,直到真正圆满福慧资粮后,方能成就菩提。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法就是给我们提供生命的自救之道,佛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获得自救能力的导师。

四、道德的困惑

  现在社会风气不好,许多行业都盛行潜规则。在我们做事过程中,时常要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有时甚至会触及道德底线。而企业都以利益为导向,为了实现更大的利益,往往会在道德和利益之间产生纠结。在人们心目中,如果为道德舍弃利益,虽然听起来感觉不错,但真要这么做就未免迂腐。至于为利益舍弃道德,似乎是个明智的选择,却终究有点说不出口。可见,我们内心并不是真的认可这种选择。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为道德舍弃利益?这种舍弃真的吃亏了吗?

  从理论上,我们知道社会需要道德,也觉得一个人应该遵守道德。但在生活中,我们又觉得道德有些空洞,有些遥远,似乎只是一个用来说说的道理。我们很少会去思考:道德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和人生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提倡道德的关键,就是让大家认识到:为什么要遵循道德?道德的价值何在?了解这一点,首先要知道,道德与人生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1.道德与人生

  社会上,往往以学历、出身或肤色、种族等因素对人进行区分。但佛教是通过行为来评判一个人的高下。你的行为符合道德,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你的行为缺乏道德,就是一个低劣的人。

  佛教认为,生命是无尽的积累,就像一条河流,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今生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这条生命长河就是由我们的业力组成,所谓生命无尽,业力无穷。“业”是指某种行为,如农业、工业、商业等。而佛教所说的“业”,主要包括心理、身体和语言三种。所有的起心动念,属于心理行为,又称意业;所有的行为举止,属于身体行为,又称身业;所有的谈话交流,属于语言行为,又称语业。

  无论身业、语业还是意业,只要曾经发生,就会在内心留下影像,成为种子。这些种子又会不断重复,在内心形成强大的心理力量。有些人容易嗔恨,不断重复,内心就会积聚难以磨灭的仇恨力量;有些人喜欢赚钱,不断重复,内心就会对金钱形成巨大的贪著。此外,还有慈悲、宽容、自私、冷漠等各种心行。正是它们的不断重复,形成了我们的心态、性格,最终造就我们的人格,主导生命的走向。所以,我们现在的心态、性格、观念和能力,都是代表生命的不断积累。你的行为,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为生命来说,当下的存在,是由过去的行为所决定。而现在的所作所为,则会决定我们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成为文明的人,还是野蛮的人?会成为智慧的人,还是愚痴的人?会成为无私的人,还是自私的人?会成为高尚的人,还是庸俗的人?这些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神的安排,而是由各自的行为所决定。

  这些行为不仅决定个人的生命走向,同时也会对社会造成影响。如果你的行为恶劣,就会危害大众,对社会造成破坏;如果你的行为高尚,则能利益他人,给社会带来福祉。

  那么,究竟什么行为对生命发展是健康而合理的?什么行为对生命发展是不健康也不合理的?这是古今中外一直都在探讨的。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法律和道德,从而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就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也是道德的底线所在,主要作用是阻止危害他人的不良行为。而道德是代表人类的精神追求和自我约束,用以阻止法律范围以外的不良行为,同时引导我们积极张扬善行。

  从法律角度来说,不是所有犯罪行为都会受到制裁,其中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所以人们在面对法律时,容易心存侥幸。而宗教的约束,必须建立在信仰的前提下。有信仰,与此相关的道德约束才能对你产生作用。佛教的道德对佛教徒是有效的,基督教的道德对基督教徒是有效的,伊斯兰教的道德对伊斯兰教徒是有效的。如果没有信仰,不相信因果报应,不相信神的惩罚,这些道德就无法对你产生作用。

  佛教有个偈颂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从行为本身,去审视这个行为的合理性。所以,我现在强调的是心灵因果。善行和不善行,其实是代表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当我们造作不善行,就是在张扬不健康的心理,自己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同样,善行就来自健康的心理,当我们造作善行,就是在张扬健康的心理,自己也将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这一点,正是道德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说,我们仅仅是基于对自己负责,基于生命健康发展的需要,也应该自觉遵守道德。如果舍弃道德,不是对别人不负责,恰恰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2.道德的价值

  道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道德可以让人安心。只要不是丧尽天良的人,一旦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总会或多或少地良心不安,甚至吃不好,睡不香,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反过来说,只要遵守法律和道德,任何时候都能心安理得地生活,不用担心某个行为被人发现,更不用担心因此身败名裂或受到惩罚。

  其次,道德是一种精神财富,可以帮助我们完善人格,使生命健康发展。道德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每个道德行为的当下,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一行为带来的正向力量,感受到生命因此得以改善,得以提升。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以清净心行善、利他时,哪怕是微小的善行,也会让心灵得到滋养。

  第三,道德使我们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有人觉得,在今天这个社会,遵循道德就会被人欺负,处处吃亏。事实是这样吗?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希望自己的朋友善良、慈悲、讲究信用、真诚待人?将心比心,别人也会对我们有这样的希望。佛教的五戒,就能让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获得信任,自他和乐。当一个人能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时,人们就不用担心被他伤害,也不用担心被他欺骗。在这个缺乏诚信的时代,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几乎已经成了稀缺资源。只要一以贯之地这样做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广受欢迎。

  第四,遵循道德会让物质利益得到保障并持续发展。在世界各地,那些延续至今的老牌企业,都是因为秉承诚信、童叟无欺等道德行为,才能安然渡过竞争,屹立不倒。如果没有道德基础,哪怕一时做得很大,也是难以长久的。儒家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是说明了这个道理。

  总之,道德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和我们的人生息息相关。只有遵循道德,我们才能获得长远且没有副作用的利益。认清这一点,当道德和利益出现暂时冲突时,我们就知道该如何取舍了。如果为了眼前利益舍弃道德,事实上,就是在舍弃更大的长远利益,并在人生埋下隐患,无疑是得不偿失的。

五、慈善的困惑

  近年来,不少企业家开始热心公益,造福社会,但一路走来,对慈善却有了越来越多的困惑。据说,港台两位大慈善家临终前都在感慨:难道我的慈善做得还不够吗?言下之意,像自己这样乐善好施,应该有更美满的人生结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质疑?就是把慈善的意义视为外在结果,觉得这个结果和自己的付出并不对等。

  此外,有些企业具备规模之后,大众就对他们产生要求,最后只能迫于舆论,无奈地“被慈善”。还有些企业家在做了慈善之后,非但没有得到尊重、认可等正面回应,反而招来各种误解。近年来,关于慈善的各种新闻,包括炒作和负面新闻,在媒体上沸沸扬扬。从这一点也反映出,中国目前的公益环境还不太健康。人们既不习惯参与慈善,也不习惯随喜别人的慈善行为。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慈善?这就需要知道:慈善的本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它所带来的最大回报是什么? 

  1.慈善的本质

  在很多人的感觉中,慈善就是一种施舍行为。不管用什么心态去施舍,哪怕只是作秀,也统称为慈善。事实上,慈善的本质并不仅仅是行为本身,而是通过这一行为传递的慈悲大爱。这也是各种宗教文化都崇尚的正向心理。

  儒家推崇仁爱,所谓仁者爱人,不仅要爱你的亲戚朋友,还要从家族延伸到社会,爱天下的人。基督教提倡博爱,视之为神的德行,要超越亲情,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人类。而佛教强调慈悲,慈是给予快乐,悲是拔除痛苦,由此获得无苦之乐。进一步,是将这念慈悲不断扩大,成为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大到什么程度?就是无限。不仅包括亲人,也包括仇敌;不仅包括每个人,也包括一切动物。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是你不想慈悲的,就不能圆满大慈大悲。

  大乘佛教特别提倡慈悲的修行。首先自己要从迷惑走向觉醒,其次要帮助芸芸众生走向觉醒,离苦得乐。所以,大乘佛教既有出世的超然,也有入世的情怀,而慈善正是实践这一修行的有效途径。

  如何完成慈悲的修行?大乘佛教告诉我们,首先要发菩提心,建立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只有具备这样的愿望,才是合格的大乘佛子,才能真正走上菩萨的轨道。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就是专门讲述菩提心修行的论典,内容系统而有次第,且操作性极强。有了利他的愿望,还要有智慧指导,懂得如何去帮助众生,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当我们真正具足智慧,体会到平等无别的空性时,就能对无量众生心生慈悲。此外,菩萨道的六度四摄,本身就包含慈善的项目,同时也是我们从事公益慈善的精神引导。

  总之,真正的慈善必须立足于慈悲大爱。只有这样,当你看到众生的痛苦时,不会有任何其他设定,只是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想着他有痛苦,我要帮助他解决。当一个人以正确发心并在智慧指导下参与慈善时,会越做越有力量。随着内在慈悲的壮大,就有能力去利益更多的人。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我们想要成佛,不能离开众生。如果不关心众生,不慈悲众生,就像树没有根一样,是不可能存活,更不能开花结果的。

  如果不是源于慈悲,而是为了尊重、荣誉、光环去从事慈善,就会患得患失,权衡利弊。这样的行为,即使能在客观上给对方带来帮助,也只能算是善行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慈善。因为它不是来自纯粹的爱心和慈悲,本身就夹杂着各种染污的成分,难免会带来这样那样的副作用。这也正是目前公益慈善会出现种种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2.慈善的意义

  说到慈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慈善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凭什么要帮助他人?那么,慈善仅仅是帮助他人的行为吗?仅仅是单纯的付出吗?事实上,世间任何事都是相互的,而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说,自利和利他更是统一的。慈悲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利益他人,就是提升自己。那么,慈善对我们自己有哪些具体的意义呢?

  第一,慈善可以成就慈悲心,让内心充满阳光。平常人关注的都是自己,如果心里只有这个小小的“我”,对自我的执著就在增长,贪嗔痴也在增长。而这种执著和贪嗔痴,只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带来烦恼。而当我们开始关注众生,并通过种种慈善行为去利益他们的时候,内在的慈悲就会随之增长。反过来,又能带着慈悲心做更多的公益慈善,进一步圆满慈悲。一个真正慈悲的人,心里装满了众生,烦恼和痛苦自然没有立足之地了。

  第二,慈善可以让我们成就无量福德。在践行慈善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施舍来克服悭贪吝啬,通过服务大众来克服我执我慢,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慷慨,越来越乐意帮助别人。如果我们和众生广结善缘,就像播种一样,会源源不断地收获福报。

  第三,慈善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与对立。在今天这个社会,人与人的接触往往是没有温度的,这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慈悲,不懂得关注别人。通过慈善,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定位自己的关注点,把对自己的在乎转向对众生的在乎,把对众生的冷漠转向对自己的冷漠。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凡夫无始以来只在乎自己,结果带来无穷痛苦;而佛菩萨心中没有自己,只有众生,最终成就无量功德。通过慈善,可以让我们从内心关注众生,从而有效消除对立,融化冷漠与隔阂。

  第四,慈善可以对治嗔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今天,因为道德缺失、竞争激烈等原因,很多人嗔心炽盛,使整个社会充满戾气,恶性案件频频发生。嗔心和戾气也是因缘和合的,如果这个社会多一些慈善,就会多一些温暖人心的帮助,多一些化解戾气的关怀。人们就不会因为痛苦而心生嗔恨,因为绝望而走向极端。

  第五,慈善不仅可以成就慈悲,还可以圆满智慧。在不断利他的过程中,内在的我执和习气都会随之弱化。因为我们需要关心他人,就没有精力来纠缠这个“我”,心就会变得越来越纯净,越来越空灵,为开启智慧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

  总之,慈善的本质是慈悲,这既是帮助他人的善行,也是完善自身的捷径。正如《道次第》所说,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所有灾难痛苦都来自我执,所有功德利益都来自利他。可见,慈善不仅和我们自己有关,而且还有重大关系。

六、结束语

  以上列举了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困惑,当然,人生的困惑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终极问题,如命运的困惑、生死的困惑等。其实有困惑不是问题,很多觉得自己没有困惑的人,往往不是没有困惑,而是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甚至不觉得人生需要思考,需要追问。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而从佛教的角度来说,众生无量劫来流转六道,生而为人,是唯一可以转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不对人生进行反思,寻找出路,就会无休止地沉沦苦海,随业流转。所以我们不要躲避困惑,更不要对它视而不见。

  事实上,困惑正是找到希望的起点。因为有困惑,我们就会积极寻找解决困惑的方法。在寻找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发现真理,最终走出困惑,走向光明。

2023.10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