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创造幸福
济群法师
很高兴看到这么多人来参加关于幸福的讲座,可见这个内容很有吸引力。前些年,央视曾就此向数千个不同地区、年龄、行业者进行采访,一时间,“你幸福吗”成了热门话题。这个调查和种种出人意料的回复,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很多人对幸福的茫然。比如诺贝尔奖得主莫言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这个答案是作家的回避或调侃吗?他接着的解读是:“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但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
可以说,这也代表了很多人说到“幸福”时的共同感受:我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这么多,没理由说不幸福,可为什么就感受不到幸福呢?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在过去的穷苦年代,我们把希望寄托在物质改善,以为有钱就能幸福。甚至对不少人来说,能吃饱穿暖就是莫大的幸福。但当越来越多的人富起来之后,当我们拥有的早已超出温饱之需,幸福却和我们捉起了迷藏。
幸福在哪里?钱带来了暂时的满足,但这种愉悦如此短暂,随之而来的,还有攀比和竞争。看到别人有更多的钱,更优越的生活,满足就变成了不满足,甚至带来了嫉妒和嗔恨。而我们期待的幸福,却像天边的云彩,可望而不可即。可见,幸福远非我们曾经以为的那么简单,更不是拥有财富、改善生活之后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我们有了那么多,还是得不到幸福?这就涉及另一些问题: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是特定条件下的假象,还是代表生命本质的存在?什么阻碍了我们获得幸福?或者说,幸福的最大杀手是什么?如果幸福只是一种暂时的假象,追求幸福岂不成了水中捞月,注定是一场不可企及的幻想?
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必然是模糊而一厢情愿的。答案在哪里?事实上,它取决于我们对幸福的认识深度,而这个深度又取决于我们对生命乃至人生意义的认识。生命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二是心灵层面。那么,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悲观主义哲学认为,生命本身充满荒谬和痛苦。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追求幸福的意义在哪里?佛法又是怎样看待生命的本质?
今天讲座的题目是“心灵创造幸福”,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提供一些想法。
一、如何面对逆境
1.不接纳,痛苦的放大器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常常有信众来倾诉他们的不幸遭遇。包括健康问题,比如自己患有疾病乃至绝症;生死问题,比如亲朋好友突然去世;家庭问题,比如儿女教育、夫妻感情等等。此外,还有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天灾人祸带来的种种困扰。应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遇到过这些问题,只是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很多人本来按部就班地生活着,一旦遭遇逆境,就方寸大乱,一蹶不振,使人生陷入烦恼,甚至使整个家庭落入痛苦的深渊。
如果客观分析,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变故,未必能摧毁我们的生活。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人如此痛苦,如此绝望?真正的原因,往往在于当事人的不接纳,而不是逆境本身。我们总是想不通,自己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事!于是怨天尤人,抱怨社会不公,指责老天无眼。正是这种不接纳,把原来的那点痛苦不断放大。可以说,我们的抗拒多少,由此而来的痛苦就有多少。
为什么我们无法接纳变化?关键在于内心有一种恒常的设定。这种设定是以自我需要为中心的,觉得我的身体应该永远健康,我的家人应该不离不弃,我的朋友应该无比忠诚,我的事业应该一切顺利。我们甚至会暗暗觉得:像我这么好的人,所有天灾人祸可以发生在别人身上,但不应该发生在我身上。
有了这份恒常的设定,我们还会执著于此,进而形成依赖,不希望它有任何变化。因为变化就意味着失去依赖,意味着现有的平衡被打破。所以,一旦生活中出现不如意,就会因抗拒引发焦虑、不安、恐惧,甚至嗔恨、愤怒等破坏性的情绪。
我们希望生活健康、婚姻美满、家庭幸福、事业顺利,希望一切都在稳定的状态下,感觉那才是幸福。但这个世界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稳定,事实上,它时刻都处在无常变化中。如果不能正确面对逆境,人生就会充满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2.接纳,转化的智慧
为什么不同人面对同样的境界时,会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关键就在于是否接纳。如果我们有接纳现实的能力,即使面对逆境,也能处之泰然,积极应对,而不会对内心造成任何痛苦烦恼。如何具备这一能力?首先要从内心正视“无常”。事实上,这才是世界的真相所在,就像春夏秋冬,花开花落。
而所谓的永恒,只是我们的幻想和期待,是和世界真相不符的。在三法印中,就以“诸行无常”为首。这是佛法的核心教义,也是宇宙人生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从内在身心到外在世界,一切都处在刹那刹那的变化中。也就是说,这种变化从不停息,哪怕任何一个极短的瞬间,都在不停地变化。就像苹果,不是在某个特定时刻腐烂的,而是在它看似完好时就趋于败坏了。人生也是一样,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没有一刻不在生灭变化中,没有一刻不在走向死亡。
变是正常的,不变只是相对的。中国古代《易经》所揭示的,也是关于变化的原理。如果我们真正认识无常,就能坦然接纳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因为它本来如此。那样的话,任何逆境都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了。
关于接纳,佛陀在《杂阿含经》中以“两支毒箭”为我们作了开示。第一支毒箭,是被箭射中时的身苦,也代表我们遭遇的各种逆境;第二支毒箭则是由此带来的心苦。当我们被第一支毒箭射中,痛苦已经发生时,要及时止损,避免继续被第二支毒箭射中。事实上,这是比之前更严重、更持久的伤害。
比如有人打骂你,不过是一时的伤害,但你对此怀恨在心或念念不忘的话,就会长久地陷入负面情绪,持续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十年。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反之,如果你能接纳的话,伤害就到此为止,不会进一步发展。但我们也要知道,接纳不等于认同,更不是纵容,所以事后可以根据对方的情况,以适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其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对方,而不是自己要论输赢,争对错。
除了无常,佛教所说的因缘因果也可以帮助我们接纳逆境。对于证果的圣者来说,即使遭受极大的身苦,哪怕因此失去生命,都不会悲伤怨恨,由身苦引发心苦。因为他们知道,这种身苦是众缘和合导致的,当结果已经发生时,就要坦然接纳,否则就是在继续制造新的苦因。
佛法认为,任何事情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比如现在身体不好,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健康,生活没规律,也可能是因为缺乏运动,疏于调理,或是杀业造得太多,诸如此类,都是影响健康的因素。再如人际关系,很多时候,我们会责备身边的人,觉得都是别人不好。其实,这往往和自己的设定或处世方式有关,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冲突就在所难免。
学佛是帮助我们在任何一件事发生时,去寻找它的原因,然后从调整自身下手。通过因上的努力来改变结果,而不是一味责怪环境,责怪对方。此外,佛教非常重视“忏悔”的修行,就是通过对自己的检讨,改过自新,进而影响别人。
有不少人通过学佛,使家庭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得到很大改善,夫妻相敬如宾,父子上慈下孝,同事和睦相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为什么能有这些效果?就是在学佛之后,懂得向内观照,自我反省。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时,就不会一味指责他人,使关系更加对立。随着这样的改变,身边人也会发生改变,乃至整个环境都在随之改变。因为这就是正能量的传递。
当我们能如实接纳一切境界时,还有什么会让你受到伤害,让幸福打了折扣呢?
3.让逆境成为修道助缘
其实,逆境对人生来说未必是坏事。古代有个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外,《老子》也告诉我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如果不知善用,会成为灾难的温床,堕落的资本;祸,如果善于转化,也会成为全新的起点,励志的动力。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在顺境中沉沦了,也有人在逆境中成长了。那些身陷囹圄的官员们,都曾身居高位,风光无限,结果为所欲为,沦为阶下之囚,这就是“福兮祸之所伏”的真实写照。对人生来说,顺境有时会成为麻醉剂,让人忘乎所以,而逆境反而能让我们更加清醒,对人生的思考更加深刻。
所以说,正确面对逆境,接纳逆缘,既可以避免无谓的烦恼,也有助于人生的历练和成长,更能成为修行的增上缘。反之,如果不能接纳,一味抗拒,逆境非但不会就此远离,还会让我们沉溺在痛苦中,难以自拔。
二、幸福要有福
1.五福临门
就像流水要有源头、树木要有根系那样,幸福也需要有福报的基础。中国古代有句非常吉祥的话,叫“五福临门”。所谓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包含了构成幸福的各个因素。
首先是长寿,古代医疗条件有限,人们往往会因一些并不致命的疾病早夭,能够颐养天年,安然享有人生,可谓人生重要的福报。
其次是富贵,包括富和贵两部分。富是指财富,能够生活无忧,精神富足;而贵是指地位尊贵,品行高尚,受到世人的恭敬。
第三是康宁,即身体健康,内心安宁,这点非常重要。虽然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我们的追求往往偏向外在的财富和地位,而康宁是现代人普遍缺乏的。我经常说:“身心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修身养性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如果没有健康的身心,就像一艘四处漏水的破船,无论装饰得多么华丽,也没有多少意义。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整日缠绵病榻,生不如死,即使再富有,地位再高,有幸福可言吗?没有健康的心灵更是麻烦。现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浮躁、混乱、不得安宁。曾经有首流行歌曲,叫“最近有点烦,有点烦,有点烦……”这个无处不在的“烦”,正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其实,“烦恼”一词就来自佛教。烦是扰的意思,恼是乱的意思,烦恼就是扰乱内心安宁的因素。一旦陷入烦恼和负面情绪时,幸福就被自动屏蔽了。因为幸福是一种感觉,当内心被烦恼占据,幸福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哪怕你拥有别人艳羡的富贵荣华,也不会带来幸福感。因为在你心中,它们都被烦恼打上了烙印。只有当内心没有烦恼,像一片无云晴空时,幸福才会不请而至。所以,解除烦恼才能身心自在,这是幸福的重要前提。
此外,古人把好德列为五福之一,很有意义。随着道德教育的缺失,很多人对道德不以为然,甚至将道德行为视为一种吃亏。这就涉及一个问题,道德对自身有多大意义,对社会有多大意义?德是德行,从外在来说,是待人处世的原则和素养,从内在来说,是健康、正向的心理因素。所以说,践行道德就是在培养健康心理,铸造健全人格,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正能量。另一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使福报可持续发展。可见对人生幸福而言,不论内因还是外缘,道德都是不可或缺的。
第五是善终。佛陀有十大名号,其中之一为“善逝”,就是能预知时至,生死自在。善终正是与此相似的美好愿望,希望临命终时身无病痛,心无挂碍,能安详自在地离开人间,而不是突遇横祸或久病在床。很多人对死亡是回避而恐惧的,我们知道人必有一死,但心里总觉得是别人的事。可回避并不能阻挡死亡,恐惧也不能改变什么,事实上,这只能令我们在死亡到来时措手不及。对现代人来说,越有钱,往往越不容易善终。因为有钱就不想死,最后全身插满管子,在各种抢救中毫无尊严地离开世间。所以,认识并超越死亡,是佛教的重要修行。佛教史上,很多修行人不仅能预知时至,而且坐脱立亡,潇洒自在,想怎么死就怎么死,为今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虽然一般人做不到这样,但能不受折磨地安详离去,于人于己都是很大的福报。所以,古人也把善终作为五福之一。
由此我想到,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临终关怀正是当今中国的两大问题。我们年轻时在社会打拼,感觉事业、金钱、享乐就是一切。可退休之后,当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已不能享受多少物欲之乐,又该怎么过日子?不少人晚年无所事事,既没有信仰,也没有精神生活,几乎就在混吃等死。但因为对死亡的无知,又对这个即将到来的结局充满恐惧。这在中国社会尤其突出。所以,一方面要有精神追求,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死亡,接受生老病死的规律,老来才能过得充实而安然。佛教的临终关怀就是对人进行心理疏导,让人知道,今生只是生命长河的一个片段,当身体到了使用期限,带着正向心念离去,才能在生命转换时找到向上的出路。
总之,幸福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如果长寿而不康宁,富贵而无好德,或是最终不得好死,都算不上幸福人生。所以,追求幸福也要从这些方面着手,不仅拥有外在财富,还要身心健康,德行高尚。
2.要有福,先培福
那么,一个人如何才能拥有这些福报?不是说你能力强,就一定有福。因为福报也有它的前因后果,所以佛教告诉我们,首先必须培植福田,主要是悲田、恩田、敬田三种。
悲田,就是慈悲普天下的劳苦大众。他们需要快乐,可是没有快乐;他们想摆脱痛苦,可是没能力摆脱痛苦。如果我们从慈悲心出发,帮助他们获得快乐,解决痛苦,就是在长养慈悲,耕耘悲田。慈善的本质是什么?并不是简单的捐献或帮助,而是慈悲大爱。当我们本着慈悲大爱来捐献或助人,才是实至名归的慈善。否则,即使捐了再多钱,做了再多事,严格地来说,只是善行而已,不能称为真正的慈善。也只有从慈悲心出发,我们所做的一切,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福报。
恩田,就是对有恩于你的人,比如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包括一切众生,乃至山河大地,都怀着感恩心去回报。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人帮助,也离不开日月天地,山川草木。正是因为这一切的存在,我们才能自在无忧地生活。所以,我们要以感恩心面对这一切,尽己所能地回馈他人,包括关爱社会,保护环境。当我们心怀感恩时,看到一切都会非常欢喜。感恩不仅是福报的源泉,本身就是一种健康、正向、让人快乐的心理。在回馈的同时,自己当下就能受益。相反,如果不知感恩,总是带着负面心理看问题,觉得谁都欠了你,结果只能让自己痛苦。
敬田,是对有德者心生恭敬,包括我们的老师、宗教师,也包括社会上德高望重的人。我们平时在寺院看到佛像会顶礼,因为这些神圣场所本身就有加持力,当我们进入其中,身心会被摄受;另一方面,当你有一份虔诚和恭敬时,会让自己的心得到净化,变得清净而调柔。而当我们无所畏惧时,则会肆无忌惮,使内心躁动而混乱。所以,带着恭敬心面对有德者,才能与佛菩萨和善知识感应道交,得到正能量的加持。
耕耘福田,关键是建立三种心,即慈悲心、感恩心和恭敬心。这是产生福报的发电站,能源源不断地制造福报,让心灵越来越健康,生命越来越自在。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会和什么样的境相应,可见,拥有什么样的心才是主导。就像前面所说,慈善的根本在于慈悲大爱之心。如果没有这样的心行基础,捐献也可能产生各种副作用。所以我们要培养爱心,让世界有更多的慈悲,而不仅仅是号召一些有钱人捐钱。如果我们具足爱心,有了经济条件固然可以对人施以援手;即使没有经济条件,也会尽己所能地帮助社会、利益他人,而不是做些损人害己之事。
我曾在讲座中多次谈到成功的问题。现代社会评价成功的标准,如福布斯排行榜、胡润百富等,只是根据拥有的财富进行评估,并没有考虑做人的因素。如果一个人没有慈悲、不懂感恩,也不知恭敬为何物,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是不能带来幸福的。所以,除了做事的成功,做人的成功更为重要,后者才是幸福的关键所在。总之,幸福绝不单纯是以财富决定的,而是由综合因素组成。其中,德行是基础,身心健康是关键,外在条件是辅助。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幸福,才是完整的。
三、提高认识,智慧没有烦恼
1.外境、心态和认识
幸福和人生观有很大关系。西方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引导我们积极、正向地看待问题。从佛教角度来说,有什么样的认识,决定了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因为我们眼中的世界,只是呈现在认识上的影像,是被个人感觉改造过的。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和狗看到的世界一样不一样?肯定不一样。因为狗的认识和人不同,所以狗的见闻觉知自然也和人不同。除了感觉以外,我们还要受到情绪的影响。比如我们对那个人有好感,看他做什么都顺眼;对那个人很讨厌,看他做什么都不顺眼。可见,拥有什么样的认识模式,对于每个生命非常重要。
我们的认识也会影响到心态。有个故事说,一位老阿婆整天哭泣,天晴天雨都要哭。别人问她哭什么?她说:我有两个女婿,一个做雨伞,一个做瓦片。天晴时,我想着做伞的女婿没生意了,所以要哭;下雨时,我想着做瓦的女婿没法干活,所以也要哭。后来有位禅师对她说:你换个方式想,下雨就想着做伞的女婿,天晴就想着做瓦的女婿。阿婆自从调整认识之后,每天都乐呵呵的。这就说明了积极思维和消极思维的差别。
佛教既不是消极心理学,也不同于积极心理学,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如实、正向的思维。所谓如实,就是和事实真相相符。佛教认为,人类的很多烦恼都和认识有关,这就需要调整观念,改变认识,所谓“智慧没有烦恼”。
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都喜欢通过诵经来调心,这也是改变认识的过程。比如《金刚经》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在这个世界,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所有这些辉煌,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相,会随着条件的聚合和消散而生灭。具备这样的认识后,我们对现实世界就不会看得那么重。一帆风顺时,不至得意忘形,因为它未必长久;遭受挫折时,也不会受伤太深,因为它就会过去。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心态,就能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不为所累。
2.如实认识
佛教中,将凡夫的生命状态概括为“无明”二字。什么是无明?简单地说,就像把房间的灯关掉,会一片漆黑。与此对应的则是“明”,代表智慧。佛法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盏智慧明灯。当这盏灯没有点亮之前,生命会处在无明状态,使我们看不清自己,看不清世界。
人活在哪里?其实是活在自己的念头中,活在一种心理状态中。我们不了解自己,可又非常在乎自己,结果就会产生错误认定,把种种不是“我”的东西当做是“我”。其实,这是人生最大的误解。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来来去去的云彩,却从来没有见过那个虚空,从来都不知道,云彩背后的,才是生命的本来面目。当我们把念头当做“我”的时候,就会被念头所纠缠,使之成为生命的主宰,就像滚滚乌云,遮蔽了整个天空。但我们要知道,念头终究是无自性的,是没有根的。如果我们对念头保持观照,保持距离,它就无法影响我们了。
西方哲学有一句重要的名言:认识你自己!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在乎自己,心心念念都是为了自己,难道还不认识自己吗?那么,抛开所有的想法、概念、设定,当一切念头都没有活动之前,生命是什么状态?我们关注过吗?所以,禅宗修行让我们参“念佛是谁”,参“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事实上,真正认识自己,就能明心见性了。
当我们对生命作智慧审视,不断追问“我是谁”“什么代表我的存在”,就会发现,曾经认定为“我”的一切,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无论是身体、情绪,还是身份、财富,哪一样是可以永远拥有的?但我们因为无明和贪著,很容易把身体当做是我,把情绪当做是我,把身份和财富当做是我,乃至把种种不是“我”的东西当做是“我”,进而产生贪著和依赖。问题是,所有这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把身体当做我,就会害怕死亡,害怕这个色身的消失。把身份当做是我,一旦失去身份,就不知何以自处了。就像面具戴的时间长了,以为面具就是自己的脸,当没有面具时,反而茫茫然不知所措了。
人生的烦恼和痛苦来自哪里?无非是来自感情,来自家庭,来自财富,来自地位,来自身份,来自身体……如果我们看清这些和生命只有暂时的关系,就不会因为它的变化而焦虑、恐惧,不会受到无谓的伤害。
如何才能看清现实?佛法关于无我、空的思想,就是帮助我们纠正这些认知。佛法讲“无我”,并不是说“我”这个色身不存在;讲“空”,也不是否定一切存在的现象,而是要否定我们附加于自我和世界的错误设定。当我们不断以“无我”和“空”去审视自我,审视世界的时候,就能剥离种种外在执著,使智慧光明得以显现,从而解除迷惑,看清真相。
当内心不再有迷惑烦恼,我们所感受到的幸福,将是生命本质的存在。它不需要依赖任何外在条件,无论在什么环境中,我们本具的智慧光明都会源源不断地散发喜悦。如果幸福是建立于外在条件上,必然是肤浅而不稳定的。因为环境会不断变化,感觉也会不断变化。真正的幸福是代表生命本质的存在,找到这样一种存在,才是幸福的宝藏。
四、多欲为苦,知足常乐
1.欲望和幸福感
幸福是什么?通常,人们追求的幸福只是一种感觉而已,是欲望达成后的满足感。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凡是自己觉得不幸福的时候,一定有欲望不曾得到满足,包括物质的需求,也包括精神的需求。事实上,单纯的物质匮乏,只要不影响生存,未必会带来多少痛苦。真正让人烦恼的,是想要的却怎么也得不到,这种求不得之苦,其实远远大于匮乏带来的痛苦。
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满足的难易程度也随之不同。有些人的欲望就像闽南人喝功夫茶的茶杯那么小,只要一点水就满了。我们小时候所求不多,就容易满足,也容易觉得幸福,所以人们记忆中的幸福时刻,往往是在儿时。一旦欲望膨胀之后,就像四大洋五大洲一样,再多的水也无法把它填满。哪怕再有钱,也觉得不如别人富有,不如别人风光。对于这样的人来说,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当然,通过满足欲望得来的幸福,其实是一种假相,非常短暂。比如不少人觉得,品尝美食是件幸福的事。其实这是有前提的,必须是你想吃也需要吃的时候,美食才能带来满足和幸福。如果你没有胃口,或者已经吃饱,什么样的美食也只能给你增加负担。如果必须吃了又吃,简直就苦不堪言了。还有不少人觉得,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很幸福,但如果让你躺在床上不许起身,幸福就变成折磨了。如果从此将卧床不起,更会让人痛不欲生。那时候,能够起来行动自如,又成了梦寐以求的幸福。
可见,欲望能够带来的,只是某种需求被缓解后产生的满足感,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是幸福的假相,而不是本质。这种幸福是不可靠的。
2.追逐欲望的过患
今天的社会都在通过鼓动欲望而刺激消费。厂家在不断升级产品,商家则全方位地激发购买欲,整个社会处在占有、攀比和竞争中。我们不但想占有财富,还会不断攀比:我要比你有钱,比你消费得起。这种攀比带来了竞争,甚至是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一旦陷入这种占有、攀比和竞争的循环,人就会被挟裹其中,难以自主。
我们现在有了那么多便利的生活用品,可以从洗衣做饭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却没能因此过得悠闲,反而活得更累。为什么?在过去的年代,我们虽然物质清贫,但相对单纯,也没有攀比带来的压力。但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太多激发欲望的东西,这就很容易带来攀比。有了这个,还要那个;拥有之后,还要追求品牌。为了攀比,只能不断向前。我们付出的很多努力,既不是生存所需,也不是生活和生命的需要,而是攀比让自己停不下来。
另一方面,发达的资讯和各种电子产品也在侵占我们的时间。尤其是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让很多人时时刻刻地粘著其上。在那些庞杂的信息碎片中,我们的时间碎片化了,注意力碎片化了,生命也变得破碎不堪。现在很少有人可以安安静静地和自己相处,一旦有点时间,就得在手机上看些什么,否则就无所适从。这种习惯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使我们失去了休息的能力。很多时候,哪怕身体已经很想休息了,可心还在躁动着,不得安宁。古人讲的心猿意马,就是心在不断地抓取外境。这样活着,能不累吗?能幸福吗?
我经常说,未来考量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的重要条件,就是看他有没有休息能力。有休息能力,才可能有健康的身心,才可能获得幸福。为什么休息的能力那么重要?其实,这是代表对心的管理能力。一个不会休息的人,心是无法自主的,只能随着外境和业风飘荡,最后在飘荡中耗尽这个宝贵人身。世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此。
欲望使我们很忙很累。当我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也意味着,对外在世界会有越来越多的依赖。而依赖越多,依赖对象发生变化的几率就越大。为什么现代人普遍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就是因为生命难以独立,所以总在担心外在的种种变化,担心这些变化让自己的生活失去平衡。其实世界时刻都在变化,但只有那些我们需要、在乎并发生联系的部分,才会让我们受到影响。所以,少一分需要,就能少一分在乎和影响。
欲望还使我们的生存成本越来越高。过去的人虽然物质贫乏,但也可以养活自己乃至家庭。而现在收入提高了那么多,养家却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什么?就是因为欲望使生存成本不断提升,相应的,幸福成本也水涨船高。古人讲知足常乐,你的欲望少,就容易满足,也容易幸福。反之,就不容易满足,不容易幸福。
所以,怎么对待欲望,是获得幸福的关键。如果不能在和欲望的对垒中占据主动,就会被其所控。
五、幸福来自心灵
1.心的不同层面
心既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快乐的源泉。想要过得幸福,必须建设健康的心灵。我想大家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当内心贪婪、仇恨、焦虑、恐惧、嫉妒、自私等负面心理产生活动时,不仅会使心痛苦纠结,甚至会使身体产生不良反应。只要这些心理得不到解决,问题将接踵而至,永无宁日。
但这颗心同时也是快乐的源泉。当内心没有烦恼时,我们很容易开心。这个开心从哪里来?其实很多时候和物质条件并没有什么关系。就像佛菩萨的举身微笑,那种发自内心、遍布全身的欢喜,并不是因为得到什么,而是来自觉醒的心。佛法告诉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觉悟潜质,这个觉性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快乐。
我曾在微博中说过佛教关于人生苦乐的认识。学佛者都知道,佛教说“人生是苦”。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完整,而是有特定对象的。也就是说,凡夫以迷惑和烦恼为基础的生命才是痛苦的。而对于觉悟者来说,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由而欢喜的。因为在迷惑烦恼的背后还有觉悟潜质,一旦开启这个层面,生命就是无限的自在,无限的宁静,无限的喜悦。
这是生命的两个层面,是由内心的两大阵营造就的。其中,健康的良性心理是我们的朋友,会让生命得到提升,给人生带来幸福快乐,给社会带来安定和谐。而那些不健康的负面心理则是我们的敌人,会不断制造痛苦和麻烦。佛法认为,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个自己,正是指内心的烦恼。生活中一切痛苦,从对自己的折磨,到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乃至杀盗淫妄等种种犯罪现象,都是这个敌人造成的。从根本上说,人的两面性就是佛性和魔性。开启佛性,能让我们成就圆满的智慧和慈悲;而放任魔性,结果只能是堕落恶道,长劫受苦。
在座有不少是成功人士,我们会花很多精力去了解和关心社会,可从来没想过,真正应该学会的是了解自己,管理自己,这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佛法就是帮助我们了解,内心有哪些正向的力量,哪些负面的心理。
2.从自利到利他
佛菩萨是学佛修行的目标。之所以能成为目标,在于佛菩萨所成就的三种功德,一是断德,即断除一切烦恼;二是智德,即圆满无量智慧;三是悲德,即成就大慈大悲。
佛教认为,凡夫的生命都有贪嗔痴三种病毒。一切的痛苦和负面情绪,都是由这三种病毒而衍生,这就需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此外,还要开发生命的良性潜质,成就智慧和慈悲。因为慈悲,我们不仅要自己解脱烦恼,还看到每个生命都有贪嗔痴,都有迷惑烦恼,所以发心帮助他们。这种慈悲是广大而没有分别的,就像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没有一个众生是你不愿意帮助的。所以说,佛法修行不仅是帮助自己建立幸福人生,同时要帮助普天下的芸芸众生建立幸福人生。
我们通常所以为的幸福,往往只是一种假相。真正的幸福,应该代表生命本质性的存在。这就必须彻底去除破坏幸福的心理,开显生命内在的良性潜质。一旦开发觉性,生命才能真正成为幸福的存在,也能源源不断地给众生带来幸福。这也是大乘佛法的修行目标。
结束语
以上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心灵创造幸福的原理,从中说明,我们向往幸福,首先要具备接纳一切顺逆境界的能力,这样才不会被外境所转,保持平和与从容。其次要认识到带来幸福的诸多因素,时时耕耘福田,使福报可持续发展。第三要提高认识,以积极正向的心态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第四要避免追逐欲望带来的过患,这是破坏幸福的大敌。最重要的,则是看清心的不同层面,知道应该发展什么,舍弃什么,进而从自利到利他,从追求个人幸福,到给予众生幸福,这才是究竟、圆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