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济群法师
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有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为三观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处世态度也大相径庭。作为佛教徒,应该怎样修行和生活?消极还是积极?乐观还是悲观?重生还是重死?自利还是利他?无情还是大爱?……这一系列问题,不仅社会有诸多误解,即使学佛者本身,多半也不甚了了。如果定位模糊,不仅会影响自身修行,也无法向社会传递佛教的思想内涵,展现佛弟子应有的精神面貌。有鉴于此,本次讲座将从八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消极还是积极
在一般人心目中,佛教徒是消极而悲观的。信佛只是老来无事的安慰,或事业、感情受挫后的疗伤之道……由于这些误解,许多人对佛门敬而远之,担心信佛后失去人生乐趣,或从此成为另类。那么,佛教徒究竟是不是消极的?如果不是,他们的积极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探讨:什么是消极?什么是积极?
一、消极、积极的定义和产生
消极和积极,代表我们的情绪、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两者的不同表现及产生背景。
1.消极和积极的表现
消极,指对某事没兴趣,从而不努力、不作为、不争取,甚至有意识地回避、抵制,反之则是积极。就人生态度来说,消极往往和厌世连在一起,所谓“消极厌世”,听起来完全是负面的。
其实就词的本身来说,消极和积极是中性的。只有联系到具体事件,才有是非对错之分。如果对有意义的事不努力,这种消极是负面的,需要改变。如果热衷于无聊甚至错误的事,乐此不疲,这种积极就是负面的。简单地说,就是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对这一点,想必大家没什么异议。
区别在于,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正向而有意义的?这就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对消极和积极的评判完全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比较入世,不仅要修身、齐家,还要治国、平天下,而道家崇尚无为而治。从社会发展来看,似乎积极进取是正向的。那么,一味强调发展可取吗?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发展,恨不得把所有资源尽快变成财富。在经历长期贫困后,这种积极进取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正向意义。但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道德底线的不断被突破,在环境和精神的双重污染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了盲目“积极”的副作用。各种假冒伪劣,各种社会乱象,不都是这种“积极”追求的结果吗?
如果说不辨是非的积极是错误的,不可取的;那么,明知故犯的积极就是在有意作恶,是必须禁止的。所以关键不在于做不做,而在于做什么,怎么做。
2.消极和积极的产生背景
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些事积极进取,对某些事消极抵制?首先取决于自身认识。也就是说,你觉得什么重要,什么有价值,或是对什么感兴趣,被什么所吸引。我们回想一下,凡是自己积极努力过的,是不是都有这些特点?有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兴趣能激发主动性,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中既有先天因素,来自过去生的积累;也有后天培养的,是由认识带来的动力。如果上升到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积极就能一以贯之。
当年孔子为了恢复周礼,推行他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一生都在周游列国,四处游说。期间遭遇种种挫折,包括隐士们的冷嘲热讽,但他没有放弃,仍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孔子的积极入世相反,历史上还有许多寄情山水的隐士,过着淡泊无为的生活。《庄子》记载:尧有意将天下让与许由,许由不仅没感到欢喜,反而跑到河边清洗耳朵,觉得被此话玷污。这种机遇是孔子梦寐以求的,天下唾手可得,正可用来大展鸿图。但人各有志,许由向往的是逍遥自在的人生,功名于他不但毫无意义,且避之尤恐不及。
除了价值观,消极和积极还和人生经历有关。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处处碰壁,工作不顺利,婚姻不幸福,种种挫折使他们看不到希望。长此以往,看问题不免偏于消极,总是想到并夸大可能出现的障碍,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也有些人一路顺利,看问题往往更积极,也更有信心去争取。当然,基于经历产生的态度未必稳定。因为境遇是变化的,当逆境和失败反复出现后,原本的积极者也可能一蹶不振,变得消极。
此外,消极和积极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古人才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说。若身逢乱世,不妨遗世独立,心游江海;若天下安乐,才可出来辅助明君,安邦定国。
人生是短暂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要,所以我们时时都在面临选择。而选择就意味着取舍,在占有的同时也在放弃,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选择的事积极努力,而对其他与之无关又足以形成干扰的事,则消极对待。古人有玩物丧志之说,玩物何以会丧志?就是没有处理好主次关系,对本应浅尝即止的事投入过多精力,以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总之,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待不同的事,人们会作出各自的选择。至于选择什么,包括认识和经历的影响,也包括环境的因素。这种选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道路,也决定了生命的意义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热衷的事,但有些事只会让人沉迷、堕落甚至危害社会,是在积极地造恶业;也有些事能改善心行,提升生命品质,于人于己都有利益,是在积极地修善业。
二、佛教是消极的吗
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之所以形成这种看法,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出家制度引起的。出家人要放弃世俗生活,放弃对家庭、感情、财富、地位的占有和执著。而中国的传统观念是以成家立业为人生大事,以传宗接代为尽孝之本,进一步还要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从这个标准看,放下是消极的,追求功名才是积极的。
其次是生活方式引起的。世人热衷的无非是吃喝玩乐,尤其在今天,整个社会不断鼓动欲望,刺激消费,让人耽于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双重享乐。但出家人素食独身,少欲知足,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觉得佛弟子不热爱生活,与时代格格不入,是典型的自讨苦吃。
第三是处世态度引起的。世人都有强烈的我执,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和他人对立。尤其是接受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后,人们不断地占有、攀比、竞争,形成冲突。包括个人和个人的冲突,团体和团体的冲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而出家人与世无争,奉行忍辱法门,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消极的。
从世人的标准,认为佛教消极,似乎不无道理。错在哪里?错在这个标准有问题。当标准错了,结论自然也是不可取的。
出家人虽然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但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出家人虽然放弃物质享乐,但追求究竟的解脱之乐。出家人虽然修习忍辱,但不是忍气吞声,更不是出于懦弱,而是以强大的心力,坦然接纳人生中的一切。在不制造对立的前提下,以智慧解决问题。
所以说,消极和积极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局限于某个点看问题,必然有失偏颇。只有从不同角度全面观察,深入思考,才能作出正确选择。而佛法正是从智慧的高度,为我们指引方向。
三、明确目标,积极进取
那么,佛教徒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主要在于观察角度。从世间生活来看,佛弟子是消极的;就人生追求而言,佛弟子又是积极的。
1.佛教徒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在佛弟子的熟悉四弘誓愿中,每个愿力都是以无边、无尽、无量、无上来形容,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真正体现了佛菩萨的广大愿心。这也是每一个佛弟子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常人的目标往往局限于个人或家庭,而学佛是学佛所行,不仅要追求个人解脱,还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佛教史上,无数高僧大德为了传播正法,舍生忘死。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使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使一代又一代人因为闻法而受益。
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为了将佛法传到日本,六次东渡,历时十年,遭遇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艰难。随行弟子相继被风浪和疾病夺去生命,他也因长路艰辛而失明,依然锲而不舍,终于在66岁高龄时踏上异邦,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是什么支撑着他,一次次向茫茫大海出发?正如他自己所说:“传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为惧?”在他决定东渡伊始,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才不会被挫折阻挠。他所凭借的,正是为法忘躯、普度众生的积极追求。
2.佛教徒要研究经教,探索真理
学佛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只有积极研究经教,才能树立正见,依法修行,探索人生真谛。且不说佛陀在因地时为求半偈舍身的壮举,及菩萨们剥皮为纸、刺血为墨的愿行,翻开《高僧传》,每一位前贤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当年,玄奘三藏在国内遍访各地善知识后,有感于汉地流传的经典尚欠完备,毅然踏上西行求法之路。在那个年代,西去印度谈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归无十”。在人迹罕至的戈壁、雪山,他无数次死里逃生,终于来到圣地,在当时的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十余载。玄奘的博闻强记和缜密思辩使印度各宗为之叹服,声誉之隆,一时无双。但他学法是为了将这一智慧传回东土,所以再次克服万难回到汉地,开始了中国佛教史上规模空前的译经事业。玄奘的一生都在积极研究经教,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真正体现了大乘行者救世之真精神。
作为佛弟子,我们也要见贤思齐,承担内修外弘的使命。因为佛法智慧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是一切众生都需要的。并不是说,就我们有困惑,别人没有困惑;就我们要觉醒,别人不需要觉醒;就我们要断烦恼,别人不需要断烦恼。事实上,芸芸众生都有困惑和烦恼,只是无暇顾及或尚未意识到。古往今来,东西方哲人都在探寻生命真谛。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为什么?对于这些终极问题,如果没有佛陀证悟的智慧,仅仅靠玄想,我们是无法找到答案的。
所以,不论基于自身需要,还是芸芸众生的需要,我们都要积极研究经教,探索真理。虽然今天有了便利的学法条件,但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我们依然要以生命去践行,锲而不舍。
3.佛教徒要明辨是非,止恶行善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所以自古就有“性本善”和“性本恶”之争。孰是孰非?从佛法角度来看,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而是两种力量的共存和博弈。学佛就是要止恶行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偈颂出自《华严经》,是过去七佛对弟子们的教诫。当年,白居易向鸟巢大师问法时,大师也是以此偈作答,可见其重要性。佛法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无非是断除不良心行,长养慈悲智慧。
声闻乘强调止持,重点在于“诸恶莫作”,但这么做本身也是一种行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不杀生,我们就不会受到伤害;如果每个人都不偷盗,我们就不会被巧取豪夺;如果每个人都不邪淫,世间就少了许多纠纷;如果每个人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保持清醒,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进一步,还要断除贪嗔痴和无明我执,从根本上消除负面心行。
而菩萨道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利益众生,还要主动行善。所以在菩萨戒中,除了摄律仪戒,还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善事不论大小,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就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为他们分忧解难,并对所有众生视如己出,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分亲疏,不求回报。这才是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不论是止恶,还是修善,都离不开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要尽未来际地努力。
4.佛教徒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
我们希望像佛菩萨那样济世度人,就要积极完善人格,从克服烦恼做起。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正是因为内心的无明,而外境只是助缘。如果没有贪欲,我们就不会被名利牵引,成为欲望的奴隶;如果没有嗔恨,我们就不会被逆境所转,受第二支毒箭伤害;如果没有愚痴,我们就不会看不清人生方向,糊里糊涂地跟着感觉走。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是把现有的凡夫人格,改造为佛陀那样圆满断德、智德、悲德的生命品质。所谓断德,是断除无始以来的烦恼杂染,使人格得以完善,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因为佛菩萨对众生要言传身教,既要说法度人,还要以自身德行摄受众生。所谓智德和悲德,就是圆满的慈悲和智慧。比如菩萨行布施时,不仅要三轮体空,还要难舍能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利益众生,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可见,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而且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不论哪种修行,都要战胜无始以来的串习。就像一人与万人战,必须积极向前。佛教中有一种披甲精进,就像战士在战场上身披铠甲,冲锋陷阵。而修行要面对的敌人来自内心,只有战胜心魔,才能走出迷惑。所以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不是其他。
总之,佛弟子要以佛菩萨为榜样,明确人生目标,积极地追求真理,传播正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世人之所以认为佛教消极,只是以他们的感觉来衡量,并不了解佛教徒的追求,不知道佛教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
悲观还是乐观
说到消极和积极,离不开另一个话题,那就是悲观和乐观。两者的相似在于,消极往往和悲观互为因果,积极往往和乐观互为因果。区别在于,消极、积极主要体现在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而悲观、乐观则体现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说,是一种人生的底色。
一、悲观、乐观的定义和产生
1.悲观和乐观的表现
关于悲观和乐观,常见的比喻是:桌上有半杯水,悲观者看到“空了一半”,感到沮丧;而乐观者看到“还有半杯”,感到满足。同样的对境,因为不同的心态,带来了截然相反的感受。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悲观是不可取的。但从古至今,很多哲学家从更深的层次观察人生,却得出悲观的结论。
叔本华就是其中代表,他认为:“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空虚,满足了便无聊,人生就在空虚和无聊之间摇摆。”可以说,这正是多数人的真实写照。欲望是生命的本能,当它没被满足时,人会因为空虚、希求而追逐,疲于奔命;一旦满足后,又会很快感到厌倦,必须再次追逐新的欲望。人生就在这样的轮回中被消耗,除了短暂的满足,看不到什么意义。所以叔本华还认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除了由哲学思考带来的悲观,普通人也会因性格、教育、人生境遇等形成悲观,且往往和消极密切相关。相对前者,这种悲观属于浅层的,更容易改变。
乐观同样有深浅两种层次。如果因为生活顺利等外在因素带来的乐观,往往比较脆弱。可以说,只是一种相似的乐观,本身是没有根的,接近俗话所说的“傻乐”。这种乐观需要顺境支持,一旦遇到挫折,很难继续保持。甚至会因缺乏抗压能力,迅速转为悲观。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真正意义上的乐观,是了知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在此基础上,选择从正向的角度看问题。这是属于有智慧的乐观。具备这种能力,不论遭遇什么,都能发现其中积极的一面,而不是被外在境遇影响。
2.悲观和乐观的产生背景
可见,悲观和乐观都有深浅两个层面。
深层的悲观,是来自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因为找不到人生价值,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更多是看到人生的无奈、卑微和苦难。这种悲观不是名利、享乐等外在因素可以改变的。所以不少有思想的人,如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在功成名就后依然痛苦,甚至走上绝路。他们看到了人生的荒谬和虚幻,却找不到解决之道。人终有一死,如果死亡会结束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就毫无价值。
西方有个谚语说,如果人生只活一次,就等于没活。活一次,活一万年怎么样?也很快会过去。恐龙曾在地球生活一亿五千万年,称霸世界,却在六千万年前彻底灭绝,只有化石才能证明它们的存在。同样,不论我们现在有多少财富和事业,不论多么位高权重、名满天下,如果只活一次,几十年过去,一切就会随着死亡而结束。而在百千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再风光的一生,也渺小得如同尘埃。这样的生命,有什么价值?
人生在世,需要意义的支撑,这也是我们活着的理由。当然,有些人对生命没什么思考,只要像其他人那样,成个家,生个孩子,做个事业,就可以知足。最大的理想,无非是生活更加富足,孩子出人头地,事业一帆风顺。甚至不觉得人生还有更多的意义:大家不都这么过吗?还要怎样?但对有思想的人来说,很容易看透这些外在事物的短暂和虚幻,必须找到生命的意义才能安心。关于这些终极问题,如果没有大智慧,是很难找到答案的。上下求索而不得,殚精竭虑而无果,悲观在所难免。
佛教所说的“人生是苦”,也往往让人等同于悲观。叔本华的悲观,就被认为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其实这一认识是片面的。“苦”只是一种方便说,是针对凡夫而言。因为凡夫的生命本质是无明惑业,所谓“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但佛教又告诉我们,生命还有另一个层面。如果摆脱无明,断除烦恼,就能回归本具的觉性。
两种说法并不矛盾。生命有迷惑的层面,也有觉醒的层面,就像乌云和虚空。当虚空被乌云遮蔽,似乎乌云就是一切。其实虚空本身是澄澈的,当云开雾散,我们才会看到它的本来面目。从迷惑的层面来说,生命本质是痛苦的,令人悲观;从觉醒的层面来说,生命本质是清净自在的,无须悲观。
二、佛教是悲观的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佛教是悲观的。这种误解主要来自出家制度和某些法义。
出家,古人称为遁入空门。一个“遁”字,似乎诉说着走投无路、看破红尘的无奈,以及心如止水、青灯古佛伴余生的寂寥。这也是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传递的意象。所以在世人看来,出家是懦弱者的退缩逃避,失意后的悲观选择。
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虽然出家者中确实有这些现象,但不是主流,更不是出家的本怀。佛陀当年身为王子,却放下荣华富贵,选择一无所有的出家生活。这么做,正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精神追求。因为他看到老病死的痛苦,看到世俗生活的虚幻和无常,看到生命蕴含着迷惑和烦恼。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相对随波逐流的世俗生活来说,出家可谓逆流而上的勇敢选择,绝不是出于悲观和逃避。
至于让人产生误解的法义,主要是声闻乘所说的苦、空、无常。世人对感情、事业、名利充满期待,追逐三有乐,五欲乐,乐此不疲。但佛法告诉我们,以迷惑烦恼为基础的生命,其本质是有漏的,快乐只是痛苦的暂时缓解而已,转瞬即逝。对于佛教所说的涅槃,很多人也有误解,认为是死亡的代名词。其实,涅槃是要平息内在的迷惑和烦恼。佛教告诉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是来自错误认识和烦恼惑业。只有改变认识,消除烦恼,我们才能从轮回苦海中解脱出来。这种否定不是悲观,而是直面现实后的解决之道。就像治病,必须认识苦和苦因,并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才能恢复健康。
所以不论从出家制度还是佛教教义来说,都不是悲观的。所谓的悲观,只是人们从世俗角度产生的误解。有道是,“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一方面,放下世间享乐需要魄力;另一方面,追求真理更需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勇气,需要一人与万人敌的担当!
如果说声闻乘的否定,是对世间真相如实而智慧的认识,那么菩萨道的承担,更是对众生无尽的悲愿!对于大乘佛子来说,看到自身生命存在过患,就会推己及人,不忍众生身处苦海而不自知,从而发菩提心,把利益众生作为自己的使命。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需要尽未来际地实践。如此的大慈、大悲、大愿、大行,哪里有丝毫悲观!所以在民国年间的人生观大讨论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以佛教为人心建设的准则,认为菩萨的救世精神是“盖应于此时代要求之一良药”“乃兼善而非独善”。
三、不悲不喜,如实知见
虽然佛教不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要因此觉得,佛教就是乐观的。事实上,悲观和乐观都是对人生的片面认识。佛教是帮助我们建立如实智,使认识符合世界真相——那就是中观。
1.佛教不是悲观的
为什么说佛教不是悲观的?
首先,佛教虽然认为人生虚幻,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不否定现象的存在。佛教以缘起看世界,发现一切都是因缘因果的显现,是条件关系的假相,其中找不到独存、不变、能够主宰的实体。所以万物既不是恒常的,也不是断灭的。生命也是同样,就像河流,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如果不了解轮回,生命是没有长度的;如果不了解心性,生命是没有深度的。而佛法智慧既能帮助我们认识长度,也能开显深度,引导我们在缘起的当下通达空性,是如实而非悲观的认识。
其次,佛教虽然认为生命充满迷惑,但也告诉我们,众生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所谓迷惑,是对生命终极问题的茫然。因为找不到答案,就会活在自我感觉中,烦恼、造业、不能自拔。生命的出路在哪里?学佛后才知道,在迷惑烦恼的背后,生命还有觉醒的潜质。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我找到了古仙人道,过去诸佛都是沿着这条道路成就的。其后,佛陀说法四十五年,施设无数法门,引领众生走向觉醒。所以佛教指出凡夫生命现状的目的,不是让我们悲观沉沦,而是要唤醒世人,看到希望所在。
第三,佛教所说的菩提心和菩萨行,让生命充满意义,也在轮回中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在这条路上,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成功的典范。很多哲学家之所以找不到出路,因为他们仅仅依靠理性,而理性是有局限的。佛教不仅重视理性和正见,重视止观禅修,还通过发心和利他来消除我执,增长慈悲,是悲和智的共同成就。我们在佛陀指引下走上这条道路,追随那些前行的成就者,还有理由悲观吗?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佛教,尤其是菩萨道精神,就会知道佛教绝不是悲观的。
2.佛教也不是乐观的
那为什么说,佛教也不是乐观的?因为生命的前景虽然光明,但现实不容我们乐观。
首先,以迷惑和烦恼为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在诸多佛典中都有说明,如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大千世界不过是苦集之地,但世人由于无明,所见往往停留在表面,不曾触及背后的真相。我们以结婚成家为幸福,不知这是束缚的开始;以生儿育女为幸福,不知这是牵挂的开始;以事业有成为幸福,不知道这是压力的开始……面对人生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其次,我们必须正视生命的无常。生命是脆弱的,死是一定的,什么时候死是不一定的。死了会去哪里?我们今世得到人身,有缘闻法。如果现在一口气不来,对来生有把握吗?如果现在不能做自己的主,一旦死亡来临,更没能力做主,只有随业流转。所以在修行成就前,我们无法乐观。
第三,我们要看到三恶道的险境。无始以来,我们曾造下种种不善业,一旦业力成熟,就会落入恶道,长劫受苦。只要生命中还有烦恼惑业,我们将永远在六道流转。即使有幸做人,能否遇到善知识,能否听闻佛法,都是未知。所以,生命的去向不容我们乐观。
第四,即便修行有成,生死自在,但作为大乘佛子,我们还承担着济世度人的使命。看到众生深陷苦海,我们于心不忍,发愿救度。但众生刚强难调,不是你有心就能帮助得了的。看到菩萨行的艰难,看到众生的冥顽不化,我们难以乐观。
第五,我们还要正视末法时代的乱象。在今天,天灾人祸不计其数,我们居住的地球已被人类的贪欲破坏得满目疮苍痍,空气、水源、森林、草场、山体,包括南北两极,哪里都有污染,都在遭受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在这五浊恶世,触目所及都是自掘坟墓式的险境。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3.中观的人生态度
佛教修行重视中道,体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不悲不喜的中观。因为悲观和乐观都建立在片面认识的基础上。悲观,易沉沦;乐观,易冒进。佛陀在无数开示中告诫我们:要如实地看自己,看世界。既看到生命存在的过患,生起离苦得乐之心,同时也看到生命具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对修行抵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怎样建立中观的人生态度?首先要具备正见。这也是八正道之首,必须远离常见和断见,所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有了正见,生活上,既不放纵欲望,也不一味自苦;修行上,既要努力精进,也不过于紧绷,就像琴弦,不松不紧才能奏出妙乐。
我们对法义的理解也是同样,不仅要看到字面传达的意思,更要看到文字隐藏的内涵。这样才能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而不是以偏概全,错解圣意。比如佛陀说“人生是苦”,并不是让我们回避或被动地接受痛苦,更不是让我们悲观厌世,而是在看到真相后,不被眼前虚假的安乐所迷惑,从而找到痛苦之源,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离苦得乐。只有正视生命现状,我们才能运用佛法智慧,积极改善生命,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