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当今社会的发展不外乎两大内容:一是经济,一是科技。

  的确,经济发展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仅仅在二十多年前,我们的生活所需还要定量供应:需要粮票才能购买食物,需要布票才能购买衣服……两相对照,其间的变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衣食住行上,同时也反映在城市建设方面。特别是一些沿海城市,其现代化程度和任何一个国际大都市相比都不会逊色。

  科技带来的便利则使我们不再感到时空的距离。尤其在网络风靡全球的今天,天下一家的梦想已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实现。这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在另一方面,现代生活方式和传统价值观形成的冲突,正日益困扰我们的心灵。

  发展又导致激烈的竞争,并由沿海波及内陆,由城市波及村镇。在今天的乡村,田园牧歌式的恬静风光已难以寻觅,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乡镇企业。竞争使今天的人变得特别浮躁,生活条件虽然有了提高,但真正感到幸福的人并不多。相反,工作带来的压力,社会转型出现的无序,都使我们内心充满焦虑和困惑。

  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面临的烦恼,固然有现实的因素,但关键还是取决于我们的观念。作为组成社会的个体,我们的所作所为不仅关系到个人幸福,更影响着整个社会。今天我想从佛法的角度,和大家谈一谈如何看待及使用财富的问题,这也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怎样看待财富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创造并享用财富。尤其在今天,个人生活的改善,自我价值的体现,社会效益的达成,都是以财富作为衡量标准。但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财富的作用和过患,往往就会被它伤害。

  那么,佛教又是怎样看待财富的呢?

  1. 毒  蛇

  佛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某日,佛陀率弟子阿难外出乞食,看见路边有一坛黄金。佛陀立刻对阿难说:“看,毒蛇。”阿难应声答道:“果然是毒蛇。”师徒俩的对话恰巧被附近一对农民父子听到,便怀着好奇心前来观看。一看之下,不由欣喜若狂,赶紧将黄金带回家中,以为这从天而降的幸运将改变他们的贫困生活。改变确实是发生了,但完全不是他们希冀的那样。当父子俩带着金子去市场兑换时,却被人告到官府。原来,他们捡到的金子是窃贼从宫中盗出,在逃跑时弃于路边的。他俩人赃俱获,有口难辩。这对乐极生悲的父子在临刑时,才领悟到“毒蛇”的真正含义。

  类似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近年来,甚至有部分领导干部也由人民公仆沦为以权谋私的罪犯。剖析他们蜕变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金钱是如何一步步腐蚀他们的心灵。如曾经发生在厦门的特大走私案,直接涉及各部门工作人员达三百多人。当那些昔日地位显赫的特权阶层身陷囹圄时,想到的是什么?当他们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时,想到的又是什么?“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正是对金钱的贪婪使他们堕落,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种种教训足以使我们警醒:金钱虽然诱人,但也有着致命的杀伤力。所以致命,一是人类的贪欲使然,一是没有认识到财富背后隐藏的陷阱。

  金钱何以会成为万恶之源?首先是来源问题,这在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尤其值得重视。以往的生活条件虽不富足,但在安贫乐道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人们依然能知足常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物质文明以其巨大的冲击力,将中国从道德社会迅速推向功利社会。金钱的诱惑和贫富分化带来的危机感,双重困扰着人们。在利益驱动下,许多人丧失了理智,置法律及道德于脑后,不择手段地谋取财富。或造假卖假,以不法手段骗取钱财;或铤而走险,以走私贩毒牟取暴利;或以权谋私,利用工作之便贪污受贿……当这些不法行为和金钱结合在一起时,人们往往就一叶蔽目,知法犯法。

  其次是不正确的使用。如果拥有财富而没有健全的心智,没有处之泰然的超脱,就很可能在金钱的蛊惑下失去理智。如果说贪嗔痴三毒是潜伏在生命中的病毒,那么,使用不当的财富往往是引发它们的导火索。很多骤然暴富的人,或是吃喝嫖赌,或是挥霍无度,或是寻找刺激,结果使身心受到极大摧残。这都是因为对财富使用不当引起的过患。

  第三是对财富的执著。据有关报道,东南亚金融风波之际,香港精神病院病人猛增。院方为治疗这批特殊病人,以模拟的股票交易使下跌的股票上升,借此缓解他们因破产带来的心灵创伤。由此可以认识到,如果将积聚财富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那么一旦失去财富,就会失去整个精神支柱。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可悲的。

  2. 净  财

  佛经中,又有“净财”之称。所谓净财,就是清净的财富。净财不仅是维持生计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能利益社会,造福人类。那什么样的财富属于净财呢?

  首先,来源是正当的。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道,就是正当的谋生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只有通过勤劳、智慧获得的财富,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

  其次,要懂得合理使用。佛陀一再告诫我们,要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因为欲望一旦被鼓动起来,往往就难以控制;奢侈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往往就难以放弃。和地球资源一样,人的福报也是有限的,过分放纵欲望,不仅对身心有百害而无一益,更会将幸福提前支取。

  第三,对财富不能有贪著之心。不论我们贪著什么,它都会成为伤害自己的利刃。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如果我们贪著财富,那么没钱时会因贫困而烦恼,有钱时又会因为担心财富失去而烦恼。所以我们要认清财富的实质,了知财富的无常,而不是把它看作永恒的;了知财富的局限性,而不是把它视为唯一的。当我们真正将财富视为身外之物时,才不会被它所伤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财富同样如此。财富本身无所谓善恶之分,而是取决于它的实际用途。为富不仁者以它来作恶,慈悲众生者以它来行善。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视金钱如粪土。只要是通过正当渠道获得的财富,我们又能合理分配使用,以此造福社会,并且没有贪著之心,那我们就是财富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我们拥有的财富就不是毒蛇而是净财。

二、财富与道德、修行

  对于佛教徒来说,如何将学佛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或许很多人都曾面临这样的困扰。在多年弘法过程中,常常有信众就类似问题前来请教。我觉得,这里需要澄清两个观点:一是追求财富和道德是否对立?二是追求财富和修行是否对立?

  1. 追求财富和道德是否对立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往往将义和利对立起来,很少谈及利益。至少在表面上,大多数人都耻于言利,似乎金钱就是庸俗的代名词。应当看到,尽管君子固穷的清贫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但落实到生活中,仍不乏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因为利益是如此地实际而富有魅力,使人很难抵挡它的诱惑。

  而西方人本思想则肯定了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追求利益就是道德的。正如思想家狄德罗所说的那样:“一切人类社会的经济都依赖一个普遍而又单纯的原则:我愿意幸福,但是我和别人一起生活,他们和我一样,也愿意幸福。让我们寻求使自己同时也使别人幸福、至少不能妨碍别人幸福的方法。”

  佛教所说的善,也就是道德内涵,同样是结合利益来说明的。《成唯识论》卷五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就自身而言,善行不仅对现世有益,更能惠及未来生命;就自他双方而言,善行不仅能使自己获利,同时也能利益社会大众。相反,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视法律,只顾个人利益而不管他人死活,这种行为不仅和道德冲突,从究竟意义而言,也是和利益对立的。佛教有这样一首偈:“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生活中,不法行为似乎也能给人们带来眼前利益,或许有些无知者会感到羡慕,但有智者不会为之动心。因为不法行为带来的利益是暂时的,这种风光绝不会长久。

  对在家居士来说,我们的行为首先要符合法律规范,同时还要符合戒律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利益。不论经商还是为人,信誉都极为关键。用现在的话说,信誉就是品牌,就是无形资产。信誉从哪里来?就是从道德行为而来。在激烈的商战中,能够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而唯利是图的投机者,必然会落得“害人终害己”的下场。

  所以,追求财富和道德并不矛盾。如果说道德是追求利益所应遵循的准则,那么,利益就是道德行为带来的果实。

  2. 追求财富和修行是否对立

  有些人学佛后觉得尘世生活毫无意义,从事世俗工作更是在浪费生命。这也使社会对佛教形成诸多误解,以为学佛是消极厌世的表现,是对人生责任的逃避。学佛和追求财富真的不可兼得吗?

  佛教将正当的谋生手段称为正命,反之即为邪命。假如我们放纵欲望,非法求财,损人利己,这些行为和修行确实是对立的。我们常常可以发现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人,学佛的同时还在继续造作恶业,以为只要拿出部分钱财布施或供养三宝,就可抵消罪业,获得心理平衡。其实那只是他们的自我安慰而已。我们要知道,布施和供养虽然会带来福报,但并不能因此抵消恶业,更无法改变生命中累积的烦恼习气。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必须符合法律和戒律的双重规范。只要用正当手段获取财富,和修行并不对立。

  其实,我们在工作中一样可以修行。《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法华经》也说:“实相入俗,一切治生产业不相违背。”这都说明了工作和修行的统一。在我们的观念中,往往将修行理解为念佛、拜佛和打坐、诵经。事实上,那仅是狭义的、形式上的修行。“修行”二字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

  所谓修行,是对行为的修正。我们的行为包含三方面:一是意业,即思想的行为;二是身业,即身体的行为;三是语业,即语言的行为。凡夫无始以来被无明所蔽,身口意不断造作不善业。修行就是要以佛法智慧改造自己,从思想上摆脱贪嗔痴烦恼,从行为上不再造作杀盗淫妄诸业,进而以无常、无我、无自性空的见地,了知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

  所以,追求利益和修行并不矛盾。如果时时保持正念,就是最好的修行。具备这样的前提,所谓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佛教徒能否追求财富

  虽然追求财富和道德、修行并不对立,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有唯求解脱的声闻众,也有发愿救度众生的菩萨众。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发心,有不同的追求。

  1. 人天行中,责无旁贷

  对在家居士来说,首先要解决个人生计。与此同时,往往还肩负着家庭责任。为人父母者要养育后代,为人子女者要赡养老人,这都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佛教徒要慈悲一切众生,如果我们连身边的亲人都无力照料,又怎能利益更多的人?不仅如此,作为公民,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还有相应的社会责任需要承担。如果我们连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都无法维持,本身就会成为社会负担,并加深社会对佛教徒的误解。

  除了以上这些责任和义务,身为佛弟子,还要有助人为乐的情怀。不论儒家还是基督教,都教导我们要有爱心。在今天这个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悬殊,虽然部分人已达到小康水准,但还有很多人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在边远地区,不少孩子因为家庭贫寒而失学,不少老人因为生活困窘而晚景凄凉,这些人都需要我们以实际行动去帮助。只有具备相应财力,才能为他们解决现实困难,提供生活保障。否则,即使有心帮助他人,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 出世修行,少欲知足

  作为出家僧人来说,如果倾向出世解脱,就要奉行少欲知足的生活准则。早期的原始僧团,佛陀要求比丘们依“四依”生活:日中食,树下坐,穿粪扫衣,吃腐烂药。除此而外,出家后所能拥有的,不过是三衣一钵而已。因为出家就意味着对世俗生活的放弃,对物质享乐的放弃,从而排除一切干扰,全身心安住在对佛法的体证中。

  从修行角度来说,简单的物质条件更容易使人保持内心单纯。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随境转,今天的人为什么心特别乱?就是因为生活环境太复杂,物质享乐太丰富,使我们不知不觉沉溺于声色刺激中。

  所以佛法提倡的出世修行,是以俭朴的生活方式为原则。我曾去法国的梅村参访,那是由一行禅师主持的禅修中心。虽然法国的现代化程度很高,但梅村营造的氛围简单而又自然。因为修行是为了断除烦恼,息灭妄想,在简朴的生活环境中,物欲刺激相对小得多,干扰也相对少得多,心自然就容易静下来。

  而奢华的生活,对财富的过多占有,都会使我们的贪著越来越大,妄想越来越多,从而对修行构成巨大障碍。尤其当我们缺乏相应定力时,更需要以简单的生活减少物欲,借助环境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心。

  3. 积聚资粮,广度众生

  菩萨道的修行和解脱道有着不同特点。菩萨不仅要自我完善,还要慈悲一切众生,广度一切众生。在菩萨奉行的六度四摄中,都是以布施为先,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施。

  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修行时曾发十二大愿,帮助一切为饥渴所恼的有情。他教导我们:“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可见,物质给予也是帮助众生的方式之一。所以发了菩提心的人可以去赚钱,可以拥有很多财富,这样才有更大的能力帮助众生。但前提是不能有贪著之心,否则就不是菩萨的境界了。

  与财布施相比,法布施才能真正令众生离苦得乐。法布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生存技能,一是佛法真谛。对于生活无着的人,物质救济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而传授技能,帮助他在社会上自强自立,才能使他得到更大的利益。最究竟的方式,则是引导他契入佛法,“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所以说,学佛者要不要追求财富,关键是看自己的发心,看自己在哪个层面修行。如果从出世解脱的层面来说,就不该追求财富;如果想进一步发菩提心,那么以财富利益众生,也是行菩萨道的途径之一。

四、怎样追求财富

  缘起的色身,必须假衣食才能延续。尤其在工业化社会,个体生存和他人是分不开的,没有农民提供粮食,没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提供生活所需,我们将寸步难行。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一方面,我们又要以财富交换他人的劳动成果。所以,学佛者同样需要财富作为生存保障。作为佛弟子,应该如何追求财富?

  1. 明了因果

  佛法告诉我们:如是因感如是果。世间一切吉凶祸福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沿着因缘因果的规律在发展。

  佛教讲三世因果,对人生也要从中去认识。贯穿三世因果的力量为业力,包括引业和满业。引业决定生命的去向:或生天享乐,或堕落地狱,或继续为人;而满业则决定我们一生中的穷通祸福。所以说,人生一切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明了人生因果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主动把握命运,为未来人生规划美好的蓝图。如果我们真正懂得命运是由自身行为决定的,就不会因失意而抱怨天道不公,更不会带着侥幸心理去为非作歹。财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赚钱同样有它的因缘因果。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的业,也包括今生的努力。除此而外,还有很多客观因素,如市场需求、致富机遇等。

  2. 广种福田

  “人天路上,修福为先。”我们的生活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的福报。福报就像土壤,如果是肥沃的土壤,不论种什么都容易丰收,而在贫瘠的土地上,同样的付出却不会有同样的收获。为什么有些人事事如意?这并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赐,也不是命运的特别垂青,而是他们往昔种下的福田使然。所以对每个人来说,福报非常重要。

  收获是由播种而来,我们想拥有福报,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广种福田。

  福田有三。首先是恩田,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要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众生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他们给予我们生命,将我们养育成人,为三界最胜之福田。而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师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生存技能的培养,都来自师长的教育。国土恩也是要铭记在心的,因为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空间,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众生恩,世间生活是缘起的,要依赖各种条件,对一切有恩于我们的众生,都要知恩报恩。我们不仅要对人类心怀感恩,还要对哺育我们的自然心怀感恩。一个心怀感恩的人,看到太阳升起时会有感激之心,听到鸟儿鸣叫时会有欣喜之情,否则就会忽略这一切的存在,更不懂得去珍惜,去善加呵护。

  其次是悲田,就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在菩萨道修行中,利他与自利是一体的。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所付出的爱心和努力,就是在播下善的种子。这不仅能使他人得到利益,同时也能使自己完善道德,升华人格。

  第三是敬田,即恭敬一切应当恭敬的人,这里主要指佛、法、僧三宝。有佛陀作为修行的榜样,有佛法作为修行的指南,有僧团作为修行的依怙,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依靠,找到解脱的途径。所以,三宝对我们可谓恩同再造。我们应当以至诚之心礼敬三宝,有一分虔诚,就能获得一分佛法的利益。

  3. 生存技能

  除了培植福田外,我们还应重视今生的努力。因为福报必须通过相应的形式,才能得到体现。哪怕天上会掉下馅饼,还需要我们伸手去捡,否则也是枉然。佛法所说的因缘,包括内因和外缘两部分,内因需要外缘来成就。

  在今天的社会,这就意味着相应的教育和职业训练。没有谋生技能,即使拥有福报,也像堆在仓库的种子一样,不会发芽、开花,更遑论结果。如果我们受过专业教育,或有一门实用手艺,就业机会就会增加。在自力更生的同时,还能以一技之长为众生提供服务,为社会作出贡献。

  经云:“若诸菩萨求诸世间工业智处,以少功力,多集珍财,为欲利益诸众生故。”工巧明为五明之一,包括一切正当的技术技能,能使我们更好地创造财富。在《华严经》中,佛陀对此作了详尽说明:“所谓文字、算数、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咸所通达;又善方药疗治诸病:癫狂、干消、鬼魅、蛊毒,悉能除断;文笔、赞咏、歌舞、伎乐、戏笑、谈说,悉善其事;国城、村邑、宫宅、园苑、泉流、陂池、草、树、花、药,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银、摩尼、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藏,悉知其处,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鸟鸣、地震、夜梦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观察,一无错谬;持戒、入禅、神通无量、四无色等,及余一切世间之事,但于众生不为损恼,为利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佛法。”

  由此可见,专业技能不仅是生存的必要保障,也是菩萨利益众生的增上缘。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我们有福报并且努力的话,不论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奉公守法,都有致富的机会,成功的希望。

  4. 如法求财

  前面说过,正命就是合理的谋生手段,也是八正道之一。将谋生方式作为修行内容,足见其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对多数人来说,一生中的黄金年龄几乎都在工作中度过。如果不能好好利用,将是最大的浪费;如果有意无意地造下恶业,更是得不偿失。

  什么才是正命的生活?作为公民,我们不能违背法律的规范;作为佛弟子,我们还不能违背戒律的准则。在家居士必须遵循的十种善行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反之,则是必须避免的十不善行。在佛经中,还列举了十种非法谋财的现象。可叹的是,这些不法行为至今仍然存在,并继续危害社会大众。

  一、窃取他财:以抢劫、偷盗、诈骗等方式窃取他人财物,或将拾取的财物据为己有。

  二、违法贪污:包括走私贩毒、倒卖军火及收受贿赂、偷税漏税等。

  三、抵赖债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欠债不还,以不正当手段抵赖所欠债务;一是侵吞他物,以故意倒闭或携款潜逃等方式侵吞他人财物。

  四、吞没寄存:以欺骗性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寄放或委托管理的钱财。

  五、欺罔共财:在合作中,以巧立名目、伪造账目等方式,将共同财产转移到自己名下。

  六、因便侵占: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损公肥私。

  七、藉势苟得:利用职权替人办事,从中捞取钱财。

  八、经营非法:包括漫天要价、短斤少两等不当经营手段。

  九、诈骗投机:包括造假贩假、以次充好等非法经营方式。

  十、赌博淫业:经营赌场或色情业以牟取暴利。

  由此获得的不义之财,不仅会玷污我们的人格,遭到世人唾弃,更会受到法律制裁。就像那对被黄金所害的父子,到付出惨重代价时,悔之晚矣。所以,我们一定要如法追求财富。

  如法求财包括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正如佛陀告诉我们的:

  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

  一食知止足,二修业勿怠,三者当储积,以拟于空乏。

  四耕田商贾,择地而置牧,五当起塔庙,六立僧房舍。

  在家勤六业,善修勿失时,如是修业者,则家无损减。

  开源就是掌握各种谋生和致富手段,节流就是勤俭节约,量入为出。同时,我们还要勤修善业,培植福田。只要做到了这几点,财富就会日益增长。

五、合理支配财富

  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福报,那么如何使用却反映了他的智慧。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花钱还需要智慧么?这个世界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消费渠道,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货架在热情地召唤我们,媒体上触目可及的广告又为我们提供了选择和参考。但我们要知道,改善物质生活并不是花钱的唯一途径,也不是使财富发挥更大效用的最佳方案。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但既富有又能为人敬重的却不多。原因是什么?主要就取决于他们如何使用财富。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有几种比较典型的例子。

  1. 不合理的使用方法

  一类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吝啬鬼,他们珍爱金钱超过生命。即使拥有再多,依然舍不得以财富帮助他人。不但舍不得造福社会,也舍不得给家人使用,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享用。这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精彩描述,如巴尔扎克塑造的老葛朗台及《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直到生死关头,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自己一生守护的钱财。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即使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们只是财富忠实的保管者而已。当他们撒手西归之时,这些钱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利益。所以说,“身死留财,智者不为”。这种以积攒、守护钱财为乐的方式是非常愚蠢的,当钱财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时,不过是些毫无意义的金属和纸片。

  另一种极端,是挥霍无度的暴发户。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尤其是沿海城市,很多人骤然暴富,却没有承受这份财富的健康心态,于是得意忘形,以一味挥霍来炫耀所谓的成功,沉溺于穷奢极欲的生活中。他们将人生当作一场及时行乐的游戏,觉得财富只有自己吃掉、花掉才真正属于自己,只顾自己拼命享用,却不愿为他人付出分毫。这样的行为同样为社会所不齿,因为他们只是在无端地浪费财富,也是在无谓地消耗自身福报。

  还有人虚荣心特别强,总是花钱做表面文章。即使没有经济实力,也要添置高档用品,追逐时尚潮流,为此付出再多也在所不惜。在他们心目中,名牌就是身份的体现,高档就是价值的尺度。这也是错误的生活观念。人的基本生存所需无多,我们需要饮食维持生命,可又能吃多少?我们需要衣服抵御寒冷,可又能穿多少?但我们为什么在衣食无忧之后还不能满足?因为很多需要已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社会使我们产生的需要。我们吃饭,有时是为了吃给别人看,有时又是为了应酬而吃。穿衣也是同样,有时是为了炫耀,有时是为了工作、交际而穿。可以说,现代人的衣食住行,已经演变为用来攀比的道具。

  还有人急功近利到盲目的地步,不惜孤注一掷,将所有家产用来作风险投资。他们不仅希望财富来得多一点,再多一点,更希望财富来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在这样一夜致富的渴望中,人们很容易丧失判断力,或是受骗上当,或是投资失策,最后落得倾家荡产的悲惨结局。

  2. 合理分配财富

  如果我们拥有财富而无理财之道,那么,十分财富或许只能发挥一分作用,甚至使我们为其所害。如何才能合理支配财富?佛陀在经典中为我们作了具体指导。

  财富应分作四份。第一份用于保障家庭的日用开支;第二份用于投资增值,否则财富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份用于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第四份用于慈善事业,一方面回馈社会大众,一方面为自己耕耘福田。其实这也是一种投资,是对于未来幸福的投资,而我们能从中收获的,决不是有限财富所能比拟的。

  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追求财富的增长,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的贪欲,而是为了要得到一种行善的工具。”只有将财富当作“行善的工具”去追求,才能使财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那么人间就会充满温暖,许多社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一味享用财富,福报总有耗尽的一天,财富就不再属于我们所有;一味积蓄财富,财富也未必能属于我们所有,因为货币会贬值,股票会下跌,银行会倒闭,即使将财产紧紧锁在保险柜中,又能有几分保险系数?所以佛法认为,只有布施出去的钱财,才会真正属于我们所有。就像播下的种子,哪怕只有一粒之微,也会为我们带来百倍千倍,甚至千万倍的收获。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既是收获者,也是播种者。只有不断地播种和耕耘,才能使我们“恒怀欢悦,身意牢固,诸善功德皆悉具足”,才能为当下人生和未来解脱积累足够的资粮。

六、从物质财富到精神财富

  现代人追求财富,往往停留在物质层面,以为有钱就有了一切。其实,物质财富只能满足人生的基本所需,是生命的低级需求。如果一个人仅仅追求物质财富,只能说明他的生命层次很低,难以提升。所以,当物质财富可以满足基本生存时,我们还应该追求精神财富。

  1. 何为精神财富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影响之深广,远非物质财富可比拟。回顾历史,不论是古罗马的繁荣,还是盛唐时的富足,都不再能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任何物质帮助。保留至今并影响我们的,是古圣先贤的精神感召,是历代智者的思想传统,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

  佛陀的一生身无长物,居无定所,却为我们留下三藏十二部经典,为我们指明趣向解脱的道路。在他的身后,一代又一代的追随者,得益于佛陀留下的智慧,通过学佛获得了究竟安乐。除此而外,还有耶稣为我们留下的博爱精神,孔子为我们留下的仁义教育……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这一切,我们今天的文化会是怎样?我们今天的世界又会是怎样?

  在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中,唯有人类同时拥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世界。飞鸟走兽都懂得为觅食奔忙,如果人类也仅仅为了生存而生存,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当基本生存解决后,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更多是来自精神体验。它的平衡与否,是决定人生幸福的关键所在。

  精神世界主要由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人生经验组成。一个拥有美德的圣贤,不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都能洁身自好;一个洞明世事的智者,不论面对什么样的人生境遇,都能从容接纳。所以说,只要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我们就有能力抵御外界一切干扰。

  2. 精神财富甚于物质财富

  物质财富是外在的,虽然我们拥有房产、存折,拥有汽车、家电,但所谓的拥有,只是一份使用权或保管权而已。佛教说,财富是水灾、火灾、盗匪、恶王、不肖子五家共有,或是天灾,或是人祸,都会将它们化为乌有。所以这些身外物是虚幻不实的,随时可能更换主人,而内在的精神财富才是真正可以依赖的无价之宝。

  我们可能会失去财富,但不会失去智慧;我们可能会失去健康,但不会失去慈悲;我们可能会失去家庭,但不会失去爱心;我们可能会失去事业,但不会失去信仰。

  如果智慧、慈悲、爱心和信仰也会失去的话,那只是由于我们不加珍惜而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自甘堕落。我们叹息世风日下,叹息人心不古,事实上,这正是由于人们精神世界的贫乏所致。在今天,旧的价值观被推翻了,新的价值观却没有如期而至。在丢弃“越穷越光荣”的口号之后,压抑已久的物欲几乎在一夜间被无休止地激发出来。随着社会商业化的进程,人们的贪欲空前膨胀起来:对奢侈品的需要,对财富积累的需要,对权力和虚荣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如此迫切,使我们来不及按部就班地去实现。俗话说“财迷心窍”,当我们眼中只剩下金钱的时候,不仅职业道德不见了,甚至伦理道德也不见了。

  在金钱挂帅的旗帜下,很多人似乎已经忘却精神需求。正是这种忘却,使我们的内心处于严重失衡状态。为什么现代人对物质的需求如此迫切?对财富的积累如此贪婪?就是因为在内心世界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在指引,没有崇高的理想在驱动,没有坚定的信仰在支撑,甚至没有道德的力量在约束。为了追求物质财富,我们不仅忽略了精神财富,甚至以丧失精神财富为代价。当我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一片废墟之时,物质能否填补其间的空白?能否成为人生的无悔追求?

  失去物质财富,只会使生活受到暂时影响;一旦失去精神财富,不仅会影响到我们一生,更会殃及后代。不难想象,一个精神空虚的父母会给子女什么样的教育?一个见利忘义的长者会给后代什么样的影响?所以,精神文明建设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影响自己的未来,影响子孙后代,影响人类的发展前景。

  所以我们要培养慈悲和爱心,培养信仰与智慧。对人生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财富,是永远可以从中受益的源泉。

  3. 法财甚于世财

  作为佛教徒来说,除了追求世俗财富,更要追求功德法财。

  佛陀在《华严经》中告诉我们:“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不仅供养如此,在我们所熟悉的《金刚经》中,佛陀还处处以校量功德的方式,告诉我们法布施的利益:“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所以说,不论供养还是布施,功德法财远比世间财富更为殊胜。

  我们知道,世间的资产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分。事实上,所谓的固定资产只有相对的稳定性,房产会折旧,设备会损耗,它们的使用寿命都是有限的。如果说有什么可以称为人生的固定资产,那么只有功德法财才是当之无愧的。功德法财似乎是无形的,但它不会随着我们的死亡而消失,不会随着生命形式的转换而失去价值。不仅如此,这善的种子还会不断为我们带来丰厚的馈赠。从这个角度说,法财对人生的意义远远超过有形的钱财。

  佛经中,处处强调法财较之世俗财富的重要性。因为佛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惑,树立正确观念;可以帮助我们解脱烦恼,成就智慧,成就无量功德,其意义绝不是物质财富能够取代的。

七、结束语

  很多人认为,财富是自由的保障,似乎有了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事实上,占有越多就越不自由。因为欲望是被逐渐激发出来的,占有得越多,期待和牵挂也就越多。曾几何时,万元户就是富裕生活的标准。可多少万元户因此满足了呢?有了一万,就会想着十万,然后是百万、千万。往往是钱越多,就感觉缺得越多,使生活不停地围绕这个轴心运转,从而忘却人生的根本。

  有个比喻说,假如把财富、事业、荣誉、地位比作0的话,健康就是前面那个1。否则,即使拥有再多,还是等于0。但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这一简单的道理,为了挣钱毫不顾及身体。结果“年轻时以健康换金钱,年老时以金钱买健康”。那么,健康是金钱可以买来的么?金钱可以换来最新的药品,换来精细的护理,但并不能完全保障我们的健康。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为获取财富使健康遭受的损失固然是金钱无法弥补的,那么为谋取私利而使心理遭受的伤害,就更是难以愈合的。欲望是无限的,财富却是有限的。我们为尽可能多地占有财富,不仅直接或间接地侵占了他人利益,也使自己滋长了重重烦恼。这些内在伤害或许不会在短时间显现出来,但它的影响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

  所以,我们必须对财富有正确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懂得如法求财,合理使用;才能从容地驾驭它,而不是被它左右;才能成为财富真正的主人。

2023.10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