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身体周刊》专访
采访:罗燕倩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戒幢论坛”自2006年举办至今已举行六届,关于“佛法与心理治疗”的专题论坛也已举行四届。来自国内外近500位法师及心理学专家、学者、教育界、医疗界人士围绕着“佛法与心理治疗——幸福·慈悲·正念”的主题进行研讨。
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济群法师坦言,如何解决心理问题是佛教界和心理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法国巴黎恐怖事件的发生,令人心情沉重,如何维护世界和平,是所有人必须面对的,只有人的内心和平了,世界才会有真正的和平。
心理学这个立足于西方哲学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佛法作为东方心理学,由释迦牟尼佛通过亲证揭示的诸法实相已传承了两千多年,是心灵的智慧,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智慧。举办“佛法与心理治疗论坛”正是为佛教界法师和心理学家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借鉴解读和解决人类心理问题,为社会的和谐,人心之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明旸法师有一首赞叹弥勒菩萨的诗说:“大肚能空天下事,慈怀普治世间疴。”以慈悲的襟怀、空性的智慧治疗世间疾病,正是佛教的精神所在。
身体周刊:您怎样看待佛法与心理学的关系?
济群法师:自古以来,佛法被称为“心性之学”。佛教传到中土之后,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起到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佛教僧侣面对信众和社会人群时,也一向具有帮助人们舒缓心理痛苦、解决心理问题的传统。早先,我对于心理学没有多少直接认识。当我开始阅读西方心理学的书籍、参加心理学界的活动,赫然发现:多年来我经常与信众对话,帮他们放下内心的某些纠结,欢喜而去,原来这就是在给人做心理疏导。
当然,佛法修行与心理治疗的治疗深度与最终追求的健康程度不可同日而语。临床心理学处理的是异常心理状态。至于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爱和恨等行为,只要在一定程度之内,心理学默认为是正常的,而佛法把这些行为总结为贪嗔痴,认为这是需要彻底断除的三毒。一个人唯有净除三毒,才能成为真正的健康者。当然,心理学也有很多值得佛法借鉴之处,比如基于科学实验和临床治疗得出的各种心理学技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身体周刊:说到佛法,很多人只留存于烧香拜佛,更对那些深奥的典籍和术语望而却步。您怎样看?
济群法师: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寺院就是传播智慧的学校,促进世人解除内心的迷惑、烦恼,成为有道德、有觉照的人,获得良好的心境,过上安宁的生活。可是,现代人对于寺院的这种教育功能了解得太少。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佛寺好像只是一个烧香的地方。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通过烧香寻求保佑、寻找安全感,无可厚非。然而每个人内心都包含着无价的宝藏,学会怎样把这宝藏开发出来,利益自他,岂不是更要紧吗?
身体周刊:佛法具体怎样解决心理问题?
济群法师:佛法认为,一切心理问题都和我们对世界的错误认识有关,只有改变认识,才能消除烦恼、开显智慧。
观念会造就心态,而心态会形成生命品质。佛法讲“如实见”,就是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生命由哪些因素组成,潜藏的价值有多大。价值观取决于对生命的认识,如同挖矿要了解矿山的价值。生命也是如此,不了解生命实相,就无法了解生命究竟有多大的价值。生命中有种种困惑,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未来在哪里?此外,还有贪嗔痴形成的种种负面情绪。人在这些困惑和情绪中往往身不由己。
佛法智慧一方面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迷惑和烦恼,一方面帮助我们认识内在的正向潜质。生命就像河流,从无穷的过去延续到无尽的未来,由此而来的生命经验会在潜意识中留下记录,形成心理力量并影响未来生命。错误认识会不断制造烦恼,而生命中最大的误解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修行就是正确认识世界,并不断排除内心负面力量的过程。
佛教的调节身心之道详细来说难以计数,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但不论什么宗派,核心目标都不外乎解决内在的贪嗔痴和开启生命的良性潜质,并有自己完整的治疗方法,包括见地、禅修方法和修行次第等。佛陀教法的纲领是苦集灭道四谛法门,苦是疾病的痛苦症状,集是寻找痛苦的根源,灭是疾病痊愈后的状态,道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学佛修行,就是从认识苦到对痛苦的彻底平息。佛教治疗心理疾病的关键,是因缘因果的原理,能否彻底解决疾病,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痛苦的真正成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对治。
身体周刊:佛法治疗心理问题最终所要达到的状态是怎样的?
济群法师:佛法修行的目的,是解脱、成佛。所谓解脱,其实并不玄妙,简言之,就是代表着心灵的自由。每个人都有许多烦恼,每解除一种,心灵就能从这种烦恼制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现在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躁动时代。这种弥漫在城市乃至乡村的躁动气息,正来自我们内在的情绪和烦恼,我称之为“心灵垃圾”。环境需要保护,需要治理,我们的内心同样需要保护和治理,不然就会成为堆积如山的垃圾场。在这样的心灵环境下,怎么可能感知幸福,怎么可能获得宁静?
当所有烦恼被彻底平息,心灵不再有任何躁动、任何不安、任何羁绊,也就是佛法所说的“涅槃”。此时,内心会呈现出无比的寂静,所谓“涅槃寂静”。这种寂静,并不是没有声音、万籁俱寂的静,而是来自生命内在的寂静。当心进入这种寂静状态,我们就能毫无阻碍地感知一切,包括许多微细的声音,可以听到眼睛眨动,听到蚂蚁打架。这种内在的寂静,来自对空性的体证,也就是佛法所说的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所以说,解脱和涅槃都是心灵抵达的终极境界,而非某种生理现象,不是长生不老,不是羽化成仙。
所谓成佛,也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成佛的内涵不是其他,而是生命的彻底觉醒,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这一切都源于对内心的改造。
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落实下去,其实我们大家都可以成为神医妙手,治愈自己,救度众生。到了后来,没有哪种病症能缠绕我们,没有哪种情绪能干扰我们,没有哪种逆境能让我们愤怒,没有哪种诱惑能让我们沉迷——那就是自在,那就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