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百富》专访

采访:慧月

  【采访缘起】

  在慈善榜的这期杂志里写这样一篇稿的初衷有三:

  首先,佛教慈善本就是慈善机构的源头。南北朝时期,佛教就有了这种慈善性质的金融机构,专门用以救济贫穷等。养病坊、疫病坊等留寺医疗的方式,流传到了日本,是成熟的慈善医院形态。佛教有大量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善举,护生戒杀和功德林(即佛教徒的义务植树活动)的种植。因此,既然要调查走访慈善机构的现状,佛教慈善如今的发展和影响当然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第二个原因,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思考所带来的机缘。我喜欢冬天的时候去普陀山,虽然我从不敢说自己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但每次坐在轮船上,听着汽笛声响,看着暮色中渐渐远离的外滩,霓虹闪烁,渐行渐远,当一切陷入黑暗之后,听着水的声音入眠,一觉醒来,是那样一个安静的所在。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可以让我一次一次体会“渡”的含义。

  到了岛上,只有班车,随时可以招呼停下,大部分时候我愿意选择散步,时间可以放慢,脚步可以从容,冬天的普陀山因为寒冷,人相对总是比较少。就是那样一个冬天,我拿着已买好的返程船票,站在南海观音塑像的广场上,一个人闲来无事边走边看那些刻在石头上的捐赠居士姓名。突然发现,有很多捐款数额巨大的,从落款署名看往往是家族企业,根据地区划分,这些家族企业又多是江浙一带,或者福建、广东等地。其实在此之前,我一直有个困惑。为什么这些相对富裕的地区更多善男信女?或者说为什么这些善男信女多出自这些富裕地区?他们是因为信了佛所以更容易被观世音保佑吗?佛教难道是这样谁信我我就让他们更容易发财吗?或者谁供奉我我就让谁家庭更兴旺,做生意更回避凶险吗?这样的佛教肯定是我们俗人想象中的势利。况且这个道理即使是真的被善男信女无条件地相信,在逻辑上也无法说服我。

  但是在那一瞬间,我萌生了另一个辨证的思路,让我重新体会“商道”,是否有这样一个可能,当一个人因为信仰宗教,因此更守规矩,更讲诚信,遇事更懂退让,宁可少赚一分也要心里安稳等行为使他们广结善缘,所以才越来越富有呢?生意场上固然充满凶险,可是如果你因为信佛,相信世间万物自有因果,因此能在追逐中有一点看破,可能反而不会铤而走险,也因此可以转危为安呢?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常抱怨的无商不奸,无奸不商,成就的只能是小商小贩,而处处惟利是图,充满敌意地做人,到最后只会让自己身心俱损,哪里还能生意兴隆呢?

  当时海风冷得有些刺骨,从那天起,我骨子里那份重“学”轻“商”的思想似乎开始有了转变。接下来,由于工作原因得以拜访那些上榜企业家的时候,我的思考逐渐得到了越来越明晰的答案。与我们想象的“奸商”相反,绝大部分资产已经可以上榜的企业家,他们身上所传递出来的沉稳、平和、诚信等特质,让你在和他们接触的时候感受到的不是焦躁和狂妄。虽然他们每天运筹大量资金,身陷无数公务,但是,他们只要花时间和你坐下来谈话,身上总有一种善的定力让你愿意与之亲近。这是红尘中的佛缘吗?

  社会上那么多企业家开始做慈善,绝对不是偶然,我希望找到精神上的答案。

  最后的一个原因,是关于对慈善理解的一些困惑。慈善的核心是慈与善,可是什么是慈,又什么是善?整个世界可以通过捐赠的数字去为慈善排榜,因此我们知道在美国有比尔·盖茨,在中国有余彭年,他们给我们做出了慈善的表率。但是慈善同时也招来非议,经常听到人抱怨某些慈善机构因为监督管理不力,善款不能善用,也有企业家做慈善时被误解为炒作宣传,更有的受助者渐渐不思进取养成惰性,所以总听到人心不古的感叹,这些与“善”渐行渐远的事情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带着这样的困惑,我们寻访了很多线索,希望能找到一位高僧接受我们的采访。可是,我们的佛学基础有限,在几乎一筹莫展的前提下,幸亏得到一位朋友在休假期间的帮助,他向我推荐了济群法师,寥寥数语“他是汉传佛教的几大长老之一,极少数还坚持修学和度人为佛法修行根本的僧人”。之后,我们顺利地找到了济群法师,因此有了下面的对话。

一、慈善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胡润百富》:在您眼中慈善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济群法师:是慈悲。慈善的行为,应该出于纯粹的慈悲心而非其他。其实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悯之心,但这种悲心往往是狭隘而有条件的,比如与我有关或有好感的人,即便无关,至少也是不反感的,总是离不开个人好恶。但佛教提倡的慈悲却有着更为深远的内涵,那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谓无缘大慈,是不分亲疏、平等给予快乐。所谓同体大悲,是没有自他之别,对众生所有苦痛皆能感同身受。惟有这样,才能成就圆满的慈悲。

  佛教还认为,真正的慈悲是要帮助人们究竟解决生命的痛苦,这不仅指物质问题,还包括心灵困扰;不仅指现实问题,还包括生死大事。从佛法观点来看,心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只有解除人类生命中的永恒困惑及心灵内在的无明烦恼,才能从根本上铲除痛苦之源,获得究竟安乐。

  《胡润百富》:现代社会,在商业文化和社会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因为生存压力大,很多人在得与失的问题上找不到平衡点,患得患失,予取予求,包括对待慈善事业也是一样。慈善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力量,被怀疑、污蔑甚至以怨报德,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修得您所说的慈悲心?如何推进“民心向善”?

  济群法师:要平衡得失,首先需要对因果有正确理解。因果有二,一是外在因果,即由言行导致的客观结果;二是内在因果,即由言行逐步造就的生命品质。很多人做慈善或宣扬慈善时,只是将之作为社会大众推崇的道德行为。如果定位于这种外在因果,往往会在付出后希求社会或受助方认同,以此作为回报,这就难免掺杂功利心,甚至演化为一种变相贸易,或是因为看不到行善的及时回报而失去动力。事实上,慈善应该是由慈悲心发出的自觉行为,并在实践过程中使慈悲心得到增长,人格得到完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这才是行善的最大回报。而不在于外界如何看待,也不在于受助者是感恩或误解。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慈善对生命改善的意义,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像人们认识到事业、财富重要时会不懈追求那样。

  至于推进“民心向善”,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帮助民众正确认识慈善行为对于自身生命改善的意义,也就是当下利益(令内心调柔安乐)和长远利益(令生命品质得以提升)。其次,需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高尚道德理念,如儒家提倡的仁义,墨子呼吁的兼爱,大乘佛教倡导的慈悲济世精神,这些思想都是铸造慈悲品质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心理呵护重于单纯物质帮助

  《胡润百富》:寺院目前主要从事哪些类别的慈善活动,每个活动的核心又分别是什么?

  济群法师:寺院的慈善活动主要有两类,一是侧重于精神,通过讲座、共修、禅修及印赠书刊等方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各种顺逆境界中拥有良好心态,拥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二是侧重于物质,通过扶贫济困、助学救孤、义诊施药、环保护生等方式,使遭遇困难者得到具体帮助。

  《胡润百富》:在您所提及的慈善行为中,经济救济和心理安抚是一种什么关系?目前,获得心理帮助的是什么样的人群?

  济群法师:经济救济和心理安抚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帮助我们建立幸福人生。因为经济基础和良好心态正是构成幸福指数的两个重点,其中又以心态更为重要。没有好的心态,即使身家亿万,锦衣玉食,也只能带来一些暂时满足,无法从中获得长久稳定的幸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同样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些人能知足常乐,有些人却怨声载道,烦恼重重,原因何在?正是不同心态使然。

  所以说,经济救济固然重要,但它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暂时、局部的。如果不从根本上着手,人们就会不停地寻求外在帮助,甚至因受助而滋生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因此,在解决物质问题的同时,还要帮助大众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解除产生痛苦的心理基础。佛教所说的普度众生,就是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使之获得安乐。

  在通常的观念中,需要心理帮助的只是那些心理疾病患者。而从佛教的角度来说,除了佛菩萨这些究竟解除烦恼的圣者以外,凡夫都是需要心理帮助或引导的。人类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对生命自身的无知而产生,即佛教所说的无明。因为看不清生命真相,就会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念,由此形成各种恶性需求。许多人一生都在这些错误观念及混乱情绪中奔忙,实在辛苦!佛教所说的解脱,便是要引导人们走出心灵的误区。

三、善款如何善用?

  《胡润百富》:教界目前是通过什么渠道与需要帮助者建立联系?目前,就您所了解的,有多少机构和个体建立了帮扶关系,有多少人得到了佛教慈善的帮助,而这些人里,进入空门的弟子有多少?

  济群法师:渠道大致有三类:一是弱势群体自行找上门来,二是由信徒或相关机构介绍而来,三是通过义工社区走访等方式找到帮扶对象。此外,寺院弘法部、慈善会等机构,多与社会上的孤儿院、养老院、福利院、救助站及民间互助组织等有互动关系,并参与各地突发灾难的救助,但我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人得到佛教的慈善帮扶。

  佛教界的物质救济,不会以要求受助者产生信仰为附加条件。当然,他们在接受救济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佛法教化。确实也有不少人因为这一机缘接触到佛法理念,身心两方面都有受益,从而走入佛门。

  《胡润百富》:佛教慈善在善款的募集、使用及管理上是如何分配的?如何最有效地使用这些善款,保障这些善款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或者有效地向民间大众传播善念?

  济群法师:佛教慈善善款来源主要有三:其一,来自信徒的专项捐赠。其二,来自寺院的功德金或其他收入。其三,来自会员缴纳的会费。

  善款的使用原则是根据施主意愿专款专用,若捐款者没有明确意向时,则可进行统筹安排。在佛教团体中,对资金的管理主要从设立制度、严格管理和加强因果观念两方面着手。作为慈善事业的参与者,必须有济世的悲心并深信因果。在此基础上,再以规范的财务制度作为保障。

  在使用方面,除落实在扶贫帮困、助学救孤、义诊施药、环保护生等传统慈善项目外,主要用于大型救灾及刊印弘法书籍。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主要通过事先走访、专项落实、事后跟踪等操作流程,使善款得到有效使用。

  至于向大众传播善念,我认为,关键还是在于对善的正确认识。社会上对善行的宣传也很多,但除了让大家感动一番以外,未必能令人见贤思齐。原因何在?正是因为没能深刻揭示出慈善行为的内在价值,及对生命改善的意义,这就必须从观念上进行调整。然后,通过政府重视和媒体力量等有效途径,将这种理念传达出去。

  《胡润百富》:目前,参与慈善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企业家和社会名流都积极加入到慈善活动中来,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济群法师:这是一个好现象,代表他们物质水平和人生追求的提高,开始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从佛教来说,对某个行为的评判,关键是看动机,也就是“发心”。就慈善来说,同样存在不同的发心,有些可能是出于慈悲,也有些可能带有功利色彩,甚至将造势摆在首位。佛教认为,只有以慈悲心来做,才是真正的慈善行为。否则的话,即使在客观上起到扶贫帮困的作用,但这些行为本身是会打折扣的,也难以对提升生命品质起到多少作用。

  《胡润百富》:最近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有很多事业有成、经济稳固的人成为居士,您能否向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居士?成为居士有哪些要求?

  济群法师:居士,原指富裕且有德有道的居家之士,现指皈依三宝、修学佛法的在家信众。

  成为居士的条件很简单,只要信赖佛法僧三宝并通过如法的皈依仪式来确定这种信赖即可。当然,皈依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不是用短短的篇幅可以完整介绍的。皈依之外,居士还应受持戒律,遵守相应德行。不少人虽然对佛教有好感,但对成为居士却心存畏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被佛教的清规戒律所束缚。其实,佛教对在家居士的基本要求只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点,这也是成为一个好公民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并非超乎寻常的要求。即使暂时不能全部做到,也可以分受,能做哪一条就受持哪一条。其实,受戒和慈善一样,关键是认识到这一行为对自身生命改善的意义。

  现代人普遍活得很累,主要原因,一是因为欲望太多且执著难舍,一是为了满足欲望而不择手段,从而使生命陷入不良惯性中。持戒,正是帮助我们摆脱这种不良惯性的有效手段,是身心健康发展的交通规则。

  《胡润百富》:对普通人来说,如果想了解一些佛学知识,又希望能够获得心灵上的帮助,有什么渠道? 

  济群法师:建议先看一些“人生佛教”的书籍,这是以佛法智慧对现实人生种种问题所作的解读,适合尚无信仰基础而有心了解佛法的人士。西园寺弘法部长期致力于佛法弘扬,以网络、音像、书刊杂志等多种方式向民众普及正信佛法,“人生佛教”系列也是其中的重点之一。近期,又以“佛学和心理学”作为面向社会弘法的方向,出版有“佛学与心理学专刊”等。

  此外,西园寺弘法部还开办有“青年佛学进修班”,并于每周、每月定期举行各类共修活动(看着我困惑的样子,法师补充说,类似做礼拜,我立刻会意,同时惭愧)。除立足于寺院的定期活动外,我们也和各地高校、企业有较多互动,或是应邀前去举办讲座,或是接待各地学子的参访,如北大、复旦、清华、南大等。

  我所理解的佛法,就是心性之学,是究竟解决人生问题的大智慧。

2023.10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