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今天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在这殊胜的日子和大家共结法缘,意义重大。这个日子意味着什么?成道并不是外在的成就,不是得到学位、职称、名次,而是生命的觉醒。
最近,美国《华盛顿邮报》评出世界十大奢侈品,榜首就是“生命的觉醒”。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即使吃穿用度都是名牌,也只能改善生活品质,而觉醒意味着生命品质的圆满。换言之,让自己成为“名牌”本身,才具有究竟的意义,值得毕生追求。这个“名牌”不在于名气,也无关财富、地位,而是具备智慧和慈悲的内在品质。
这次的主题是“企业家的慈善精神”,也和觉醒有关。因为慈善离不开慈悲,圆满的慈悲又离不开智慧。所以说,慈善不只是简单地做点好事,而是通往觉醒的道路。我曾在复旦大学“心理大讲堂”上为公益人士作过讲座,探讨参与慈善的正确发心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强调了两点:一是慈善的本质和心理基础,二是慈善的价值。后者又涉及内外两方面,外在价值是慈善给受助者带去的帮助,以及受助者和社会的反馈;内在价值则是行善给自己带来的生命成长。多数人只看到慈善的外在价值,却忽略了它的内在价值,一旦外在价值和预期不符,尤其是在受助者不感恩、社会不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心生纠结甚至退转。这正是很多公益人士面临的共同困境。
如何参与慈善才能让爱心更有力量?在座的都是企业家,也是公益慈善的重要参与者,那么,是不是有财力就能做好慈善?是不是任何捐献或帮助他人的行为都具有慈善内涵?我们探讨“企业家的慈善精神”,必须认识到:这种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应该通过什么渠道在内心建立慈善精神?怎样才能由内而外,从身口意来展现、践行并提升这种精神?以下,从四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一、何为慈善
“慈善”二字大家很熟悉,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如果带着种种个人目的,作秀式地捐钱捐物,是不是慈善?如果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依然违法乱纪,是不是慈善?如果没有利他心,客观上却起到让人受益的作用,是不是慈善?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慈和善的内涵加以界定。
1. 何为慈
慈,即与乐,是佛教的重要修行。世人都希望得到快乐,不论是工作赚钱,改善物质条件,还是从事艺术,丰富精神生活,乃至人类五千年文明,目的都是为了活得更快乐,更幸福。当我们生起给他人带去快乐的心,以他人之乐而不是自我感觉为目的,就是慈心。带着这样的心做善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慈善。
佛教中,与慈同时出现的还有悲,即拔苦。世人有种种痛苦,或为疾病所苦,或为生活所苦,或为工作所苦,或为抑郁、焦虑所苦,虽然努力摆脱,却往往力不从心。我们看到众生之苦,感同身受,发愿帮助他们摆脱痛苦,就是悲。
可见,慈悲就是与乐拔苦。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大慈大悲。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崇拜观音菩萨,信仰观音菩萨,遇到困难求助于观音菩萨,正是因为菩萨具有大慈大悲的品质。这个“大”包含了六道一切众生,也就是说,对任何众生都平等相待,都愿意予其快乐,为其除苦,没有亲疏之分,没有人和动物之别。这种高尚品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菩萨多生累劫修成的,也是慈善的最高境界。
2. 何为善
善,属于伦理范畴。佛教认为,善行使生命增上,恶行令生命堕落。究竟什么行为是善的,健康而合理的?什么行为是恶的,不健康且不合理的?其判断标准是什么?可能有人觉得,只要遵守法律即可。其实,法律仅仅对犯罪行为作了界定,属于基本道德底线,很多行为虽不在法律禁止之列,却对生命发展具有负面作用。
佛教从因果来探讨善恶,认为生命发展取决于身口意三业的积累。这种因果贯穿三世,由过去的所思所言所行,构成当下的存在;又由当下的所思所言所行,决定未来的生命形态。我们希望有好的生命结果,就要从因上着手,对心念和言行加以选择。因为这一切不是发生后就结束的,还会成为种子,储存在心灵世界,影响未来的生命发展。
从个体来说,只有对眼前和未来都有益的行为,才能称为善行,即《成唯识论》所说的“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反之,某些行为虽能给自己带来暂时的满足,却会对未来产生负面影响,就属于不善行。从社会来说,必须不伤害他人,且有益于他人的行为,才能称为善行,而对自他双方构成伤害的行为就是不善行。包括现前的伤害,也包括对未来的影响。这个标准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自身发展,也关系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以及整个社会的和平安定。
佛教所说的行为,首先是思想行为,然后才是语言和身体的行为。虽然念头没表现为言行时是看不见的,但它依然会产生作用。比如你对他人充满欢喜、接纳,还是心生对立、抵触,不一定要说什么,做什么,这种情绪当下就会对自己产生影响,进而对双方关系产生影响。如果不去解决,其作用还会回到自己身上,甚至循环往复。所以说,我们选择什么行为,就会构成什么世界。而每个人的小世界又会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整个世界的场。我们希望世界充满爱,就要从自己开始积极行善。个人力量虽然渺小,但持之以恒,一定能和其他善行相互增上,改善世界。
3. 慈善的两个问题
通过对慈和善的认识,我们了解到,慈善是慈悲与道德的结合。这就涉及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仅仅是捐献行为,但没有慈悲大爱之心,不是出于对众生的关爱,比如带着各种世俗、功利的目的做慈善,或是作为企业家和公众人物“被慈善”,这些行为能不能算慈善?我觉得,在严格意义上是不算的。虽然他们客观上做的是好事,也能为人带去实际帮助,但真正的慈善必须以慈悲心为基础。如果不是出于慈悲大爱,只能算作善行。当然,做总比不做好,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我们认识到慈善的意义,调整心念,本着慈悲大爱之心去做,同样的行为,结果将完全不同,不仅能利益对方,还能使自己得到成长。相反,带着功利心的捐献,本质上是一种交换,虽然也能获得相应福报,但会带来种种副作用。
第二,仅仅是遵循道德,并没有为他人实际做些什么,能不能算是慈善?我觉得,这也属于慈善的一部分。佛教认为,善行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消极的善行就是止恶,如五戒的不杀盗淫妄酒,既是对自我的约束,也是对众生的利益。不杀生,众生就不必担心生命安危;不偷盗,众生就不必担心财产受损;不邪淫,他人就不用担心自己或亲友被侵犯;不妄语,众生就不必担心被欺骗;不饮酒,众生就不必担心被失去理智者伤害或殃及。积极的善行,则是主动帮助他人,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众生需要什么,我们给予什么帮助。这是慈善的两个内涵。
所以对慈善来说,行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以慈悲待人,以道德自律。当我们具备这样的生命品质,不论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于人于己都是有益的。那么,怎样建立慈善精神?
二、慈善精神的建立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由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慈善精神同样来自教育和社会,来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说到三观,不少人觉得这是高大上的哲学问题,和现实人生没有太大关系。事实上,生活中的一切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离不开三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代表了我们怎么看世界,看人生;价值观则决定了我们的选择,只有觉得什么重要,才会选择什么,把精力投向什么。三者又是相互影响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会决定我们的人生选择;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会影响我们眼中的世界和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又会使我们看到不同的世界和人生。那么,慈善精神来自什么样的文化和三观?
1. 基督教的慈善精神
基督教倡导博爱,历来都有做慈善的传统,在世界各地建设了大量医院、孤儿院、学校等公益机构,热心帮助弱势群体。这种精神是通过《圣经》传承的,建立在神创说之上,由神对人的恩赐,推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止恶和利他两方面。
基督徒要遵守十诫,其重点为止恶。前四条表达对神的虔诚,必须忠于耶和华;后六条代表各种文化共同倡导的基本道德,为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不可贪恋他人物品。只有具备这些品行,才能进一步爱他人,利益他人。
为什么要爱他人,而且是平等的博爱?其思想基础来自上帝对人类的爱。上帝不仅创造人类,赐予人类生命,还拯救人类于罪恶中。因为得到上帝之爱,所以人类必须“以全部的心志、情感和毅力爱上主上帝”。对于生活在尘世的人来说,怎样才能体现这种爱,更好地回报上帝?就要遵从上帝的旨意——“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通过利他的慈善行为,信徒们可以在世间彰显这种效仿上帝的爱,从而见证和荣耀上帝。但基督教倡导的爱主要局限在教众之间,并不包括异教徒和动物,所以这种平等和博爱还是有条件的。
2. 儒家的慈善精神
儒家的慈善体现为仁爱,建立于宗法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四书五经传承。内容包括两方面,首先是修身养性,遵循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具备君子乃至圣贤的品质;其次是仁者爱人,兼济天下。
仁爱属于世间关系,立足于家庭,再延伸到社会大众,所以“爱有等差”。这种差别是由亲疏远近决定的,从亲到疏,由近及远。“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告诉我们,要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作为仁爱的根本。换言之,如果一个人不能孝敬长辈,是谈不上慈悲世人的。《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包括我们熟悉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样是从爱自己的家人,扩展到社会大众,乃至天地万物。
3. 佛教的慈善精神
基督教是依对上帝的爱建立博爱,出于对上帝的信仰和回报而行慈善,更强调平等,但必须以信仰为基础。儒家是依对亲人的爱建立仁爱,因为将心比心而行慈善,虽有亲疏差别,但更接近人性的特点,即使不了解多少儒家思想,也容易理解并认同这种爱。那么,佛教又是依什么建立慈善的呢?
(1)从因缘因果建立慈善
佛法认为,生命延续遵循因缘因果的规律,由不同行为带来相应的生命结果。说到因果,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外在报应,而且是实时、可见的报应。有了这样的设定,往往会对因果心生疑惑,觉得好人未必有好报。事实上,从因感果还涉及种种条件,并不是即刻就会发生的,也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机械和对应。其中有相似的等流果,还有不同的异熟果。但基本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善因得乐果,恶因得苦果。就像种瓜得瓜那样,本质是不变的。
比外在因果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心灵因果。我们今天能成为这样的人,和所受教育、人生经历有关,也和每天的起心动念有关。生活中,有人贪得无厌,有人知足常乐;有人嗔心炽盛,有人慈悲调柔;有人极端自私,有人无私奉献……为什么有这些不同?正是来自日日夜夜乃至生生世世的积累。如果不断重复贪心,这种贪就会像滚雪球那样,所贪对象和程度都会随之增长,看到什么都贪,都想据为己有,最终使贪成为人格的主导。慈悲也是同样,当我们出于慈悲参与公益慈善,在做的过程中,慈悲心就会得到滋养,随之增长,使我们继续参与慈善,帮助众生,最终成为充满慈悲的人。
我们希望生命有什么样的积累?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相信大家都会选择前者。什么是真善美?是慈悲、温暖、乐于助人,还是自私、冷漠、不愿付出?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参与慈善,正是长养慈悲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能克服自私、化解冷漠、消除对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想拥有健康的生命品质,就要遵循道德,积极利他。这么做不仅对他人有益,同时也在成就自己。对方得到的只是外在帮助,而我们却在改善生命品质,是尽未来际可以受益的。
(2)从人心人性建立慈善
佛法认为,人有佛性,也有魔性;有善心,也有不善心。如果发展善心,就能提升生命,最终证悟佛性;如果发展不善心,就会沉沦堕落,甚至与魔无异。可见,选择并发展什么非常重要。很多人重视高考志愿,其实那只是一次选择而已。人生中,我们时刻都要作出选择,不要觉得这些选择微不足道,长此以往,它们会成为串习,决定生命走向。所以佛陀一再告诫我们:“莫轻小恶,以为无殃;莫轻小善,以为无福。”
怎么长养善心?慈善是最为重要的途径,由慈心而修善行,由善行增长慈心。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要尽己所能地帮助众生,一方面要培养对众生的慈悲之心。因为我们的能力很有限,无法满足众生的所有需求,只能随分随力地做,但这份慈悲心可以是平等且无限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以任何借口祸及众生,不能为了某些众生伤害另一部分众生,更不能打着高尚的旗帜让众生作出牺牲。
对佛法修行来说,众生甚至比佛更重要。因为佛陀只是榜样和引路者,并不需要我们为他做些什么。只有处处以众生为中心,时时利益众生,才能去除我执,圆满慈悲。正因为慈善可以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悲智二德,所以贯穿了三乘的修行。在人天乘,慈善可以积累资粮;在声闻乘,慈善可以成就四无量心;在菩萨乘,慈善更是修习六度、自利利他的主要手段。
相比其他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这种依因缘因果和人心人性建立的慈善精神,更具有普世价值。即使对没有信仰的人来说,只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必须发善心,行善事,种善因,才能得到希望的结果。
4. 从闻思修建立观念
以上,说明了文化传承对建立慈善精神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我们虽然学了种种道理,不过是知道而已,并没有让这些文化成为自己的精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只是在学知识,生活中还是沿用固有串习,并没有运用所学,指导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怎样才能让概念成为观念,使慈善文化有效传承,慈善精神落到实处?
关于这个问题,佛教提出了非常经典的三个字——闻、思、修。闻包括耳闻目睹,属于接收信息的过程。思是运用理性思维,了解这些文化究竟阐明了什么道理?是不是合理?对人生有什么意义。当我们通过思考认可这些道理,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进一步转化为自身观念。否则,终究是和道理隔了一层,虽然知道,但无法起用。修则是在生活中实践,运用这些观念待人处世,使之在内心深深扎根。这个过程就像吃饭,闻只是看到食物;思是吃下食物,吸收营养;修是让营养发挥作用,进而带来新的能量。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也是告诉我们,要运用理性建立并强化观念。只有让道理成为自己的观念,才能时时处处地运用它,使心态得以修正,生命品质得以提升。
三、慈善精神的实践
说到慈善精神,有知和行两个方面。首先是知,通过文化传承建立观念,在内心认可慈善的意义;其次是行,让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践行并强化慈善精神,切实利益他人。如果说慈悲是慈善的根本,那么慈善就是慈悲的落实,以及检验真伪的标准。比如一个人自以为很慈悲,却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无动于衷,不愿施以援手,显然不是真正的慈悲。
在具体实践中,基督教一方面致力于慈善救济事业,一方面传播福音,让人们由信主得到拯救,属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慈善。儒家是立足于五常、五伦的道德准则,引导人们成为有德君子,进而帮助自己的亲人朋友,再扩展到社会大众,从修身、齐家而能治国、平天下。包括儒者崇尚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昭示了崇高的慈善境界。
佛教又是怎么落实慈善精神的呢?前面说到,慈善贯穿了三乘修行,但重点体现在菩萨乘中。因为人天乘是以人天乐果为目标,声闻乘是以解脱为目标,主要基于自利。惟有菩萨乘修行才以利他为核心,由利他而于自身圆满佛菩萨的悲智两大品质。而且从发心到实践都有深入的引导,可以说是究竟的慈善。
1. 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觉醒而利他的心。可能有人会说:觉醒和慈善有什么关系?从佛法角度说,如果不能解除迷惑,认清人生和世界的真相,就会不断招感痛苦,这样的生命是没有出路的。所以一切慈善都要立足于觉醒,并最终导向觉醒,才能真正令众生离苦得乐。否则的话,即使能为他们做一点物质慈善,但带来的帮助很有限,只是解决暂时的生活问题,不能让他们安身立命。可以说,这也是目前很多公益慈善面临的困境,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因为凡夫生命就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如果不在根本上改变,麻烦是源源不断的。
西方历史上,有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中国的儒家也曾提出大同世界,这些都寄托了先贤的美好愿望。但直到今天,仍不过是理想而已。因为理想社会的基础在于人心,如果人心和人性存在种种问题,即使科技再发达,物质再丰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就像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古人无法想象的物质生活,但社会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佛法认为,要建立理想社会,必须从净化人心开始。当人的内心清净了,外在世界才会清净,所谓“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发菩提心,一方面是确立“我要帮助一切众生”的愿力,一方面是认识心性,走向觉醒,这样才能有效地自利利他。从自身而言,能有智慧地践行慈善,长养慈悲;从众生而言,能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帮助,得到现前和长远的双重利益。如果大家能本着菩提心做慈善,实为众生之幸、社会之幸。
2. 平等慈悲
我们有不同程度的慈悲,但往往只是局限于自己喜欢的、有关系的人,或是虽无亲无故但打动自己的对象。比如很多从事动物救助的慈善人士,就是因为不忍动物遭受苦难而投身其中。不管哪一种,很难对众生无分别地平等慈悲。有人对亲人很慈悲,对外人很冷漠;有人对同类很慈悲,对动物没感觉;有人对被救助动物很慈悲,但不觉得苍蝇蚊子也是生命,甚至会用某些动物来喂养另一些动物。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自我的设定和执著。我们只在乎自己心中的生命,只对他们的痛苦有感觉,而对此外的一切是绝缘的。这种不平等的心是无法看到整体,也接收不到全部信息的,其中还会隐含贪和嗔的成分,是有副作用的,很难真正做好慈善。就像通信基站没有覆盖的地区,运营商就无法提供服务。
佛菩萨之所以能闻声救苦,有求必应,正是因为他们心中装着一切众生,平等无别。这样的心也是我们本自具足的,只是因为自我的狭隘设定,才使它变得很局限。这就必须通过修行撤除设定,使心恢复虚空般的本来状态,接纳众生,接纳万物。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平等、无限的慈悲。
当我们平等慈悲一切众生时,慈善的修行才能圆满。本着这样的心行,所做的每一件善行才是纯粹的。在事相上虽然有限,也会受因缘制约,但于自身成就的慈悲是无限的。那样的话,我们的所思所言所行,乃至一切的一切,都能散发慈悲的力量。
3. 修习六度
大乘佛教中,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六度作为修习善法的途径,这也有助于我们践行慈善。
(1)布 施
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施。财布施,即社会上常见的捐钱捐物,给予物质支持。法布施,是令对方获得知识技能,能够自力更生,是更为长远的帮助,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最究竟的是引导对方认识佛法,找到人生目标。无畏施,是让众生获得安全感,不担心自己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同时在精神上独立自主,而不是心无所依。在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的今天,这种帮助尤其重要。通过布施,不仅可以利益众生,也能使我们广结善缘,打开心量。
(2)持 戒
持戒,包括止恶、修善、利他三大原则。止恶是不以任何理由伤害众生,哪怕是帮助其他众生的理由。这是我们做慈善时特别需要注意的,不能觉得自己在帮助别人,就有了某种“特事特办”的豁免权。要知道,善恶都会招感果报,是不能相互抵消的。修善是在止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习善行。利他则是尽自所能,以实际行动帮助众生。也就是说,我们做慈善时必须以道德自律,所作所为首先不能伤害众生,其次是属于善行,第三是能利益对方,符合这三点,才是没有副作用的慈善。
(3)忍 辱
忍辱,包括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和谛察法忍。耐怨害忍,是被他人伤害时安然接纳,理性对待,不因此产生对立和嗔恨。比如我们做慈善时,有时会被对方或社会误解,甚至恩将仇报,如果不能接纳,就无法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更容易心生退转。这正是很多公益人士备受困扰的问题。因为受助者形形色色,而整个社会对慈善也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做慈善,特别需要接纳的智慧。
安受苦忍,是接纳环境和身心的不如意,如严寒酷暑、身体病痛、工作压力等。很多企业家的创业过程非常艰辛,正是因为他们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才取得事业的成功。做慈善同样需要坚持,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谛察法忍,是突破思想的局限。在座都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人生经验。而我们的成功又在某种意义上说明,过往经验是可行的。这就容易使人变得自我,难以接纳更高的智慧,并习惯按自己的方式行事,而不是体察对方的真正需求。对做慈善来说,同样要以开放的心理解对方,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才能恰到好处地帮助众生。
(4)精 进
精进,是对善行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放逸,不放弃。我们由传承文化认识到做人的道理,认识到慈善精神的价值,就要落实到行动中。但不论自利还是利他,都不是容易的事。因为凡夫有太多的惰性,还有强大的贪嗔痴,没有精进为动力,是无法在轮回串习中逆流而上的。
佛教中,精进又称披甲精进,就像勇士身披铠甲,在战场冲锋陷阵,不惧千军万马。修行如此,做慈善也是如此。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修习善法的违缘比任何时代更多。从声色诱惑到名闻利养的干扰,从道德风气到价值导向的阻碍,时时刻刻都要提起强大的心力,才能坚持下去。所以精进特别重要,否则很可能半途而废。
(5)禅 定
禅定,听起来似乎有点神秘,其实禅定就是持续、稳定地专注。对慈善来说,就是任何时候都保有初心,让慈善精神成为内心的绝对主导。我们心中有无数念头在此起彼伏,其中很多是负面力量,偶尔生起的善心就像星星之火,很容易被熄灭。想要布施时,贪心出动了;做慈善不被理解时,嗔心出动了。这就必须不断思维慈善的重要性,不断调动相关心行,并以实际行动强化它,形成稳定的力量,使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都能和慈悲相应,由内而外地体现慈善精神。
(6)智 慧
智慧,是做好慈善的指南,包括两方面。在事相上,知道怎么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让有限的投入充分发挥作用;在心行上,知道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从中成长,而不只是单纯的付出。慈善本是自利利他的好事,不少人却做得不开心,甚至备受委屈。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缺乏智慧。怎样才能欢欢喜喜地做好慈善?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典籍,告诉我们,在修一切善行时,都要以利他而不是自我感觉为中心,不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同时不执著结果,才能保有超然的心态,使之成为修行的一部分。不少人在做慈善时,因为有我相、人相,就会在乎对方有没有感恩心,社会是不是认可,事情有没有达到预期。有了期待,难免患得患失。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看重这些的话,就会带来不必要的纠结和烦恼。
如果说慈悲是慈善的动力,那么智慧就是慈善的保障。有了智慧,才能让慈善行为不偏离,不变味。在事相上,看清哪些需要在因上努力,把该做的做到;在心行上,明确做慈善的目的和定位是什么,同时学习佛法智慧,如《心经》《金刚经》等,学会以无我、无相、无所得的心来做。在积极利他的同时,也知道这一切都是缘起的显现,如梦如幻,心无挂碍。
四、企业家如何建立慈善精神
在不同文化传承中,基于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对慈善有不同解读。前面说过,基督教的慈善精神是立足于对神的信仰,因为相信神创造一切,决定一切,所以通过行善得到神的认同和拯救,但对不信神的人来说,这个理由就没什么说服力。儒家的慈善精神主要立足于宗法制,但在现代社会松散的人际关系下,这种逻辑也缺乏心理基础。
相比之下,佛教的慈善精神是立足于对因果和人性的认识,立足于对自我的完善,更具有普世价值。因为因果属于自然规律,而人性也是古今相通的。对于企业家来说,参与慈善事业不仅可以回馈社会,还能提升企业文化、完善自身生命品质,于人于己都是大有裨益的。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建立慈善精神?
1. 以慈善助力企业文化
西方企业非常重视企业文化,以此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近年来,国内也在提倡儒商、道商、佛商,也属于对企业文化的探索。因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只有具备共同的价值观,形成统一的行为标准,才能同心协力,而不是在工作中因为各自的立场产生内耗。慈善正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内可以产生凝聚力,提升员工精神素养;对外可以回馈社会,展现企业形象。
怎么做好慈善?必须以具有慈善精神的传统文化为指导,知道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只是感性地做点什么,往往是不稳定的,无法形成企业文化。而没有文化为背景,这些慈善也很难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道德之所以能产生作用,并不在于信条本身,而是道德背后的思想基础。认同这些思想,我们才会自觉遵守道德,无须他人的督促和检查。为什么有信仰的人更容易受到信任?因为大家知道,信仰能使人自我约束,而不会无法无天,见利忘义。
慈善也是同样,只有以文化传承为基础,才能有智慧地践行慈善,使利他和自利统一起来。慈善并不仅仅是一种付出,同时也在长养自身的慈悲品质,使自己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当企业注入这样的精神时,一方面能承担社会责任,扶贫济困;一方面能真诚关爱员工,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拥有健康的身心,将是最好的企业文化。
2. 以智慧实现人生价值
智慧可以帮助我们看清生命真相,知道它究竟有什么价值。就像开发矿山,首先要全面勘测,了解其中蕴藏着铜矿、铁矿还是金矿,有多少储量。如果只是看到表面的树木、岩石,认识不到它的内在价值,就不能开发利用。
怎么认识生命的价值?来自对心的透彻了解,这一点正是佛法所长。在东西方各种哲学、宗教中,佛法是直接从心性入手,由认识心性来认识世界,实现人生价值。只有认识心性,才知道生命由哪些因素组成,什么是需要去除的,什么是需要成就的。在佛教的经典和戒律中,都说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其中,止恶行善是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而“自净其意”属于佛教特有的修行,是由认识心性、调整心行,最终明心见性,走向生命的觉醒。
现代人能把觉醒作为十大奢侈品之首,意味着我们的追求正在接近生命本质,而不是迷乱状态下的盲目追求。如果不能走出迷惑,即使拥有再多物质上的奢侈品,也只是外在装点,无法为自己带来真正的幸福感,更无法提升内在品质。对人生来说,是什么远比拥有什么更重要。让生命走向觉醒,意味着我们也会成为佛菩萨那样的觉者,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吗?
现代人从小就要赢在起跑线上,为学业拼搏,为事业奋斗,却不为做人付出什么努力。似乎做人是人的本能,只要活着就在做人,不需要额外投入精力。我们选择学校,选择工作,选择婚姻,选择衣食住行,为种种生活琐事选来选去,偏偏不为生命发展作出选择。不少企业家也是如此,把全部精力投入事业,却忽略了如何做人。虽然钱赚到了,但自己身心不健康,生活不如意,社会不认同,这些都不是钱可以弥补的。
作为企业家,应该很善于投资和经营,但要看清楚——生命中最重要的投资是什么?最需要经营的是什么?只有确立这个根本,把企业的战略和人生的战略统一起来,把企业的成功和人生的成功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双赢。带着这样的智慧做事,才能用世间成就来实现人生价值。做事成功的同时,做人同样成功;做人成功的同时,带动做事的成功。
企业是众缘和合的,其中有各种不可控的因素。但如果我们立足于做人来做事,不论企业怎么发展,这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利益社会的助缘,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就能坦然接受一切变化,而不是被企业的成败左右。反之,如果把全部人生投入企业,以此为一切的话,一旦遭受失败,或是企业不再需要你,又该如何自处?
怎么做人?必须有智慧文化的传承,以此确立价值观。但这需要加以鉴别,谨慎选择。因为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市面上有各种与心灵相关的课程,其中还有附佛外道,一不小心,自己的精神系统就会被占领。就像入侵电脑的垃圾软件甚至病毒,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一系列的混乱,甚至让系统崩溃。而儒释道传统文化已有两千多年的传承,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经过了长期检验,有无数成功案例。尤其是佛法,其深度和广度正在引起全世界的重视和推崇,用好这个宝藏,可以开发人生的终极价值。这才是最值得投资和经营的。
3. 以止恶作为道德底线
止恶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也是建立慈善精神的基础。现代社会急功近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造作种种不善行,或是掠夺资源,制造污染,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或是造假贩假,恶性竞争,使社会风气每况愈下。其中也包括企业家。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恶行,即使在赚钱后做一点慈善,和对社会造成的伤害相比,不过是杯水车薪。从自身来说,也无法抵消恶行带来的苦果。
作为企业家,占有比普通人更多的资源,相应的,也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尤其应该关注自身言行。因为你的言行会被身份和所处地位放大,善行会被放大,恶行同样会被放大,造成更恶劣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谨言慎行,诸恶莫作。在此基础上,积极建立慈善精神。用现在的话说,止恶是基础版,修善是升级版,利他是至尊版。如果没有基础,升级一定会遇到问题。
从自身来说,恶行会构成生命的负面积累,使自己成为受害者;从社会来说,恶行会破坏他人的信任,影响与你的合作。有些人觉得在商言商,似乎商业行为是独立的,与道德无关。事实上,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和合的,做企业同样离不开顺缘的成就。顺缘从哪里来?来自往昔的善根福德,也来自今生的所作所为和道德品质,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当然,很多人并不是喜欢作恶,目的只是为了牟利,以为遵循道德就会吃亏。其实这是非常短视的行为,是没有看到道德的价值。我们想一想,如果自己交友或找人合作,难道不希望对方是诚信的,有爱心、讲道德的吗?难道不想与这样的人长期合作吗?将心比心,对方同样希望我们是这样的人。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往往会遇到同样算计的合作者,彼此斤斤计较;而一个止恶行善的有德者,才能广结善缘,得到大家的尊敬和襄助,反而获益最多。不论在东西方,成功的老牌企业都有自己坚守的道德准则。而那些缺乏底线的企业,即使一时得利,也好景不长。除了经营问题,缺乏道德正是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要相信道德的价值,它不仅有利于自身成长,还能得到社会认同,让事业永续。
4. 以利他培养慈悲大爱
除了止恶,我们还要积极利他。慈善的本质,是以博爱、仁爱、慈悲大爱帮助众生。当然,人有本能的恻隐之心,就像孟子说的“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因为不忍看到他人受苦而施以援手。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因为动物也有类似的表现。作为万物之灵,人身的殊胜就在于能对行为作出道德判断,从而止恶修善。通过利他,可以将我们已有的爱心不断扩大,乃至无限。
利他,关键是把对自己的关注转向他人。对他人多一分利益,对自己就少一分执著。相比过去,当今社会的人际关系更为冷漠。一方面是因为家庭结构改变,小家庭普遍取代了过去的大家庭,亲缘之间变得疏离;一方面是因为居住环境比较封闭,邻里之间少有交往。这都使得自我设定的范围越来越小,对这个范围以外的人越来越没有感觉。这种隔阂也是造成种种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今天之所以有那么多心理疾病患者,和自我封闭、自私自利有很大关系。一个人每天想着自己,心势必越来越狭隘,越来越患得患失。因为封闭,负面心行就会不断自我复制并发酵,使自己深陷其中,百般纠结。只有打开心量,关爱众生,那些因我执而起的负面心行才会失去生长环境,随之弱化甚至消除。
在利他过程中,我们会接纳更多的人,从自己喜欢的人,到没什么感觉的人,最后是曾经的冤家仇敌。心胸也会随之打开,变得宽广。进一步,我们还能以布施克服悭贪吝啬,以持戒克服放逸散漫,以忍辱克服嗔恨对立,通过这些善行,使心越来越开放,从而消除隔阂、冷漠、对立,看到每个人都觉得很亲切,很欢喜。儒家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佛教说一切众生在轮回中都和自己有过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当我们看到每个众生都能心生欢喜,把欢喜传递给对方,就会发现,对方看到自己也是欢喜的。反之,当我们对他人心生隔阂时,他人看到你也如隔千里。
所以,利他可以成就慈悲大爱,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还能使我们成就无量福德。有句话叫作“小钱是赚来的,大钱是修来的”。运气从哪里来?从福报来。福报从哪里来?从慈悲来。而慈悲和利他是相互增上的,因为慈悲心而利他,因为利他行而长养慈悲。当我们真正具足慈悲时,福报一定会源源不断。
五、结束语
以上,重点和大家分享了企业家的慈善精神。首先要正确认识慈善,其次是通过传承智慧文化,认识到慈善的价值,建立慈善的精神。有了这个前提,慈善行为是无所不在的。每天的起心动念、待人接物,都会包含这种精神。因为我们整个生命都是慈善精神的体现,而不是局限在某些行为。在当今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源分配严重失衡,特别需要以慈善来调节矛盾。
作为企业家,大家已在物质上取得了一定成功,如果能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本着慈善精神积极利他,不仅能使大众因为你的付出而受益,还能使自己在利他过程中提升生命品质,实现做人的成功。这种成功又会使得事业的成功更有意义。对人生来说,财富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如果把赚钱作为目的,赚得再多也只是暂时拥有,本质上是没什么意义的。它真正的意义是能否造福社会,泽被后世。希望大家把企业作为践行慈悲大爱的平台,用自己的能力,使财富和资源的使用更合理,在利益大众的同时,圆满自己的生命品质。
2023.10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