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讲于“腾讯佛学频道”五周年

济群法师

  很高兴在“腾讯佛学频道”开播五周年之际,在此和大家结缘。我分享的题目是“佛教的道德观”。

  近年来,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从食品安全到环境污染,从教育失衡到医疗腐败,甚至在公益慈善事业中,都有各种问题被曝光。其范围之普遍、频率之密集、性质之恶劣,不断刷新民众的道德底线。让人在震惊、愤怒、感慨道德滑坡的同时,深刻意识到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因为这些个案不是偶然的,不是仅仅发生在某时、某地、某人身上的特殊事件,而是反映了群体性的道德失语。当谋取私利成为至高标准,当身边充满欺诈、戾气、冷漠,我们还能相信什么?还能有安全感吗?还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独善其身吗?所以说,道德不是空洞的教条,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它不仅关系到社会风气,而且和每个人的生活休戚相关。

  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每个人都希望社会道德水准得以提升,可当道德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并且这些行为已司空见惯时,我们是随波逐流,站到利益这边,还是毫不犹豫地遵循道德?为什么在何去何从的抉择中,道德总是显得苍白无力,让人很难说服自己?为什么道德不能成为我们自觉、主动的第一选择?

  说到道德,又和宗教、哲学密切相关。事实上,所有道德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建立在相应的宗教、哲学和社会背景下。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认识道德?道德的价值是什么?道德和利益究竟是什么关系,是对立还是相辅相成的?

  政府现在倡导文化自信,习主席提出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正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导向。自汉魏以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如何挖掘其中内涵,建立适合当代的道德体系,增进国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建设,使社会健康发展,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就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传承。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去芜存菁,继承其中的优良传统,而不是陈规陋习。

  今天,我主要从佛教的角度,谈谈道德的相关问题。

一、何为道德

  “道德”一词,人们耳熟能详。即使在道德日渐边缘化的今天,人们依然会用“这人很有道德”“这么做太缺德了”来评价周遭人事。可见在内心深处,人们依然对道德有一份认可。但这种认可往往只是模糊的感觉而已,并不清楚道德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的人生和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

  1. 道德属于伦理学的范畴

  在西方哲学中,道德属于伦理学的范畴。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著有《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专著,探讨了道德行为的发展和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系统阐述了至善就是幸福等观点。简单地说,就是探讨行为的合理性,从而造就健康人格,建设和谐社会。

  伦理学又称道德学,是以道德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发展,及道德的原则、标准、教育等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这也是我们下面将要探讨的。

  2. 儒家对道德的定义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将伦理学列为专门学科,但特别重视做人的教育,重视伦理纲常。早在公元前六百多年,《管子》就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将道德作为维持国家发展的法度,认为四维不张将招致亡国的后果。可以说,是对道德及其作用的高度推崇。

  而由孔子提出,经孟子和董仲舒完善的“仁、义、礼、智、信”五常,更在千百年来为国人熟知并遵循,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德行。其中,又以仁和义为核心。“仁”就是以人为本,上下相亲。《论语》中,提及“仁”之一字约百处,如“知者不惑,仁者不忧”“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当仁不让于师”等。孟子则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将此发展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施政纲领,是为仁政。此外,孟子还对“义”高度推崇,以此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标杆。他所提出的“舍生取义”,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不少人生死关头时的选择。“义”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行为的高尚和公正,如正义、道义;一是体现为公益性和利他性,如义工、义举等。

  儒家重视道德,尊为立身之本,并以此区分君子和小人。能遵守“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德行,就是君子,反之则是小人。进一步,还要成为孟子推崇的大丈夫,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最高境界则是内圣外王,内在具备圣贤品质,对外又能治国平天下,令天下归心。

  总之,从君子到大丈夫,乃至成圣成贤,包括社会的和谐安定,都要以道德为基础。当人们接受了相关教育,对圣贤品格心生向往,才会见贤思齐,自觉遵循道德。

  3. 佛教对道德的定义

  佛教中,对道德的定义就是“善”。佛教经典浩瀚,法门众多,但基本思想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又称七佛通戒偈,是过去七佛对弟子们的共同教诲。可见,止恶修善、净化内心正是佛教伦理学的核心所在。

  那么,佛教所说的“善”到底有哪些内涵?

  在性质上,善具有安隐的特点。《大毗婆沙论》云:“性安隐故名善。”《俱舍论》亦云:“安隐业说名为善。”佛教所说的善,首先在于善心,然后才体现在行为上,而不仅仅是从行为来判断。这些善的心理能给人带来安定、平和。关于这一点,很多人应该有切身体会。当我们生起善的心念时,即使还没有付诸行动,当下就是安定平和的。

  在作用上,善能为今生和来世带来利益。《成唯识论》云:“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佛教对生命的思考是立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对利益的考量也是同样。善的心行不仅对当下有益,还能带来未来的安乐。反之,如果这个行为会招致未来苦果,那就是不善行。

  我们倡导道德,首先要认识到,践行道德的价值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么做能达成什么目标。遵循儒家道德,能让人成就君子、大丈夫、圣贤的人格。遵循佛教道德,也有不同层次的成就。从人天乘来说,践行五戒十善,可以成为品行高尚的人;从声闻乘来说,践行别解脱戒,修定发慧,可以成为阿罗汉那样的解脱圣者;从菩萨道来说,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可以成就佛菩萨那样无限慈悲、智慧的生命品质。

  道德不仅能让自己受益,还能利益大众,建设和谐社会。多一个人遵循道德,就会多一份正能量。当这种力量传递出去,有些人会因为看到榜样而效仿,有些人会因为吾道不孤而有坚持的勇气。如果人人遵循道德,就能改变这个共业系统,变娑婆为净土。不要觉得个人力量微不足道,事实上,社会就是由个体组成的,共业系统也是由众生的业力汇聚而成。我们改变自己,就在改变其中某个因缘,进而影响更多的因缘。

二、道德的基础

  道德不是简单的教条,不是学校或单位的规章制度,也不同于法律。如果当作教条,一定会后继乏力。改革开放后,人们之所以迅速摈弃道德,固然有经济等原因,关键还在于,道德在很长时间以来被完全架空,让人觉得道德只是口号,不必当真。如果像制度或法律那样,通过外在约束产生作用,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正因为如此,社会上才会有所谓的灰色地带,会有很多人钻法律的空子。

  而道德是建立在哲学或宗教的基础上。如果人们认可这种哲学或宗教,认可道德带来的价值,就会主动践行道德。因为这是我们自身的需求,自觉的选择,不是谁强加于我们的。这种思想认识,正是道德扎根的基础。

  1. 神本和人本

  道德的基础大体可分两类,一是神本,一是人本。

  所谓神本,就是依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神教建立的道德,特点有二:其一,道德来自神的启示;其二,对善恶的判断取决于神。违背神的旨意,就意味着违背道德。《圣经》记载,人类祖先最初在伊甸园享乐,因为不听上帝所言,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乐园。作为他们的子孙,人类生生世世背负着原罪,这是世间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在伊斯兰教中,对于道德或行为善恶,也是由真主根据其行为动机作出最终判决,关键在于能否服从并取悦于真主。

  而人本道德是根据人类自身需要建立的,是实践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的手段。儒家认为人应该成为君子,成为圣贤,这就必须遵循相应的道德准则。而佛教认为众生都具有佛性,只有开显这一宝藏,成就佛菩萨那样慈悲、智慧的生命品质,才不辜负此生。如何开显佛性?就要遵循道德,包括人天乘、声闻乘和菩萨乘的行为准则。作为佛弟子,我们把佛菩萨作为老师和榜样,学佛所言,行佛所行,而不是一味祈求他们的保佑。

  总之,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神本道德源自神启,对道德的判决也来自神;而人本道德是基于对自身的认识而建立,对道德的判决同样在于人。当然这不是根据个人感觉来选择,而是立足于生命提升的规律。

  2. 依人性建立相对的善

  既然人本道德是根据人自身的需求而建立,就离不开对人心和人性的认识。

  孟子认为,人心具有四端,是仁义礼智建立的基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其中,恻隐是仁爱建立的基础,羞恶是道德建立的基础,辞让是礼教建立的基础,明辨是非是智慧建立的基础。

  虽然这些善心生而有之,但很微弱,必须进一步发扬光大。所以孟子强调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善心就像火苗,开始只是星星之火,但假以时日,也可以燎原;又像泉水,源头只是涓涓细流,但奔流而下,最后将汇聚成汪洋。如果我们认识并发扬这些善心,就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完善自我到造福苍生。

  佛教所说的惭愧二法,和儒家的羞耻之心类似。《杂阿含经》说:“有二净法能护世间。何等为二?所谓惭愧。假使世间无此二净法者,世间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宗亲、师长尊卑之序,颠倒混乱,如畜生趣。”告诉我们,惭和愧是护持世间的两种清净善法。因为有惭有愧,才会有人类社会的伦理纲常,长幼尊卑,否则就和动物无异了。

  不仅如此,惭和愧还分别对应了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长阿含经》说:“知惭,耻于己阙;知愧,羞为恶行。”惭,是认识到生而为人应有的尊严,当我们看到自身行为与此存在差距时,就会生起羞耻心,不愿德行欠缺。愧,是认识到公共道德对维护社会的重要性,看到自己做了不善行甚至犯罪时,同样会生起羞耻心,不愿为非作歹。

  可见,惭和愧是建立伦理道德的重要基础。在这一点,儒家和佛教的伦理有相通之处。

  3. 依佛性建立绝对的善

  说到善,有相对和绝对两个层面。惭愧心是从做人的层面探讨道德,是最基本的。此外,儒家的理想是成为圣贤,佛教的目标是成就佛果。达到这些目标,必须超越相对的善,开发绝对的善。

  怎样才能成圣成贤,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品质?首先要发愿,但仅仅靠愿力是不够的。关键还要认识到,人有没有成为圣贤乃至佛菩萨的潜质?如果没有这种潜质,就像蒸砂成饭,再努力也是白搭。

  佛性思想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质。在这个层面,三世诸佛和六道众生是平等无别的。佛之所以能成佛,并不是因为他成就了外在的什么,不是另外修成了一个佛,而是以智慧开启了内在佛性。这是我们本自具足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只是众生的佛性被无明遮蔽,虽有若无。修行的根本,就是认识并开启这一宝藏。这是佛陀悟道时发现的,也是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禅宗就是立足于对佛性的认识建立修行。《六祖坛经》开篇指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觉性,本来就是清净圆满的,只要开启它,就能成佛。虽然开发觉性并非易事,但我们首先要有这样的担当,而不是妄自菲薄,永远把自己当作卑微的众生,当作业障深重的凡夫,那就没有希望了。

  儒家也有相应的思想。《孟子·尽心篇》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但这里所说的良知良能,还是偏于相对的善。到宋明理学,尤其是王阳明的心学,明确提出“致良知”的主旨。这一思想受到佛教心性论和禅宗的影响,认为成圣成贤的关键,就是认识到生命内在的智慧光明,进而知行合一。

  总之,人本道德是从自身寻找道德建立的基础,而不是依赖于神。同时看到,实践道德会给生命带来什么改变,以及这种改变的意义所在。这一认识至关重要,只有当道德成为自身需求和人生目标,我们才能主动践行,而不是碍于某种外在制约被动应付。或是仅仅用来作秀,成为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因为我们深知,实践道德关系到自身成长,真正受益的首先是自己。

三、道德和利益

  利益是人类最为普遍、近乎本能的追求,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这种压抑多年的追求,有如决堤之水,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迫切。在这急功近利的背景下,道德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冲击。很多人觉得,赚钱只要遵守市场规律即可,和道德无关。尤其在两者面临冲突时,利益似乎总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当见利忘义成为社会风气时,我们失去的仅仅是“义”吗?短短几十年,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伪劣商品铺天盖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人们在物质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后,幸福感并没有随之提升,却要面临食物乃至药品中存在的种种不安全因素。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忽略了道德建设。当我们眼前只有利益,甚至为谋利违背道德后,苦果是必然的,是谁也无法幸免的。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认识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两者究竟是对立的,还是相辅相成的?

  1. 儒家重义而轻利

  儒家推崇君子的人格。作为君子应该怎么看待利益?《论语》的标准是:“见利思义……亦可以为成人矣。”告诉我们,面对利益时必须想到道德。只有遵循道德,才能成为合格的人,反之则是小人,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果只看重眼前的个人利益,就会一叶蔽目,看不到长远利益,更看不到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由此作出的选择,必然是短视的,不可取的。

  如果说《论语》还关注义和利的平衡,那么《孟子》的思想,则体现了重义轻利的倾向。孟子见梁惠王,王说:你不远千里而来,能为我们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孟子的回答是:“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你要讲仁义,要看重道德,不要只讲利益。

  这种对仁义的推崇本是正向的,却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导致一种误解,那就是把利益和道德对立起来,觉得只能重视道德,不能在乎利益。其副作用在于,有些人并没有真正重视道德,但生怕被视为小人,就装作很有道德,结果成了伪君子;也有些人以为二者非此即彼,必须作出取舍,既然要追求利益,就得排斥道德,结果成了真小人。

  当整个社会认可道德时,伪君子显然会更有市场。但这种做法不仅自欺欺人,也会动摇人们对道德的信心。因为道貌岸然的伪装终归是不长久的,终归会被人识破。结果在否定伪君子的同时,也使得被他们利用的道德受到质疑,不断贬值,甚至最终崩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旦失去外在的道德约束,欲望就会井喷式地爆发,催生种种不善心行,愈演愈烈。近几十年来的社会乱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何以如此迅速地摒弃道德,走向另一个极端?关键在于,道德在很大程度上被架空了——既然它不能带来利益,甚至妨碍人们追求利益,还有什么存在价值?而在摒弃道德的同时,很多行为就失去了基本的尺度和秩序,使人性之恶有了太多出口。

  所以,正确处理道德和利益的关系是一项重要课题。如果人们认识到,实践道德和追求利益并不冲突,且有助于获得利益;反之,不讲道德非但伤害他人,自己就是最大的受害者,还会对道德敬而远之吗?

  2. 佛教将义与利相结合

  从佛教角度来说,既重视道德,也不排斥利益,并不是像人们以为的,学佛后就把金钱视为万恶之源。佛教认为财富本身是中性的,它会成为毒蛇还是净财,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获得和运用。除了物质利益,佛教特别重视精神利益。学佛离不开福报,所以要集资培福,同时还要进一步积累功德法财,这样才能更好地自利利他。

  那么,佛教所说的利益有哪些内涵?道德和利益又是什么关系?

  第一,现实利益和究竟利益

  佛教中,把人生利益分成两类,一是现实利益,一是究竟利益。所谓现实利益,从生活角度来说,就是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家庭幸福、事业顺利、人际关系和谐;从修行角度来说,就是具足十圆满、八无暇的人身。我们立足于人天乘教法,遵循五戒十善,就能在今生或未来感得这些果报。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哪怕今生过得再好,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死了之后怎么办?生命的意义就是这些吗?所以佛教还强调究竟利益。对人生来说,现实利益是短暂而无常的,因为生命还存在永恒的困惑——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对生死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会因为生活富足就不存在。如果找不到答案,我们是无法安身立命的。这就必须彻底摆脱内在迷惑,开发本自具足的觉悟潜质,成就究竟利益。

  可见,佛教并不排斥利益。佛陀说法时,为了让闻者生起求法意乐,往往会告诉大家:学习这部经典将给生命带来什么利益。而且会根据对象的不同根机,“先说端正法,后说正法要”。也就是先说人天福报,告诉大家怎样过好世间生活;再说学佛的不共利益,告诉大家怎样走向觉醒和解脱。

  作为学佛者,我们既要关心现实利益,但不能停留于此,还要进一步追求究竟利益,让生命尽未来际地得到福祉。这样才有能力帮助天下苍生,像佛菩萨那样自利利他。

  第二,道德与利益的因果关系

  怎样成就现实乃至究竟利益?从佛教看来,这和道德有着必然的联系。佛教对宇宙人生的解释,可以概括为“因缘因果”四个字,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也代表了佛教的世界观,告诉我们:生命是无尽的积累,从无始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今生只是其中一个片断,就像大海的浪花。浪花时时生灭,而大海常在。

  生命延续最主要的因,就是我们的行为,包括身语意三业。首先是思想的行为,以意业为本,导致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所有行为发生后都会有内外两种结果。外在结果是有形的,包括学习、工作、生活的成果。内在结果则是由此积累的生命经验和心理力量,虽然是无形的,但作用更为长久。

  如果把心比作一片田地,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就是在心田播下种子。正是这些种子,造就了我们的存在。我们是什么样的存在,幸福还是痛苦,健康还是不健康,都取决于自己所造的身口意三业。曾经发生的行为是因,当下的生命状态就是果。而我们现在的行为又会成为新的因,形成未来的生命结果。

  既然行为有这么大的作用,怎么选择就变得特别重要,这将直接关系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现实乃至究竟的利益。而道德是代表正确的观念、良好的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说,道德是成就利益的因,而利益是道德行为的必然结果。

  第三,依因缘因果建立道德的价值

  从因果角度来看,道德行为会给人生带来哪些价值?

  首先,道德会造就良好的心态,高尚的人格。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道德理解为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是不健康的心理。所以,践行道德就是在不断发展正向心理。其实生命也是一个产品,由材料决定它的品质。这个材料就是我们的思想、语言和身体行为。为什么生命品质有高下之分?就是因为思想观念不同,行为方式不同。

  我们都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但现代人往往只关注外在,涂涂抹抹,精心装扮,却忽略了内在德行。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所说的“里仁为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就是以德行为美。而在佛教中,则是以佛陀具足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为圆满。这样的美是来自历劫的修行,来自慈悲和智慧的生命品质,是内在美的外化。

  其次,道德不仅能成就精神财富,还能带来物质利益。如果一个企业家有利他心,诚信经营,加上有效的管理,一定会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有些人说:大家都不讲诚信,我为什么要讲?大家都在利己,我为什么要利他?其实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自己交友或寻找合作伙伴,喜欢讲诚信还是不讲诚信的人?喜欢自私自利还是顾全大局的人?事实上,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朋友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推己及人,如果我们自身具备这些品质,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和你合作。

  现代社会注重人脉,被更多人认同,就会有更多机会,做事更容易成功,所谓人脉就是钱脉。我们再看那些百年企业,哪一家不是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企业文化?在他们的成功经验中,一定离不开对道德的推崇和践行。所以说,道德能带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利益。

  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其道德观包含不同层面。有人天善法,有迈向解脱的准则,还有成为菩萨的道德,能满足不同根机者的需求。对初学者,不会因为起点过高而难以契入;对有心深入者,每个阶段都有更高的目标,可以引导学人不断提升,成就终极价值。

  第四,佛教道德令自他和乐

  佛教道德不仅能于自身造就高尚人格,还能利益他人,建设和谐社会。西方文明对世界的改造主要偏向物质,但因为忽略对人自身的建设,导致诸多问题。在欧洲一些高福利国家,生活条件可谓优越,自杀率却居高不下。为什么这些衣食无忧的人会放弃生命?什么是他们难以承受和超越的障碍?归根到底,无非是心的问题。

  而佛教道德乃至一切修行,都是建立在心的基础上,通过对心的认识和调整来净化心灵。人心健康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所有的不良行为乃至犯罪,不外乎是杀、盗、淫、妄。而佛教的四条根本戒律,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也可以说是佛教的基本道德,是自他和乐的前提。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循这些规范,我们就不必担心被人伤害,被人偷盗,被人欺骗,也不必担心家人行为不忠。这种没有猜疑、充满信任的社会,是多么令人向往。

  这种安全感不是法律能够提供的。因为法律是在犯罪行为发生后加以制裁,但伤害已经造成,以后也不会杜绝。而道德和戒律的作用是防患于未然,是通过杜绝不良心行,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除了以别解脱戒阻止不善行,大乘佛教还有菩萨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不仅要积极断恶,还要努力行善,成就慈悲。当我们接受这种道德教育,就会把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的担当,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这是我们改善生命品质的需要。在这个层面,自他双方的利益是统一的,个人和社会的利益也是统一的,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自我成长就是在利益社会。这样的道德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四、道德的建立和提升

  道德是立足于不同的哲学和宗教体系而产生的,其高度,就取决于这种哲学和宗教的高度。反过来说,如果这种哲学或宗教存在局限,也会影响到由此派生的道德。人类提倡道德,本来是要解决问题的,但如果道德本身存在缺陷,就会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带来其他困扰。又或者,在这种道德和那种道德之间,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冲突,甚至是不可调和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道德的局限?

  1. 道德的局限

  一般宗教的道德,是立足于对神的信仰。尤其是一神教,特别强调神的唯一性——只有我信仰的才是真神。于是乎,这个唯一和那个唯一很容易产生对立,进而导致宗教之间的冲突,甚至升级为战争。从古代的十字军东征,到今天的巴以冲突,这种灾难从未停止。

  此外,神本宗教还存在信徒和非信徒的界限。基督教中,凡是信主者才会成为上帝的选民,受到神的恩宠,在死后上升天堂,而其他人则会在末日审判时落入地狱。印度婆罗门教中,则将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姓,生来就有贵贱之分。之所以会有这些区别,因为他们是在梵天的不同部位出生。可以说,是神决定了他们的生命道路,造成了这种不平等。

  西方文艺复兴后,人本思想逐渐成为主流,以人为万物之灵,而地球上的一切都应该为人服务。当人类只考虑自身利益时,必然会带来自我扩张。在国家和国家之间,会因为抢夺资源引发战争;在人类和动物乃至环境之间,会因为人的利益伤害动物,破坏环境。

  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背景下,人的利益被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判的依据。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这一定位使地球资源迅速地被消耗,被污染,也使无数物种濒危或是被灭绝。仅仅从人的角度来看,这么做似乎天经地义。但这种观点是狭隘而短视的,事实上,人类正面临生态持续恶化带来的危机,并已深受其害。在这条不归路上,我们还能支撑多久?

  所以现代的深层生态学,特别强调生态中心主义。人应该把自己作为地球生态的一个环节,而不是中心。所有生命是平等的,人和环境也是相互依存的。只有这种建立于生态中心主义的道德,才能长治久安,真正有助于环境保护。否则,所谓的环保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为我所用,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如果道德自身存在局限,只是从某个角度看待问题,制定规则,而不是立足于圆满的智慧,就会在满足一部分人利益的同时,带来其他问题,甚至给人类乃至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 道德的提升

  如何摆脱道德的局限?佛法为我们提供了智慧的引导。佛法是佛陀亲证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在此基础上,佛陀施设了一系列的修行途径,帮助我们践行并提升道德。

  第一,发菩提心,树立理想

  佛教强调发菩提心,这是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精神。它所利益的对象是无限的,不是以少数人的福祉为目标,不是局限于某个民族,也不是局限于人类,而是以一切众生为所缘;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也不是局限于地球,而是以十方法界为所缘。立足于这样的定位,就不会因为部分人的利益伤害另一部分人,也不会因为人类的利益伤害动物,或是因为有情的利益伤害环境。这个定位非常重要。如果道德的目标不是所有生命,不是天地万物,必然会顾此失彼。

  菩提心不仅所缘广大,还有无限的智慧,代表究竟的觉醒。发起菩提心,就意味着我们要走向觉醒,进而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离苦得乐。这是实现最大的福祉,而不仅仅是眼前利益。而且这种利益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对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永恒的价值。

  第二,以智慧和慈悲去除局限

  某些哲学和宗教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关键就在于“我”。而佛法正是让我们突破“我”的局限,学会用因缘因果看世界。

  因为有我,就意味着唯一性、主宰性,同时也意味着排他性。只要建立中心,就必然会有局限,会带来二元对立。以个人为中心,就有人与人的对立;以民族为中心,就有民族和民族的对立;以国家为中心,就有国家和国家的对立;以人类为中心,就有人类和动物的对立。

  习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见地很有高度。所谓共同体,不仅包括全人类,还包括生态环境。因为环境也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是相互依存的。佛教所说的依正不二和无我的智慧,就是帮助我们去除二元对立,包括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人类与环境的对立。只有消除对立,不是立足于局部利益建立的道德准则,才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关于这个问题,佛法智慧主要给我们两方面的理论支持。一是在空性的层面,说明一切众生乃至天地万物从根本上是一体的,没有彼此之分。一是在慈悲的层面,提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亲疏之别。在世间法看来,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是由很少一部分人逐渐繁衍为现在的几十亿人;在佛法看来,在无尽轮回中,我们和六道一切众生都曾有过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伤害他人,就是伤害我们的亲人,从根本上,就是伤害我们自己。

  这是一个唇齿相依的社会,佛法的空性智慧和慈悲精神,引导我们以缘起的眼光看世界,跳出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个人主义,认识到彼此的密切关联,从而超越道德的局限。

  第三,以禅修实践调整心行

  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每个人都带着过去的生命经验。有些人很善良,很有爱心,也有些人嗔心很重,破坏力强,甚至喜欢犯罪。有时候,不是我们想做个好人,就能够成为好人,因为这颗心是动荡而混乱的,让人身不由己。所以我们不仅要建立高尚的理想,还要有能力改造自己。这就必须通过禅修,培养调心的能力。

  如果不对心加以训练,我们是无法让心乖乖听话的,反而会被不良习气左右。现在很多人被手机、游戏控制了,即使意识到这个问题也难以改变,因为我们根本就管不住自己。

  佛教的禅修实践,是通过四念处等方法,对心行加以训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消除不良习气,开启积极、正向、有利社会和谐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真正地遵循道德,断恶修善。否则,即使我们想成为好人,心也会从中作梗,让人做不到位,甚至偏离方向。

  总之,佛教的智慧引导和禅修实践,能有效解决道德的局限性。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特别需要这样一种普世性的道德,改变世界存在的各种冲突,以及环境存在的生态危机。

五、佛教道德在当今世界的价值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物品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快。尤其是电子产品,一件新款上市后,不必多久就被淘汰了。那么,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佛教道德,为什么还没有过时?原因在于,佛教道德是针对人性而施设的。世界在变化,生活在变化,但人性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无明我执还是依旧,贪嗔痴烦恼还是依旧,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烦恼的程度更甚,破坏力更强。所以说,这个时代比以往更需要道德。

  1. 发展带来的问题

  我们关注发展,关注产品的更新,却很少关注自己的提升。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机器越来越接近于人。由此带来的便利和诱惑,却使人越来越离不开机器,离不开虚拟世界,也越来越找不到自己,引发了一系列心理乃至伦理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提升,将是未来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现在政府一直倡导弘扬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通过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释道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挖掘其中的精神财富,可以帮助民众提升自身素质,建立良好心态。

  如果不从人心着手,科技越发达,人的破坏力就越大,潜在的危险也越多。问题还在于,我们不知道身边哪个人心态失衡,不知道危险会在何时发生,也不知道如何才能避免。想一想近年发生的各种恶性事件,想一想那些无辜的受害者,我们能安心吗?解除这一危机的根本,就是解除人们内心的嗔恨,解除一切不良情绪。世界的和平,是来自人内心的和平,而不是外在的制约和抗衡。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现在每个人最亲近的是手机和网络,连家人之间的交流也日渐减少。过去的大家庭中,四代同堂,其乐融融。而现在两个人的小家庭都搞不好,甚至结婚几个月就要分道扬镳。而在陌生人之间,更是冷若冰霜。老人倒地无人敢扶,孩子受伤无人相救,遇到有人求助,第一念就是明哲保身,以防受骗或被牵连。在这样的共业系统中,世界还会好吗?会在各自的孤岛中越走越远,分崩离析吗?

  此外,还有前面一再提到的环保问题。如果我们缺乏整体的道德观,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会忽略社会的实际需要,制造错误导向。全世界每年生产的衣服铺天盖地,但厂家为了获利还在不断生产,而商家则继续通过广告刺激消费,扩大市场。却不去考虑,所有的生产都离不开资源,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更不去考虑,其中的很多产品会迅速变为垃圾,造成浪费,给地球增加难以承受的负担。

  世界的问题形形色色,但在根本上,都是人心的问题。究竟的解决之道,也是从人心入手,建立普世性的道德准则。

  2. 依佛法智慧建立道德

  人活着,必须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否则就会迷失方向。佛法的价值,就是帮助我们找回自己。

  这是人生的大智慧。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佛教道德,是遵循因缘因果的规律,而不是以佛陀或某个人的意志决定的。

  缘起论告诉我们,由如是因,感如是果。只有遵循道德,断恶修善,人生才会幸福,社会才会健康。反之,则会给自他双方带来痛苦和灾难。因为人类命运是一体的,自利和利他是统一的,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利益别人就是利益自己。

  如果人人遵循这样的道德,而不是立足于自身利益,人和人之间还会有自我和他人的冲突吗?人和自然之间还会有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吗?我们还会为了利己而损他吗?缘起的高明就在于,它是从整体而非局部看问题。因为局部就意味着局限,意味着只能顾及某些人、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利益,这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违背的。

  如果说缘起论是立足于整个法界,那么心性论就是向内探索,通过对心性的剖析,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心。事实上,两者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佛法认为,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一切问题的源头都在于心,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在于心。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调心之道,所以佛教自古就被称为“心性之学”。除了这些理论,佛教还有系统的修行理路,如戒定慧、闻思修、信解行证等种种施设。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实践道德的有效保障。

  所以说,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佛教道德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传承这样的智慧和道德,不仅对每个生命都有利益,也是当今世界的需要。

六、结束语

  以上从五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了佛教的道德观,分别是:何为道德、道德的基础、道德和利益、道德的建立和提升、佛教道德在当今世界的价值。

  何为道德,帮助我们认识道德的属性,明了儒家和佛教对道德的定义;道德的基础,帮助我们认识道德的主要分类,了解相对和绝对的善;道德和利益,帮助我们认识儒家和佛教对利益的不同定位,以及由此带来的利弊;道德的建立和提升,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道德存在的局限和副作用,以及如何突破局限的途径;佛教道德在当今世界的价值,则是从发展带来的问题入手,说明佛教道德的解决途径,以及自身的优势。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读,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佛教道德的重要性。需要强调的是,建立这一认识,目的是为了践行道德。用一句话作为结尾,就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023.10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