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过堂开示

【一】

  说到修行,我们往往想到特定的方式、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时段。但具足这些条件的专修,每天可能也就一两个小时。除此之外的时间在干什么?如果不注意,就会被串习消费,被贪嗔痴占有。这就使得生命中真正用于修行的时间并不多,反而是落入串习和贪嗔痴的时间更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容易修好的。所以,我们要把修行贯穿于生活,贯穿于时时处处。
  禅宗就很重视生活的修行。说到禅宗,我们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打坐。其实,禅宗并不认为只有打坐才是禅修。六祖还在《坛经》中对这一观点加以批判:“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生前每天坐着,死后每天躺着,不论坐还是躺,不过是外在形式而已,并非修行的关键所在。就像牛拉着车,如果车不走的话,应该打车还是打牛?显然,把车打散架也没用。
  对修行来说,身体就像车,用心就像打牛。我们要看清两者的关系,抓住重点。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必打坐,而是说明修行关键在于用心,并不局限于特定方式。
  不是说每天坐上一两座就够了,还要把生活变成修行,二六时中都带着正念去吃饭,去走路,去做一切。
  正如祖师所说:“至于行住坐卧、着衣吃饭、搬柴运水、大小便利、语默动静、折旋俯仰、迎宾待客、苦乐逆顺,道在其中。”任何对境都可以用来修行,能不能修得起来,取决于我们发了什么心,用了什么心。
  我们平时吃饭用的是什么心?如果不修行,用的多半是贪嗔痴。事实上,食欲是人类两大欲望之一,特别容易引发贪嗔痴。想要改变这一串习,必须刻意训练,反复强化。
  人生的路看似千万条,但从根本上说无非是两条,一是轮回之路,一是觉醒之路。轮回路,我们已经走过不知多少生,如果不出离,还将继续流转。我们通过修学,看到轮回的过患,也看到了轮回的本质是痛苦的,不希望生命如此延续,所以要走向觉醒。
  怎样走向觉醒?关键是在每个当下培养正知正念,训练和觉醒相应的心行,使之成为生命主导。有一分训练,就会有一分成长,所以每天有多少时间用于训练非常重要。
  生命是短暂的,即使我们寿终正寝,今生可以使用的时间也不多。何况世事无常,随时可能戛然而止。佛陀一再强调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都是提醒我们抓紧当下的每一刻,不要懈怠放逸。
  在生活的修行中,吃饭是重要项目之一。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日积月累,用于吃饭的时间非常可观。更何况,如果不用这个时间修行,就会随顺串习,随顺贪嗔痴。何去何从?相信大家看清状况后,就会作出正确选择。
  那么,怎样在吃饭时训练正知正念?一方面是保持外在威仪。相关动作我们都学过,包括怎么拿碗筷,怎么吃,怎么不发出声音等。心和行密切相关,如果心很细,动作自然调柔安静。反之,如果粗手笨脚,拿起碗筷叮呤咣啷,吃起饭来稀里哗啦,就说明他的心很粗,或是心不在焉,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另一方面是专注吃饭。当下这一刻只是吃饭,不追忆过去,也不幻想未来。正念的修行,是要训练觉察和专注。所谓觉察,是在内心装上监控系统,对吃饭的整个过程了了明知,知道每一个动作,知道每一口咀嚼,也知道软的硬的、粗的细的、甜的酸的、苦的辣的。并不是说吃什么都不知道,但不因此进一步引发好恶,生起贪嗔,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
  觉察力相当于监控系统。小偷来了,监控系统不会讨厌,不会喜欢,也不会把小偷赶走,这些不是监控系统做的,它只是如实记录当下发生的。觉察的训练也是如此,对一切现象不作评判,只是专注地吃,同时清楚当下发生的一切。
  饭前念的供养咒中,最主要的是“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以及“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我们在念诵时,要观想自己对三宝和众生生起广大的供养心和慈悲心,同时明确,吃饭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更好地修行,更好地利益众生。

  ——20190327

【二】

  对平常人来说,吃饭只是为了滋养色身,或是满足口腹之欲,但对修行人来说,应该把吃饭当作修行,这就关系到发心和用心。
  发心,是明确吃饭的目的。我们知道做事要发菩提心,可能没想过,吃饭也是要发菩提心的。“食存五观”中有一条,就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告诉我们:吃饭是为了解脱,为了帮助一切众生共同解脱。我们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吃饭,否则就没有健康的身体来践行菩提心。
  用心,是学会以正念吃饭。这不是说一说,或偶尔练一练就能做到的。凡夫都有强大的串习,每种心行的培养、建立、熟悉,都要通过百千万次的重复,否则是不可能战胜串习的。
  每一次吃饭,都是我们培养利他心、慈悲心和正知正念的修行机会。在吃饭过程中,要带着一份专注和觉察,安住在吃饭的当下,对当下的每个动作、每种心理状态都清清楚楚。只要反复训练,一定会感受到修习正念的利益。
  每种心行都是在训练中成就的。就像世间能力的获得,也是从建立行为模式到不断重复,才会形成相应的习惯和能力。有道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有的是什么?就是千锤百炼而来的功夫。修行也是同样,我们要培养正知正念,培养专注和觉察的能力,离不开一次又一次的训练。

——20190328

【三】

  食存五观,是饭前应作的五种观察修,引导我们建立正确的用心习惯,避免在吃饭时落入串习。佛陀特别将此制定为戒律,可见其重要性。五观的具体文字,出自《百丈清规》,是对律典相关内容的扼要总结。
  第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吃饭时要想到:一粒米、一棵菜,从农民播种到此刻放在碗里,让我们享用,在此过程中,多少人付出了辛勤劳动。想一想,就知道一饮一啄都来之不易。这是帮助我们对饮食生起珍惜、感恩之心,而不是毫无感觉地吃着。
  第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思考自己的修行和道德,是否有资格接受这么多人的服务。这是帮助我们激发向道之心。只有精进修行,成为佛菩萨那样自利利他的觉者,才真正有资格接受这份饮食,现在只是本着惭愧心受用。
  第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如果没有正念,当六根面对财色名食睡五欲,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很容易生起贪著。食不仅是五欲之一,也和六尘中的色香味密切相关,能多方面地刺激欲望。所以我们看到好吃的,会习惯性地心生贪著,甚至成为本能的条件反射,是需要特别防范的。
  第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戒律中把病分为两种,一是故病,为饥渴所致;一是新病,为四大不调所致。从这个意义上,吃饭就是疗病的过程,让色身得以延续,而不是为了长养贪嗔痴。
  第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吃饭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为了有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更好地修行,更好地弘法利生。
  这五种观察修,是让吃饭成为修行的重要前提。

  ——20190329

【四】

  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吃饭一直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饥渴的同时,也在满足口腹之欲。因为每天都在吃着,不知不觉中,早已养成各种相关串习。如果不加觉察,吃饭时就会随顺串习,随顺对食物的需求和贪著,进而形成惯性,形成轮回的模式。包括我们从事各行各业,也是在建立不同的需求和贪著,使生命在轮回中重复。
  有需求,就有求之不得的痛苦;有执著,就有无常变化的痛苦。所以,这种由需求和执著构成的轮回模式,会引发焦虑、恐惧等种种烦恼。修行,就是要走出轮回,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变成修行。从闻思到禅修,从吃饭到走路,都可以用来落实发心,强化正念。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导向智慧、导向自由、导向解脱。

  ——20190427

【五】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为满足贪嗔痴而吃饭,同时又在强化贪嗔痴串习——喜欢吃这个,心生贪著;不喜欢吃那个,心生对立。这种需求和执著,正是轮回的模式。我们要走向觉醒,必须改变这个模式。
  所有修学最终要落实到两点——发心和用心。发心就是动机,要带着成就道业和利益众生的心吃饭。不论修行还是利他,都必须维护色身,只有这样,生命才能实现最大的意义。如果仅仅为了生存而生存,或是为了世间的短暂利益造下恶业,给未来生命带来过患,实在得不偿失。
  但发心不是一次到位的,还要时时处处不断训练,否则就会在不经意间回到串习,回到轮回轨道。因为这是我们习惯的套路,是任运自如的。这种对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富、地位、家庭、感情的贪著,给人生带来无尽烦恼。唯有发菩提心,才能在根本上改变人生方向。
  用心,就是在吃饭时培养专注,把心带回当下。只是专心吃饭,同时对一切清清楚楚,知道怎么端起碗筷,怎么把饭菜送入口中;对所吃的食物、味道和内心反应也能了了分明,但不对这种感受做任何评判。
  有学人问禅师:“什么是禅?什么是修行?”禅师答:“穿衣吃饭,搬柴运水。”学人不解:“谁不会穿衣吃饭?谁不会搬柴运水?”禅师开示说:“虽然每个人都会,但平常人吃饭时不好好吃,挑三拣四,很少安住当下,专心吃饭,品味这些苦辣酸甜。”当然这是不带贪著的品味,如果吃到甜就喜欢,引发贪著;吃到辣的就不喜欢,引发嗔恨,就会进入凡夫的用心模式、轮回的操作系统。反之,
  只是保有观照,不评判,不比较,不跟随,这种训练就是在培养觉察力,是导向解脱的助缘。
  修行不仅是闻思法义,念经打坐,关键是落实到心行,在生活中训练,让每个当下成为修行。

  ——20190503

【六】

  祖师云:“将修行二字,正如日用间穿衣吃饭之事方可。”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修行并不在于特定形式,关键是发心和用心。
  如果只是为满足温饱和口腹之欲吃饭,当然不是修行。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为了修行,为了利益众生,那吃饭也是菩提心的修行,所谓“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用心就是培养正知正念。如果心躁动散漫,表现于外在威仪,往往是松垮而不端正的,影响身心健康。所以古人讲究正襟危坐,身正了,气就会正;气正了,心就会静。所以大家要坐端正,但不必太用力,腰挺直而放松,这样不仅有精神,气脉也会通畅。
  吃饭时要专心。现在人吃饭时,心常常不能安住当下,要不就是看电视,刷手机,胡思乱想,吃了什么都不知道;要不就是东拉西扯,散心杂话,把吃饭当社交;要不就是对饭菜挑肥拣瘦,一味追求口腹之欲……这都是需要改变的不良习惯。
  只有把心带回当下,安住于此,才能在宁静中生起觉察力,像镜子般映现一切。这是开智慧的关键,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要唤醒那颗镜子般的心,带着觉知和观照吃饭,那么吃饭也会成为禅修的方式之一。

  ——20190616

【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斋堂这副字换了,只有四个字——“正念为食”。
  原来是常规的“食存五观”,即五种观想,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带着什么心吃饭。如果带着贪嗔痴和轮回串习吃饭,长养的就是凡夫心,是轮回之因,那是难以消受的,所谓“三心未了,滴水难消”。五观的重点,正是帮助我们带着正念吃饭,这样才能滋养法身慧命。
  现代人最大特点就是散乱,心总是在一大堆妄想、情绪中,越来越难以专注。但对开智慧的修行来说,专注非常重要,尤其是单纯的专注。这就必须从日常生活开始训练,从行住坐卧四威仪开始训练。吃饭时,要让心安住当下,每个动作都要认真对待,像拜佛、诵经一样神圣。
  当我们专注吃饭时,动作会轻柔安定。从端起碗筷,到把饭菜送进嘴里,然后慢慢咀嚼,都不会发出噪音。包括吃到酸的辣的、咸的淡的,整个过程都清清楚楚。而不是在散乱、放逸、妄想中,挑三拣四地吃着。当我们带着正知正念吃饭,就不仅是在吃些什么,而是走向觉醒的修行。生命会呈现出一种专注、宁静、庄严。这样的生命是有质量的,是在向佛菩萨品质靠拢。

  ——20190629

【八】

  我们要带着修行的心态坐在斋堂,就像进入大殿,进入禅堂。
  几十年来,我们每天都在吃饭,已经形成各自不同的习惯,却很少有人能专心于此。“正念为食”四个字,就是提醒我们带着正念吃饭,不仅要滋养色身,更重要的是滋养法身慧命。
  我们坐到这里,首先要检查自己的威仪。因为散乱放逸,我们在行住坐卧中形成了很多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也是滋长贪嗔痴的摇篮。所以我们要学会正襟危坐——身正则气正,气正则心安。
  然后要培养良好的用心习惯,检查自己的心有没有安住当下。现代人越来越浮躁,也越来越不容易专注。因为心思散乱,使得我们管不住自己,妄念纷飞,不仅做事没效率,更无法有效地规划生命。
  禅修就是帮助我们管理自己的心,带着观照举手投足,动作就会轻柔有度。吃饭时细嚼慢咽,寂然无声。当整个斋堂的人都能保持安静,我们会感受到,这种氛围就像身处殿堂,庄严而神圣。
  回到社会之后,我们也要带着这样的发心和用心去吃饭,去走路,去做事,去待人接物,那么生活就会成为修行,生命品质就会有质的提升。

  ——20190630

【九】

  我们在静心课程中学了很多教理,也通过八步三禅,学会如何用佛法智慧来转化自己的观念、心态、生命品质。只要有效运用这套方法,一定能解决很多粗的烦恼。但我们对心往往缺少观察,很多时候还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没有真正学会面对自己的心,管理自己的心。虽然学了不少道理,有时还是觉得没力量,用不上。
  解脱之路有两个层面,除了修学的层面,还有心灵的层面。这就需要考量,做每件事是不是从菩提心出发,是不是以利他心践行。就像吃饭,究竟是为了生存,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还是为了成就道业,走向觉醒,乃至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发心,就决定了行为的性质。
  除了发心,还要在每个当下用心,把修行带到生活中。禅宗祖师说,穿衣吃饭、待人接物都是修行。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几十年来都在穿衣吃饭,待人接物,是不是修行?为什么不是?因为我们用的是贪嗔痴,是凡夫心。如果不改变这种用心,轮回就不会终止。
  我们用什么心,就在累积什么样的心行。单纯的用心并不难,只要知道方法,照着去做就行,但养成习惯不容易。因为无明和轮回串习很强大,我们要活在清明中,活在专注中,活在宁静中,就需要不断训练,否则是做不到的。
  吃饭时要安住、专注,这样心才会静下来,观照力才能生起,对一切清清楚楚。这种清楚就是正知的力量,是导向智慧的前提。不仅吃饭可以这样用心,做每件事都可以这样用心。那样的话,整个生活都能成为修行,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20190706

【十】

  生活习惯也是内心的显现,如果缺乏正念,就会浮躁、散漫、放逸,行住坐卧都是串习的延续,最终造就凡夫的心态和人格,使身心都不能健康发展。
  怎么让吃饭成为修行?就要改变轮回串习。训练的前提,是知道怎么吃饭。我们可能会觉得:人生来就会吃饭,谁不会呢?不仅这一生,前生乃至过去无数生,我们不知道吃了多少回饭。但以前都是为串习而吃,为满足贪嗔痴而吃,所以一直在轮回中流转。我们现在深刻意识到轮回的过患,觉醒的价值,发愿改变这种状况,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美好品质,就需要对生命发展作出智慧选择。
  改变生命绝非易事,要有智慧,有方法。就像我们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成为某方面的专家,都必须花很多功夫去训练,何况现在要改变的是生命,将给自己带来永恒的福祉,更应该努力精进。
  虽然只是吃饭,也要像共修一样,像上殿、坐禅一样,带着正知正念,带着殷重虔诚的心,而不是在放逸、散乱的状态下吃着。这会让吃饭充满专注,充满宁静,充满庄严。有正见,有正确的发心,有清净如法的行为,才能让吃饭成为修行。

  ——20190707

【十一】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而且不止一顿。如果不能在吃饭时修习正念,将错失多少修行机会?
  以前的人通常是为了身体需要吃饭,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往往是出于凡夫心的需要而吃,带着贪嗔痴的串习而吃。所以在吃饭过程中很难专心,而是各种颠倒妄想,计较分别,这就必然会增长轮回串习。当我们意识到轮回的过患,发愿走向觉醒,就要让生活中的一切和修行相应,吃饭也不例外。
  修行的关键在于用心。我们为什么要吃饭?“食存五观”告诉我们——“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因为我们要用这个色身来修行度众,自利利他,所以要滋养身体,让它为成就道业服务,为帮助众生走向觉醒和解脱服务。
  有了良好的动机,还要学会正确用心。从形象上,要改变过去吃饭时自由散漫的放逸状态,在行住坐卧中建立如法的威仪。首先是端身正坐,像钟一样稳稳地坐着。身正则心安,所以坐正是前提。然后是端碗和吃饭的姿势,这个大家都已学过,并没有难度,难在始终保持专注,对吃饭的每个动作清清楚楚。很多人吃饭时会发出稀里哗啦的响声,就是因为心很粗,对自己的动作没有觉察,就会很莽撞。
  正念为食,是要把心带回当下,不进入过去,也不进入未来,不起任何与吃饭无关的念头。此时只有一件事,就是专心吃饭。专注的同时,内心还要保持正知。把饭菜一口口地送到嘴里时,专心感受每一次咀嚼,每一口味道,对一切都清清楚楚。这种观照力是开智慧的基础。所以在吃饭过程中,不仅是训练专注,也在训练观照力。
  斋堂挂着四个字——正念为食,就是提醒我们:要安住正念,不断熟悉并培养正念,最终成就正念。从究竟意义上说,成就正念,正是成就内在的觉醒。
  修行不是每天在特定时间修一下,而要把生活的每个当下变成修行。否则的话,座上用的那点功夫,很可能敌不过贪嗔痴的相续。同时,还要把所学法义导向共同的核心,为建立正念服务,为培养慈悲心服务。

——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