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讲于第十三届菩提静修营

济群法师

  如何建立信仰,是弘法中经常涉及的主题。早在2000年,我曾参加有关访谈,后整理为《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自2004年以来,我又多次围绕“皈依”举办讲座,后整理为《皈依修学手册》。与此同时,还编写了《皈依共修仪轨》,并在各地推广,希望为佛弟子们营造常规的宗教生活,以此强化信仰,增进道心。从宣讲法义到倡导共修,是将信仰建设从理论落地为实践的过程。可以说,这是我修学、弘法中的一次转折,也是其后一系列思考,包括架构三级修学的基础。

  为什么汉传佛教在宋元之后日渐衰落?关键就在于,缺乏一套简明而行之有效的大众化修学体系。宗派越来越庞杂,理论越来越繁复,与此对应的,则是明眼师长越来越少,学人根机越来越钝。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必须从基础建设抓起。

  佛教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但究其核心,离不开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其中,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发心是修学的根本,戒律是僧团的根本,正见和止观是解脱的根本。对皈依的正确认识,如法的皈依仪式,及皈依后的次第修学,不仅是我们走入佛门的前提,也是佛教健康传播的保障。所以,凡是准备皈依,或皈依后不知如何开始的修学者,建议学一学《皈依修学手册》。其中,从皈依之因到认识三宝,从如何皈依到皈依的正行,从皈依的学处到利益,最后是如何修习皈依,应该是汉传佛教中对“皈依”讲解最为详尽的一本书。

  没有皈依为基础,修学是难以为继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就像盖一栋高楼,必须从地基开始。楼越高,地基就越重要,否则将埋下坍塌的隐患。在我们倡导的三级修学模式中,也把认识皈依作为重要的修学内容,把皈依共修作为日常定课。因为皈依不是一次仪式就完成的,而是贯穿着整个成佛的修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法门都离不开念佛、念法、念僧。

  除了皈依,我还专门讲过《佛教徒的信仰》,对佛教是有神还是无神、佛教徒到底应该信什么、不信什么等问题作了厘清。为什么现在继续围绕“信仰”这一主题开讲呢?最近,我应邀在“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担任评委。本次交流会的主题之一,是根据一部经典,探讨佛教徒应该“如何建立信仰”,不少参讲法师选择了这个内容。

  作为交流会的评委,需要对这些讲解加以点评。我就此提出一个思路,从“人类是否需要信仰”切入,到如何建立、防护、提升这一信仰。我觉得,这些问题特别值得思考。否则,我们在选择信仰的过程中,往往迷茫困惑,患得患失;有了信仰之后,依然心无所住,游移不定。正因为如此,虽然信佛者逐年增多,社会对佛法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却没有改变整个教界信仰淡化的趋势。也就是说,这些皈依和修学总体上是有数量而无质量的。

  怎样才能扭转这一状况?就要从选择信仰开始,每一步,都让学人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知道该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只有经过思考,才能让信仰真正扎根心田。以下,我就从这个思路和大家分享。

一、人类需要宗教信仰吗?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不少人觉得宗教信仰可有可无,并非人生之必须。在我们过去的印象中,宗教往往是遭遇挫折时的支撑,老来无事后的寄托,孤独无依者的慰藉……总之,是弱者才需要的。近年来,随着各路显贵的追捧,信佛(包括戴念珠)又成了一种时尚标签,一项特殊消费,甚至被调侃为“新四大俗”。这两种极端所体现的傲慢与偏见,都和人们对信仰的认知不足有关。

  这就必须了解宗教信仰的内涵,知道它究竟要解决什么,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由此才能确定:自己是真的需要信仰,还是盲目跟风而已。

  1.宗教信仰解决什么

  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解决领域,比如农业是解决吃饭问题,商业是解决交易问题,工业则涉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本身又包含多种行业。那么,宗教信仰是解决什么的呢?

  人类的问题虽然形形色色,但归纳起来无非两类:一是生存层面的,二是精神层面的。对于生存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或科学技术等手段来解决,并在满足基本生存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至于精神问题,固然可以在艺术、哲学等领域找到寄托,但上升到人类永恒的困惑,必然要涉及宗教信仰。

  从三千年前古希腊哲人提出的“认识你自己”,到婆罗门教的“梵我一如”,到画家高更在19世纪末创作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无不代表着人类千百年来对生命真相的探寻。对于这幅西方美术史上的名作,画家认为:“其意义远远超过所有以前的作品,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了。在我临终以前,我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这幅画中。”这是高更的终极追问,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我们不知道生命的起源——在父母未生前,这个“我”就不存在吗?也不知道未来的归宿——在死亡到来后,这个“我”又将去向何方?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不论富甲天下还是一贫如洗,不论位高权重还是身处底层,最终都会随着死亡归零。除了外在的一切,生命就全然终结了吗?它的归宿究竟在哪里?当年,贵为王子的佛陀,正是因为看到老病死之苦,才发现青春、美貌、荣华富贵的虚幻。当老病死降临时,没有什么可以依赖,可以帮得上忙。

  除了生和死,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每天工作、持家,在满足生存的同时,也在推动科技发展,改善物质生活。虽然这些都能给生活带来方便和暂时的满足,但从究竟意义来说,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如果把人生意义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当物质文明毁于一旦,它们所承载的意义,是否会因无处安放而随之消失?或者说,一切的意义终将指向没有意义?

  说到活着的意义,离不开对自我的认识。每个人都关注自己,在乎自己,但究竟什么代表着“我”?当科学飞速发展,人们能够上天入海、不断拓新视野之际,反而越来越找不到自己了。我们能从太空回望地球,却无法在当下看清自己,看清生命真相。

  此外,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由什么力量主导?遵循什么规律运转?所有这些问题,哲学家在思索,但莫衷一是;科学家在探寻,但不断修正和更新答案,尚无定论。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些都是形而上的问题,和现实生活关系不大,也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事实上,我们怎么认识自己,认识生命,认识世界,直接关系到我们会建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关系到我们怎么看待和处理各种对境,也关系到我们会有什么样的生命品质。

  生活中,面对同样的问题,人们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比如遭遇挫折,有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安然接纳;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再接再厉;也有人愤慨“为什么上天如此不公”,怨气冲天;更有人以为“都是命,做什么都没用”,从此一蹶不振。为什么会这样?就取决于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怎么看待问题,决定了这些问题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而不是通常认为的,仅仅取决于外境。所以说,三观并不是形而上的概念,而是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生道路的选择,也包括衣食住行的品质。

  虽然我们时时都在运用三观,但这恰恰是现行教育中最为缺乏的。为什么很多人没有道德底线,缺乏做人准则?为什么内心充满焦躁和戾气?原因固然很多,但究其根源,也在于三观混乱,在于对终极问题的模糊。不知道“我是谁”,就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而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顾眼前,不管未来;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就不会有正确的价值观,而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想自己,不管他人;不知道“世界的真相”,就不会有正确的世界观,而是“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只看局部,不管整体。

  可见,从确立三观到为人处世,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都是由生命终极问题派生的。这种对终极问题的探索,为我们带来了“生命的全局观”。只有站在这个高度,才知道孰轻孰重,知道如何选择。因为你看到的不只是眼前,还有过去和未来;你看到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和你息息相关的众生及山河大地。否则的话,我们的所见所思往往局限于眼前,结果必然是目光短浅,顾此失彼。

  我经常说,佛教对世界和人类的作用是普世性的。因为生命固然有个体差异,但只要你不愿像动物那样活着,都将面对同样的困惑,同样的终极问题。佛教的普世价值就在于,通过对心性的了悟,从根本上解除生命的迷惑,这是任何学科无法做到的。从这个意义而言,每个人都需要佛法,否则就找不到生命的出路。

  而在现实层面,包括如何看待财富、环保、幸福、成功、道德等问题,佛法都可以提供智慧的思考。这些指导并非就事论事的简单规则,而是立足于心性改造,针对不同根机和需求设置的。比如佛教的财富观,对人天乘、声闻乘和菩萨乘学人提出了不同要求。既能让人根据现有根机做起来,不至因为起点太高而无从入手;又让人看到未来的提升空间在哪里,不会始终停留在目前的水准。这种指导是善巧、圆融而慈悲的,不仅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都有利益,对个人和众生也都有利益。

  总之,信仰首先是解决人类的永恒困惑,其次是解决世间的现实问题。只要你希望找到生命真相,就离不开宗教信仰。或许有人会说,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困惑,也不需要知道什么真相。事实上,那只是你的麻木或刻意屏蔽。因为这些问题是生而有之的,就像死亡,不论你正视还是回避,它都会到来。只有做好准备,才能在生命转换的关头坦然面对,把握时机。同样,这些人生问题始终存在,而且会生生世世地存在。终有一天,你需要通过信仰来寻找答案。

  2.对宗教信仰的误读

  既然宗教信仰如此重要,为什么在中国社会,很多人觉得它是可有可无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出于对宗教的误解。比如认为宗教是迷信,是人类无法认识自然时的想象,这是将各种原始崇拜、神话传说和佛教混为一谈。或者认为宗教是精神鸦片,是统治阶层控制民众的手段,这更是一个被长期误读的观点。遗憾的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这两种误解在很大程度上障碍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认识。

  其次,是因为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陈规陋习。就佛教而言,来世化、鬼神化等倾向,以及由于信众素质下降带来的迷信化、肤浅化,加上某些文艺作品的误读,使得人们对佛教及其现实意义存在种种误解,以为佛教只是为亡者、鬼神服务的,或是失意者走投无路时的避难所,与现实生活并无关联。

  第三,是因为崇尚物质或为生活所累,尚未产生信仰需求。人类生活离不开物质滋养,但也容易为其所缚。当年,庄子就有“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的评价,2000多年过去,物质诱惑多了岂止千万倍?现在整个社会都在以消费为乐,以消费为导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信仰自然会被淡化甚至遗忘。对很多人来说,生活无非是成家立业,多赚一点,过好一点;然后生儿育女,陪着儿女再经历一番从成家立业到过好一点的轮回,人生似乎就差不多了。而从社会的价值取向来看,也不鼓励我们去思考人生意义,只是催着你多赚钱,快成功。过去时代推崇的是智慧、道德,景仰的是哲人、圣贤,而现代社会推崇的是财富、娱乐,追逐的是富豪、明星。因为这些关注不被鼓励,也使很多人觉得信仰是可有可无的。

  事实上,生命终极问题对每个人都一样,区别只是在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些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忽视而消失,也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得以解决,更没有任何学科可以告诉我们答案。一旦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就必须在宗教信仰中寻找答案。关于这一点,下面会详细解说。

  我在弘法中也发现,如果对方对人生没有深入思考,那么他闻法时不过听听而已。虽然也会有启发,也觉得有道理,但终究隔了一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走心”,不会引起发自内心的共鸣。只有真正关注到终极问题,并将之视为生命的头等大事,才会知道佛法智慧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就像一块稀世宝石,在不识货、不需要的人眼里,不过是块石头而已。虽然也有用处,但只是作为石头的用处,根本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

二、为什么信仰佛教

  人生有各种信仰。除了宗教,古人崇拜英雄,视为匡扶正义的救星;哲学家信奉理性,认为“我思故我在”;科学家相信实证,觉得科学才是发现真理的唯一途径。此外,儒家倡导的大同社会,西方思想家提出的乌托邦,包括共产主义理想等,在广义上都属于信仰的范畴。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崇尚的往往是金钱,是权力,是享乐。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些也是“信仰”。因为信仰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的极度信任和尊敬,是在自己认知领域中最有力量也最可托付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佛教作为信仰?为什么要选择三宝作为依怙?先来看看其他那些信仰。

  1.世间的“信仰”

  我们知道,金钱和权力固然能带来种种享乐,但也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和痛苦,这一点生活中已有太多实例,不必多说。那么,哲学和科学又是如何呢?西方哲学重视理性,事实上,哲学本身就起源于理性思维对原始宗教、神话幻想的取代。但哲学家们也发现,理性会受到个人经验和知识体系的束缚,是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式的解读,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科学家相信实证,但所有科学发现都是向外的,且不断被更新,被推翻。虽然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但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不论有多少发现,依然走不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困境。

  世界有两个层面,即有限性和无限性。我们用有限的能力,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比如生存问题、生活品质,乃至发展科学、创作艺术、推进人类文明等等。但面对无限,面对人类永恒的困惑,是无法用有限能力去解决的。金钱和权力不能回答“我是谁”,哲学不能解读“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科学不能告诉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所以说,世间任何“信仰”都是无法替代宗教的。

  2.从多神到一神

  说到宗教,从原始的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论到至今还在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兴宗教,可谓不计其数。人类最初的信仰,是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力、自然物的崇拜。这一方面是因为不了解自然,一方面是因为生活极度依赖自然,从而对此产生强烈的敬畏心,认为天地万物乃至自然现象都是由神灵分别管辖的,如风神、雨神、雷神等。一旦触怒神灵,就会受到各种惩罚。这种信仰往往和所处地域有很大关系,比如生活在海边或山中的居民,崇拜对象显然不同。就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样,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开始出现以古希腊奥林波斯众神谱系为代表的多神教。此外,印度的多数宗教,包括中国的道家等,也属于多神教。多神教相信有众多神灵的存在,只是他们的地位、神通、能力各不相同。相对人类而言,这些神灵虽然拥有超凡的力量,但还是有喜怒哀乐,甚至会争风吃醋。尤其是古希腊诸神,不仅有人形和人性,甚至有人类社会关系的折射,演绎了种种天上人间的传奇故事。在和人类的关系中,人们会祈求神灵帮助,但并没有视之为绝对的主宰者。或者说,神灵只是人类生活的协助者而非统治者。

  而一神教的出现,逐渐取代了原始的多神教,成为信徒最多、影响最大、传播地域最广的宗教。一神教认为宇宙中只有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如基督教的耶和华、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这个神创造宇宙万物,决定吉凶祸福。他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精神实体,信徒只能通过祈祷,祈求主的恩赐,并由无保留的服从得到救赎。比如对于基督徒来说,只要相信,所有问题都可以在造物主那里得到解决。世界由上帝创造,不需要探究真相;人类是上帝子民,不需要审察“我是谁”;命运归上帝掌控,由他决定你是上升天堂还是堕落地狱,不需要追寻“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总之,只要无条件地信奉上帝,就能得到赦免,到天堂与主同在。

  上帝不仅是万能的,同时还具有博爱精神。但我们来看看,这个博爱是怎样的呢?上帝爱人类,却把同样有生命、且贪生畏死的动物赐给人作为食物;上帝还曾让洪水肆虐,除了诺亚方舟中的幸存者,无数生命毁于一旦;上帝爱他的信徒,却不爱异教徒,并由这种思想引发了历史上对异教徒的多次讨伐。

  在佛教看来,多神教的神灵属于天道众生。虽然福报很大,但并没有断除贪嗔痴,依然会在六道中轮回。此外,佛教的缘起论否定了对主宰神的崇拜,认为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其中并没有能够造物并左右一切的主宰神。那么,佛教是怎样的呢?

  3.正觉的佛教

  佛教起源于2500年前的古印度,正是婆罗门教盛行的时期。所以,佛教很多思想是针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加以辨析。婆罗门教提出“梵我一如”的观点,认为“梵”代表宇宙的大我,每个生命内在还有个体的小我(阿特曼),且和宇宙大我是一体的。这个“我”是轮回的主体,一旦迷失自我,就会背叛宇宙之大我。所以,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体认梵我一如,由此解脱轮回。

  但佛教认为,生命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的,由业力决定各自的生命形态和穷通祸福,其中并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自我。佛教的三法印,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中,“诸法无我”正是佛教区别于其他一切宗教和哲学的根本所在。但我们要知道,“无我”的关键在于破除我执,否定对自己的错误认定,并不是说你不存在,也不是否定这个生命现象。如果执著有“我”,就会陷入我执,制造烦恼,成为轮回而非解脱之因。因为这一根本思想的差异,佛教在业果、轮回原理及如何解脱等方面,也不同于婆罗门教。

  此外,佛教认为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因缘决定的,缘聚而生,缘散则灭,其中并没有谁在决定这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是属于“无神论”。但这个“无神”不同于唯物主义,并不否认神灵这一生命形态的存在。佛教认为,神属于六道中的天道众生,而不是创造并主宰世界的至高权威。

  这个“无我”和“无神”,并不是佛陀为了反对什么而提出的,也不是出自玄想或神启,而是他以智慧亲证的。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由修习禅定开启智慧,发现生命是由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构成。通过顺观缘起,了知轮回的因果;通过逆观缘起,了知解脱的因果;通过顺逆观缘起,彻底了知诸法实相。因为一切是缘起的,就没有作为主体的“我”,也没有创造并决定一切的“梵”或“主宰神”。所以说,佛陀不是真理的创造者,而是发现者;不是万能的救赎者,而是引领者,为我们指明止恶行善的方向,转迷为悟的途径。

  真正的解脱,必须靠我们自己修行。这是佛教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倡导自力而非他力。虽然佛教也强调佛菩萨的加持,强调善知识的作用,但这一切只是修行助缘。佛菩萨的加持,必须通过学人的信心和接纳才能相应;善知识的作用,必须通过学人的依止和修行才能产生。也就是说,外在力量需要经过自身转化方可,否则是不能直接产生作用的。不是说,佛陀可以亲自为你消除业障,让你得生人天。

  佛陀意为觉者,不仅自己觉悟,还能引导众生走向觉悟,觉行圆满。作为佛弟子,我们选择佛法僧三宝为信仰对象之后,又该如何修行才能成为真正的佛子,而不是一味求求拜拜,把佛陀当作“保护神”?其中的关键,就是理性思维。所以,闻思修、八正道、四法行等修学常道,都是以理性思维为核心。在闻思修中,只有通过思维的落实,才能理解并接纳所闻法义,进而落实于修行。八正道中,正见离不开正思维,没有正见引导,就不可能有正语、正业、正命,也无法通过正精进,建立正念、正定。在四法行中,亲近善知识是为了听闻正法,然后要通过如理作意,才能法随法行,走上修行道路。

  这些都告诉我们理性的重要。但佛教不会片面推崇理性,同时提醒我们,“知之一字,众祸之根”。因为理性是双刃剑,如果思考不如法,就会建立错误观念,形成不良行为。事实上,人类所有的问题、麻烦、痛苦都来自于此。所以要善用理性,而不是胡思乱想。总之,佛教不是让人一味地信,也不是把所有问题往佛陀那里一推了之,而是让我们深入思考,通过思考来选择并确定。

  但前面也说过,我们无法用有限的理性去认识无限。仅仅通过思维,是不能直达世界本质的。那么,如何才能超越有限?听起来似乎很难,其实就在迷和悟的一念之间。因为心本来是无限的,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只是被无明束缚,使得我们只能看到眼前的这一点,结果与虚空有了天渊之别。所以,我们要把向外驰骋的心收回,向内寻找。因为它就在那里,是现成的,越是外求,越是去道远矣。

  如何寻找?一方面是通过禅修获得定力,让心安住下来,妄念平息下来;一方面是以智慧观照,让觉性光明显现出来。一旦开启本自具足的智慧,心就和虚空是一体的,就能成为佛陀那样的觉者。也就是说,我们都可以完成生命的自救,而不是坐等神的救赎。

  所以,佛教是“正觉”的信仰。佛陀成就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称无上正等正觉,是最为究竟而圆满的觉醒。这种觉醒不只是佛陀才能成就的,事实上,一切众生都具有觉性,都可以走上觉醒之路,解决人类永恒的困惑,了知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因为证悟这一智慧,佛陀才被称为“正遍知”。所谓遍知,即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所不知。而且这种遍知是可以亲证的,不是听来的。总之,只要你希望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就应该选择佛教。

  《大乘百法明门论》还告诉我们,信仰的“信”属于一种心理,其定义是“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信”,这也说明了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信仰对象。首先,这个对象真实存在,不是想象、虚构出来的。其次,具备圆满的智慧,足以解决人生一切困惑,能告诉我们自我、生死、世界的真相,并有能力引导我们修行。第三,具备圆满的道德,已经彻底摆脱贪嗔痴,并对众生具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可以说,只有佛陀才能达到。这也是我们选择佛教信仰的重要前提。

  正因为佛法能解决生命的终极问题,才会有佛陀在因地为半偈舍身,有二祖慧可的断臂求法,有玄奘三藏的万里西行,有历代祖师大德的为法忘躯。相对这种究竟的意义,眼前利益甚至生命,就算不了什么了。想一想,如果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活着为什么,那我们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一样的饮食男女,一样的生老病死,一样的身不由己。虽然生命形态有差别,但本质上都是在随业流转而已。而学佛能让我们看清生命真相,开始以愿力引导人生,从被动轮回转为主动掌舵。

  当我们选择佛教作为信仰时,是否认识到这种意义?事实上,信仰能对我们产生多少作用,是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诉求,也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识。如果你对信仰的需求不高,只是为了找个精神寄托,那么很多信仰都能满足,未必需要佛教;如果你对佛教的认识不深,那就只能获得很少一部分的作用,可谓明珠弹雀。总之,对信仰的诉求不仅决定了选择,也决定了信仰的高度。

三、佛教信仰的建立

  我们已经知道信仰要解决什么问题,并且知道佛法是最究竟、圆满的。那么,如何在内心建立这一信仰?就像我们知道某个软件好用,能给工作带来极大便利,但即使我们得到这个软件,只要没有安装到电脑并运行,是不能发挥作用的。我们知道,安装软件有一套既定规则。同样,建立佛教信仰也有相应的程序,首先是皈依仪式。

  1.皈依的前行和正行

  不少人虽然皈依过,却稀里糊涂的,不了解皈依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也不清楚选择佛教信仰意味着什么,对人生有多大作用。可以说,前行就准备不足,没有为“皈依”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那么正行又如何呢?在不少皈依仪式中,虽然法会现场堪称隆重,但传授者往往没有讲述皈依要领,没有提醒皈依者在哪些环节必须听清传授者的引领,生起至诚皈依之心,进而在十方三宝的见证下庄严宣誓。

  须知,发心决定了皈依体的品位,而宣誓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否得到皈依体。如果前行和正行都没有达标,那么,这种皈依就像安装软件时的无效操作。自己以为完成了,其实并没有真正安装进去,没有得到皈依体,自然也是不能产生作用的。

  皈依的关键,是确认以佛法僧三宝作为究竟依止,并通过如法的仪式,完成我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宣誓。这样一种认知和表态,才是皈依过程中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包括梵呗、悦众、现场布置之类,只是起到营造氛围的作用,帮助我们生起虔诚心、恭敬心、清净心,使软件顺利安装。这个安装就是获得皈依体,将成为未来修学的动力,推动我们走向解脱。

  生活中也有各种宣誓,只有当你发自内心地这么确认,并表达出来的时候,它才会有力量。如果只是随随便便地一说,它会在你内心产生约束力和推动力吗?古人推崇“一诺千金”的诚意,而皈依是全身心的托付,是对生命方向的选择,这一誓言的价值,又何止千金?

  对皈依的内涵有多少认识,就意味着我们能对三宝建立什么样的信仰。如果这个认识很肤浅,相应的,这种信仰也是不坚定的,若有若无的。有些人只是看到别人皈依,就稀里糊涂地皈依了。既不知道三宝是什么,也不知道皈依、学佛对人生意味着什么。当然,这也算结下一个善缘,但如果不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巩固它,这个善缘很快会边缘化。

  如法的仪式意味着我们能否得到皈依体,同时也意味着全新的人生起点。从个人来说,这是从迷惑走向觉醒的开端;从佛法传播来说,这是正式成为传承并弘扬觉醒文化的一分子。从此刻开始,我们加入了从佛陀到历代祖师共同组成的团队,成为灯灯相续的一盏灯,意义何其重大。

  但这个意义对每个人是不同的。我们的认识和发心达到什么程度,皈依对我们的意义才能达到什么程度。遗憾的是,很多人虽然已经皈依,但因为认识不足,皈依不如法,除了得到一个法名和皈依证之外,并没有让佛法在相续中产生多大作用。事实上,如果不能让佛法进入我们的心相续,法名和皈依证也是形同虚设的,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那么,皈依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2.皈依的作用

  关于皈依的利益,《皈依修学手册》中说到八点,分别是入佛子数、诸戒之本、减灭诸障、集广大福、不堕恶趣、人与非人不能为灾、随愿皆成、速得成佛,侧重从信仰层面进行总结。而从现实人生来说,皈依可以让我们找到人生归宿,建立精神追求,实现人生意义,成为有德之人,培养慈悲大爱。

  (1)找到人生归宿

  如果没有佛教信仰,人生就会立足于物质层面,以家庭、事业、感情为归宿;或立足于文化艺术,以构思、创作、欣赏为乐事。但要知道,所有这些和我们只是暂时的关系。当今生走到终点,又将去向何方?依然是随业流转。感情再好,你也得独自上路;事业再大,你也是两手空空;艺术成就再辉煌,你也带不走什么。忙了一辈子,最后都不知道要去哪里。

  唯有修学佛法,才能看清生命的真正意义,确立终极目标,了解途中会经过哪些站点,从而止恶行善,让愿力取代业力,生生增上,直至解脱。如果发起菩提心,还可以乘愿再来,在十方世界广泛利益众生。

  我经常说,如果没有佛法,生命真是有很大的问题。这是因为,如果对心性没有认识,生命将没有深度;如果对轮回没有认识,生命将没有长度。可以想象,一个既没有长度也没有深度的生命,能安身立命,成为我们的归宿吗?很多人害怕老之将至,死之将至,就是因为过得浑浑噩噩。忙来忙去,却发现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在离去,啥也抓不住。既不知道用什么告慰此生,更不知道以什么面对未来。有首歌叫《老无所依》,其实真正可怕的,是心无所依,是心的漂泊和无处安住。

  一个找到生命归宿的人,不论在人生哪个阶段,也不论遭遇什么,都不会迷失方向,都知道应该为实现最终目标做些什么。换言之,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踏实、明确、向前的。

  (2)建立精神追求

  总有人说,学什么佛,做个好人就行了。我会问他:好人的标准是什么?佛陀是好人,耶稣是好人,孔子也是好人,还有雷锋及每年都在评选的“中国好人”等等,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好人?又能成为什么样的好人?事实上,成为好人离不开对人性的认识。否则,所谓的“好人”往往只是一个感性而模糊的印象。可能是性格调柔,可能是助人为乐,可能是品行端正,也可能只是遵纪守法而已。在世风日下的今天,我们甚至已经把遵守做人的基本准则理解为“好人”了。

  中国古人向往成贤成圣,而学佛的最终目标,是像佛菩萨那样,圆满大慈悲和大智慧。怎么做到这一点?佛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修行途径。依此建立精神追求,能引导我们有次第地成就人天乘、解脱道和菩萨道的修行品质,生生世世地从中受益。可以说,这才是究竟意义上的精神追求,因为它所改变的是生命品质。而通常所说的精神追求,往往是指知识、艺术或道德层面的,并不究竟。单纯的知识或艺术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品行,更不必说生命品质。而世间道德也往往是有局限的,对这些人的道德,可能对那些人就不道德;对人类的道德,可能对动物就不道德。只有建立在佛法基础上的道德追求,才是对自己和他人、现在和未来都有利益的。

  (3)实现人生意义

  人生是什么?对多数人来说,无非是生存、赚钱、成家立业。但所有这些都是暂时的,其意义也是有限的。再多的钱,再高的地位,再多的风光,能拥有多少年?无常到来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即使像古代帝王那样,建立豪华墓室,陪葬无量珍宝,又带走了什么呢?机关算尽,不过是一场空。

  唯有站在佛法的高度,才能看到生命的无限性,看到今生背后的轮回,看到浪花下面的大海。当我们知道生命不是以死亡为终点,而是有着生生不已的未来;知道在漫漫轮回路上,得生为人的机会转瞬即逝;知道自己虽然带不走有形的什么,却会带走善恶行为形成的业力,就不会那么短视,那么急功近利了。如果生命只是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死亡会带走当下拥有的一切,那么人生真的没有多少意义。只有看到今生和未来的关系,才能对生命做好长远规划,找到究竟意义。

  (4)成为有德之人

  说到道德,我们往往觉得是社会的需要,属于公共行为。当外界对你有某个约束时才需要遵守,很少将之和个体生命发生连接。所以,当整个社会开始提倡个性解放,外界和舆论对人的约束越来越弱时,道德也被一并丢弃了,甚至出现“道德多少钱一斤”的调侃,出现“我为什么要遵守道德”的反问。于是乎,各种底线被不断突破。仅仅几十年,连曾经那么神圣的医疗、教育行业都变得唯利是图,白衣天使何在?灵魂工程师何在?

  在一派乱象中,每个人都深受其害。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可以放心吃的食品,什么是没被造假的用品,也不知道自己住的楼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我们总是在指责不良商家,慨叹人心不古,事实上,所有这一切正是共业所招感的,是源自我们对道德的践踏。

  道德不仅是外在约束,也是对生命自身的滋养。当我们在践行道德的过程中,自己首先是最大的受益者。佛法的因果观告诉我们,善有乐报,恶有苦报。道德行为一方面能给他人带去利益,一方面能于自身建立良性积累,令生命增上。反之,则是建立不良积累,令生命堕落。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有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美好的未来,就必须遵循道德。对于明了因果的佛弟子来说,遵循道德必然是自发的行为。即使社会对他没有任何约束,他也清楚地知道,一切言行乃至起心动念,只要发生就会形成力量。当他自觉遵守道德时,即使这一行为尚未带来什么外在结果,但当下就会在内心形成正向力量,使人变得慈悲、调柔、包容。当一个人具备这样的品质,必然是喜悦而安宁的。

  这是生命自身的“奖励机制”,是不求自来的回报。当人感受到其中的利益,还有什么理由不遵循道德吗?除了佛教,世界有些地区依基督教建立道德规范,有些地区依伊斯兰教建立道德规范。如果没有信仰,仅仅靠什么“主义”管理大众,或是靠理性互相约束,不仅难以落实,还会滋生一些口是心非的伪君子。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在让自己受益,还以为是做给别人看的,才有各种作秀甚至作弊的行为。所以说,只有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道德,才能让人自觉遵守。因为这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他人的要求。

  (5)建立慈悲大爱

  近年来,各种捐款、助学等善行日益普及,值得随喜。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捐助行为都具有慈善精神呢?或者说,这种行为在让他人得到帮助的同时,能否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提升?这就需要考量捐助的动机。其中,固然有真诚希望帮助他人的,但也有一时兴起才做好事的,有出于某种原因甚至舆论压力捐助的,还有在利益社会的同时伤害他人的。

  什么是慈善的精神?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不伤害他人,即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是利益他人,给予他人需要的帮助。这种精神的建立,离不开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比如基督教提倡博爱,儒家提倡仁爱,佛教提倡慈悲。当你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个信仰和文化传承,才愿意去利益大众。

  否则,人都是自私的,干嘛要想着别人?别人和我有什么关系?现代社会的教育背景,以及居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虚拟世界的介入,让人和人的关系日渐疏远。当衣食和生活所需都是由快递送到家门时,我们很容易忽略,这背后有很多人的辛勤付出;也很容易忘记,我们的生活其实离不开众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怎么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为什么要舍己为人,为什么要对众生付出?

  佛法告诉我们,我执是衰损之门,利他是功德之本。人类的所有烦恼都来自我执,如果处处想着自己,他人全都成了潜在的敌人,似乎随时会欺骗你、侵犯你的利益。这样的话,只会让你处处树敌,患得患失。且不说生命品质会受到什么影响,人生还有快乐可言吗?

  反之,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就没机会为自己烦恼了。因为他本来就要利益他人,还有什么可以被欺骗、被侵犯的呢?或许有人会说,不是很多人因为做善事受到误解而苦恼吗?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还是因为其中有“我”。比如希望得到社会认可,或是希望受助者能知恩图报,或是希望找到高人一等的道德优越感,或者仅仅是希望所做善事能按自己的计划来进行。但只要有期待,就会有期待不能如愿的失落。如果没有这些期待,做就是了,没什么值得烦恼的。

  佛教所说的利他是“无我利他”,这也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利他。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无我”说的是不为自己考虑,但并不否定因此得到的回报。在做的过程中,你的慈悲在增长,爱心在增长,这就是最好的回报。《金刚经》也说,如果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议。至于其他的一切,只是慈善行为的副产品而已。

  总之,建立信仰对每个人意义重大。尤其是佛教信仰,不仅可以解决生命归宿、人生意义等永恒问题,还能使我们成为有德行、有爱心的人,这是让自己从当下到尽未来际都能从中受益的。

四、信仰的防护

  皈依三宝只是走入佛门的开始,关键是让这种信仰成为生命的主导力量,不断引领我们。而不是进门后就停步不前,或是走着走着找不到方向,甚至又退到门外。有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我们皈依了,心还是漂泊无助的,不觉得生命有了归宿?就是在皈依后没有对信仰加以防护。久而久之,这种信仰就会因为缺乏支持变得若有若无了。就像播下的种子,如果没有进一步呵护,就会逐渐枯萎乃至死亡。

  如何加以防护?这就必须了解生命的运作原理。关于此,佛教的唯识学阐述得最为详尽。唯识学把心理现象归纳为八识,其中,第八阿赖耶识又译为藏识,就像生命的储藏室,保存着无始以来的生命信息。我们身口意的所有行为,包括每天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动过的念头,在发生后,当下就会在内心形成力量,又称“种子”。这个过程就是“现行熏种子”。然后,种子又会在遇到外缘时,从潜意识进入意识层面,进而产生活动,也就是“种子生现行”。种子和行为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种子引发了行为;另一方面,行为又熏下了种子。

  这些种子代表心灵世界的各种力量,虽然形形色色,但无非是杂染和清净两类。佛法认为,生命是缘起的,由众多因缘构成它的存在,进而产生活动,决定生命的延续方向。在这些因缘中,种子最为关键。杂染种子会构成轮回的相续,而清净种子将导向觉醒和解脱。

  学习佛法就是在内心播下清净种子。无始以来,我们已经播下了很多杂染种子。这些种子早已在生命中当家做主,成为主导力量,让我们越来越习惯贪,越来越容易嗔,越来越被愚痴所控。我们对目前这种生命相续是否满意?通过学佛可以看到,这种生命状态是没有出路的,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和麻烦。

  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这就必须接受智慧文化,培植觉醒种子。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么做的重要性,但在目前,清净种子的力量还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种子当作重点来培养。就像在杂草丛生的田里种植花朵,首先要清除杂草、改良土壤,然后播种、浇水、施肥。当然,杂草不是那么容易清除干净的。所以在我们有能力区分杂草和花苗时,就要把现有资源尽量用在需要培植的对象上,不再为杂草提供养分。当这些花朵逐渐生长起来,杂草就没有空间了。皈依后对心行的防护,也是同样的道理。

  1.守护皈依体

  对于皈依弟子,佛陀制定了一系列学处,告诉我们,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从而使皈依体得到强化,包括遮止学处、奉行学处和共同学处。

  (1)遮止学处

  首先是遮止学处。我们已经皈依了佛法僧三宝,就不能再皈依其他宗教的教主、典籍和神职人员。这就是皈依仪式中宣誓的:“皈依佛,如来至尊等正觉为我所尊,终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我所尊,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清净僧团为我所尊,终不皈依外道邪众。”

  需要注意的是,遮止不是让我们去反对什么,也不是去批评什么。事实上,对于其他正当、健康的传统宗教,我们都应该表示尊重,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教化因缘,也在劝人为善。但作为佛弟子,我们要知道自己的重点在哪里。因为不同宗教代表不同的人生方向,如果让它们在内心具有同等地位,在面临选择时,又该何去何从?所以,遮止就是不以其他宗教为依止,只以佛法僧三宝作为心灵归宿,以走向觉醒作为修行目标。通过对三宝的忆念和效仿,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智慧和慈悲。

  (2)奉行学处

  其次是奉行学处,即敬佛、敬法、敬僧。我们通过对佛像的礼敬,见贤思齐,忆念佛菩萨的大慈悲、大智慧、大解脱、大自在。这几个词听起来耳熟能详,但感觉挺平淡、挺抽象的,没什么打动人心的力量。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品质还没有多少切身认识,只是当作概念来听,而且是与己无关的概念。这种感觉就像咫尺天涯,就在你眼前,总是听说,总是看到,但又隔得那么远。

  如果你正在这条路上努力,就能认识到这些品质的分量,并对这样的人格产生无限向往。就像你在学习某个专业,会对这个领域的顶尖专家高山仰止;或者你在从事某项运动,会对这个项目的世界冠军心向往之。但对于其他人,尤其是对这个专业没有多少了解和兴趣的人来说,很难产生和你同样的仰慕。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对这些品质有多少向往,也意味着你对三宝的内涵有多少认识,意味着你对学佛有多少好乐之心。

  敬佛,是在内心建立榜样,以此作为学习目标,并发愿成为佛菩萨那样的人。从佛法观点来看,我们都具备和佛菩萨无二无别的潜质,都可以成为他们那样的觉悟者。所以敬佛不只是礼佛、燃香、供水,更重要的,是对佛陀的伟大人格无限尊敬,见贤思齐。当我们有这样的认识时,三宝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就会超过一切。有句话叫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想一想,我们在世间付出最多努力的,不论学习还是事业,挣钱还是求名,哪一样不是因为看到榜样,并且被这个榜样所吸引,所激励?如果我们发自内心地向往佛陀品质,以此为唯一榜样,还会被世俗的五欲六尘干扰吗?还会在学佛路上三心二意吗?

  敬法,就是以佛法作为修行乃至生活的指南。法的重要性在哪里?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看一些法宝,但就是看看而已;也觉得佛法智慧圆满,但就是说说而已。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法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如果我们看清自己是轮回中的重病患者,确定法是唯一能够救治的特效药,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饮料或保健品,就会对法生起迫切的渴求之心。如果我们在上下求索的人生路中,深入思考过生命永恒的困惑,且通过各种宗教、文化、哲学都无法解决,最后在佛法中发现了答案,就会对法生起强烈的皈依之心。

  敬僧,就是对贤圣僧所代表的寂静、超然和解脱生起向往。作为住持三宝,僧宝是正法住世的象征,也是续佛慧命的主力,所以被称为人天导师。没有僧宝的住持和弘扬,就没有佛教在世间的流传。当我们认识到佛和法对人生的意义,认识到僧宝对修学佛法的作用之后,就会对僧宝,尤其是贤圣僧、善知识生起皈依之心。

  总之,敬佛、敬法、敬僧不仅是形式上的礼敬供养,不仅是燃一炷香,供几个果,而是要真正认识到它的分量,发自内心地恭敬。不是三宝需要我们恭敬,而是我们需要通过这种恭敬,使佛陀的人格和佛法的真理在内心扎根,成为主导生命的力量。

  (3)共同学处

  除了遮止学处和奉行学处,还有共同学处。包括随念三宝功德、随念三宝大恩、随念大悲、凡事启白三宝、对皈依体守护不舍等。具体内容在《皈依修学手册》中有详细介绍。

  前面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会不断地召唤我们,激励我们向这个目标靠拢。生活中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崇拜某人并发愿成为他那样的人,会成为很强的动力。那么,为什么我们总觉得佛菩萨这个榜样有点遥不可及?或者说,无法形成直接的动力?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三宝的功德还不清晰,对如何成就这样的功德也不清晰。因为不清晰,就无法转换成发自内心的真切向往。

  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三宝的功德,以及对改造生命的重要性。这个思考过程就是观察修。通过反复观修,逐渐建立对三宝的信心,并安住在这种信心中,不断强化,是为安住修。由此可见,遵守遮止学处、奉行学处、共同学处的过程,就是在引导我们完成信仰建立的观察修和安住修。

  2.修习三皈依

  为了强化三宝在心中的地位,我们还需要将修习皈依形成定课。为此,我特别编写了《皈依共修仪轨》,包含发心、忏悔、供养、观察修、安住修、发愿、回向等一系列内容。就像我们在田里播下种子,要经常松土、浇水、施肥,使其得到滋养。否则的话,种子就会因为缺乏营养而不能发芽,乃至逐渐枯萎。

  信仰的建立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很多人皈依之后,不懂得如何防护,除了多个皈依证,和皈依前几乎没什么差别。如果没有认识到三宝内涵,没有得到皈依体,没有将三宝作为究竟依止,将成就三宝品质作为修行目标,这个皈依证又能证明什么呢?就像一张过期作废的入场券,除了能证明你参加过那次法会,并没有多少意义。

  所以,皈依后还要每天修习,在得到三宝加持的同时,通过定时定量的巩固,让内心趋于稳定。在今天这个时代,资讯泛滥,诱惑重重,人心也格外躁动。这种躁动的心灵,就像信号不稳定的接收站,是无法和三宝功德相应的。通过修习定课,可以让心安住,进而消除妄念,起到集资净障的作用。集资就是积累菩提资粮,净障就是净化修行障碍。就像《西游记》中,唐僧取经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修行同样是不断克服障碍的过程。事实上,所有外魔都是我们内心的显现。而这个心同时也具足自性三宝,关键在于我们开启了哪个频道。

  对于信仰的防护来说,一方面要遵守学处,一方面要修习皈依。禅宗有“长养圣胎”之说,是指见道之后还要养道。其实皈依也是一样,即使发心正确、仪式如法,确实得到了皈依体,也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还要不断地呵护、滋养,才能使之成长壮大,最终成为内心的主导力量。

五、信仰的增长

  我们虽然已经皈依,已经学佛,但有没有真正走在菩提道上?在修学过程中,迷惑、烦恼有没有减少?同时,智慧、慈悲、信心有没有增加?这是考量我们到底学得对不对,有没有效果的重要方式。

  说到有没有走在菩提道上,有人可能会感觉茫然:到底什么是菩提道?这条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途中会经过多少站点?我觉得,学好佛法有三个重点,一是目标明确,二是方法正确,三是次第清晰。不仅学佛如此,要做好世间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这三个方面。

  目标就是结果,做这件事到底能达成什么结果,终点在哪里?方法就是手段,用哪些手段达到这个结果?次第就是流程,做好一件事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每个阶段的成效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学佛最终是要成佛,但又觉得那是无量劫以后的事,似乎当下就没什么可见的结果了。其实不然,虽然成佛的目标比较遥远,但对于有效的修学来说,每个阶段乃至每一天都会有相应的进展,从而不断接近终点。

  1.有次第的修学

  在三级修学模式建立之初,我们曾提出“四个一”,即一个目标,就是解脱;一张地图,就是修学次第;一位导师,就是引领修学的善知识;一群伙伴,就是一起修学的同参道友。这些都是学好佛法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中,前三点属于有效引导,第四点在于营造良好氛围。

  正确的修行方法,是信仰增长的基础和动力。很多学员参加三级修学后,仅仅半年、一年,甚至几个月,生命就会发生很大改变。迷惑烦恼减少了,智慧慈悲增加了。这不是奇迹,也不是广告,而是在很多人身上实实在在发生的。只要真正用心修学,有端正的态度,有效的方法,必然产生变化。当你切身感受到自身的改变,感受到这种改变的利益,对佛法自然就有信心了。不少人刚参加修学时,觉得八年课程实在太长了,没信心坚持下来。但学了一段时间,觉得这是尽未来际要做的事,八年根本算不了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们愿意为某件事花多少时间,是取决于他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当他不了解学佛对人生的重大意义,会觉得要做的事还多,哪有那么多时间学这个,又不能得文凭、涨工资。所以在他的人生排序中,学佛是在末后几位的,只有工作、生活安排到位后,才有兴趣参与一下。另一种情况,就是遇到什么世间法不能解决的事,也可能临时把三宝的排名拉到前面,烧香拜佛,吃素放生,很是精进一阵。但事过境迁,又让学佛的排名回到原点了。说到底,还是认识不到学佛的意义。

  一旦认识到修学的价值,会觉得这不仅值得今生尽形寿去做,也值得尽未来际去做。什么算是认识到修学的价值?我们看世间那些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或是有某项爱好的人,往往为了自己的事业或兴趣废寝忘食,衣带渐宽终不悔。我们对学佛有没有这种精神?愿不愿意这样投入?如果做不到,就说明认识还没有到位,目标还不那么坚定。因为你连世间的努力程度都没有,更谈不上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了。

  (1)常见误区

  明确了目标,还需要方法正确、次第修学。在当今教界,除了求求拜拜、把佛教等同于民间信仰的普通信众,即使那些有心学佛者,也因为缺乏引导,学得杂乱无章。有人好高骛远,喜读大经大论,谈玄说妙,感觉良好;也有人东学西学,法门接触很多,道场参访不少,但效果如何呢?如果本身学习能力不够,就只会看些浮光掠影,片言只语;即使学习能力很强,也往往只是学了些法义名相。看起来见多识广,做起来一无是处。事实上,佛法的真正价值在于树立正见,进而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调整心态,重塑生命品质。如果不能起到这个作用,无论读了多少经论,不过是个知解宗徒而已,和世间的读书、做学问有什么区别呢?

  此外,汉传佛教属于大乘,但对菩提心教法普遍不够重视,未能很好地彰显积极利他的菩萨道精神。很多人虽然热衷于受菩萨戒,却不重视菩提心,不重视慈悲利他的精神,结果成了有名无实的“菩萨”。须知,菩萨道修学是有次第的,必须从发起愿菩提心开始,然后落实到行菩提心,最后升华到胜义菩提心。如果不能有步骤地一一落实,发菩提心很可能会成为说法,甚至是调侃。

  另一个误区就是尚简,总期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顿悟不仅要有明眼师长指点,就学人自身而言,也得是上根利智,尘垢极薄,才能于某个关键时刻,在善知识指点下见性。如果根机不够,又想讨巧省力,不重视教理基础,学禅就容易流于口头禅。说起来很痛快,其实只是在迷惑系统说一些貌似“觉悟”的话。除了愉悦自己,也是在欺骗自己。

  (2)对治方法

  佛教有很多宗派,不同宗派就代表不同的修学体系,有不同的指导思想。就像通向同一终点的不同路线,每条路有不同的路况,不同的前行方法。山路有山路的走法,水路有水路的走法,陆路有陆路的走法。如果把这些混淆起来,就像背着船去爬山,不仅没有用处,反而平添累赘。所以太多的人越学越没感觉,最后就麻木了,甚至热衷于名闻利养。其实这也很正常,如果不能于法受益,不能走在解脱路上,自然会回到轮回道,去追名逐利。

  不少人学佛之前一大堆人生问题,学佛后人生问题没解决,反而增加了一大堆学佛的问题。这是我在弘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有些人来见我的时候,东一个问题,西一个问题,好像也在思考怎么学佛,其实完全没有章法。即使回答了这些问题,除了让他增加一点知识,了解一个说法,并没有多少实际用处。对于这类情况,现在我只用一招回复:进入三级修学,所有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三级修学包括同喜班、同修班、同德班三个阶段,是我根据多年弘法经验,在实践中逐步摸索、不断调整而来。同喜班主要从人生佛教入手,消除对佛教的误解;然后学习《走近佛陀,认识佛法》和《皈依修学手册》等课程,了解佛陀的出家和修学经历,从而确定对三宝的信仰。这个阶段为时一年,是“以人生佛教为基础,以信仰建设为中心”。

  接着是为时四年半的同修班,“以修学次第为基础,以菩提心的修行为中心”。前者主要引导我们认识修学理路和菩提路上的各个站点,包括道前基础和下、中、上三士道。首先是端正闻法态度,了解善知识和暇满人身的重要性,明确以三宝为归宿,然后围绕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安立修学内容。每一部分都有修学重点、落实方法和检验标准,有次第地完成菩萨道的心理引导。掌握修学次第之后,再通过《入菩萨行论》和《瑜伽菩萨戒品》的学习,知道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行,真正走上菩萨道。所有这一切,重点围绕心行改变而施设。但心是复杂而微妙的,不仅会欺骗他人,还会自我欺骗。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心行运作规律和转变原理,这个阶段还特别增加了《百法明门论》的课程。

  同德班的修学为时三年,“以空性见为基础,以止观禅修为中心”。通过对《辩中边论》《唯识三十论》《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经典的学习,或根据唯识理论建立空性见,或根据般若思想建立空性见,或根据禅宗见地建立空性见,并在相关经论的引导下完成空性禅修。

  总之,每一部分的修学都次第清晰,逐渐深入。如果没有次第,要不就总拿着小学课本,读上十年还是小学水平;要不就直接从大学课本开始,起点太高,无从着手。通过有次第的学习,就会看到自己一步步的成长,使信心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我们一定能感受到迷惑和烦恼在减少,慈悲和觉醒的力量在增强。所以说,修学不是要多少年之后才知道效果的,也不是死后才知道的。有次第的修学,每个阶段的效果如何,自己应该非常清楚。因为我们不仅知道怎么做,也知道该做多少量,达到什么标准。

  2.有效的修学

  除了次第,有效的修学非常重要。因为无效的修学会不断制造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而有效的修学,在次第深入的过程中,自己就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像一个好的制度,本身就能自我完善,自我优化。否则,永远都在解决问题,同时又在制造问题,没完没了。

  经常有人会说:不就是“无常”吗?不就是“缘起”吗?我已经学过了,知道了,能不能讲深一点的?那么,学过是什么概念?学过是目的吗?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这里有一个标准问题。很多人之所以修学不力,用不起来,就是因为停留在概念上,停留在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程度。为了避免大家在修学中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修学机制。

  首先要自修,对当期法义至少学习三遍以上。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世间的书尚且如此,对于蕴含着宇宙人生大智慧的佛法,更要反复阅读、深入理解了。比如《金刚经》五千余言,每个字都不难懂,普通文化水平就可以应付,但你知道它所表达的内涵吗?还有《心经》,短短两百多个字中,空、无、不就占了几十个,看起来似乎特别简单,但其中蕴含着深奥的般若智慧。怎么掌握这些法义,学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有很大的学问。

  所以自修不仅遍数要够,还要有一套方法,那就是“八步骤三种禅修”。这是告诉我们,究竟要按照哪些步骤来学,每个阶段的检验标准是什么,怎么和现实人生联系起来,改变原有的观念和心态。学佛是成就佛菩萨的品质,这些学习不是停留在概念上,不是了解道理就够了。比如学习因果,是帮助我们从缘起的角度看世界;学习无常,是让无常成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再执著世间有恒常的我,或是有恒常的物。

  如果这种学习仅仅停留在对名相的了解,那只是增加了一些佛法知识而已。这就是很多人说“道理我都懂,就是用不起来”的原因所在。因为这种所谓的“懂”,只是肤浅的知道。道理还在书本上,你只是看到了,但没有成为自己的。面对外境时,依然在固有频道中,用固有观念在处理。即使你想用佛法来处理,也会发现,自己只是拿到了一张空头支票,是没法兑现的。只有通过思考,尤其是结合现实人生的思考,才能把书上的法义变成自己的认识,变成可以用来支配、使用的财富。

  包括对出离心、菩提心的学习,按照我们原有的学习习惯,只要找点书看一看,就会知道这些名相是什么意思,也能给别人讲得头头是道。问题是,这样就能在心相续中产生作用吗?学习出离心,不只是知道出离心的概念,而是要在内心生起出离心,真正对世间的五欲六尘了无牵挂。因为出离不是出离环境,而是对贪欲、执著的出离。菩提心也是同样。怎么把菩提心发起来?必须从愿菩提心开始,在内心发起“我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崇高愿望,进而把这种愿望作为尽未来际的奋斗目标。有了愿望之后,还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利益他人,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走向觉醒,这就是行菩提心。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属于世俗菩提心,最后还要通过空性见使菩提心得到提升,成为胜义菩提心。

  在三级修学中,我们从接受一个道理,到真正变成自己的心行,分为八个步骤。其中,第一和第二步是学习法义,属于最基础的部分;第三步是结合问题来思考,完整、准确、透彻地理解法义。我们对佛法的理解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理论上的理解,二是事实上的理解。比如无常,佛经告诉我们,世间一切是无常变化的。但关于无常的认识,要回到现实中去观察、思考,才能加以确认。佛法说“诸行无常”,我们就要去检验,在这个有为、有漏、缘起的世间,有没有什么不是无常的?如果能找出一样不是无常的,那这个说法就有问题,不要轻易接受。如果对现实全面观察之后,发现万物确实是无常的,就要在内心确立这个认识(第四步)。就像前面所说的皈依三宝。佛法阐明了“为什么皈依、如何皈依”等相关法义,但我们还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接受,才能在内心建立对三宝的信仰,这是观念的禅修。

  当我们通过修学建立起关于缘起、无常、无我的认识,还要运用这种认识。所以,第五和第六步是从佛法角度重新观察世界,思考人生,处理问题,从而改变固有观念,建立正确认识。进一步,从错误观念制造的不良心态中走出来,在佛法智慧指导下,建立一种良性、积极、正向的心态,并安住其中,完成心态的禅修。

  最后是第七和第八步,建立正确心态后,它能马上成为生命中的主导力量吗?其实是做不到的,因为错误心态形成的串习非常强大。“串”字很有意思,是一串串连起来的,念念相续,不绝如缕。不论心态还是行为,如果不断重复,就会在内心成为惯性。这种惯性是有吸附性的,一旦形成,在出现相关心行时,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很容易被吸附其中。一方面,你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并启动惯性轨道;另一方面,你也同时在强化这个惯性,让它的吸附力变得越来越大。

  三级修学提倡观察修和安住修,就是让我们通过不断审视,重复已经建立的正确观念。因为错误观念还会顺着惯性不时产生作用,影响甚至主导我们。这就需要不断调整,让自己有更长时间安住于正见,强化正向心态。

  修行,就是“摆脱错误、重复正确”的过程。事实上,在世间做好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这八个字。我们之所以学不好,做不好,往往是因为错误习惯在干扰,使我们产生偏差。你看那些体育健将,就那么几个动作,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事实上,他要反复训练,经过千万遍甚至更多的重复,才能做到极致。身体的训练如此,心的训练也是如此。

  为什么“摆脱错误,重复正确”能在生命中产生作用?因为它的理论基础就是缘起法。缘起,说明世间一切存在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每个当下都有无限的可能性,都是可以改变的。了解缘起的特质和规律,就能通过有效的方法,改变错误习惯,建立正确心行。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训练来完成,但不是一味蛮干,而是像训练身体一样,需要方法和技巧。

  通过八步骤三种禅修,可以达到“理解、接受、运用”的效果。其中,理解是基础,接受是关键,运用是检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正确的态度模式,即“真诚、认真、老实”,不自以为是,不耍小聪明,而是把自己当作轮回中的重病患者,以真切希求康复的心,来接受法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观念、心态、生命品质”的改变。当我们遵循这个次第,每一步就能走得实实在在。就像从苏州到北京,每个站点都非常清晰。总之,从心行的突破,到信仰的增长,都离不开次第,离不开有效的方法。

六、信仰的提升

  佛法是究竟圆满的,但每个佛教徒的信仰程度是参差不齐的。隋唐时期,汉传佛教的发展达到鼎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有很多社会精英学佛乃至出家。有高素质的信众基础,才会有高素质的僧众队伍,才有能力来传承并弘扬佛法这样博大精深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续佛慧命,而不是毁佛慧命。

  佛教自宋元以来一路衰落,根源就在于修学上不去。这一方面是因为宗派的见地太高或入手太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修学者的素质整体下降。道在人弘,这个人,不仅指弘化一方的高僧大德,也包括每个佛教徒。因为社会大众接触更多的,往往是自己身边的佛教徒。他们的言行举止和道德品质,很可能成为大众对佛教的第一印象。所以说,如果佛教徒的信仰素质得不到提升,就会给佛法弘扬带来负面而非正面的影响,同时使信众层次每况愈下。

  从教界现状来看,虽然一些寺院在开展弘法活动,各大商学院也在开设佛教课程,已有越来越多高素质的年轻人走入佛门,但相对整个信众阶层来说,所占比例还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说,佛教目前的信众素质,和这一智慧承载的内涵有着天壤之别。那么,如何才能改变现状,使大众的信仰得到提升?主要包括基础和方法两个方面。有基础,提升才成为可能;有方法,提升才能落到实处。

  1.提升的基础

  说到基础,又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信仰对象的高度,二是我们自身的人生诉求。

  (1)信仰对象

  信仰能否得到提升,首先取决于信仰对象的高度。如果这栋楼只有三层,你再怎么努力,也只能走到三层,提升空间很有限。如果这栋楼高不见顶,那么只要你有能力,有方法,提升空间将不可限量。所以说,选择什么样的信仰对象非常重要。就像你信财神之类,除了上个供,求求拜拜,想着怎么取悦于他,还能做些什么呢?你信是这样,别人信也是这样;信一年是这样,信上几十年还是这样。

  而对佛法的信仰,从迷信到智信,从初信到深信,从信仰到实践,从入门的皈依三宝,到最终于自身成就三宝那样的品质,信仰程度会随着修行不断加深。很多时候,我们越学,越觉得佛法广大无边。随着你眼界的提高,佛法也在不断展现其浩瀚、无限、高不见顶的那一面。因为佛陀所揭示的是心的本质,宇宙的本质,不仅如此,他还阐明了万法的差别。可以说,世间没有一种智慧可与之比拟。或许有人会觉得,这只是佛教徒的自诩。那么,我们不妨通过对其他宗教,或哲学、科学等各领域的了解,在探索过程中进行对比,加以确认。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普及的时代,虽然铺天盖地的资讯带来了很多干扰,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关于这一点,我自己就深有体会。我是受到家庭影响,从小就学佛、出家,此后一直在佛学院成长。虽然一直觉得佛法说得很好,但这种好,只是因为你从开始就接受这种教育,属于默认模式下的好,其实并没有太深的感触。直到走上弘法道路,和社会各界人士有了接触,对不同学科有所了解之后,我才越来越体认到,佛法真是究竟圆满的大智慧。

  所以我觉得,虽然信仰本身强调专一性,但要全面提升信仰,可以把眼界放宽一点。当然,有些人本身已在社会上受过很多教育,是在有对比的情况下选择了佛教,就可以深入经藏,不必到处涉猎,浪费时间了。此外,也不要在信仰之初过多接触其他宗教或学科。因为对比和选择都是需要一定能力的,如果信仰尚未稳固,还不知道佛法究竟说的是什么,就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见带跑。

  (2)人生诉求

  此外,我们的人生诉求也会决定信仰的高度。如果人生诉求仅限于饮食男女,升官发财,那么对信仰的诉求也必然围绕这些内容,不过是把佛菩萨当作保护神,求求拜拜而已。这样的信佛,和信财神、信土地爷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只有提升人生诉求,才有可能提升信仰。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人生诉求?一是通过对人生的深入思考。比如人为什么要活着?生命的起源是什么,归宿是什么?如果活着只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作为万物之灵,我们的生命怎样才能得到提升?什么才是生而为人的不共追求?

  当我们超越日常生活,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就会发现,如果找不到人生的价值,活着实在没有多少意义,不过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轮回。活着是为了吃饭,吃饭是为了活着;或者,活着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活着;又或者,活着是为了享乐,享乐是为了活着。总之,是封闭的、没有出口也毫无希望的重复。我称之为生命的低级重复,因为这是动物性的重复。如果我们不想在这样的闭环中虚度一生,就要寻找人生的最高价值,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二是通过对各种文化的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只是因为还没有开始思考,或是这些思考没有深度,尚未构成问题。也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所以禅宗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之说。通过对哲学、科学或其他宗教的了解,一方面可以从不同角度启发我们对终极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在广泛的了解中,让我们了解到佛法的高度。

  比如佛法告诉我们要找到生命的意义,如果你没有切身体会,可能听起来觉得轻飘飘的,甚至有些老生常谈。一旦你了解到世上有那么多艺术家、哲学家和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意义,在功成名就时走上了绝路,才会发现这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问题。他们被这个问题所困,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在某个领域走到顶端后,发现自己依然找不到答案。我们现在之所以没有被困,不是因为找到了答案,而是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一旦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才会知道佛法有多么重要。因为,答案尽在此中。

  2.提升的方法

  不少人信佛,是从追求现世平安开始的。这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始终停留在这个层面,就像守着自家宝藏却终日乞讨,未免可惜。那么,怎么使这一信仰得到提升?

  皈依,意味着我们选择了佛教作为信仰。我们对这一选择有多少认识?对信仰对象有多少了解?正如前面所说,如果认识不到三宝的内涵,认识不到皈依对人生的意义,只是由于种种因缘皈依了,可以说,还没有真正走入佛门。即使前行和正行都很如法,也不是皈依后就一劳永逸了。因为信仰也是缘起法,需要不断滋养和强化,否则就会在心行中逐渐被边缘化,虽有若无。这就需要通过修学来深化。作为佛教徒,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信仰?

  佛教修行的次第,包括人天乘、解脱道和菩萨道。这也是信仰提升的次第。

  首先,依缘起因果的认识,建立人天乘的信仰。虽然我们现在拥有人身,得遇佛法,但轮回路险,稍有不慎就会造业堕落。人天乘的修行,既重视当下的现实人生,还要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通过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真正对三宝生起信心。我们现有的人身不过短短几十年,死亡来临时,除了三宝,没什么是可以依靠的。亲人可以陪你一起走吗?权力和财富可以让你往生善道吗?万一堕落恶道,将长劫受苦。所以,我们不仅要现世平安,还要让未来保有这种福报。这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得到可以继续修行的身份。所以我们在至诚皈依的基础上,还要受持五戒,止恶行善,不断积累资粮。

  其次,认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建立解脱道的信仰。虽然我们现在得到了人身,但只要内心还有迷惑烦恼,再多的享乐,再优越的物质生活,也解决不了这个痛苦。而且,轮转六道是不能自主的。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我们造下无量恶业,不知何时就会成熟。即使有幸得生善道,也是朝不保夕的。佛典告诉我们,轮回的总苦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八种;此外,还有无有决定、不知满足、数数舍身、数数受生、数数高下、无伴之过六种。这些都是轮回中如影随形的苦,是无法摆脱的。看清这一点,我们就要发起出离心,不再贪恋轮回盛事。通过修习戒定慧,彻底断除贪嗔痴三毒。事实上,解脱才是佛教一切法门的核心,人天乘只是作为接引众生的前行和方便,为进一步修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认识到菩提心的殊胜,通过广行六度,建立大乘菩萨道的信仰。我们虽然找到了生命的解脱之道,但要看到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仍深陷于迷惑烦恼之中,受苦受难。由此认识到,仅仅追求个人解脱是不究竟的,进而发起殊胜的菩提心,以追求无上菩提为目标,以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为己任。

  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又称三士道,代表佛法修行的三个层次。就如一栋三层楼房,人天乘是第一层,声闻乘是第二层,菩萨乘是第三层。在修学道路上,有人停留在人天乘,有人选择声闻乘,也有人会进入菩萨乘。如何突破信仰的局限,在信仰实践中不断提升?首先要有开阔的视野,而不是坐井观天;其次要提升信仰的诉求,而不是得少为足。当我们真正了解缘起因果的智慧,解脱道的殊胜,菩萨道的圆满,信仰自然会逐步提升。

七、结束语

  以上,根据当今社会和佛教界的信仰现状,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信仰”的话题。首先,针对认为宗教信仰可有可无的误解,从信仰解决什么问题入手,分析信仰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其次,针对世间信仰和宗教信仰的差别,以及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不同,说明为什么要信仰佛教;第三,针对有些人已经信佛,却未能使佛法在生命中发挥作用,揭示将信仰落实于心行的途径;第四,针对信仰淡化的现象,指出应该如何防护信仰,使之在内心生根发芽;第五,针对某些人信佛多年,却看不到自身进步,也不知道如何进步的痛点,阐明使信仰有效增长的修学方法;最后,因为信仰对象及个人诉求的局限,使许多人的信仰停留在初级阶段,由此开显提升信仰的要领。六个问题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沿着这一思路,相信大家对信仰的选择和实践会有清晰的认识。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也是一个特别需要佛法的时代。随着物质神话的逐渐破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灵,寻找信仰。有道是,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在今天,接触佛法似乎变得很容易了,但如果没有善知识引导,这种接触能带来什么呢?就像混乱的市场一样,宗教信仰也存在各种乱象,借佛敛财者有之,假冒伪劣者有之,以盲导盲者有之,似是而非者有之。所有这些,为我们选择信仰和修学佛法增加了无数干扰项。而且这种干扰正随着资讯的快速传播而发酵,变得前所未有的庞杂。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正确认识信仰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们走上觉醒之道的基础,也是未来顺利前行的保障。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启发。

(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