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1. 觉醒之后去哪儿
问:我之前修净土宗,知道念佛可以去极乐世界。进入三级修学后,知道要走向觉醒,那未来的归宿是什么?我生活在娑婆世界,很希望通过修行去一个美好的地方。那么,觉醒之后到底去哪里?
答:在佛法中,并不是把极乐世界作为永久归宿,而是作为进修场所。因为那里的修行环境好,不会退转,而娑婆世界诱惑众多,修起来障碍重重。所以往生净土是为了更好地修行,最终还要倒驾慈航,度化众生。
走向觉醒,不仅为了自利,也是为了利他。因为觉醒的生命才是自由的,才能为悲愿驱使,在十方世界自在来去,哪里有众生需要就到哪里。众生是随着业力,身不由己地在轮回流转,而佛菩萨悲愿无尽,十方法界都是他的道场。所以觉醒后可去的地方太多了,而且对觉悟者来说,哪里都是西方极乐,不是娑婆世界。
2. 净土到底有没有
问:净土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中观说缘起性空,唯识说诸法唯识,天台说一念三千,华严说世界圆融无碍。这么看,净土只是人心所变。但净土经典又说,我们可以往生西方听闻佛法。这么看,似乎有具体的地方。到底有没有呢?
答:佛法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究竟意义上,净土也是梦幻泡影,但这并不是说它不存在。我们现在的世界就是梦幻泡影,是条件关系的假相,而在凡夫的认识中,认定它是实实在在的。如果从另外的角度,即使是属于世间法的量子力学,所见也完全不同。
净土到底有没有?关键是从什么角度看。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是把有和空对立起来。事实上,说虚幻并不影响它的存在,说存在也不影响它的虚幻。我们眼中的一切存在,都是透过自身业力系统看到的。在不同的业力系统,世界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所以说,认识模式决定了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在天台、华严各宗法义中,都蕴含着这些道理,进一步学就会清楚了。对个人修学来说,如果你是学净土的,就要深信净土,发愿往生净土。如果学其他法门,就根据本宗法义来建立认识。学法还没有一定深度时,不要把这些放在一起比较。
3. 有多少个世界
问:每个人业力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那是不是有很多个世界,还是究竟来说只有一个?
答:在究竟意义上,世界是没有差别的,也不以任何形相出现。而在缘起的层面,世界有着千差万别。众生因为业力不同,虽然生活在共业所感的同一个世界,但戴着各自的有色眼镜,又处在自己独有的差别世界。从这个角度说,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世界。问题在于,这个世界是被错误观念和不良情绪左右的,会给生命带来无尽烦恼。学佛就是帮助我们摘掉有色眼镜,从缘起的智慧看世界,看到无常无我的真相,看到一切事物的空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4. 无为法也有差别吗
问:《金刚经》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有为法的差别容易理解,为什么无为法还有差别?
答:这句话出自《金刚经》第七品“无得无说分”,是须菩提尊者对佛陀所问的回答。这并不是说无为法本身有差别,而是说三乘圣贤对无为法的体悟有深浅不同。就像同样的天空,每个人看到的并不一样。透过房间窗口只能看到一小块天空,在城市广场可以看到一大块,在广阔草原可以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天空本身没有大小,但因为观看者的视野不同,就显得有大小了。
5. 能观和所观
问:能观之智和所观之境是否二元对立的存在?当心安住于空性,是否就没有能所?
答:对尚未契入空性的凡夫来说,我们有能有所,这个能所是妄识的作用。当心出现能所时,就会陷入对能所的执著中。在禅修过程中,观照到境界是空之后,还要将依境界建立的妄心空掉,心空境寂,才能从观照般若契入实相般若。其实,佛菩萨的境界中也有能有所,但这些能所只是一种因缘假相,不会构成对立。因为他已体证超越能所的空性,心是安住于空性,而非因缘假相。
6. 自性、法性、空性、佛性
问:佛法所说的自性是什么?法性、空性和佛性是否一样?
答:如果从世俗谛角度来说的自性,是佛法所否定的。佛法认为,宇宙万有都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空的。这个无自性所否定的,是依有为法建立的自性,这种自性绝对是没有的。《心经》处处强调不、无、空,空的都是这种自性见。
但佛法有时也建立自性,这是从圣义谛的角度来说,和《心经》否定的自性概念不同。这种自性代指佛性或空性,如《六祖坛经》所说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此处的菩提自性就是指佛性,代表生命本自具足的觉醒力量。
在本质上,佛性、法性、空性是没有差别的。但这些名称的安立有所侧重,佛性是侧重从有情方面来说,空性、法性侧重从法的角度去说。但不论空性还是佛性,本质是无二无别的。
7. 普贤行愿乃真功德
问:法师开示《普贤行愿品》时说,行持十大愿王有很多功德,不知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
答:在普通意义上,功德和福德并没有明确界定,都是善行招感的结果。而在《六祖坛经》中,对功德和福德作了区分,认为出自觉性、清净无漏的行为才称为功德,所谓“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而世人由凡夫心造作的有漏善行,只能称为福德,在本质上不算是真正的修行,也就是《坛经》所说的“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如果我们按《普贤行愿品》阐述的原理观修,以无限的心,依无限的所缘,修习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的十大愿王,是属于功德范畴,而且是无量功德。因为这是直接临摹佛菩萨的心行,是成就佛菩萨的品质,而不是凡夫心。
8. 见和不见
问:什么是“见性之时,见心不见境”?怎么将这样的认识落实到修行中?
答:明心见性所见到的觉性,没有体相,也没有一切差别相。它既不是心,也不是境,同时又不妨碍一切现象,所以空性和显现不是对立的。见性之时,不只是不见境,也可以不见心,即《金刚经》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经中以无住生心为修行要旨,怎么做到无住?首先要树立无常无我的正见,带着这样的认识看世界,才能减少对境的粘著,进而通过禅修体认心和境的空性本质。这时就会真正看到,万法确实是无常的,五蕴确实是无我的。
9.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问:什么是明心见性?如何才能明心见性?
答:我们这次的主题讲座《走出轮回,走向解脱》,就是通过佛陀的修道经验来说明如何明心见性,以及明心见性到底是明什么,见什么。如果用心听的话,对这个问题应该是清楚的。明心见性是佛法修行的核心,也是共同的目标。其源头来自佛陀的修行,他在菩提树下禅坐,由顺逆观十二缘起见到诸法实相,证悟成佛。其后,各宗派又从不同角度契入,对明心见性提出基于本宗的见地,以及相应的修行方法。唯识是通过对心的认识,转染成净,转识成智;中观是通过层层扫荡,证悟空性;禅宗是找到那个本来清净、本无生灭、本不动摇、本自具足的菩提自性。虽然方法不同,但核心是一致的。偏离这个根本,修行只是表面文章而已,也就是古德所说的“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2020.10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