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静修营·西园夜话答疑

济群法师

      自2007年以来,苏州西园寺面向社会大众举办菩提静修营,每次七天,包括主题讲座、皈依共修、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提心戒、禅修体验、寺院巡礼、行脚、传灯法会等。活动依佛法五大要素安排,有闻思修,含戒定慧,是不可多得的修学之旅,至今已举办十六届。每次活动期间,还会安排一场西园夜话,法师们与营员、义工相聚天王殿前,分享心得,答疑解惑。本文根据济群法师在历次夜话中的答疑整理。

  1. 善用理性但不作为唯一标准

  问:我还没皈依,因为理性让我对个别法义不能完全接受,觉得贸然皈依是一种不诚实。但我也存在困惑和烦恼,希望有力量让我解脱,感觉很矛盾。

  答:不论对生活还是学佛,理性思考都很重要,但要善用理性,否则会带来麻烦。动物吃饱喝足就没问题了,但人满足生存所需后还会妄念纷飞,烦恼重重,而且坏起来是动物望尘莫及的。这都是理性惹的祸。

  如何善用理性?必须接受智慧文化,对人生和世界有正确认识。如果三观有偏差,在此指导下的理性思考必然存在问题,结果害己害人。此外,理性无法直接抵达真理,这是西方哲学家也已认识到的。所以我们不要成为偏执的理性主义者,以理性作为认识世界的唯一标准,什么问题都希望通过理性得到解释和解决。

  尤其对佛法信仰来说,虽然理性是闻思修的重要基础,但最终必须超越理性,才能通达真相,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否则还是意识层面的认识,是不究竟的。对个别法义不能接受时,不妨先以理性接受可以接受的部分,但保持开放的心态,不以现有认识排斥其他。随着学习的深入,认识也会随之提高。

  2. 解脱的本身就是意义

  问: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如果人病了,治好后就要过自己的生活。那么解脱后不必追求更有意义的事吗?

  答:什么是更有意义的事?不仅学佛是为了解脱,世人忙来忙去,也是为了解脱。挣钱是为了从贫困中解脱,成家是为了从单身状态中解脱。佛教所说的解脱,是解脱轮回,解脱生死,这才是究竟的解脱。

  仅仅从现象看,人们会觉得青春、爱情、财富、事业都值得追求,如果解脱了,这些梦想怎么实现?其实我们真正要解脱的是轮回本质,是内心的迷惑和烦恼。迷惑,是看不清生命真相,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知道“活着为什么”;烦恼,是孤独、恐惧、焦躁、没有安全感等负面情绪。一旦解脱惑业,不论做什么,也不论在什么时空,我们都能自由自在。所以说,解脱和做什么并不矛盾,只是立足点完全不同。

  佛陀之所以得大自在,正是因为解脱惑业,开启无限的慈悲和智慧。尤其是大乘佛法,不仅要自己解脱,还要帮助众生共同解脱。所以解脱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没什么比这更有意义了。

  3. 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问:皈依后如何进一步修学?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答:皈依后的进一步修学,是很多信众的普遍问题。在今天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接触不同宗派乃至不同语系的法门,可以听到全世界大德们的开示。但这些多样化的选择,对初学者不见得有益。因为他们并未具备选择能力,多半只能根据个人感觉而非对法义的理解作出判断。但凡夫的感觉又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不少人就热衷于跑庙找师父,天南地北,到处参访。而每位善知识的教导未必一致,最后就可能一片混乱。更有甚者,还会因此谤法谤僧。

  所以建议大家先奠定修学基础,知道佛法要领和修行次第是什么,这样就不会偏执一端或不得要领了。三级修学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设立的大众化修学体系,类似公共课,能与任何法门兼容,也是学习任何法门不可或缺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自然会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4. 学佛该从学儒开始吗

  问:作为佛弟子,学习儒家典籍是否犯三皈戒?现在有人提倡把《弟子规》作为学佛基础,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答:学习四书五经等世间知识不算犯戒,但不可将此作为皈依处,否则就违背了三皈依中“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的誓言。

  儒释道的相融古已有之。因为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其内容为人熟知,所以古德在弘法时,有时会借用儒家思想来解读,以此作为人们认识佛法的方便。那今天的人是否也需要这样呢?我觉得未必。因为时代变了,很多人并没有儒家文化的基础,直接学习佛典可能更容易。

  事实上,儒学和佛法并没有必然联系。虽然儒家的伦理纲常对建立世间道德很重要,但佛法本身也有完善的人伦道德,是建立在缘起因果的基础上,有强大的哲学体系为背景,更具有说服力。所以学佛不一定要以儒家道德为基础,不一定先学《弟子规》再学三皈依。当然,你在学三皈依的过程中,学学《弟子规》也无妨,但不要形成必然的关系。

  5. 博采众长需要高度

  问:我对佛法很敬仰,但觉得儒家和道家也很有道理。对于没皈依的人来说,能否将佛法作为顶层建筑,同时将儒家、道家的思想为工具,指导自己为人处世,成就理想人生?

  答:当我们有了佛法见地后,一切法都可以成为佛法。因为这种见地代表对人生的认识高度。立足于此,可以吸收儒家、道家包括西方哲学的长处。虽然他们的理论来自理性思考,缺乏实修体证,没能究竟通达心性,但也是古今中外智者们的智慧结晶,对很多人是有启发和借鉴作用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理论是基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如果没有很强的吸收能力,看多了容易消化不良,甚至觉得彼此矛盾,无所适从。所以自己的定位和认识高度很重要。此外,人的精力很有限,应该集中精力一门深入,以后真有余力了,再广泛涉猎也不迟。如果开始就把战线拉得很长,恐怕力有不逮。

  其实对于学佛者来说,不论生活还是修行,都能在佛法中得到智慧引导。佛法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顶层建筑,而是可以遍一切处。了解其他思想,主要是为了弘法的方便。因为众生根机各异,以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才能引起共鸣。

  6. 信仰是自由的

  问:我家是信天主教的,原来我也自认为是天主教徒,但没参加正式仪式,也没有圣名。我现在皈依了,内心有点惴惴不安,如何排解这种感觉?

  答:信仰是自由的,可以选择什么,也可以不选择什么。在成长过程中,随着眼界的开阔,我们的认识也在提高。如果觉得佛法智慧更究竟而作出新的选择,这很正常。更何况,你只是因为家庭原因默认自己是天主教徒,并不是主动选择,这种默认本身就没什么约束力。即使是自己的选择,也可以改变。在佛教戒律中,出家后如果不想再过修行生活,都可以正常还俗,所以不必有什么不安。

  关键是,你确实要认识到佛法的殊胜,认识到这种智慧可以解决人生困惑,认识到佛法僧三宝可以作为尽未来际的依止,是思考后的理智选择,而不只是凭着某种感觉皈依了,那就容易患得患失。你会感到不安,说明学得不够深入,要加强学习。

  7. 带着问题来选择

  问:我之前在美国留学十年,接触基督教的时间比较多。回国后在母亲引导下,看了济群法师的《百法明门论》系列讲座。现在母亲每天给我发佛教经典,阿姨给我发基督教的《圣经》。我深知脚踏两条船是错误的,但不知如何选择,非常困惑。

  答:如果一方面学着佛法,一方面看着基督教教义,却分不清哪种道理更有价值,更能说服自己,说明你还没有能力判断——佛法到底好在哪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种学习可能对你都重要,只好继续学。学到哪一天,你确定什么更究竟,才能作出选择。

  但也可能,时间一天天过去,你却在“选择困难症”中陷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难以选择。所以还是要有方法,确定自己的诉求是什么,需要解决的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考量,哪种教义对自己更有帮助,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更圆满。

  8. 信佛后能否去其他宗教场所

  问:我是回族,应该信伊斯兰教,但佛缘比较深,非常认可佛法智慧并皈依了。但因为民族身份,有时需要去清真寺参加活动,会不会有冲突?另一个问题是,佛教这么好,但现在真正皈依的人总体较少,这是为什么?

  答:从信仰层面来说,不可以同时皈依多种宗教。如果你皈依三宝,选择佛教,就意味着放弃对伊斯兰教或其他宗教的信仰。同样,如果你选择其他信仰,就意味着放弃了佛弟子的身份。信仰是人生归宿,就像你要去两个地方,目标不同,道路不同,无法既去这里,又去那里。但如果你只是去清真寺参加本民族的民俗活动,属于生活层面的,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第二个问题,现在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原因很多,和十年浩劫有关,和长期以来的教育有关,也和教界的弘法薄弱有关。现在政府开始重视传统文化,为建设精神文明服务。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希望找到契合当代的传播方式。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整个社会,不能仅仅靠几个人来做。

  9. 想出家该怎么做

  问:出家需要什么机缘?到了寺院就能出家吗?

  答:从自身来说,要对出家有正确认识。出家不仅是身份的改变,关键是内在的改变;不仅是出世俗家,更是出五蕴家,出生死家,出轮回家。这就必须认识到世俗生活的虚幻,学佛修行的意义,以追求解脱、走向觉醒作为唯一目标。这种发心才是出家正因。

  从戒律来说,出家前要把世间各种责任处理好,以免日后受到干扰,或是给僧团带来各种问题。从寺院来说,要对发心出家者有半年以上的考核,觉得你真心修行,能适应并遵守道场的生活规范,才会安排剃度。其中,信心道念是最重要的,这是能否过好出家生活的保障。

  10. 以建寺造像开发旅游如法吗

  问:现在很多地方把建寺造像作为开发旅游的项目,这么做是否如法?怎么看待这些现象?

  答:现在确实有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带动旅游而建寺造像,从佛教来说,这样做显然是不如法的。一个道场的存在,关键在于法的内涵,这样才能起到净化社会人心的作用,否则就和旅游景点没有本质区别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寺院也热衷于旅游开发,这和社会的大环境有关,也和教界缺乏良好的修学氛围有关。

  我觉得,教界呈现一种什么状态,和众生的共业密切相关。如果众生恶业较重,就不易感得清净道场及大善知识的出现。所以我们不要过多责怪环境,也要考量自己:为什么生在这样的时代?由此策励自己精进修学。

  作为学佛人来说,在顺应环境的同时,还要主动选择清净道场,选择堪为依止的善知识,主动调整自己的心行状态。在努力过程中,相信我们感得的外缘也会发生变化。

2020.10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