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讲于北京什刹海书院佛学季

济群法师

五、《心经》的宗旨

  通过解释经题,我们已经了解到,《心经》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接着再看经文,开头第一句,进一步说明了本经的宗旨——通过什么方式解决问题。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异译。前者为玄奘三藏所译,后者为鸠摩罗什所译。从中可以看出,菩萨名号也蕴含着重要的修行意义。“观自在”三个字,就是《心经》的修行要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寺院大殿中悬挂着“得大自在”的匾额,因为成佛就是要得大自在。

  现代人追求自由。这种自由往往是指外在环境,比如财务自由、信仰自由等。而佛法所说的自由是内在的,就是生命不再有迷惑烦恼,不再被外界变化左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华严经》讲到十种自在,分别是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生自在、愿自在、信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就是大自在人生的真实写照。

  怎么获得自在?《心经》用了一个字——观,要通过智慧观照。般若智慧有三种,即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首先是文字般若,凡能引导我们开启般若智慧的经典和教言,都可称为文字般若。

  其次是观照般若,闻思经教是为了把佛法智慧转变为自身认识,如轮回是苦、因缘因果、无常、无我等法义,都是重要的人生正见。学佛就是要学会用这些正见指导言行,待人处事。进一步,还要用这种正见指导禅修,培养观智。如果内心的观智没有生起,仅仅依靠观念,想要抵挡无始以来的串习,是没有力量的。这就必须修习观照般若,包括止禅和观禅。首先要修止,否则是观不起来的。佛教各宗对止禅的要求有深浅不同,有些宗派对止的要求很高,要达到四禅八定才能修观;也有的宗派不要求有太深的定力,只要令心安住,就能以各种善巧引发观慧。但不论深浅,总是要有止的基础。

  止禅的训练并不复杂,最常见的是通过专注呼吸,知息长短粗细;或是通过经行,专注于抬脚、迈步的每个动作;或是选择一个所缘对象,如忆念佛像、佛号,忆念佛法僧三宝的功德等。通过修习止禅,系心一念,让纷飞的念头平息下来。就像一潭浑浊的水,如果让它静止不动,渐渐地,水中的杂质就会沉淀,使水变得清澈,从而看清水中到底有些什么。

  心本来像镜子一样,具有了了明知的作用。但凡夫总是被无明、妄念所扰,失去明的力量。通过止禅降伏妄念后,内在的观智才会生起,使我们看清念头的生灭,不随所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面对每一个念头和串习,一方面不知不觉,一方面身不由己。想要放下时,放不下;不想生气时,做不到。每天被各种事务和情绪左右,身心疲惫,却没有休息的能力。即使有一点闲暇,也无心安安静静地和自己在一起,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通过禅修训练,当内在观智逐步强大,我们就可以在念头中自主,进而运用观智,平息种种情绪和烦恼。这是生命走向自在的过程。当内心越来越清净,你会发现,起不起观照,心本身所具有的观照力永远都在那里。这就是正遍知的力量。由此,就能开启实相般若。安住于这种观智,即使串习偶尔出现,或有情绪生起,对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所谓长空不碍白云飞。

  所以“观自在”既是菩萨的名号,也是令人向往的境界,不仅自己自在,还以慈悲和智慧引导众生走向自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里所的是实相般若。因为他是观自在菩萨,所以不需要通过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可以直接安住于实相般若。

  “照见五蕴皆空。”五蕴为色、受、想、行、识,代表我们现有的生命体。其中,色是物质,受是情感,想是思想,行是意志造作的作用,识是眼等诸识。当观自在菩萨以甚深般若智慧观照五蕴时,照见五蕴皆空。

  空有两个层面,一是看到一切现象都是条件、关系的假相。不像凡夫会对五蕴产生我执,进而执著自己的身材、相貌、健康等,产生法执。这是凡夫对五蕴的认识。但菩萨以空性智慧看到,生命体就是一堆物质和精神的组合,其中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这个空的重点是帮助我们了解,五蕴假合的生命体没有自性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直接体认到五蕴现象的本质就是空性。认识到现象的空只是初步的,只要学学教理,我们多少也能认识到这个道理,但这不过是停留在知识上的空。具备禅观的智慧,我们才能透过现象的空,直接体认空性。这种能观照的智慧和所通达的空性是一体的,不是两个东西。

  “度一切苦厄。”当我们真正照见五蕴皆空,就有能力摆脱世间的一切痛苦和灾难,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

  这是《心经》的修行纲领,对经题中的“以智慧到彼岸”作了进一步解读。

六、中观正见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获得空性智慧,完成空性禅修?经中接着告诉我们: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我们看到的宇宙万有、山河大地,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怎么会是空呢?那我们眼前的桌子、房子又算什么?之所以有这样的疑惑,是因为我们觉得,空和有是二元对立的——有就是有,空就是没有。而《心经》告诉我们,有和空是一体的,看到有就是看到空。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智慧,就会在有的现象上产生自性见,产生贪著,产生永恒的期待。事实上,所有烦恼都和我们的认识有关。

  我们盘点一下自己的烦恼就会发现,每一种都有各自的依托点和产生基础,或是来自孩子,或是来自家庭,或是来自事业,或是来自人际关系。为什么这件事能让你烦恼?并不在于事情本身,而是因为你对它有一种执著和期待。当事情和你的设定不符时,烦恼随之而生。

  凡夫对每件事都会产生我执和法执。我执,是对五蕴色身产生自我的设定和执著;法执,是对一切事物产生错误的设定和执著。这两种执著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唯识宗称为遍计所执。就像有人在月光下看到一条绳子,因为看不清,把它误以为蛇,饱受惊吓。杯弓蛇影也是类似的典故。有人到朋友家喝酒,偶然看到杯中有条蛇,以为自己喝了下去,越想越觉得蛇在肚子里作怪,结果吓出病来。朋友得知后,再次把他请到家中。原来朋友家墙上挂了一张弓,举杯时,弓影正好照到杯中,看着就像是蛇。当他了解真相后,病马上好了。我们的烦恼也是同样,并不是实实在在的,而是来自对世界的错误设定、想象和期待,就像杯中那条不存在的蛇。

  学佛,就是要对世界建立智慧、如实的认识。究竟应该怎么看世界?如果问基督教徒,他们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如果问唯物论者,他们认为世界是进化而来,有极大的偶然性。佛法既不认可神创论,也不认可偶然论,而是提出“因缘因果”,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从内在的五蕴身心到外在的大千世界,都不例外。

  《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从缘起来观察色法。我们平时所说的色,主要指颜色或美色等。佛法所说的色,包括一切物质现象。我们对物质的认识有两方面,一是颜色,为显色;一是形状和体积,为形色。显色和形色,构成了物质的存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说明,存在的现象(有)和空不是两个东西。后两句更进一步,直接说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为什么说色不异空?在《心经》短短的两百多字中,三个字出现得特别多,那就是“空、无、不”。“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用的是“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用的是“不”;“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则是一“无”到底。

  这三个字都表示否定。到底否定什么?佛法讲空,并不是否定现实的存在,而是否定我们对世界的错误认识。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会添加各种设定。比如把绳子当作蛇,蛇在客观上是没有的,是我们附加的;因为蛇而产生的惊吓,本来也不该有,属于无妄之灾。佛法并不否定绳子的存在,而是否定我们在绳子上附加的蛇的错觉。

  唯识宗对世界的认识有三分法,也叫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其中,圆成实代表空性和实相,依他起代表缘起的现象,遍计所执代表凡夫的认识。在般若中观体系中,则以世俗谛和胜义谛来概括对世界的认识。世俗谛代表凡夫看到的现象世界,胜义谛代表世界的真相、实相。

  我们面对依他起的现象时,会产生两种认识,导向两条截然不同的生命道路。如果因无明导致错误认识,就会进入遍计所执,引发迷惑、烦恼、生死轮回。如果能以缘起的智慧观察,看到一切都是条件关系的假相,是没有自性的,就能在认识现象的当下通达空性,成就解脱。《心经》所指出的,正是对缘起现象的如实认识,告诉我们,有和空是不异的,是一体的两面。

  关于这个问题,《金刚经》用的是三段式。比如杯子:所谓杯子,即非杯子,是名杯子。杯子是缘起的存在,由很多非杯子的条件构成。离开这些条件关系的假相,根本不存在自性的杯子。但也不能说没有杯子,这个由众多条件组成的缘起现象是存在的,我们将它假名安立为“杯子”。学会这样的观察,我们在认识杯子的当下,就能体认它的空性,而不是陷入对杯子的贪著、情绪和自性见。

  对于世界的观察,中观还以“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的“八不”为总结。一切现象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败坏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比如这个杯子,我们觉得它是一,是常,就会产生永恒的期待,失去时就会感到难过,进而引发烦恼。而从缘起的眼光看,杯子是由各种条件构成它的存在,离开这些条件,并没有客观、独立、不依赖条件的杯子。所以不应该对杯子产生自性见,更不应该由此产生贪著。因为它的存在只是缘起假相,本质上是不常不断的,也是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的。

  如果没有一的话,有没有多?比如这个房间里有很多人,很多东西,是不是代表多的存在呢?但中观智慧告诉我们,没有一,也没有多。因为多是由一构成的,如果不存在自性的一,自然也不存在自性的多。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智慧来观照一切事物,看清它就是各种条件的组合,无自性空,这样就不会陷入一或多的执著。

  《中论》还告诉我们:“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诸法是指一切法。这些现象是怎么存在的?首先离不开它的产生。就像我们每个人,因为父母生了我们,所以才有我们的存在。桌子、房子也是如此,通过木材、人工等因缘的和合,才会产生桌子和房子。包括生活中的每个事物,因为它的产生,才有它的存在。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些独立的、实实在在的存在,从而对这个存在产生自性见。

  但中观祖师让我们观察:到底有没有独立、真实不变的存在?一切现象的产生,通常有几种方式:或是自己产生,或是靠相对于自的“他”产生,或是自与他和合产生,或是没有因缘就产生了。对于这四种方式,中观祖师一一加以否定。

  首先是自生,以佛法智慧观察,任何东西都没有自性,都是条件关系的存在。桌子不是由桌子自己产生的,房子也不是由房子自己产生的,所以它一定不是自生的。那是不是他生的呢?事实上,自和他是相对的。如果没有自生,也就没有他生。既然没有自生,没有他生,有没有共生呢?没有自,没有他,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共。同时,更不可能是没有因缘产生的。

  中观在这里要否定的是什么?不是否定这些因缘关系的存在,而是否定我们在现象上产生的自性见。当我们认识到现象只是条件关系的假相,不对此产生自性见,通过无自性的观修,内在的观智就会生起,就能在观察现象的当下,通达空性。

  所以说,中观智慧就是帮助我们扫荡轮回的支撑。如龙树菩萨的《中论》《七十空性论》和提婆菩萨的《百论》,都是层层扫荡。不论对生活现象还是修行结果,都不能产生执著,否则就会成为轮回的支点。而法界是没有支点的,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界。当然在修行过程中,这些支点并不是一下子扫掉,而是循序渐进的。有时会先给你一个支点,但最后都要扫除。

  《心经》给我们提供的,也是这样的中道正见,一方面要认识到缘起假相,一方面要认识到无自性空,这种智慧贯穿我们对每个现象的认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是中观认识世界的公式。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则是简明的表达方式,如果完整演绎,应该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因为原理相同,故以“亦复如是”来概括。

  声闻解脱道的修行,最基础的就是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我们对五蕴中的受想行识,也要这样观察。很多人会执著禅修时的感受,有一些体验就各种在乎,患得患失。感觉好就欢喜,感觉差就沮丧。其实所有的感受,不论痛苦还是美妙的,只要一执著,就会被它抓住,干扰禅修的进展,更障碍我们体认空性。对想、行、识,同样要做这样的观察,看到其中的无常无我。由此,在受想行识的当下体会空性。

  当这些感受和念头被照破,你会发现,它们是了不可得的。其实禅修主要是找到正确方法,然后就持续、稳定地精进。至于暂时感觉好一点或差一点,不必过分在乎。因为心灵世界是缘起的,有各种因素在作用。当然,随着禅修功夫的提升,内心将越来越稳定。

2024.6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