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论》解析
济群法师
三性、三无性所解决的是关于空和有的认识,在唯识学各个时期的论典中,都是作为重点来介绍。如《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和“无自性相品”,《辨中边论》“辨相品”和“辨真实品”,《摄大乘论》“所知相分”,都着重谈到三性三无性的思想。
一、三 性
唯识宗将一切法归纳为三种,遍计所执性代表着主观、错觉的世界,依他起性代表着因缘显现的世界,圆成实性代表着诸法的真实相。其中,遍计所执性为凡夫境界,圆成实为圣贤境界。三性,是唯识学对一切法所做的透视性的归纳分类。
三性也代表了整个唯识的核心思想。我们讲阿赖耶缘起、讲八识五十一心所、讲万法唯识,都属于依他起性的范畴。我们所要破除的我法二执,又是属于遍计所执性的范畴,这是有情生死流转的根源。而我们所要证得诸法的实相,则是圆成实相。
三性也反映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过程:什么是我们应该了解的生命错觉状态?什么是我们应该改善的生命杂染状态?什么是我们应该证得的清净、真实状态?所以,三性又包含所应断、所应知和所应证三方面。其中,遍计所执相是我们所应了解的,依他起相是我们所应断除的,圆成实相是我们所应证得的。
关于这部分内容,《唯识三十论》曰:
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遍计所执性
“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说的是遍计所执性。对于遍计所执性,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遍为普遍,计为计度分别,就是对认识境界进行普遍的计度分别。在八个识中,什么是能遍计?前五识没有计度分别,第八识遍而不计,只有第六、七识为能遍计。遍计所执又分能遍计和所遍计,既然有能遍计的识,必然有所遍计的对象。比如我们看到茶杯,对这个茶杯进行的分别为能遍计,而这个茶杯就是我们的所遍计。虽然能遍计的意识和所遍计的对象都属于依他起的现象,但我们对茶杯产生妄执时,就落入了遍计所执的状态。遍计所执的内涵是我执和法执,它的表现方式,主要是对名、义的自性和差别产生错误认识、错误执著。
任何事物的存在不外乎名称和实质两个状态。桌子有桌子的名称和实质,房子有房子的名称和实质,乃至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我们会对事物的名称产生自性的执著,认为它的名称是实在的;也会对事物的实质产生自性的执著,认为它的实质是独存的。同时,我们还会对事物的名称和实质产生差别的执著,判断它是否具有价值、是否与我有关等等。
我们不仅对事物的名、义产生自性和差别的执著,还会“因名遍及义”,因某个名称而执著实质,认为名称与实质是一体的,如认为桌子的名称代表着桌子的实质。再“因义遍及名”,觉得这个物体只能称为桌子,不能有别的名称。更进一步,还会“因名遍及名,因义遍及义”,因为这个名称而遍计另外的名称,因为这个实质而执著另外的实质。
自性执著认为事物在当下是独存的,差别执著是执著事物的差别具有实在性。凡夫的执著根深蒂固,而这执著又来自我们对世界的错误认识。所以,修行的过程从四寻思入手,对我们固有的认识进行重新思考、审视和观察。当然这种思考必须在正见的指导下,包括中观见、唯识见,或无常见、无我见。当我们了解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之后,就能建立如实智。依此如实智,则能引发根本的无漏智。
“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是说,由遍计所执产生的我执和法执,在客观上根本不存在。能遍计为意识,所遍计为依他起的见分、相分。见分和相分都是依他起有,而意识一旦于此见分、相分上虚妄分别,生起我执和法执,就落入遍计所执的范畴了。所以说,我们对事物所作的判断,都是我们赋予它的,并非它本身具有的属性。
依他起性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是说依他起性。依他起,是依因待缘而生起的诸法。所谓分别,即八识三性诸法。这些法的生起是因缘所生,确切地说,是以种子为因,八识三性诸法为缘而生起。
圆成实性
“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说的是圆成实性。圆为圆满,成为成就,实为真实,就是说,通过修行可成就圆满、真实的法。“圆成实于彼”的“彼”,指的是依他起,“常远离前性”的“前性”,指的是遍计所执。如果我们能在依他起上远离遍计所执的错误认识,就能通达圆成实性,通达诸法的真如实性。依他起是现象的,其本质为圆成实,但凡夫却因遍计所执的障碍而不能通达世界真实。就像我们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世界,所见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三性对世界的归纳简单而深刻。多年前,我在复旦大学作了一次讲座,题为《唯识哲学的世界观》,就是按照三性来讲的,依此说明有情具有的三种生命状态。了解三性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摆脱虚妄的世界,进入真实的世界。
三性的关系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这一偈颂揭示了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的关系。“故此”为圆成实性,和依他起的关系是“非异非不异”,二者既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但又不尽相同。我们对圆成实性的认识,并未离开依他起性。就像我们观察这个桌子,桌子具有无常性和无我性,但我们不能离开桌子去认识桌子的无常和无我。所以说,桌子的无常性和桌子是不一、不异的关系。这也是佛法对于现象和本体间相互关系的透视,“非异”即不是一个东西,“非不异”即不是两个东西。印度人在思辩方面非常发达,中国古代也有墨辩,但比较简单,不如因明的逻辑辩证那么严密。唯识宗之所以在中国未能得到很好的弘扬,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这一土壤,不习惯对问题进行严密的思辩论证。
《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中,讲到“胜义谛”的几个特征。第一,胜义谛超越名言,无法以我们的名言概念去表达。第二,胜义谛超越思维,无法以我们的思维去思维。唯识宗认为一切法具有两种自性,一为假言自性,一为离言自性。我们将某个物体命名为桌子,这一表达是思维的产物,为假言自性;但它本身还具有超越思维的部分,即事实真相的部分,为离言自性。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介入了我们的语言和思维。假言自性是遍计所执性,而离言自性既可以是依他起性,也可以是圆成实性。第三,胜义谛离一异现象,就是说依他起和圆成实非一、非异,应超越一和异去理解。第四,胜义谛遍一切一味相,也就是说真理具有普遍性,遍于一切诸法。
“非不见此彼”,这句话如果完整地表达,应该是“非不见此而能见彼”。这儿的“此”指的是圆成实性,“彼”指的是依他起性。三性中,只有真正证得圆成实性,才能了知依他起的如幻如化。我们现在也知道一切法是缘起的,但很难真正将世界视为梦幻,原因就在于尚未证得圆成实性。我们现在对佛法的认识还停留在知识层面,只有亲自证得空性,才能彻悟梦幻的深义。这就是佛经中所说的“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只有在通达真如的前提下,才能了知诸行的如梦如幻。
二、三无性
三无性同样是解决空和有的问题。
《般若经》说一切法空,但很多人往往对此缺乏正确认识,甚至拨无因果,堕入恶趣空的现象。因而,唯识宗从三无性的角度,使我们能正确地理解佛法所说的空。关于这部分内容,《唯识三十论》曰: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三无性为相无性、生无性和胜义无性,这是依三性建立的。依遍计所执相建立相无性,依依他起相建立生无性,依圆成实相建立胜义无性。佛陀说一切法空,乃密意说,是有针对性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按照字面去理解。
“初即相无性”,相为体相,即遍计所执的体相是没有的,由此建立相无性。
“次无自然性”,一切法是因缘所生,既是缘生的,就不是自然存在的。可见我们所认为的自然存在的体性是没有的,由此建立生无性。这种自然性正是中观所破的自性。
“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后”是指第三种胜义无性,它所要空的并非胜义,而是遍计所执的我法性。
从究竟意义上说,三无性所要空的仍是遍计所执性,因为依他起性是缘起有,圆成实性是真实有,惟有遍计所执性才是空的。正如《辨中边论·辨真实品》所说,“许于三自性,唯一常非有”。三性中惟有遍计所执是从来没有的;而依他起是“一有而不真”,不是真实不变的有;圆成实是真实有,是“一有无真实”,但真实有必须透过无遍计执相去认识,将我法二执空去之后才能显现。在三性中,一为根本没有,一为因缘假有,一为真实有。
由此可见,唯识宗对空有的认识是建立于中道之上的,既认识到有,也认识到空。认为一切皆空或一切皆有,都是不究竟的,只是方便说。事实上,中观宗也讲到缘起有,但两者的不同在于,唯识宗强调的是缘起有、胜义有;而中观着重从空的角度来谈,强调的是空。而中道实相是非空非有,唯识宗所说的胜义有,是超越了空和有;中观宗所说的无自性空,同样不落空有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