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论》解析
济群法师
《唯识三十论》的第二部分为“正辨唯识”,这也是唯识学的核心内容,即成立诸法唯识。
唯识所说的“识”,在佛教中有不同名称。早期的《阿含经》及相关论典中,心、意、识三个概念往往是通用的,如《大乘毗婆沙论》云:“心意识,名异义一。”也就是说,三者虽然名称不同,内涵却是相同的。在唯识学中,心意识的内涵有时是相通的,有时又有着特定对象。通常,心是指第八阿赖耶识,意是指第七末那识,识是指前六识。
唯识典籍中,经常出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及“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之类的偈颂,为什么唯识宗强调的是“唯识”,而非“唯心”呢?因为唯识典籍中,更多使用了“识”的概念。另外,佛教所说的唯心和哲学所说的唯心也有差异,尤其是唯识宗所说的唯识,更突出了缘起的特点。前面介绍过,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七缘生,而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也都是缘起的。以缘起的识作为万法生起之因,显然不同于哲学所说的第一性。因为第一性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不依赖任何条件就可独立存在,二是能派生他物而不被他物派生。或以上帝作为第一因,由上帝创造世间万物。但佛教是以缘起揭示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任何事物是独存的,皆须依赖其他事物存在,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如果我们承认世界有第一因,就不符合缘起的法则。
识的变现
唯识所要显示的,是唯识所变之理。即我们认识的一切境界,都是由各自的识所变现。或者说,我们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但这并不是说世上的一切都是我们变的,如果这样的话,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世界就不存在了么?那就不是唯识而是唯我论了。
既然说到唯识所变,或许有人会说:我想拥有电脑就能变出电脑吗?或者我们想将西园寺变到山上,可以尽情享受山林野趣,行不行呢?这样的理解可能是受了魔术影响,也是不对的。关于这个问题,太虚大师以“因缘所生,唯识所变”八个字作了总结。也就是说,唯识所变必须是建立在因缘的基础上,不可能无中生有。
唯识所变分为因能变与果能变两种。早期的唯识学侧重谈因能变,唯第八识为能变之因,八识的现行要以第八识的种子为基础。而唯识宗发展到后期,尤其是世亲菩萨之后,开始强调果能变的思想。其实这一思想在《解深密经》中就已出现,如“我说诸识所缘,唯识所现”,只是世亲菩萨在《唯识三十论》中将此明朗化了。虽然果能变强调的是每个识都能变,都能在现行时变现出相见二分,但每个识的能变都不能离开因能变,并以因能变为基础。所以说,两种思想的着重点虽不同,却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无我唯识
关于正辨唯识的内容,《唯识三十论》曰: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表达的思想,在《唯识三十论》的总标部分已经提到,即“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此处再作进一步说明。
“诸识”是指八识及五十一心所。心所和心王所缘的境界不同,每种心所在活动时都会呈现出相应的相分,如触、作意、贪、嗔等等。同时,每个识和心所也都有自证分,并由此呈现出分别及所分别。分别是能认识的作用,所分别则是认识的境界。自证分即自体,而见分和相分是用,用不离体。既然见分和相分是识所变现的,那它也就没有离开识。
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来自心的作用。早期西方哲学关心宇宙本体,认为世界是纯客观的。随着人类对世界考察的深入,逐渐发现心理在认识外境时所起的作用,于是西方哲学逐渐转向认识问题的研究。佛法早就告诉我们,在世界的一切现象中,心具有主导的作用。但佛法并不是像唯心主义哲学那样将心的作用极端化,事实上,它对心物关系的说明非常客观。既认识到心灵的独特作用,又不否定境界对心的影响,不否定彼此间相互缘起的关系。
“由此彼皆无”是说,除了每个识的自证分所变现见分、相分之外,并没有另外的实我和实法。“彼”是指凡夫执著的我相和法相,即独立于认识之外的真实境界。唯识宗认为,有的只是见分和相分,此外别无其他,“故一切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