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论》解析

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六、赖耶的相应心所

  佛法对心的分析包括心和心所两部分,关于这部分内容,《唯识三十论》曰:

  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

  关于心所和心王的分析,大小乘论典有着详尽论述。在《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成唯识论》《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等唯识典籍中,都有相关讨论,可供我们参考。
  心王与心所
  心王和心所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心王为心的主体,共八种;心所为心理活动,共五十一种。心王的活动,必然由心所配合完成。如果将心王比作国王,心所就是辅助君王完成事业的臣子。
  心所完整的名称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恒依心起,即永远依赖于心王并与心王同时生起;二是和心王相应;三是系属于心王。具备这三个特点,才是心所有法。
  心王和心所既有主次之分,又是相辅相成的,这种相应具备了四个特点:
  一、时间平等:心王和心所同时出现,也必在同一时间展开活动。不是先有心王后有心所,或先有心所后有心王。
  二、所依平等:依主要指俱有依。八识的生起有各自的俱有依,前五识以五根为俱有依,第六识以意根为俱有依,第七识与第八识互为俱有依。心王和心所的所依相同,和五识相应的心所,同时也以五根为俱有依;和意识相应的心所,同时也以意根为俱有依。
  三、所缘平等:等为相似,即心王和心所所缘境界是相似的。八识在缘某个对象时,心王和心所也同时在缘这一对象。但心王和心所的所缘又不尽相同,心王缘的是总相,心所缘的是别相。唯识宗还以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心王和心所的差别:就像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一件作品,老师将主体部分画好,学生则在其上涂抹颜色并刻划局部。心王和心所在缘境时,心王作总的了别,但进一步关注这个对象,便是作意心所的作用;而对此对象产生欢喜或讨厌的感受,是受心所的作用;在心中产生对象的影像并对此进行分辨,则是想心所的作用。所以说,我们要完成对某个对象的认识,须由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参与。
  四、体事平等:每个识都有自己的自体,即自证分。每个识在产生作用时,心王和心所都有各自的自证分,两者的自证分是等同的。
  正因为心王和心所具备这样的关系,所以称为相应。从理论上说,心王和心所有主次分别,但在我们内心,心王并不是总能以主人的角色出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心被贪、嗔、痴烦恼占据着、主宰着,常常无法自主,所以贪心就经常成为我们的主人,嗔恨心也是同样。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验,虽然意识到贪心和嗔心带来的危害,却无法有效克服,依然对这些烦恼束手无策。原因就在于,我们已将自己的主权拱手相让,甚至早就认贼为父了。
  心所的种类
  关于心所的种类,大小乘阿毗达磨论典有不同说法。依《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是建立六类五十一位心所,包括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和不定心所四。
  在这些心所中,前五识的生起有三十四种心所与其相应,第六意识的生起有五十一种心所与其相应,第七识的生起有十八种心所与其相应,第八识的生起则有五种心所与其相应,即五遍行。
  五遍行
  五种遍行心所为:“触、作意、受、想、思”。唯识学中,对心所的阐述通常从体和用两方面说明。体为性,体现了心所的自体;用为业,体现了心所的作用。
  一、触心所:《成唯识论》卷三对此的定义为:“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三和即根、尘、识,触心所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和合产生的心理感觉。当根、尘、识和合时,就产生分别和变异,这种变化促使心和心所与境界相接触,引发内心的心理活动。〖JP2〗所以,触是“令心心所,触境为性”,此为触心所的体性。同时它又引发受、想、思等心所的活动,此为触心所的业用,两者是互动的。当我们接触某人或某个环境之后,总会对此进行分别判断,总会有喜欢和讨厌的感受,并因此产生进一步的心理活动。
  十二缘起中,也体现了这样的一种次第: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一系列相互关系概括了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当然,唯识所说的三和生触,比之十二缘起中的六入缘触更全面。因为十二因缘只是突出了六入的作用,接触了就会有受,然后就是爱取有。
  在禅修中,触也是一个重要的入手阶段。也就是说,在接触境界之初,如果我们能拥有正知,触生起之后,便不会进入强烈的好恶中,不因顺境而欢喜,亦不因逆境而悲伤,心才能如如不动。反之,带着爱嗔心、好恶心或名利心接触世界,很容易引发贪嗔烦恼,进而引发爱取有,生死也由此展开。
  二、作意心所:作意相当于心理学上的注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不仅学佛修行要将心专注一处,日常的行住坐卧也不例外。若心不在焉,就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所以,作意心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成唯识论》卷三)一方面,它能使我们的心产生警觉,由此引发相关的种子现行。当我们面对境界时,只有注意到境界的存在,才能引发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使种子转变为现行的状态,此为作意心所的体性。另一方面,只有作意心所产生活动时,才能将我们的心导向相应的境。否则,虽有心理活动,但心力不集中,思维也是散乱的,此为作意心所的业用。
  三、受心所:“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成唯识论》卷三)受为领纳义,当我们面对顺境、逆境或不苦不乐的境界时,内心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此为受心所的体性。在心理学上,受心所属于情感范畴,或是喜欢,或是讨厌。无论哪一种都是“起爱为业”。所谓爱,也就是染著。凡夫的染著无所不在,正因为染著,所以才会对顺境起贪心,对逆境起嗔心。若对世界没有任何贪著,也就不会因此生起爱嗔之心,不会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烦恼,如由爱生恨或爱恨交织等等。又,凡夫于喜欢的境界产生乐受,若未拥有就希望得到,已得到就不想分离;于讨厌的境界产生苦受,若未拥有就不想得到,已得到则希望赶快离去。
  四、想心所:“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成唯识论》卷三)取像就是表象,当我们认识境界时,脑海中会呈现出一种表象,也就是根据我们的情感、好恶及价值观营造的境界,这是想心所的体性。我们再进一步对它安立名言,喜欢的就取个好听的名字,讨厌的就取个难听的名字。所以,概念和文化是从想心所而来,此为想心所的业用。凡夫的想往往是妄想,有些人妄想打得精彩些,有些人妄想打得乏味些,有些人妄想打得严谨些,有些人妄想打得粗糙些。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的文化史几乎就是妄想史。现代人妄想特别多,因而现在的世界也特别复杂。为什么说世界是虚幻的?正因为它是由妄想构成,充满缺陷、痛苦和烦恼,所谓“有漏皆苦”。
  五、思心所:“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成唯识论》卷三)当我们对世界有了相应的情感和判断后,会引发意志的活动,或善行或不善行,这正是思心所的体性。思心所在活动时有三个次第:审虑思,决定思,动身发语思。我们决定某项行动之前,先要进行一番审查,相当于现在的可行性研究。然后根据考察结果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最后才能付诸实施。所以,在任何行动过程中,无论前期决定还是后期操作,都离不开意识的理性思维。若是任性而为,往往会半途而废。
  和八识相应的五遍行,是最基本的五种心所。而善心所、烦恼心所都是在特定情况下才产生活动。当我们和善心所相应时,会产生道德的行为;当善心所在行为中起主导作用时,会使我们成为高尚的人。反之,当我们和烦恼心所相应时,会产生不善的行为;当烦恼心所在行为中起着主导作用时,会使我们成为堕落的人、痛苦的人。

七、赖耶的情感

  关于五受相应门这部分内容,《唯识三十论》曰:

  唯舍受。

  也就是说,八识在五受中唯与舍受相应。其实,完整的颂文应是“相应唯舍受”。“相应”在前面已经出现,用以说明心王和心所的关系,在第四段中,又用来说明第八识和舍受的关系。前面所说的“不可知”也是通两门,可见《唯识三十论》的行文之简。
  受为感受,属于情感范畴。佛法对于受心所的分析,通常分为苦受、乐受、舍受三类,即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和不苦不乐的感受。此外还有五受之说,即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在三受外增加了欢喜和忧愁。或许有人不解:苦乐和忧喜有什么区别呢?按照唯识宗的解释,苦乐偏重于生理感受,而忧喜则偏重于心理感受。因而,苦受和乐受主要是与前五识相应产生的感受,而忧受和喜受则是与第六识相应产生的感受。
  虽说苦乐感受偏重于生理,但单纯的生理仅是物质而已,并无觉受能力。就像一具死尸,无论如何处置它都不会有任何感觉,所以还须有相应的心理觉知能力。但前五识产生的觉知能力是直接的,就像我们的手碰到火,不需要分别是不是火,立刻会感到疼痛。但心理感受往往是因为分别产生,如担心股票下跌,担心孩子升学,担心天灾人祸,由此产生一系列烦恼。事实上,痛苦和快乐往往是自己想出来的,当我们想到开心一刻,会眉飞色舞,喜不自禁;当我们陷入痛苦回忆,又会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旦掌握心理活动规律,就比较善于调整情绪,更容易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
  若说苦受和乐受是因为环境造成,忧受和喜受是通过分别产生,那么,舍受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平等感受。换句话说,是我们面对不苦不乐的环境时形成的非忧非喜的感受。
  五种受中,第八阿赖耶识唯与舍受相应,原因在以下三点:
  一、第八识的行相是不可知。若是苦或乐的感受,那一定是可知的。因为苦乐是建立在分别顺境和逆境的基础上,而第八识的分别相当微细,行相又具有不可知的特点。
  二、第八识是有情生死的果报体。作为果报体,只能与舍受相应,不可与苦乐感受相应,否则会生起强烈的爱嗔之心,形成取舍倾向,对某种境界乐意接受,对某种境界产生抗拒,从而对有情生死流转的建立构成障碍。
  三、第八识是第七识的所缘境。第七识为何独将第八识执以为我?是因为第八识一类相续,没有明显变化。虽然它刹那生灭,但这种生灭极其微细,而苦受和乐受却非常强烈。
  因为第八识具有这样的特点,故唯独与舍受相应。

八、赖耶的伦理属性

  从伦理角度,佛法将人类行为分为善、恶、无记三类,或曰善、染、无记。那么,第八阿赖耶识又有着怎样的属性呢?《唯识三十论》曰:

  是无覆无记。

  因为第八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性唯无记:作为生命的果报体,阿赖耶识不可有善恶倾向。若它倾向于善,不善就无从产生;若它倾向于恶,善就无从产生。所以它必须是无记的。
  二、善染所依:阿赖耶识是善法和不善法生起的依止,若它是善的,就无法容纳染法;若它是染的,就无法容纳善法。
  三、是可熏性:阿赖耶识的作用相当于储物仓库,容受一切法的种子。若本身具有善恶倾向,便无法一视同仁、来者不拒。
  所以说,第八识的属性是无覆无记。
  善、恶、无记
  谈到三性,必然涉及这么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很多人却没有明确标准。即使学佛者,对这一问题往往也不甚了然。《成唯识论》中,以“能为此世他世顺益”为善法作了定义。从自身而言,善的行为是贯穿始终的,不仅使我们得到现实利益,更能得到长远利益;从自他双方来说,善的行为是互利互惠的,不仅使我们自己得到利益,更能使他人同时得益。反之,则是不善行。
  佛法对善恶行为的划分,是以因缘因果为基础。损人就是造作恶因,将给未来带来无穷衰损;利人就是种下善因,将给未来带来无尽善报。所以说,损人必然损己,利他必然利己,两者是统一的。菩萨道的六度四摄皆以布施为先,当我们尽己所能帮助众生时,不仅能给众生带去利益,还能因此克服生命中的悭贪吝啬,为未来培植福德,积集成佛的资粮。由此可见,真正的善行是从利他中完善自己。
  那么,我们因前世福德招感善果,或因前世恶业堕落恶道,这果报能否称作善恶行呢?如果那样的话,世上有福之人皆为善,无福之人皆为恶,显然是说不通的。所以,善恶果报属于无记,即佛法所说的“因通善恶,果唯无记”。
  佛教又是怎样理解“道德”二字呢?道为途径,“德”具有“得”之义,即通过善行得到的结果。通常观念中,道德和利益往往非此即彼。在传统儒家思想中,也是将义和利作为对立的两面。那么,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呢?我执使人类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为谋求个体生存,必以追求利益为首要。故自私又成为人类本性,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我们提倡的道德须以放弃利益为前提,将流于空洞的口号。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一口号提倡了很多年,但往往是用来要求别人,落实于自身,仍是“毫不利人,专门利己”。
  事实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大菩萨的境界,对多数人来说,仍缺乏可操作性。而现代社会呼唤的是切实可行的道德,既要符合人性,又能据此建构合理的社会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的道德观正具备了这一特点,因为它和利益息息相关。当然佛法又告诉我们,若有心追求利益,仍是世俗的凡夫行,所能得到的利益也极为有限。所以行善要三轮体空,不住于相,以清净心自利利他。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佛法所说的善有不同层次,每个人都可根据现有境界追求相应的道德行为。
  恶是相对善而言,佛法中也称为不善行,“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它首先会损害我们的自身利益,进而损害他人利益。我们起贪心或嗔心,固然会伤害到别人,但最直接的受害者却是自己。因为贪嗔烦恼会使我们焦躁不安,乃至恐惧痛悔。
  无记是不可记别善恶性质,比如我们随意走一走或喝口水,都属于无记行为。无记又分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两种。覆为障蔽义,能障碍并遮蔽我们的智慧。当我们的心被烦恼遮蔽时,就像乌云遮蔽太阳,使我们本有的清净智慧无法显现。所谓有覆无记,是具有烦恼,却未能转化为善恶行为,末那识便具有这一特点,因此末那识的伦理属性为有覆无记。而第八识属于无覆无记。因为第八识的活动只有五种遍行心所与其相应,既不和烦恼相应,更不会有善恶之行。

  人之初,性无记
  论及人性,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人性若为善,恶行将失去心理依据;人性若为恶,道德将失去生长基础。事实上,人间向来有善有恶。具体到每个人,善人所行未必皆善,恶人所行也未必皆恶。所以说,人性应为无记才更合乎逻辑。民国年间,太虚大师的弟子唐大圆曾撰写《唯识三字经》,开篇即为“人之初,性无记”。
  关于人性问题,我最近也在着手研究,并作了几次关于“人心、人性与人生”的演讲。《瑜伽师地论》讲到人有种种差别:有些人生性淡泊,为薄尘行者;有些人生性贪婪,为贪行者。此外,还有慈悲者、残酷者;有仁厚者、多疑者;有聪慧者、愚痴者;有宽宏大度者、心胸狭窄者;有名利之徒,也有夙根深厚之人等等。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为什么我们可以从一个孩子身上看到他将来的发展?正因为这种倾向是无始以来养成的,只要有活动就会表现出来。当然,我们之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人格,不仅是业报问题,也是人生经历和生活习惯使然,是在长期熏习中形成了各自的性格特征。如果我们不断培养贪心所,它就会上升为内心的主导力量,久而久之,成为人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他心理因素将会逐渐被边缘化,作用也逐渐微弱,即使在特殊情况下产生活动,也无法与主导力量抗衡。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发现这样的例子,喜欢贪的人,看到什么首先是贪心所在作用;喜欢嗔的人,看到什么首先是嗔心所在作用。偶尔,内心也会掠过一丝不安和惭愧,但杯水车薪,根本无法阻止贪和嗔的力量。
  所以说,人性虽然是无记的,但并不是没有倾向。阿赖耶识的果报体是无记的,但在无始以来的生命历程中,通过不断熏习和积累,各自形成了特有的性格。比如,善良者看到善行就会欢喜,看到恶行就会排斥。在他的人性中,善已经形成相对的稳定性,不易受到杂染熏习。反之也是同样,对于邪恶者来说,行善甚至比登天还难。因为在他的人性中,恶的力量已主宰其生命,使恶行成为惯性。
  其实,善恶之争也像是权力之争。在一个国家中,虽然有国王当政,但实权往往操纵在大臣手中。开国之初,忠臣和奸臣势均力敌,谁也无法真正左右局面。可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忠臣的势力越来越强,并能辅佐国王,使社会昌盛,人民安乐;也可能奸臣的势力越来越强,乃至篡权,使国家变得暗无天日。
  心灵世界也是同样。第八识虽是生命的果报体,但真正发生作用的却是第六意识。若将第八识比作国王,那么它的地位虽然尊贵,掌握实权的却是第六意识。所以说,第六意识熏习什么样的种子,培养什么样的势力,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