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讲于西园寺大觉堂
济群法师
西园寺历来重视修学和弘法。内修外弘,不仅是出家人的本分,也是道场住持正法的职责所在。其中,又以修学为根本。修学上去了,从出家人自身来说,这一生就没有白修;从整个教界来说,就不会出现人我是非、追名逐利等不良现象。出家的目标是成就解脱,作为大乘佛子,在以佛法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还要荷担如来家业,以佛法引导众生走向觉醒。
那么,修学之路到底怎么走?凡夫人格是以无明、烦恼、贪嗔痴为基础,这种无始以来的累积,造就了我们现有的凡夫心,并贯穿在生活的每个当下。我们是否观察过,每天吃饭、走路、做事、独处、待人接物时,用的是什么心?如果用的是凡夫心,是轮回串习,那就意味着,我们每天依然在修凡夫心,修轮回串习。
对出家人来说,把头发一剃,身份一变,是不是就能和轮回串习一刀两断?是不是就能走上觉醒之道?出家是选择追求真理和解脱的人生道路,是非常荣耀的,但我们是否具备这样的内涵?
当我们说到修行时,很多时候会停留在表象,关注自己做了些什么。我们往往以为,自己闻思教理、念经打坐、管理寺院,就是在修行。当然,这些都是修行的一部分。但要知道,修行的关键在于——我们发什么心,用什么心?所有的闻思、修行、做事,都是为发心服务的,都在帮助我们学会正确用心。
如果凡夫心没改变,即使形象和身份变了,外在环境和生活方式变了,可能还是换汤不换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贪嗔痴串习,同样会带进寺院,带进修行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样的话,不论学教理还是管寺院,也不论独处自修还是待人接物,一样会带着凡夫心。虽然做的事不同了,但我们的用心,以及所成就的我法二执,并没有太大不同。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世间任何事都离不开心的参与。学佛前,我们也一直在发心,但发的是凡夫心,追的是三有乐。学佛后,我们通过闻思经教,认识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从而转变这些导向轮回的心行,发起出离解脱之心。进一步,还要推己及人,看到普天下芸芸众生同样身处轮回,由忆念自己的苦,到忆念众生的苦,使出离心升华为菩提心,发愿帮助众生共同解脱。
这个发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闻思作出的选择。更重要的,在发心后还要不断培养和训练,使之得到强化。凡夫心是在无尽生命中积累而成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同样如此。区别在于,凡夫心是以无明为基础,是在不知不觉中重复训练;而出离心和菩提心必须以愿心为前提,由树立高尚目标,自觉自愿地长养这一心行。
一、对心念加以选择
什么样的心和觉醒、解脱的关系最密切?如果不学法义,我们对心灵世界是看不清楚,也无法作出正确选择的。大家在研究所学了很多经论,尤其是学了《百法》《五蕴论》后,对心的种类已有一定常识,知道根本烦恼、随烦恼是和轮回相应的心理,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是和解脱相应的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百法》就是解脱心理学。
通过学习《百法》,我们掌握了不少名相,知道每个心所具备什么特点,但能不能以此对照自己的心?能不能看清内心有哪些货色?能不能认出六种根本烦恼,及大随、中随、小随等种种烦恼?能不能对烦恼指数加以检测,评估它们在内心占有多大份额?此外,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是心理活动的基本构成,欲、胜解、念、定、慧五别境和禅修密切相关,我们能不能通过对这些心所的认识,找到调心之道,从而解除烦恼,走向解脱?
开悟不是一步到位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很多人很喜欢顿悟,喜欢一超直入如来地,但顿悟需要宿世的修行积累。如果不是积累到一个临界点,加上明眼师长的提点助力,是不可能言下见性的。多数人还是要通过渐修,沿着解脱的心灵道路,有次第地步步前行。这就必须知道修行线路。就像我们开车到上海或北京,要清楚途中经过哪些站点,还要有GPS导航的引领。
学佛之路也是同样,我们要认识轮回和解脱的心理,知道修行路上必须避开哪些陷阱和障碍,找到哪些路标和站点,并对每一步都了然于胸,知道第一步到哪里,第二、第三步到哪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接近目标,而不是走着走着就迷失方向,甚至南辕北辙。
二、改变观念的作用
除了看清内心,我们还要通过法义认识世界。因为所有心理的产生,都和我们的认识有关。我们学习教理,学习苦、空、无常、因缘因果的正见,学习中观、唯识、如来藏的正见,都是为了把这些正见转变为自身观念,以此观察世界,纠正误解。进一步,还要依这些见地作空性禅修,超越二元对立,证悟诸法实相。
比如佛法对世界的认识,最基本的是“因缘因果”。这四个字我们非常熟悉,但有没有用因缘因果处理问题?有没有从因缘因果看到世界的空性本质?如果在学法过程中,学得半懂不懂,自然用不起来;如果不重视教理,没有见地指导,就会盲修瞎炼;如果把佛法当作哲学,停留在知识式的学习,在思辨中找乐趣,很可能说起来夸夸其谈,做起来一无是处。我出家几十年来,看到多数人的修学属于以上几种情况。如果观念没改变,哪怕学再多,修再多,生命的底色不会改变,也不会有多少受益。
所以我们要善于学习。佛法特别重视正见和正思维,学任何宗派,都要明确它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正见;再通过如理思维,把这一正见转化为自身观念,发自内心地认可并接受。三级修学提倡的八步三禅中,前四步属于观念的禅修:一是读懂每个句子,二是读懂每个段落,三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次第,就能建立正确认识。
当我们学会用佛法正见看问题,自然不再有粗重的烦恼。如果没有观察修的基础,总是活在强烈的二元对立中,活在自己的错误认识中,甚至很偏执,禅修就会很辛苦。事实上,不少学佛者存在这些问题。只重视特定形式的修行,却不注意观念的调整,不为修行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上座后妄念纷飞,怎么能安心用功?
如果我们具足正见,在认识上了知世界的虚幻,有为法的短暂,知道念头的本质是空的,了不可得,还会为此颠倒妄想吗?还会对此执著不舍吗?在这个基础上作空性禅修,自然容易相应。进而可以通过修定开启智慧,照破妄念。如果没有正见的保驾护航,我们要跳出念头的影像都很难,更谈不上证悟空性了。
三、戒清净则心清净
所有的修学最终要回归内心。包括戒律,看似只是对外在言行的规范,但目的是帮助我们建立简单、清净、如法的生活。戒清净则心清净,心清净才能使智慧显现。现代人的生活非常混乱,世界越来越复杂,诱惑越来越多,一个手机已经让很多人眼花缭乱,欲罢不能。我们对外在的依赖越多,就越静不下来,越管不住自己,也越没能力看清自己的心。
过去,寺院的一道黄墙就把滚滚红尘挡在外边。但如今网络无所不在,只要打开手机和电脑,随时随地就和世界零距离,和五欲六尘零距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修行变得特别困难,也特别需要发挥道场优势,营造修行氛围,通过有规律的生活规范身心,通过集体共修的力量相互增上。
在今天这个时代,能遇到清净道场,是大家的福报。但道场的氛围也是缘起法,需要大家自觉维护,共同建设,而不是靠哪个人为我们提供。这就必须统一思想,生起“我要修行,我要觉醒,我要解脱”的强烈愿望。否则的话,谁也不愿受约束,就会被串习左右,甚至对诱惑形成依赖。如此,妄念就会得到支持,越来越多。在妄念的瀑流中,心是动荡的,混乱的。如果静不下来,就不会有明晰的观照力,也无法进一步开启智慧。
研究所开设有戒律课程,我们学了之后,要认识到戒律对解脱的重要性。只有知道为什么要受持戒律,知道这么做的利益,才能自觉、有效地持戒。于个人,是增上修行的基础;于道场,是建设道风的保障。
四、两条道路都在心
我经常说,生命就是一大堆混乱情绪再加上一大堆错误想法。即使出家之后,这种现状也不会立刻改观。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依然是混乱的,是跟着感觉走的。如何才能改变?必须对生命有正确认识。我们皈依三宝,就要对佛法的觉醒之道心生向往,对觉醒的榜样、方法、目标具足信心。这种向往和信心,是走向觉醒的前提。
佛教诞生于印度,这是一个宗教、哲学特别发达的国家,佛世时就有九十六种外道,整个文化都以轮回和解脱为核心。而中国的诸子百家,关心的都是怎么治理国家、成为霸主,或怎么为人处世、建功立业,关注点截然不同。我们学佛,首先要摆正定位——那就是认识轮回,走向解脱。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发现了一条通往解脱的古仙人道,为无明众生带来了希望。但在2500多年的流传过程中,这条道路被不断解读,摆在我们面前的,成了十条路、百条路、千条路,不知哪条才能走通。因为道路太多,我们对佛法的认识往往是支离破碎的,今天学学这个,明天学学那个,或是说食数宝,玩弄名相,渐渐忘了,出家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因为目标模糊,很多人在这条路上,或是看不清方向,或是被各种违缘干扰,走着走着就偏了。这就必须明确目标,回归重心——那就是我们的心。如果学了很多教理,却没有正视、管理自己的心,可能每天还是在散乱放逸中,在混混沌沌中,在随波逐流中。那样的话,今生几十年很快就会过去。
得人身是不容易的,而得遇正法、出家修行,更是多生累劫的福报。我们能用好这一生,走好修行路,才不辜负这样的福报。否则的话,今生虽然出了家,却不知道能修到哪里,更不知道未来会到哪里。轮回和解脱,是两条非此即彼的道路,也是两条心路,每一刻的起心动念,都在决定我们的方向。
五、由止观直达根本
怎么才能调心?离不开止观。止禅是通过特定训练,让心持续、稳定地专注,以此培养定力。这并不是说,每天花点时间坐一下就可以了。如果修行仅限于特定时段和特定方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一天24小时,用2小时禅修,还有22小时在修习贪嗔痴,发展凡夫心,座上修到的一点正念怎么够用?怎么能战胜并解构凡夫心?
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座上修行,还要把这样的用心延伸到座下,在每个当下训练专注。我们生活在寺院,过堂、排班、经行都是安安静静的,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不像社会上,到处都是喧闹和嘈杂,修起来特别困难。关键是我们自己要用心,要借助外在的安静,训练内在的专注。
当心专注之后,就会逐渐明晰,使我们看清念头的来来去去。这种观照力是心本来具足的,只是平时都在无明的状态,意识不到它的存在。通过反复训练,这种明晰的观照力会不断加强。有了观照力,我们就不会在念头的瀑流中无法自主,进而有能力弱化并解除妄念。
总之,一切修学最后都要回归止观,由此落实到心行。学佛有两大面向,一是以利他心做事,成就慈悲;一是以正见修习空性,成就解脱。在止观修行中,我们可以用如来藏的见地,也可以用禅宗无念的见地,用唯识无境的见地,用中观无自性的见地,所有见地都是引导我们通过对念头的观照,体会心的本质。只要我们有一定止的基础,作这样的观修,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难的是要对付无始以来的轮回串习。这种串习经过了一生又一生,势力庞大。当然我们也不必害怕,因为轮回的本质是心念,心念的本质是空性,只要找对方法,就能从根本上瓦解它。
所以说,我们要知道修学的重点在哪里。如果抓不住重点,只是停留于外在的、形式上的学习,或是忙着做点什么,结果都是不得要领。甚至会被凡夫心利用,助长我法二执,成为轮回资粮。不是说,做什么事就一定是修行,关键在于怎么做,用什么心去做。
《金刚经》讲述菩萨道修行时,始终强调两种心行:一是破除四相,提醒我们不要进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否则就是凡夫;一是通过“所谓、即非、是名”的三段式,提醒我们以无所得的心做事,认识到一切是空的,是因缘假相。不仅世间法如此,包括对菩萨道修行和佛果境界,也要建立这种认识。否则的话,最后成就的还是凡夫心。
总之,佛法虽然博大精深,但会归到根本处并不是那么复杂,关键要善于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