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沙弥别行篇》解读【全书链接】
注:以下目录是为了方便查看,根据网页链接设置的,非书本目录。
第一章·第二节·劝说出家的利益
第一章·出家的意义·第三、第四节
第一章·出家的意义·第五、第六节
第一章·第七节·大小乘修行差别
第二章·出家手续及沙弥戒行·第一节·之一
第二章·第一节·出家相关条件·之二
第二章·第一节·出家相关条件·之三
第二章·第二节·出家剃度仪轨
第二章·第三节·受戒仪式·之一
第二章·第三节·受戒仪式·之二
第二章·第四节·沙弥的作持制度
第二章·第五节·杂行教示
济群法师
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的僧伽生涯奠定良好基础。从整个佛教来说,这一阶段的学修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僧团的总体素质,进而影响到佛教的兴衰。因为僧人是住持三宝的基本元素,有什么素质的僧人,佛教就会在世间呈现什么面貌。
僧团的素质建设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僧众来源必须把关,如果出家者缺乏向道之心且素质低劣,甚至只是为了来此谋取衣食,势必令僧团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所以中国古代有试经制度,度僧时,令其读诵经论并陈述大义,通过相应考核方能出家。这一制度自唐代实行后,宋、元、明各朝相继行之,对保障僧团素质起到了一定作用。二是僧众教育必须加强,出家人都是从社会走入僧团的,或多或少带有某些世俗习气,这就必须从外在威仪到内在品质加以改造,通过戒定慧的反复熏修,方能成就如法如律的出世品格。
《沙弥别行篇》主要围绕这两方面展开阐述,并在开篇部分就出家意义作了介绍。在家人同样可以学佛,为什么要剃发出家?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又有哪些殊胜、不共之处?其次是出家的条件,什么人可以出家?什么人不可以出家?过去在这一关极不严谨,故许多出家人对此也不甚了了。事实上,戒律非常重视出家资格的审查。这次讲课也将结合律藏中关于出家的条件逐一介绍,为教界提供一份出家资格的考核参照。第三,作为一名沙弥,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僧格?又该怎样过好僧团生活?我觉得,这些内容都很有现实意义。
沙弥,旧译息慈,即息灭杂染,慈济群生,体现了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修行内涵。新译勤策(为大僧勤加策励)、求寂(志求涅槃)等。别行,即作为沙弥特有的、不同于比丘的行为规范。按《行事钞》自身的顺序,《沙弥别行》是第二十八篇,也是倒数第三篇。道宣律师在总明比丘法之后,才对沙弥应有的行为准则作了补充说明。我们现在是根据修学过程讲授,所以先讲《沙弥别行篇》,然后再讲受具足戒,再讲僧团生活,在次第上和《行事钞》有所不同。
沙弥建位,出俗之始。创染玄籍,标心处远。自可行教,正用承修。滥迹相济,世涉多有。
然信为道原功德之母,智是出世解脱之因,夫出家者必先此二。如未晓此,徒自剃着,内心无道,外仪无法,纵放愚情,还同秽俗。所以入法至于皓首,触事面墙者,良由自无奉信,圣智无因而生。但务养身,宁知出要胜业。
这一段是总标,简要说明出家修道的要领。
“沙弥建位,出俗之始。”建位,确立身份。沙弥是出家的第一步,严格地说,在僧团还不具备正式的公民身份,通常也没资格参加羯磨会议。但这一身份的建立,代表着对世俗的出离,对轮回的出离。可以说,是掀开了崭新的人生篇章。
“创染玄籍,标心处远。”创,开始。染,接触。玄籍,佛教典籍。处远,佛果。虽然刚开始接触佛教典籍,但发心高远,不同凡俗。因为出家是以解脱和无上菩提为目标,不仅要完成个人解脱,更以救度苍生为己任。
“自可行教,正用承修。”行教,受持戒律。发心固然高远,但在行为上还应该依据戒律笃实行之,从行住坐卧开始规范,并在修行过程中逐步加以调整。律宗将世尊一代时教判为化教和制教两类,前者为知见教育,后者为行为规范,也就是戒律。
“滥迹相济,世涉多有。”滥迹,自身无法而妄度沙弥。这两句是道宣律师对时弊的针砭。很多僧尼自己尚不懂得法为何,律为何,却随意剃度沙弥,师徒间并无法的相授与传承,只有衣食相资的世俗关系。这些不如法的现象,在佛教界比比皆是。时至今日,更是愈演愈烈,不知戒律而广收徒众者有之,不明教理而以盲引盲者有之,不懂教育而断人慧命者亦有之。
“然信为道原功德之母。”道原,修行之道由信而立。功德之母,一切功德由信而生。在此,道宣律师为我们指出了修学的核心所在,那就是对三宝的坚定信仰。这种信仰是佛法修行的必备基础,也是一切功德产生的无尽源泉。有多少信心,三宝在内心就会有多少分量,佛法对人生就会有多少作用。正如《大智度论》所说:“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1]
“智是出世解脱之因。”智,无漏智慧。我们要出离轮回、出离三界、出离无明惑业,靠的正是无漏智慧的力量,故以此为出世解脱之因。声闻的五分法身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其中也是以戒为基础,以慧为核心,为究竟的解脱力量。《行事钞》虽然讲的是戒律,但道宣律师并未将戒律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也未将戒律当作一切,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夫出家者必先此二。”作为出家者,我们必须认识到信和智这两大要领的作用。若不具信仰,一切功德无从生起;若缺乏智慧,烦恼惑业无从根除。在《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还将信和智的关系定义为“能入”和“能度”。因为有信,才能驶入佛法大海;因为有智,才能扬帆远航,抵达彼岸。
“如未晓此,徒自剃着。”剃,剃发。着,身披法服。若对这两大内涵认识不足,就白白显现剃发染衣的出家相了。因为智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是由深信三宝功德而产生。如果对三宝没有信心,就不可能有佛法正见。即使读过再多大经大论,有的也只是世智辨聪,并非解脱之因。
“内心无道,外仪无法。”道,三学八正道。外仪,外在威仪。如果没有信和智为基础,内心就不可能和戒定慧相应。表现于外在行为,仍是凡夫心的相续,没有丝毫法度可言。
“纵放愚情,还同秽俗。”最后就会放纵原有串习,虽然外现出家相,但从内心到行为和世俗人并无差别。出家和在家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剃发染衣的外在形象,那是几分钟就可以改变的。关键是具有出家人的内涵,及由内而外显现的威仪。否则,不过是光头俗汉而已。
“所以入法至于皓首,触事面墙者,良由自无奉信,圣智无因而生。”皓首,头发白了。面墙,无所见也。圣智,无漏智慧。所以有些人出家修道几十年,直到头发白了,遇事仍然一无所知,不懂得以佛法来观照并处理。之所以会这样,都是因为对三宝缺乏信心,所以很难从自我中心的相续中超越,无漏智也就无从生起。惟有对三宝具足信心,才会依佛陀指示的三学八正道修习,由持戒、修定而生发智慧。
“但务养身,宁知出要胜业。”出要,出离生死的要道。这种人只懂得把日子过得好些,饱暖终日便一无所求,哪里知道出离解脱的修行?哪里知道出家办道的本分?当今教界,这类人也不在少数,且因衣食无忧,进而会将争名夺利当作一切。事实上,如果出家后不能从修行中获得法喜,这种演变几乎是必然的。
【第一章】出家的意义
故先明出俗本意,后依意随解。初中七门:一、明出家元缘,二、劝出有益,三、障出有损,四、行凡罪行,五、行凡福行,六、明行圣道行,七、大小乘相决同异。
第一节 出家制度的缘起
这一部分引用《华严》等经典说明出家的意义所在。既然在家也可以修行,佛陀为什么要示现出家这种修道方式?为什么在很多经典中再三赞叹出家功德呢?
《华严经》
初中,《华严》云:“若有不识出家法,乐著生死不求脱,是故菩萨舍国财,为之出家求寂静。五欲所缚不离家,欲令众生解脱故,示现不乐处五欲,是故出家求解脱。”[1] 以此文证,故知出家功由菩萨。
这段经文出自《华严经·贤首菩萨品》,是文殊菩萨“以偈问了达深义净德”,贤首菩萨所作的回答。
“《华严》云:若有不识出家法,乐著生死不求脱,是故菩萨舍国财,为之出家求寂静。”菩萨,此处指佛陀因地的修行。舍国财,佛陀出家前本为王子,为求道而舍弃一国之君的地位。《华严经》说,如果不懂出家意义,不知解脱之路,就会耽于居家生活,执著五欲六尘,从而造作生死之因,于轮回中长劫沉沦。正因为认识到世俗生活的过患,认识到出家修行的殊胜,菩萨才甘愿舍弃王位,舍弃国土,出家寻求解脱。这里所说的寂静就是涅槃,是对轮回和轮回之因的平息。所谓轮回之因,就是无明、惑业,就是我们内心的种种躁动。涅槃正是对这种迷惑的平息,对迷惑引发的种种躁动的平息。
“五欲所缚不离家,欲令众生解脱故,示现不乐处五欲,是故出家求解脱。”五欲,指色声香味触,或财色名食睡。缚,系缚,不得挣脱。众生被五欲束缚,不愿离开家庭,离开世间,却因此在轮回中饱受困苦。菩萨不忍众生长劫受难,为了使他们离苦得乐,特别示现厌离五欲、出家修道的方式。
“以此文证,故知出家功由菩萨。”菩萨,仍指佛陀因地的修行。这段经文说明,出家正是佛陀特别为众生示现的修道方式。其后,弟子们纷纷仿效,由出家求道而证悟解脱、圆满菩提。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归功于佛陀的示现。
《郁伽长者经》等
《郁伽长者经》[2] 《涅槃经》[3] 等并有出家之法。
“《郁伽长者经》《涅槃经》等并有出家之法。”《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1卷,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在《郁伽罗越问菩萨行经》和《涅槃经》等经典中,都赞叹了出家的无量功德。
如《涅槃经》讲到:“居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我们在世俗生活中,被事业、名利、地位、人际关系等种种尘劳束缚,就像身处牢狱一般,不得丝毫自由,烦恼也由此而生。相反,出家生活简单自在,仿佛在虚空中自由飞翔那样,没有丝毫束缚。因为内心清净无染,就容易和戒定慧相应,一切善法也因此生长并得以巩固。
因为这些利益,佛陀在诸多经典中再三赞叹出家功德。虽然在家同样可以修行,虽然解脱只是一种内在心行而非外在形式,但这种心行离不开环境的重要助缘。尤其在正念尚未稳定之前,必须借助外在环境来调整身心。出家,正是为我们提供了排除干扰、精勤道业的如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