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标宗显德篇》解读
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二、制 教
第二、就制教中分两。
制,就是戒律、制度。以下引用制教,也就是广律关于戒律殊胜功德的说明,分为广律和律论两部分。经论是解释佛陀所说的经典,律论则是解释广律的典籍。
1.广律
先明律本者。
首先依据广律的内容加以说明,引文出自《僧祇律》《四分律》《十诵律》。
《僧祇律》
《僧祗》中云:“欲得五事利益,当受持此律。何等五也?一、建立佛法。二、令正法久住。三、不欲有疑悔请问他人。四、僧尼犯罪者为作依怙。五、欲游化诸方而无有阂。是为笃信善男子五利。”[1]
《僧祇律》全称《摩诃僧祇律》,40卷,为大众部所传律藏,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这段引文为《僧祗律》开篇的总述,说明持戒的五种利益。
“《僧祇》中云,欲得五事利益,当受持此律。”《僧祇律》说,如果想要成就五种利益,应当受持戒律。
“何等五也?一、建立佛法。”到底是哪五种呢?第一,是住持佛法,包括管理僧团及怎样成为合格僧人。整个出家生活都离不开戒律,如果不懂戒,很多事情就不知如何成办。比如说,应该怎样剃度弟子?出家后怎样在僧团生活?都有相应的准则。有人请求出家,需要在僧团做白二羯磨,通过集体会议征求大众意见,全体通过后才能接受此人出家。剃度后还要次第受沙弥戒、比丘戒,都需要通过相关羯磨作法来完成。此外还有教育问题,怎样和师父建立师徒关系?依止过程中怎样修学?律典中都有具体规范。出家进入僧团后,从生活到修行,从止持到作持,一举一动都有标准可依,包括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和信众相处,一旦犯罪应如何忏悔等。如果不懂得戒,自己尚且不能在僧团如法生活,更何况住持佛法,荷担如来家业?
“二、令正法久住。”持戒、学戒能令正法久住。和第一点不同的是,“建立佛法”的重点在于当前,而“令正法久住”的意义在于未来发展。惟有僧人能如法生活,如法管理僧团,僧团才能以正面形象在社会出现,佛法才能久住于世。如果比丘不懂得戒律,本身就没资格住持佛法,还谈什么正法久住?现在教界虽然在做很多事情,看来很热闹,但究竟有多少法的内涵?如果没有法的内涵,就只会有世俗的内涵,那就是末法。
“三、不欲有疑悔请问他人。”如果我们懂得法,就清楚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不会有怀疑,不会有后悔,也不需要请问他人。反之,如果不学戒,就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否如法,是否犯戒,究竟犯轻罪还是重罪。如果内心犹疑不定,做完后就会懊悔,就会不安,心就无法安静下来,也就不可能进一步得定、发慧。
“四、僧尼犯罪者为作依怙。”能为那些犯戒僧尼排忧解难,对他们进行正确指导。当然,这是针对有惭愧心的出家人而言。他们犯戒后,或仅仅怀疑自己可能犯戒,极度不安,需要请教精通开遮持犯的善知识,确定自己究竟犯了没有,犯到什么程度,应当怎样忏悔。如果不懂戒律,你就无法为他们开导,无法作为他们的依怙。但现在有些人根本不信因果,无惭无愧,对这样的人,即使懂得戒律也无法为作依怙。
“五、欲游化诸方而无有阂。”游化诸方,游行处处而教化各方。懂得戒律,才知道怎样如法地云游参学,教化世人,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出现隔阂。比丘到其他僧团挂单,都要加入其中,和他们共同生活。如果懂得戒律,走到哪里都可以安住,都是僧团的一分子,根本不存在主客之别,这就非常自在。如果不懂得戒,按依止法,不学无知须终生依止。即使出家几十年,也没资格离开师长独立生活,更没资格游化诸方了。不过现在的参学更接近旅游,既然是旅游,不懂得戒似乎也没关系。这也算是末法乱象之一吧。
“是为笃信善男子五利。”笃信,虔诚,深信不疑。以上,是虔诚修学者通过受持戒律可以得到的五种利益。
《僧祇律》所说的五点,既有自利,也有利他;既有个人别行,也有大众共行;既有现前利益,也有未来利益,是对戒律意义所作的高度概括。现在整个教界世俗成分越来越多,法的成分越来越少,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大家都不懂得法,尤其是戒律规范。做事的人往往是将世俗习气带进僧团,然后去处理事务,接触社会。如此,很多做法会按人情乃至社会陋习决定,而非依法办事。因为大家不懂法,就不懂得将做事赋予解脱的内涵,赋予利益众生的内涵。其结果往往是,做得越多,离佛法越远;做的事越大,佛法的内涵越少。这对当事者固然是不幸,对整个佛教发展来说,更是隐患无穷。
《四分律》
《四分》:“持律人得五功德,一者戒品牢固。二、善胜诸怨。三、于众中决断无畏。四、有疑悔者能开解。五、善持毗尼,令正法久住。[2]”又得十利,如摄取于僧等。[3]
《四分律》,四律之一,60卷,是昙无德部的律藏,又称《昙无德律》。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是汉传佛教地区广泛奉行的一部广律,因全律由四分构成而得名。道宣律师接着再引《四分律》,分别说明持戒的五种功德和佛陀制戒的十种利益。
“《四分》:持律人得五功德。”《四分律》记载:持律者可以得到五种功德利益。
“一者戒品牢固。”戒品,就是戒体。由于长期精进持戒,戒就不再是单纯的戒体,而成为我们的核心人格,成为我们的生命品质,这就是戒品。随着不断持戒,我们的戒品将越来越坚固。修行,就是对正确习惯的重复。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在“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过程中,使戒体随之壮大。每重复一次,戒体就壮大一次。
“二、善胜诸怨。”怨有内怨和外怨。内怨,是内在的烦恼和痛苦;外怨,是外在的逆缘或仇敌。此外,烦恼魔、生死魔、五蕴魔、天魔都属于怨的范畴。如果我们严持净戒,并由戒体形成解脱的力量,正念的力量,就有能力战胜内外一切怨魔。
“三、于众中决断无畏。”精通戒律,才有能力如法处理僧团发生的一切事务,评判谁犯戒、谁未犯戒及犯戒者应如何忏悔,并能毫无畏惧地对这些人和事进行处理,因为我们是依法而不是根据人情行事。如果心中无法,就会根据人情或带着好恶来处理,很难知道自己做得究竟对不对,自然底气不足。
“四、有疑悔者能开解。”当别人心存疑惑,或对自身行为感到悔恨时,能够如法、善巧地为他们开示,帮助他们寻找解决之道。
“五、善持毗尼,令正法久住。”因为如法持戒,就能成就具格僧宝,成就清净僧团,自然能令正法久住。
“又得十利,如摄取于僧等。”《四分律》中,佛陀将制戒利益总结为十点,即“十句义”。律中,佛陀每说一条戒之前,都会宣说“十句义”。分别是摄取于僧、令僧欢喜、令僧安乐、令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长、难调者令调顺、惭愧者得安乐、断现在有漏、断未来有漏、正法得久住。
《十诵律》
《十诵》云:“佛法几时住世?佛答言:‘随清净比丘说戒法不坏,名法住世。’乃至三世佛亦尔。”[4]
《十诵律》,四律之一,有部的根本律典,共61卷,后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共译。全书由十回诵出,故有此名。这段引文出自《十诵律·增一法之一》,是佛陀应长老优波离所问而作的回答。
“《十诵》云:佛法几时住世?”《十诵律》中,长老优波离问佛陀:佛法能在世间住世多长时间?
“佛答言:随清净比丘说戒法不坏,名法住世。”佛陀回答说:“只要有清净比丘说戒法不坏,就称为法住世。”这个回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有清净比丘,二是能如法处理僧事。说戒法不坏,就意味着能以戒律处理僧团一切事务。
“乃至三世佛亦尔。”三世诸佛的僧团都是这样,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依然如此。
佛法住世的标志是什么?是不是有经书、有佛像就等于佛法住世?当然,这些都是佛法住世的象征。但更重要的,必须有清净的比丘,有如法的僧团,能依律处理僧事,这样才能担当住持佛法的责任,所谓“道在人弘”。因为比丘是僧团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清净比丘,也就没有如法的僧团,更谈不上依戒行事。那么,清净比丘和如法僧团的前提是什么?就是依靠戒律建立起来的。所以戒律是造就清净比丘和如法僧团的保障,清净比丘和如法僧团又是正法长久住世的依托。
如果要将佛陀制戒的意义作最简要概括,那就是断恶生善、自利利他、令正法久住三点。《僧祇律》所说的五种利益,《四分律》所说的五功德及十句义,莫不涵盖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