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系列讲座·绪论解读【全书链接】
注:以下目录是为了方便查看,根据网页链接设置的,非书本目录。
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制戒的缘起及意义
僧伽资格与寺院职能
戒律实施的未来展望
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教育制度
弘一律师对律学的贡献
《四分律》简介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简介
《含注戒本疏》和《随机羯磨疏》简介
制戒缘起三则
济群法师
如何修学戒律
以往,学人往往把戒律孤立起来修学,甚至将戒律当作一切,只见戒律而不见佛法,使持戒修行成为一种形式,或片面而孤立的现象。事实上,戒律只是佛法修学体系的一个基础,必须将其放在整个修学体系中去理解,才能更好地学戒、持戒。在此,我想从佛法修学的五大要素,来谈谈如何修学戒律。
一、皈依是灵魂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我们受戒是从皈依中获得戒体。比如五戒、八戒、沙弥十戒,都是从三皈中得到戒体。所以在受持五戒、八戒等仪轨中都有皈依的内容,分别为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
比丘戒也不例外。僧团成立之初,僧众曾依“三语”受戒。只要对三宝生起信心,对着僧团三称“我某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今于如来所出家,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所尊”,就能获得比丘戒体。后来,因为众生的根机、信心都不如从前,才形成羯磨受戒的方式,通过隆重的仪轨,使受戒者纳法于心。
但皈依始终是戒律的灵魂。惟有对三宝具足信心,戒律才能产生相应的效果。有多少信心,就会有多少持戒的自觉性。如果不是佛教徒,对三宝没有信心,戒律对他们就只是一些条文而已,并无多少实际作用。
所以,我们受戒前必须对三宝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否则就无法得到戒体。惟有深信三宝,对三宝所发的誓言才会产生效应,不然可能只是说说而已。如果有一天三宝在我们心目中失去地位,那么,曾经对三宝所做的宣誓也就难以产生效应了。
可见,戒体完全建立在我们对三宝的信心之上,建立在皈依的基础上。所以我们皈依之后还要不断修习皈依,以此坚固道心,强化戒体力量。一旦信心减弱,戒体的基石就会随之动摇,戒律在我们心中也将失去分量。
二、发心是根本
发心,是持戒的根本。
任何一种戒律,都有相应的发心基础。如声闻戒是依出离心而建立。惟有以出离心持戒,才会导向解脱。否则的话,无论持五戒、八戒,还是沙弥戒、比丘戒,只是人天善法而已,无法成为解脱之因。
菩萨戒则是依菩提心而建立。这就必须发菩提心或受菩提心戒,在此过程中强化菩提心的愿望。当我们真正把菩提心变成自己的愿望,把“我要利益一切众生”当作自己的使命,再来受持菩萨戒,才会具有力量。所以菩萨戒必须以菩提心为前提,如是方能导向无上菩提。不然,即使受菩萨戒,行菩萨行,同样会流于人天善法,与无上菩提了不相干。反过来说,如果有出离心,有菩提心,即使持的是五戒,也将成为解脱之因,成为无上菩提之因。
所以,首先要把出离心、菩提心的根本建立起来,依此持戒,而不只是单纯地按照戒条行持。
三、正见是方向
正见,是持戒的方向。
佛法修行主要分为戒和见两部分,并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似乎两不相干。其实,戒和见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戒的清净有助于见的禅修;另一方面,见地透彻者必能认真持戒。古德云:“五度如盲,般若如导。”正是说明般若正见对持戒的指导意义。有了正见,才能正确理解戒律,实践戒律。所以八正道是以正见为首,六和中也强调见和同解。
戒律是一种条文规定,或做事程序。每条戒的制定都有相关缘起,并具有十种利益,即“摄取于僧”至“令正法久住”的“十句义”。所以,我们修学戒律不应仅仅停留于对条文的了解,更要从制戒的缘起及意义中认识佛陀制戒的精神。依此精神,方能对戒律有全面认识。
关于持戒的正见,首先要正确了知戒律的开遮持犯,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何为犯轻罪,何为犯重罪;哪些情况下可以开许,哪些情况下不能通融。如果没有这些认识,或是把戒持得生硬僵化,或是假圆融、方便的借口,任意歪曲戒律,受如不受。因此,了解开遮持犯,是持戒修行必须具备的正见。
此外,还要正见缘起因果。心灵各种因素的产生及成长,皆由相关因缘所致。确信每个起心动念将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因果,我们就会自觉防止不善言行,避免恶业之因,这是持戒的重要心理基础。可见,对心灵因果的透彻理解,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到持戒的意义所在,认识到惟有持戒才能阻止内心不良串习的延续,摆脱生命的恶性循环。
佛法的核心是解脱,持戒同样是以解脱为目的。戒律虽然称为别解脱,但只是在事相上别别解脱,并非究竟解脱。因为究竟解脱是依无漏慧的力量,而无漏慧的开发来自空性正见。因此,持戒须以空性见为指导,在识达开遮持犯的前提下,了知持犯相亦了不可得。正如《大智度论》所说:“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尸罗波罗密。”在世俗的缘起因果中,开遮持犯相虽宛然存在,但在胜义的空性中,开遮持犯相只是因缘假相。倘不具备这样的认识,就会像道宣律师所说的那样,“执则障道,是世善法”。
佛法的中道正见是不落于空有二边的,这样持戒,方可为得定发慧奠定基础。
四、止观是保障
止观,是持戒的保障。
持戒和止观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往往以为,持戒是持戒,修定是修定,开智慧是开智慧,很少将之联系起来。事实上,持戒同样离不开止观修行。
我们为什么要持戒?是因为戒律由佛陀制定,觉得应该持,还是真正意识到持戒对修行、解脱确有利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思考。
如果仅仅因为戒由佛陀制定才去受持,我们会觉得,持戒只是为了佛陀而不是自己。那么,对佛陀具足百分之百的信心前,我们往往会对持戒敷衍了事。就像很多孩子在没有认识到学习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时,总以为自己是为老师读书,于是想方设法地敷衍老师。同样,我们在认识到持戒对现有人生的意义之前,一旦戒律规范和故有习惯产生冲突,我们往往会找到种种借口,诸如“戒律过时了”“现在不实用了”等。总之,不会真正把它当作一回事。
惟有真正认识到持戒对生命的作用,我们才能调动持戒的自觉性,而不是以任何借口敷衍,那样等于害了自己。所以我们要经常对每条戒加以思考,认识受持这条戒的利益,及不持这条戒的过患。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观察修的过程。当我们对每条戒或每种做法深入思维,明确受持利益和不持过患后,自然会认真对待,将心安住其上,这也是修习止观的内容。
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修止观,修空性慧。有了禅定基础,持戒便能事半功倍。我们之所以觉得持戒艰难,正是因为内心躁动不安。尤其是面对各种外缘时,各种妄想此起彼伏。在这样的内心波澜中,我们往往会失去控制。若是有相应定力,能将心安住在善所缘境中,很多念头就不会频繁活动了。一个有定力的人,尤其在定的状态中,必然不会犯戒。比如定共戒,就是由禅定成就的,在定中自然具有防非止恶的功能。
而依正见建立的观照力,也是持戒的有力保障。当我们以佛法正见观照世间,观照财富、地位、名闻利养时,就会透彻其虚妄本质,从而保有超然的心态。尤其是具备空性慧之后,所有念头都无法构成干扰,即道共戒。当心安住于空性,五欲六尘只是漂浮的影像而已,是没有力量扰动内心的。反之,如果没有真正看破,对轮回及五欲六尘还有期待、贪著,心便会被串习左右。那样的话,持戒自然就格外艰难。
戒是定慧的基础,而修定发慧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持戒。如果没有定和慧,持戒只是依靠意志的力量,是比较被动的。倘以定慧之力作为辅助,持戒就有了坚强的后盾。所以说,止观是持戒的保障。
以上,结合修学佛法的五大要素,提出修学戒律的几个要领。
修学戒律,一是要根据佛陀制戒的精神来实践,二是要把戒律放在整个佛法修学体系中来认识。惟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理解戒律在修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