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2019年10月20日,济群法师应福建“盛和塾”之邀,在厦门为塾生、志工数百人开示,并在讲座后为听众答疑解惑。本文根据问答录音整理。
在竞争中摆正心态
嘉宾:佛教倡导利他,但做企业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怎样在竞争中摆正心态?
济群法师:竞争靠的是实力,而不是靠硬争。怎么具备实力?关键是从各个方面做好当下的工作,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因上努力。至于心态,区别主要在于用竞争的心还是服务社会的心,结果将完全不同。带着服务的心,就能得到社会认同,还会招感志同道合者的参与,做起事来自然顺缘具足。反之,带着竞争的心,势必有很多人和你竞争甚至对立,就会越做越辛苦。从事情本身来说,没有竞争的心,未必就做不好。事实上,当我们以平和的心态看待问题,才能客观地审时度势,作出智慧选择。
嘉宾:对于社会上的各种竞争,我常常心有挂碍,做事比较保守,缺乏勇气和魄力,担心经营不好企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济群法师:经营企业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等于经营人生。我们要站在经营人生的高度看问题,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企业本身。对于企业来说,必然会面临市场竞争,这是正常的。这些年有大量企业倒闭,也有一些企业发展迅速。作为企业主,我们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必妄自菲薄,而要高瞻远瞩,看到社会的痛点,看到市场需要和发展趋势。有了前瞻性,才能站在时代前列,先人一步。如果被动地参与竞争,那是很辛苦的。另一方面,要带着利他心、供养心服务社会,就能广结善缘。总之,我们不必带着竞争意识去面对市场,而要本着学习的心态做好分内事,在打造产品、提升实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能力,优化运行机制。把这些都做到了,就没什么需要担心的了。
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嘉宾:解脱道修行表面看是消极出世的,而大乘菩萨道修行是以出世心做入世事,那么,有没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我对世间法的出离是良性的,尤其在物质、情感等层面?
济群法师:我曾在《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中谈到学佛的八个常见问题,其中包括对消极和积极的解读。这个问题是相对的,参照点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结论。世人往往以事业、财富、家庭、感情为坐标,以追求这些为积极,否则就是消极的。声闻行者认识到生命真相后,主动放弃世俗追求,以“我要追求真理、战胜烦恼”为目标,而不是随顺轮回串习。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更积极的。
作为在家居士,既要学佛解脱,又要照顾生活,很容易非此即彼,要么入世太深,要么不负责任,都不是正确的态度。从大乘修行来说,两者并不矛盾。如果我们在履行世俗责任的前提下发菩提心,有次第、有系统地闻思教理,再辅以相应禅修,就能把生活和修行统一起来。过好世俗生活是要智慧的,不是说入世很深就能过得开心。事实上,社会上很多人都是因为深陷其中而痛苦。
有人说,如果没有佛教,中国人会过得很辛苦。因为儒家文化缺少出世的一面,而过分入世的话,得意时执著,失意时不舍,得失都放不下。而有了佛法的智慧引导,就能在积极入世的同时,保有超然的心态。得意时不粘著,失意时不失落,因为这些都是因缘使然,只要尽到自己的努力,就能坦然接纳一切结果。所以出离心并不是让我们离开世间,而是有智慧地过好入世生活。至于这种出离是不是良性的,从菩萨道的修行来说,在于能不能提升为菩提心;从世间法的标准来说,在于能不能承担应尽的家庭、工作和社会责任。
修行就是在不断收编股权
嘉宾:我是静心课程的新学员,也是盛和塾的塾生,有个问题一直很困惑。刚才导师说,要有终极使命,我自认为有,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转,有时还给自己找偷懒的理由,不知是习气、业力还是什么原因?如何在菩提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济群法师:我们内心有很多需求,即使建立起高尚志向,也不是唯一的,还会有很多力量抢占心灵频道,其中包括习气和业力。要使这个正向目标成为主导,至少要有百分之六七十的股权。我们现在学佛不久,虽然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但它在内心的股权远远不够,甚至不到百分之五,想让这个小股东当家做主,做得到吗?
我们每重复一种心念和行为,就意味着把生命能量赋予其中,所以重复什么特别重要。如果缺少智慧,总是把能量赋予烦恼和负面心理,让它们取得发言权,心行当然会不断反转。从某种意义上说,修行就是不断收编股权的过程,让正向股权从百分之五增长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才能拥有决策力,决定生命方向。
风水和慈悲,谁更重要
嘉宾:《易经》重视风水,而佛教认为慈悲才能带来福报,两者矛盾吗?有哪些可以交集之处?
济群法师:风水是古人对人类命运和世界发展规律的总结,这和佛法并不矛盾。佛法的缘起说就是告诉我们,营造不同环境,会给人带来不同影响。比如传统商业以产品为主,但现代商业讲究“人货场”,把场营造到位,就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并增加用户粘性。
其实风水也是一个场,是以外在环境影响我们的心,并非无稽之谈。但在佛法看来,这只是决定命运的众多因素之一,根本还是在于心的作用。如果仅仅改变风水,不从心上改变,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心可以主导行为,进而形成习惯乃至业力,这才是生生世世影响我们的。
以慈悲心修利他行,就是在积累善业,可以使自己越来越有福报,也使环境和人际关系变得更好。反之,如果没有正确的处世观念和行为,就会造作不善行,带来种种麻烦。所以重点是改变心行,这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至于风水,并不是不要注意,但不要变成风水决定论,好像一切都会随着风水而改变。我们把主次分清楚,抓住根本,再以风水辅助,也是挺好的。
念经就可以消业吗
嘉宾:有人说,学佛人做了错事,念几部经就可以消业。就像有些企业做了错事,做些慈善就可以挽回影响。是这样吗?念念经,拜一拜,真的可以把过往业力修好?
济群法师:各种宗教都说到忏悔的修行,不仅佛教有,天主教、基督教也有。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是凡夫,就会因为无明和串习犯错。如果不能忏悔,那就麻烦了。
无始以来,我们造下种种恶业。《普贤行愿品》说:如果众生罪业有形相的话,尽虚空遍法界都不能容纳。好在我们还有强大的杀毒系统,既会造业,也有能力消除。忏悔的关键,是从内心认识到这么做的错误,发愿永不再造。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做了伤害他人的事,如果死不改悔,冤仇就会加深。反之,如果我们能真诚悔过,全力弥补,对方也可能因此而谅解你。
念经也好,拜佛也好,不只是祈求外在力量,主要是通过这些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心,改变由业感果的缘,这才是除罪的原理所在。所以忏悔能起到多大作用,是取决于我们用什么心来念经和拜佛,心的力量有多大。
事业和修行,何去何从
嘉宾:我现在从事营销行业,需要应酬的地方比较多,但自己又不擅长应酬。特别是持酒戒之后,有时因为业务需要请人家吃饭,很尴尬,不知怎么更好地维系关系。到底我是逃离环境,还是在这种环境下调整自己,既做好事业,又保证修行?
济群法师:世间的道路很多,不是唯一的。所以首先要确定,这件事是不是适合你?有没有其他选择?如果有其他选择,可以尝试更适合自己的;如果没有选择,就在现有环境下调整。说到应酬,现在政府已经限制官员喝酒吃饭,从大环境来说比过去更有利。在业务往来中,虽然喝酒吃饭是一种常规应酬方式,但也不是必须的。如果你与对方合作时讲究诚信,同时有利他心,不仅考虑自身利益,也考虑对方利益,对方确认你做人有原则,靠得住,是难得的合作伙伴,其实喝不喝酒一点都不重要。当然建立信任需要过程,只要你表现出足够的诚意,让对方按下“确认键”,就不需要借助应酬来沟通了。
倡导道德需要氛围和引导
嘉宾:如何在企业做好道德建设,让大家自觉遵守?
济群法师:倡导道德需要氛围。当整个社会不重视道德时,人们会觉得:道德值多少钱?我为什么要遵守道德?别人都不讲道德,我不是吃亏吗?那样的话,落实起来就有难度。所以我们要把道德建设纳入企业文化,有了氛围,大家才会自觉遵守。怎样营造氛围?必须在观念上加以引导,主要有两个角度。
首先,强调道德的个人价值,再强调社会价值,让大家知道,道德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这样更容易产生认同。生命是由种种心理模块组成的,道德正是组成这个产品的优秀原料。我们希望自己有美好的生命品质,就要在原料上把关,选择合格而非有瑕疵的原料。其次,道德属于正向心理。现在很多人被心理疾病所困,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过于自我,不重视道德,从而使内心狭隘、封闭,引发种种问题。而道德可以为生命注入正能量,有助于心理健康。
当我们通过引导,在企业营造道德氛围,使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这么做的利益,就能上行下效,互相增上。我们倡导佛化企业,就是希望企业家们通过对智慧文化的学习和实践,在企业营造道德、利他的良好氛围,让员工在工作的同时,心灵得到滋养和成长。进一步,把这样的正能量带给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