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在径山禅宗祖庭开示“《坛经》的顿悟思想”

文 | 净愿  图 | 明莹

  2018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初三,恰逢韦陀菩萨圣诞日,济群法师应径山万寿禅寺的邀请,在“第二届径山禅宗祖庭文化论坛”中,为杭州的法师们和各地赶来的大众开示“《坛经》的顿悟思想”。

讲座开始前的签到和法宝结缘处

  在两小时的开示中,法师围绕“佛法修行的两个法门、禅宗的宗旨和见地、《坛经》修行的三大要领”三个问题展开论述,深入浅出,帮助大众理解《坛经》的思想核心。

顿与渐,修行的两条道路

  佛法修学的核心目标是明心见性,即见到自己的觉性。这个核心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的——人人都有如来智慧德相,都有成佛的潜力。禅宗的顿悟法门,正是直接指向这一核心。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条成佛的快车道。另一条则是有次第的修行,又称渐修。

  为什么禅宗修行有顿渐之分?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根机有利钝的不同。利根者尘垢很薄,若有明眼善知识指点,可能很快开悟见性。而钝根者尘垢较厚,需要不断扫除尘垢,才能使内在光明得以显现。
  法师以禅宗五祖传法的公案,说明了顿悟和渐修的差别。《坛经》记载,神秀曾以一偈阐明了自己的修行心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尘埃。”把心比喻为菩提道场,需要一点点扫除内心尘垢。虽然这个见地要接受祖师衣钵还不够,但这种有次第的修行,其实很适合普通人。
  六祖惠能大师也以一偈表达了自己的见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直接体悟本心的偈语——一切都了不可得,同时也代表了顿悟和渐修的差别。
  法师总结说,现在很多人喜欢禅宗,尤喜顿悟,但够不着这个境界,也不知如何抵达,很容易变成口头禅。

禅宗的宗旨和见地

  禅宗的宗旨和见地是什么?法师引用《坛经》开篇的四句话:“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悟此心,直了成佛。”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备清净的觉性、解脱的能力,这个心,就是成佛的心。因为每个人都具备成佛的心,所以都能成佛。

会场座无虚席,听众聚精会神,法师深入浅出的开示令大家法喜满满。

  怎么才能“悟此心”?禅宗四祖常叫人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以“大智慧到彼岸”,进入没有痛苦烦恼、解脱自在的生命境界。生死、此岸、轮回、迷惑、烦恼,在我们内心;涅槃、彼岸、解脱、自在,也在我们内心。所以修行的关键是改变内心,只有开发大智慧,才能抵达彼岸。

  法师指出,顿悟法门确实给出了一条成佛的快速通道,但这条路并不是人人可以走的。正如《坛经》所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所以还须善知识指引路径。如果我们根机不够,又没标准,没路径,是不可能见性,也不可能成佛的。
  法师强调说:迷和悟,正是众生和佛的差别。“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开悟,就是见道,见到内心本来具足的觉性。

  《坛经》修行的三大要领

  《坛经》修行的三大要领是无念、无相、无住。
  无念为宗,是告诉我们般若智慧有无念的特征,要在一念未生前去认识。当今教界流行正念的禅修,其实无念就是最高的正念。我们可以通过对正念的训练,体会无念的心。
  无相为体,是要摆脱对相的执著。《心经》短短260多个字中,反复出现“不、空、无”,就是要否定我们对世界的错误认识,否定自性见,从而消除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而《金刚经》用的最多的是“无”,非有非空,超越对有和无的执著,而《坛经》正是对《金刚经》最究竟的注解。
  无住为本,就是没有粘著。无念的心,本身具有无住的特点。就像虚空,不会被云彩挡住。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中,我们对一切都不能粘著,不能心有所住。
  三大要领贯穿《坛经》的始终。

法师们全神贯注,专心聆听开示

明确方向,次第修学

  济群法师开示说,《坛经》的顿悟法门非常殊胜,但如果不讲次第,不讲基础,没有善知识指点,是很难修上去的,所以我们现在倡导有次第的修学,就是要帮助大家在修行路上“目标明确,次第清晰”。其实,只要修行方向是正确的,每天都可以发现自己的生命在改变,内在的智慧和慈悲在增加。这个结果当下就可以验证。
  法师最后强调,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修行,如果有顿教的见地,同时加强基础建设,有次第,有方法,不论钝根还是利根,都能成佛。

  开示结束,大众起身,掌声久久不息。在杭城酷热的夏日中,这场开示有如清凉法雨,滋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