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话于雁荡山真际寺奠基仪式
人工智能时代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科技日新月异,生活丰富便利,人们却依然忧思难安。在这物质发达而内心迷茫的时代,人类将何去何从?2018年2月4日下午,济群法师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哲学家周国平教授,继《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的对话后,就“人工智能时代”这一热点问题,分别从佛法和哲学的视角,探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类的出路。
一、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
主持人: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对于这个话题,有人欢欣鼓舞,也有人忧心忡忡,担心人类被自己研发的人工智能灭了,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听到两位智者的看法。首先想问,人工智能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周国平:今天这个题目是济群法师出的。我听到时,首先一愣:这是科技啊!然后精神一振,觉得法师特别敏锐。人工智能是现在比较前沿的话题,也是一个热点。法师能与时俱进,抓住热点,同时又和哲学、佛学探讨的问题联系起来——既前沿,又永恒。
说实话,在人工智能的问题上,我确实是外行,相信法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外行,但这个问题真的需要外行来关注。关于人工智能对人类的主要威胁,我觉得,可能引发了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过人类,乃至取代人类?这是很多人关注的。我想,人工智能说到底仍是个技术,是人类为自己制造的非常好用的工具。从这一点来说,我相信工具永远超不过人类,也无法取代人类。不能因为这个工具特别强大,就说它比人类高明。就像人类发明了汽车,跑起来比人快得多,你说汽车比人强吗?人类发明了飞机,必须靠飞机才能上天,你说飞机比人强吗?其实不能。因为这些都是人制造的,人工智能也是同样。
当然有一点不同,因为它是智能的。我的理解是,人工智能可能是对大脑神经网络的模拟,其主要优势在于计算能力,处理大数据非常快。这是人类完全不能相比的。一个最突出的例子,谷歌开发的阿尔法狗,开始和李世石下围棋时,以三比一赢了对方,已经很让人震惊了。然后它所向披靡,所有棋手都下不过它。现在更厉害,干脆宣布不和人类下棋,因为是没意义的事。这就充分体现了它处理数据的能力和优势。李世石说,他下棋时会考虑二三十步,但阿尔法狗下一步棋的时候,考虑了几千步。这一步下面有多少可能性,它全都考虑到了。这种速度是人类永远赶不上的。
但我想强调,它仅仅在处理大数据的领域中可以领先,而人类的很多领域不是这种情况。在精神生活方面,人工智能有天生的缺陷,永远不可能和人类相比。阿尔法狗下棋再厉害,能享受棋手的情感吗?比如我的好友芮乃伟下棋时那种内心的愉悦、沉思的快乐,它不可能享受到。我不相信有一天人工智能会有情感,最多只能模拟情感的外在表现,不可能有真实的情感。
再进一步,在哲学、艺术、宗教等精神领域,我想人工智能最多做些资料工作,不可能有创造性。我不相信有一天,某个超级机器人成了柏拉图那样的哲学家;或成了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或像佛陀那样,创立一种宗教。在最高的精神领域,人工智能不可能和人类相比,也永远不可能取而代之。所以从人类生活来说,最重要的一块是不能取代的。
另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会不会祸害人类,乃至毁灭人类?这也是有些人忧虑的。我觉得可能是科幻片看多了,想象力太丰富。从目前的情况看,人工智能的开发方向很明确,一定要有市场,能够应用。比如无人驾驶的汽车、能做家务的机器人,这些是它的重点。但也有些很聪明的人,比如霍金就觉得人工智能自我更新的能力太强,而人类进化非常缓慢,所以他很忧虑。
我觉得这不太可能。现在人工智能的威胁主要有两点,一是它自我更新的失控,这有可能。但失控到什么程度?我不相信会到无法解决的程度。二是人工智能会不会毁灭人类?其实真正让人担忧的情况是,一旦恐怖分子掌握人工智能,并发明毁灭性的武器,结果会很糟糕。这种危险是存在的。
总之,一方面不要太忧虑,另一方面也要加以警惕,制定一系列防备措施。包括在法律上,规定人工智能的发展边界在哪里。就像我们现在对基因工程规定了边界,你可以克隆羊,克隆动物,但不能克隆人。
主持人:我们听到了周老师的看法,在精神领域,人工智能难以超越人类,也无法取代,他对这点比较乐观。法师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济群法师: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人工智能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包括这次达沃斯论坛,人工智能也是其中的重要话题。人工智能的出现,确实给不少人带来恐慌。据有关人士预测,目前社会上的很多工作,在未来几年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包括阿尔法狗的出现,它的学习能力之强,也是人类望尘莫及的。所以霍金认为: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除非我们学会如何避免危险。
正如周老师所言,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可以用来造福人类,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关键是谁在使用它,用它来做什么。当今世界有很多不安定因素,一方面是因为恐怖分子和核武器的威胁,一方面是因为人类自身的问题层出不穷。现在人类的聪明才智都投入在发展经济和科技上,包括研发人工智能,但对自身的认识和优化,基本处于停滞甚至倒退中。因为外界诱惑重重,使人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其中,根本没有精力反观自照。如果人工智能日益先进,而人类缺少健康的人格和心态去使用它,就会使世界更加危险。因为随着工具的强大,反而会增强人的破坏力。
人工智能代表西方工业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面对它的飞速发展,人类特别需要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否则,未来会在社会处于什么地位,世界又会出现哪些问题,我们是没把握的。关于人对自身的优化,正是东方文化的重点所在。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成圣成贤;佛教引导我们成就解脱,成佛作祖,都是立足于心性修养,立足于生命自身的完善。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超级强大。从掌握知识来说,人类通过几十甚至几百、几千年的积累,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就可超越。那么,人类的独特性到底在哪里?这也是我们需要关心的。周老师讲到,人工智能或许会模拟人的情感表达,但不会有情感。比如人工智能可以模拟慈善行为,但它能不能有慈悲大爱?在这些方面,人工智能和人类是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要去发现作为人的不共所在——哪些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甚至无法学习的。
从佛法修行来说,是要开发生命内在的觉性,这不是靠学习得来的,而是众生本自具足的宝藏。所以说,人对自身的优化,不仅在于积累知识和提升能力,更重要的是证悟觉性。这种唯有生命才具备的无限潜能,正是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根本区别。因为人工智能的学习和自我更新,只能在有限的范畴内。即使掌握再多知识,也是有限的积累。
在今天这个时代,人需要不断认识自己,开发心的无限潜能,才能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的话,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又没有健全的人格去处理它所带来的潜在危险,世界的问题将越来越多,人类的处境将危机四伏。
主持人:就像法师说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心却越来越混乱。两位智者给我们指引了何去何从的方向:不必对人工智能时代过于担心,因为人类也有差异性的优势。我们有情感,有精神领域可以开拓,重点是把这部分潜能,尤其是觉性开发出来。
二、如何认识自己
主持人:科技主要是向外探索,而哲学和佛学都是向内挖掘的智慧。说到向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这对西方哲学和东方佛教都是非常重要的。请问周老师,西方哲学提出“认识你自己”已有几千年,在此期间,作了哪些尝试和努力?
周:西方哲学强调“认识你自己”有两个阶段。第一是在古希腊时期,供奉太阳神的雅典德尔斐神庙中刻有一个神谕,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出自阿波罗之口,而他正是雅典城邦最重要的神。这句话的含义,其实是强调人要知道自己的局限性,不要骄傲,不要狂妄。
关于此,有个著名的故事。曾经有人到德尔斐神庙问神:雅典最智慧的人是谁?神回答说: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很重要的哲学家,他听说后感到奇怪:我其实挺笨的,怎么说我是最智慧的人呢?因为不相信,他就到雅典找那些以智慧著称的政治家、艺术家、诗人、工匠,问了他们很多问题,想证明这些人比自己聪明。结果他发现:这些人仅仅知道自己从事的那点事,就自以为很聪明,自以为什么都知道;而他知道自己很无知,好多事都不知道,尤其对最重要的“人应该怎么活”还没想明白。苏格拉底由此总结道:神说我最智慧,是因为我知道人的局限性,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第二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家也说“认识你自己,实现你自己”,主要在于两个层面。一方面,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比如尼采说:你要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生命,不要作为大众的符号,跟随大家生活,而要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他强调的是这一点,和古希腊哲学的内涵不同。
另一方面,如果真正挖掘自己,会发现还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样就能站在宇宙的立场看人生,让人生具有终极意义。很多哲学家认为,人有一个自我,那是小我;此外还有大我,如柏拉图说的理念世界,基督教说的上帝。尼采不相信上帝,但认为人生应该有更高的意义。这个大我会派驻代表在小我中,人要去发现这个代表。用孟子的话说,是尽心、知性、知天。他说的心就是精神世界,其中有个东西叫性,是和宇宙相通的觉悟,也是大我派驻在自己身上的代表。你要找到它,听它的教导,就和宇宙大我打通了。这个观点,我想哲学和宗教有共通之处。
主持人:非常精彩。大我派了代表到小我这里,而佛法讲的是无我,这有很大差别吗?刚才说要认识无限性,怎么在古希腊哲学中是认识人的有限性?请问法师,宗教和哲学在看待自我的角度上,有很多不同吗?
济:刚才周老师讲到大我和小我,我联想到《奥义书》,这是印度宗教和哲学的源头。其中说到宇宙是大我,个体生命是小我。人因为迷失自我而轮回,所以生命的价值就是由小我回归大我。这种宇宙和自身的融合,使生命达到圆满,即梵我一如。但佛法反对这种观点,提出无我的思想,这也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
西方文艺复兴后出现人文主义思潮,关注个性解放,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就使自我得到极大张扬。那么,究竟什么代表“我”的存在?身份能代表吗?你今天有这个身份,明天可能没这个身份。相貌、想法、情绪能代表吗?相貌会衰老,想法和情绪更是变化不定的。此外,还有地位、财富、名誉等。佛陀对此进行全面审视后发现,我们认定的所谓自我,比如以身份为我,以相貌为我,以想法为我,以情绪为我,以名字为我……所有这些和我们只有暂时而非永恒的关系。既然是暂时的,就不能代表自我本质性的存在。
佛法还告诉我们,把这种暂时的关系当作永恒,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执著身体为我,就会害怕死亡;执著相貌为我,就会担心衰老;执著想法为我,就会和世界产生冲突;执著情绪为我,就容易陷入情绪,为其所控,成为情绪的奴隶。
佛法所说的无我,并不是说这个生命现象不存在,而是要纠正对自我附加的错误设定。《楞严经》有七处征心,让我们寻找:心到底在哪里?在内还是在外?有没有形相?在审视过程中会发现:我们所以为的“我”,从外在色身到内在想法,所有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假相,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
当我们彻底摆脱对自我的错误设定,才会看到心的本来面目:像虚空一样,无形无相,无念无住,无边无际。它一无所有,又含藏一切,能生万物。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就是让我们找到这个本自具足的觉性,由此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而不是被种种假相所转。
三、生命的价值在哪里
周:关于生命的价值,我觉得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我知道生命是缘起的,无自性的,没有实质内容。尽管如此,个体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西方哲学非常强调这一点,认为每个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世上只有一个你,你只有一次人生,不可重复,所以要珍惜人生,把它的价值实现出来。
当然,我们要对自我有个正确认定,身份、外貌、财产这些都不是我,只是对自我低层次的误解。把这些破除后,我们承认不承认缘起的自我和生命?要不要去实现它独特的价值?
更高的层面是,我们不能停留于实现自我价值。我觉得宗教和哲学虽有不同表达,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就是人不能局限于缘起的自我,要有更广阔的世界。不管把它叫作真如也好,空性也好,天国也好,大梵也好,理性世界也好……不论有多少称呼,一定是超越个体的更高的世界,你最终是属于那个世界的。人要和更高的世界沟通,要回归那里。
这两个层面,我觉得都是需要的。那么,缘起的自我有没有价值?价值在哪里?我想知道这一点。
济:从西方哲学的视角,认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格外珍贵。而佛教认为,生命不仅有现在,还有无穷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今生只是生命长河的一个片段。所以人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也不只是关注这一生,更要关注生命的轮回。
刚才周老师问:缘起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佛法认为,缘起生命的本身是虚幻的,但虚幻并不是没有。就像我们现在的人身,不仅存在,而且非常宝贵,难得易失。怎么才能用好它?从佛法角度说,其价值就在于走向觉醒。因为在六道中,只有人的身份才有理性,才能审视生命真相,并通过修行开启内在觉性。
我们的生命现状是无明的,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也不知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因为没有智慧,我们对自己和世界充满误解,从而制造种种烦恼;然后带着这些烦恼看自我,看世界,制造更多的烦恼。生命就在这样的迷惑、烦恼中不断轮回。
学佛就是让我们去认识:这种生命的本质是痛苦的——你想不想改变,想不想摆脱?改变之后又是什么?佛法告诉我们,在迷惑背后,还有觉醒的生命。这个生命是和天地万物相通的,和整个宇宙相通的。认识到有限背后的无限,才能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而改变的唯一途径,是依托现有人身,所以这个缘起的生命意义重大,我们要用好它。
周:缘起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想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入世的方面,应该有自己真正的事业。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没有自己的事业,这是很痛苦的。他的烦恼不仅在于不觉悟,还在于不知道该做什么。当然这也是不觉悟的表现,只是追随社会的价值观,追逐物欲,和人攀比,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他很少问自己这样的事,认识不到作为一个独特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就看社会上什么样的事风光,什么样的事能带来更多利益,就去做什么,这是很大的问题。我觉得,对个人价值的认定不能缺少。应该认识到:我在世上只能活一辈子,一定要找到一件事,把自己最好的能力发展起来,不仅自己快乐,也能造福人类。
其次,光有这个还不行,哪怕你做出再大的事业,哪怕是最心爱的事业,你觉得个人价值已经得到实现,也不算什么,也是很渺小的。如果看破这一点,就能更上一层楼,获得更高的觉悟。这两点都需要,没有第一点的话,人生还是有点空。
济:从佛法角度来说,生命存在两个层面,一是现实价值,一是终极价值。现实价值就是过好当下的日子,比如身体健康、心智健全、家庭幸福、儿女孝顺,同时能造福社会,让更多人因为你的存在得到幸福。佛教中的人天善法,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使身心安乐,人生美满。这需要智慧和道德,否则是做不到的。世上很多人也在追求幸福,但在追求过程中,往往制造了很多痛苦,甚至给他人造成伤害。
佛法所说的因缘因果,就是让我们了解:生命延续到底遵循什么规律。我们今天能成为这样的人,我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等,是和过去的观念、行为、习惯有关。也就是说,所有结果都有它的前因。了解这一规律后,我们才知道,想要获得幸福,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这种现实价值也是每个人需要的。
但仅仅停留在现实价值,不关注终极价值,终究是无法安心的。不少人事业做得很大,功成名就,有一天突然想到:人为什么活着?这些事和我的生命有什么关系?会觉得很茫然。因为每个人都要面临死亡,不论现在地位多高,财产多少,还是儿孙满堂,临命终时,这些都和你没关系了。这时你到哪里去?生命的未来是什么?所以人必须关注终极价值,才能对现实保持超然,而不是把毕生精力消耗于此,忘却真正的人生大事。
如果没有这样的定位,我们很可能会把现实价值当作一切,甚至为了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这不仅是对人身的最大浪费,还会贻害无穷。所以说,终极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对个体乃至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周:最好的情况是,得到现实价值以后,看破它,去追求终极价值。最糟糕的是,现实价值也没得到,终极价值也不在眼中,这种人就会痛苦不堪。
四、佛教否定现实幸福吗
主持人:刚才的对话中多次提到一个词:幸福。对于普通个体来说,不论追求现实价值还是终极价值,比较关注的是怎样才能过好。普通人印象中的幸福,就是有基本物质保障,同时精神上比较充盈。刚才听到轮回是苦的时候,我在想,佛教是不是否定现实的幸福?
济:每个人都向往幸福,追求幸福。但什么是幸福?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往往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没钱的时候,有钱就是幸福;没结婚的时候,结婚就是幸福;没孩子的时候,有孩子就是幸福;没房没车的时候,有房有车就是幸福。我们以为,得到自己想要的就是幸福。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人有了以前梦寐以求的生活条件,甚至有了几辈子、几十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却还是不幸福。为什么会这样?关键是没有健康的心态。如果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建立在迷惑、烦恼之上,即便拥有再多,也是无法得到幸福的。反而会因为过度关注物质,带来攀比、竞争、压力,以及焦虑、没有安全感等负面情绪。
佛法告诉我们,心既是痛苦的源头,也是快乐的源头。当内心充满烦恼,这些负面情绪会不断给人生制造问题,制造麻烦,制造伤害,会成为制造痛苦的永动机。反之,当人生没有迷惑、烦恼、压力时,即使粗茶淡饭,也能乐在其中,所谓“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所以佛教更重视心灵健康,重视解脱之乐,而不是把拥有物质当作幸福之本。
修行就是调心之道,只有解除迷惑、烦恼,拥有良好心态,才有能力感受幸福,收获幸福。
主持人: 明白了,佛法不是否定幸福,而是否定我们对幸福的错误认知。刚才误解了自我,现在误解了幸福,总结起来就是《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我们在生活中就能看到这种现象,物质越来越丰富,科技越来越发达,但没有烦恼的幸福非常难得。
五、如何静心
主持人:刚才提到静心,这是佛法提倡并擅长的。从哲学的角度,有没有静心、安心之类的说法?
周:整个哲学就是让人静心,让人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根本问题——宇宙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我觉得,这种思考的最终结果是让人超脱一些。这点和佛学的目标一致。刚才济群法师说,解除烦恼就是幸福。其实,很难从正面定义幸福。
幸福是哲学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古希腊时期讨论得尤其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派是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他强调的快乐并不是物质和纵欲,而是身体健康,灵魂宁静。另一派是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的完善,主要代表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强调幸福就是美德,做有道德的人,就是幸福的。
中国古典哲学关注什么是理想生活,也是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孔子的幸福观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安贫乐道——物质生活可以简单些,在精神上追求快乐。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其幸福观也可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全性保真——保护好生命完整、真实的状态,不让它被物质破坏了。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是早期杨子的说法,我觉得可以代表他们的观点。
可见,东西方哲学都是从价值观来说幸福——让自身最珍贵的东西保持良好状态。这最珍贵的是什么?完善主义强调精神,快乐主义强调生命。其实这两派也不是那么绝对,都强调生命要单纯,不要复杂,否则就是痛苦的根源;同时强调精神应该丰富,要高贵、优秀而有信仰。我觉得两者可以结合起来,让精神和生命都有良好状态,就是幸福。
老天给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是幸福的。人心为什么不静?无非是烦恼和痛苦。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有两种,一半是自己制造的痛苦,因为价值观出了问题,没找到人生真正的意义,把并不重要的东西看得无比重要,追求不到痛苦,追求到了仍然痛苦。另一半是人生必然会有的痛苦,不能正确对待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那些是自己无法支配的,如果为此纠结,就带来了痛苦。
所以,一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哲学讨论的问题;二是对自己不能支配的命运,要以超脱的智慧对待。斯多葛派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对不能支配的东西,要做到不动心——既然你支配不了,何必为它激动呢?没必要。这也是哲学讨论的问题。
主持人:超脱的智慧,原来哲学也讲这个。《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中说到,命运有一些是可变的,有一些是不可变的,当时周老师就是持这样的观点。法师有补充吗?
济:静心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在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外在的喧嚣刺激,内心的情绪起伏,使每个人都很累。我们想要休息,可心老在不停地动荡,使我们不得安宁。我常说,未来考量一个人能不能健康地活着,其中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有没有休息的能力。
在过去,生活环境单纯,没有那么多娱乐,人们可以静静地晒晒太阳,看看月亮,有时间也有心情和自己在一起。但现代人因为网络的普及,资讯的泛滥,时刻被手机、电脑掌控着,几乎停不下来。必须到身上的电全部耗完,才能把这些东西放下睡觉。充一晚上电之后,第二天又继续忙碌,继续消耗。
其实,身和心本身都有自我疗愈的功能,休息就是启动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身体需要通过休息恢复精力,心灵需要通过放松恢复安宁。如果没有休息的能力,就意味着我们不会有健康的身心。如何让这颗躁动不安的心平息下来?佛法告诉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改变认识。周老师讲到,西方哲学家告诫我们:不要去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其中包含什么道理?就是以智慧审视人生,所谓“智慧不起烦恼”。所有烦恼都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关。生活中每天会发生很多事,这些事对我们产生多大影响,关键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如果带着强烈的我执、二元对立或负面情绪,那么,每件事都可能制造烦恼。反之,如果我们能以智慧透视真相,任何事都不会带来烦恼。在中国历史上,王维、苏东坡等文人士大夫,既是入世的儒家,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通过学习佛法,在做事的同时,看到世间名利的如梦如幻,不管得意还是失意,都能超然物外。
其次是勤修戒定慧。戒是指导我们过健康、有节制的生活。现代人为什么静不下来?就是因为把生活搞得太复杂,索求无度,所以心也变得很乱。如果生活简单而有规律,心就容易清净。而定是安心之道,由此开启智慧。佛法认为心本身就有观照力,《心经》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告诉我们,生命内在有观照的智慧,通过禅修使这种智慧得以显现,就有能力处理情绪,平息躁动,不被烦恼左右。
主持人:关于如何安心,从理论到实践,法师给我们讲得非常清楚,而且和周老师所说有不少相通之处。比如让生活尽量单纯,在精神层面则以更高的智慧和正确的价值观看待人生。学佛可以持戒、禅修,哲学有没有关于静心的具体做法?
周:这是哲学不如佛法的地方,光在理论上讲智慧,但没有戒和定这些帮助人进入智慧状态的方法。基督教有,但哲学没有。当然从戒来说,如果生活简朴就算戒的话,那我还有一点,但定一点都没有。我感觉,智慧不仅是理论,有些东西是融化在你的血肉中,不是知识性的东西。
我在看哲学书和思考的时候,觉得它把我本有的东西唤醒了,让我本来有的更强大,是这样的关系。如果单靠接受一些知识,我觉得一点用处都没有。你要问,哲学哪一块对我的影响最深,我可能说不出来,但哲学给我的最大好处是很明确的。我觉得哲学好像给了我分身术,把自己分成两个我。身体的我在这个世界活动,还有一个更高的我,说是理性、灵魂的我也好,佛性的我也好,就在上面看着身体的我活动,还经常把身体的我叫来,让他向自己汇报,然后给他总结,给他提醒,给他指导。当遇到烦恼时,更高的我就能跳出来看看。我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自我,要让他经常在场,经常处在清醒的状态,而且要让他强大。怎么让他强大?就是去读那些伟大的著作,去读佛经。
六、人性和佛性
主持人:刚才说到人性和佛性,对于人工智能时代来说,如果我们可以找出规律或算法,是不是可以植入?这样的话,人工智能是不是有一天会具备人所有的情感,或修行所要达到的境界?
周:肯定不能,人工智能可以对佛经做很好的整理,我相信它可以做到这点,但永远不会有佛性,也不会懂得佛性。
主持人:请法师谈一谈,人性和佛性的区别到底在哪?
济: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人性,然后才能进一步了解,人性和佛性到底有什么差别。简单地说,人性是代表人类本质性的存在。古今中外的哲学流派,都立足于不同视角定义人性。中国古代的“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是从自然性的角度定义人性。西方哲学更强调理性,以此作为人性的重要内容。
佛法对人性的认识有两方面,一是知的层面,一是行的层面。从知的层面,认为理性是人性的重要特点;从行的层面,认为人有贪嗔痴,也有悲悯之心,说明人性是多样而非单一的存在。中国古代有性善说和性恶说,孟子说“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可以成就圣贤品德;也讲“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不小心就可能禽兽不如。
所以人有两面性,关键在于发展哪一方面。今天的社会强调发展,我们要发展经济,发展企业,发展文化。其实生命也是同样,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充分了解人性,作出正确选择,发展其中的正向力量。
相对二元的人性来说,佛性是超越二元的,代表更深层、更本质的生命内涵。佛法认为每个众生都有佛性,不论凡圣,佛性都是圆满无缺的。一旦证悟佛性,就能彻底摆脱迷惑烦恼,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所以说,了解佛性对我们更为重要。
周:佛就是觉悟,佛性就是觉悟的本性。人性问题,从不同角度有不同说法。比如探讨人和动物的区别,但对人来说又是共同的,这些特性被称为人性。西方哲学通常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是没有理性的。
此外是从道德的角度。中国关于人性善恶有很多争论,先秦时的儒家就有几派,孟子认为性善,荀子认为性恶,孔子则认为是中性的,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善恶是后来变的。但西方哲学对人性的善恶谈得很少,没有从道德上分析人性。
西方近代哲学对人性的分析,是考虑到这样的问题——社会怎么对人性因势利导。它把人性分成两方面:一是认为利己乃人的本能,个体生命一定会追求自身利益,一定会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我们无法对本能作道德判断,不能说这是善的,或这是恶的。
但人不光有利己的本能,还有另一种本能叫同情心。西方哲学普遍承认,人是有同情心的。其中有两种不同观点,但我看大同小异。一种观点认为,同情心是独立形成的特性,是在原始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因为他需要别人帮助,需要合作,就形成了同情心。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由利己心派生的。作为生命体来说,你必须有利己心,对自己的痛苦和快乐是敏感的,要关心并追求自身利益,才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想到别人有同样的本性,所以要尊重别人的本性。
不管怎样,两者都承认人既有利己心又有同情心,社会就该因势利导。因为利己心是最强烈的,所以要设计一种制度,让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身利益。但因为你是利己的,他也是利己的,所以你在利己时不能损人。这样一种鼓励利己、惩罚损人的制度,叫作法治。
法治的根本原则,是每个人可以追求自身利益,但不能损害他人利益。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中国传统思想是有问题的,往往把损人和利己说成一回事。其实利己不一定损人,损人是有害的,利己则是应该鼓励的。在中国儒家思想中,对于追求个人合理利益是有压制的,很多社会问题可以从中找出原因。
主持人:这段说得非常棒,很多时候大家会有一种误解,觉得提倡利他时,自身利益一定会受到损害;或说到利己时,一定是损人的。其实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捆绑关系。
七、利人和利己
济:处理好义与利、自利与利他的关系非常重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把两者对立起来。一个人追求利益,很可能被视为小人。反之,如果你是君子,似乎就不该追求利益。事实上,义与利不必对立,因为我们在世间的生存需要利益为保障。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用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和道德并不矛盾。
在市场经济发展早期,很多人为逐利不择手段,带来种种苦果。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步规范,人们发现,企业想走得远,做得大,要具备两种精神,一是诚信,一是利他。首先要有诚信,这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同时还要有利他心,考虑大众利益,才能得到社会认可。从诚信和利他的角度,利益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当然,有时不讲诚信和利他也能赚钱,但这是走不远的。现在的互联网企业讲究免费原则,如淘宝、微信都是通过免费广结善缘,再通过其他渠道获利。可见,利他是做大平台、得到人脉的重要前提。
说到自利和利他,我们过去很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以为利他就会损己,损他才能利己。事实上,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地球家园,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现在习主席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说明,人类利益是一体的。我们只有具备利他心,互利互惠,才能在地球上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世界是缘起的,不论人和人之间,还是人和自然之间,都是彼此依存的。如果我们仇恨他人,想要伤害他人,且不说对方是否受害,自己首先会被这种不善心所伤害。想一想,当我们心怀嗔恨时,会开心吗?反之,如果对他人慈悲关爱,让他人因你受益,不仅能得到对方和社会的认可,同样会滋润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感到幸福。所以说,利他即是利己,害他终将害己。
八、从同情心到慈悲心
主持:佛法说的是慈悲心,哲学说的是同情心,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济: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们看到孩子走在井边就会担心,不是因为孩子和你有什么关系,而是自然生起的同情心。这就说明人有良性潜质。如果我们把这念恻隐之心不断发扬,就会成为慈悲心。当你看到每个人都能心生慈悲,就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所以从佛法角度说,同情心是成就大慈大悲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同情心,也就没有慈悲心了。
周:西方哲学在谈道德问题时强调了两点。道德基础并不是社会外加于人的约束,实际上,道德在人性中是有根据的。你是生命,别人也是生命,生命和生命之间是有通感的。看到别的生命受苦时,你会本能地产生痛苦,这是道德的基础。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强调:社会上一切重要道德都是建立在同情心的基础上。其中最主要的,一是正义,一是仁慈。正义就是不能损人,并对损人行为加以制止和惩罚。而仁慈不仅不能损人,还要在他人遭受痛苦时给予帮助。所以,同情心是西方哲学强调的道德基础。
另一个基础是说,人是精神性的存在,有灵魂,有理性,所以你有自尊心,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要作为灵性的存在互相对待。这种尊严也是道德的基础。
这个说法和孟子的观点很像。孟子讲道德的四端,其中两点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仁爱的开端;“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做人是有尊严的,不能亵渎这个尊严。这种道德情感,中外是相通的。
济:今天的社会,道德在民众心目中并不是很有分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对道德的认识有很大关系。我们往往觉得,道德是社会的需要,不是个体生命的需要。那么当大家都不遵守道德时,我去遵守道德,是不是傻瓜,是不是吃亏?
刚才周老师说到,道德的源头来自内在的同情心、羞耻心。但现在的人太无明了,这种内在源头未必有多少力量。所以要让大家认识到,道德不仅是社会的需要,当我们遵循道德时,自己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佛法认为,生命都是因缘因果的相续。我们今天能成为这样的人,有这样的性格、兴趣、命运,来自过去生的积累,是行为、语言、思想产生后留下的业力。这些积累会成为习惯,习惯会成为性格,性格会成为人格。我们希望成为更美好的自己,必须从身口意三业开始改变。这就离不开对道德的实践。
如果我们不遵循道德,造作种种恶行,将形成不健康的习惯乃至人格,给生命带来无尽痛苦。也就是说,自己首先会成为身口意行为的受益者或受害者,其次才是他人。道德行为会在自利的同时造福他人,不道德的行为会在自害的同时伤及他人。真正认识到这一原理,自然会遵循道德。所以道德需要以智慧为前提,看清这些行为的结果,以及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否则,仅仅通过社会监督或同情心来落实道德,是没有多少力量的。
主持人:在利益面前,道德的约束力往往非常微弱,甚至在法律的重压下,也有人铤而走险,导致种种问题。所以还是要从观念上正视,从根本上改变人心和人性,知道所有的事都和自己息息相关。
九、认识人心、人性的意义
主持人:我们说了很多人心、人性的内容,就是在解答今天的主题——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通过两位智者的对话,我想大家琢磨出答案了:往外找是没有出路的,只能向内探求。最后请两位说一说,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大家不再为基本生存担忧,可还是存在种种问题。我们讨论人心、人性这些古老而根本的问题,意义究竟在哪里?
济:自16世纪以来,基本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在主导,包括商业文明、工业文明、科技文明,都在改造世界,服务人类。在人口不断膨胀、资源迅速消耗、生态日益脆弱的今天,很多国家已开始关注移民外星的课题。这些发展的共同特点,就是不断向外探求。事实上,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我们要寻找出路,必须向内而非向外。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有没有健康的心态和人格,而这正是东方文化的强项。佛法认为,心净则国土净。我们的内心清净,世界自然就清净了。因为世界是由人组成的,如果每个人都善良而富有爱心,哪怕物质简单一点,同样可以过得很美好。相反,哪怕物质超过现在十倍,但有很多不健康的人,这个世界会安定吗?会和谐吗?
相对无限的宇宙,人的认识能力非常有限。我们有了越来越先进的科学仪器,但每一种新的发现都让人了解到,其实还有更多的未知。可以说,已知越多,未知也越多。我们一直以为物质世界就是一切,但悟空号发现,在宇宙中,暗物质约有27%,暗能量约有68%,而我们看到的物质世界仅有5%。面对如此巨大的未知,我们真的很容易焦虑——未来到底在哪里?
佛法给我们指明一条出路,认为心的本质就是世界的本质。因为心是无限的,哪怕世界有无限的外延,但在本质上,都是心的显现。当我们有能力看清自己的心,就有能力了解无限的世界。我曾在北京大学阳光论坛作过“佛教的世界观”的讲座,讲到科学发现对佛经的印证。从宏观世界,科学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星系,但《华严经》《般若经》早就告诉我们,宇宙中有恒河沙数世界。在微观世界,现代量子力学发现了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等,而佛法的中观和唯识思想中,早已将相关原理讲得非常透彻。为什么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这样的智慧?因为他证悟了心的本质,证悟了诸法实相。
面对世界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高度发达,很多人感到茫然: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方向在哪里。如果我们继续向外寻求,是永远找不到出路的。只有转而向内,立足于对心的认识,重新造就人格,建立目标,才能不断提升生命品质,而这正是人工智能完全无法替代的优势。
人类何去何从?我们有什么样的认识,就能认识什么样的世界,选择什么样的未来。佛法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心学,对认识心性和解决心理问题有着透彻的智慧。通过对智慧文化的学习,可以开发潜能,从认识生命真相,到认识世界真相。当我们看清这一切,就没有何去何从的困惑了。
周:我觉得,人类前途归根到底是取决于人类中的多数人,他们的生命能不能觉悟。从这个角度说,只要能达到这一点,人工智能就不可怕,出了问题我们都能解决。如果达不到这一点,没有人工智能,人类也没多大希望。
从这点来说,我觉得我们需要佛法,也需要一点哲学。佛法确实了不起,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在追求,要找到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找了两千多年,现在得出一个结论——世界没有本质,也就是佛法说的无自性。
主持人:周老师刚才的讲话中说到一些佛法名相,我觉得特别赞叹:您作为一个哲学家,可以有这些修行方面的认识。相信到下一本书,您的境界更值得期待。关于今天的主题,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索,也找到了相应的答案。刚才法师和周老师说得很清楚,就是向内求——每个人找回自己的本心,找到生命的出路,人类就能找到共同的出路。
十、现场问答
1.空,是否一切皆虚幻
问:佛家讲空,让人觉得生命很虚幻。那佛教和哲学是不是虚幻的?有没有学习的必要?
济:空,是要空掉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错误认识,并不否定现象本身。佛教认为一切存在都有因缘因果,只是因为我们看不清,才对自我和世界产生我的设定,永恒的设定,进而执著这种设定——以为自己的所见最正确,就是如此,必须如此,烦恼由此产生。如果不学习佛法或哲学的智慧,可能永远活在自己的观念中,在无我的世界执著我,在无常的世界期待常,永远事与愿违。只有学会智慧地看世界,才不会因为误解引发烦恼,人生才会变得更美好。
周:我倒觉得,哲学让我的人生变得比较痛苦。如果不想这些问题,就安安心心地过日子。但思考这些,最后你会发现是没有答案的。从空性来说,是要空掉我们的错误认识,空掉世界的永恒性,以及给我们希望的坚固性——觉得世界是坚固的,可以提供意义。西方人总在追问“世界的本质”,最后把上帝作为精神本质来信仰——总有一个永恒的、不会失去的东西在那里,你相信它吧。但佛教没有这个。当然,可能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你就接受吧。
济:佛法否定永恒,并不是说除了虚幻的现象就什么都没有。其中有两个层面,一是我们会对世界产生永恒的设定,其实这种永恒根本不存在。我们希望爱情天长地久,事业千秋万代,甚至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不过是因为执著感情,在乎事业,害怕死亡,是对世界有过多依赖后产生的幻想。事实上,这种执著将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痛苦。佛教讲无常,只是让我们认清真相,但同时也告诉我们,觉性是永恒的,但这个永恒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既不可以用有去认识,也不可以用无去认识,并不是什么都没有。
周:有和无的中道非常微妙,其实我看不懂。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不要去问有还是无,就对了。
2.要不要追求真相
问:周教授说,研究世界后发现没有本质,那么世界有没有真相?我们要不要去追求究竟的真相?我觉得从生到死,这样自得其乐不也挺好的吗?
周:如果你已经有这个问题,必然去问。我的体会是,如果弄不清楚,觉得人生是不踏实的。有些人是没有这个问题的,你让他问,他也不问。但有些人对终极性问题比较关注,可能有天生的成分,当然也有后天的熏陶。如果你属于内心没有这个问题的,那就这样吧,不必自寻烦恼。
济:世界有没有真相?需不需要探究真相?很多人对世界没什么思考,生个孩子,找份工作,过个小日子,也能乐在其中。一旦关注起“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真相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反而平添烦恼。那么,自得其乐的人需不需要被唤醒?还是让他们继续安于现状?其中包含两种情况。
有些人之所以自得其乐,是建立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比如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事业顺利,没遇到天灾人祸。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其实是乐不起来的。即使他有福报,能一辈子乐下去,面对死亡时还能不能乐?即使能平静地死去,这种没有终极方向的人生,和动物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有认识真相,知道无常无我、因缘因果的原理,才知道怎么在因上努力,同时坦然接纳一切结果。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快乐,才是可靠而长久的。
周:我觉得,明白世界真相,比如知道无常、空性的道理后,并不能建立幸福的基础,但给了我们消除痛苦的理由——用不着烦恼,反正这么回事,就不会纠结于人生中的是非得失。很多人没看到这个真相,所以如此纠结。
济:消除痛苦的根源,就是制造幸福最好的基础。
3.学佛是投资人生
问:我是做企业的,很想把佛法学好,但身边人常说,应该退休后才去学。因为学东西肯定要花时间,有时会和应酬冲突。我想请教,什么时候学佛更合适?
济: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做人,更智慧、更幸福、没有烦恼地活着。这样一种智慧,是老了才需要,还是越早拥有越好?现代人普遍很忙,做企业的尤甚,似乎没时间用来学佛。事实上,不少企业家为了提升管理水平,会去上工商管理、传统文化等课程。为什么有时间学习?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需要这样的提升。
学佛也是同样。当我们了解它的重要性,相信这种学习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做人做事,自然会有时间。日本的稻盛和夫能做两家世界500强的企业,离不开佛法的智慧。近年来,我也经常应邀给企业家们讲座,内容包括“企业与人生、现实价值与终极价值”等。智慧可以化繁为简,使管理更加直接有效,同时让你更有爱心和利他心,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所以,这种学习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对人生的投资。
4.自我与无我
问:佛法提倡的无我是不是反人性的?这和西方的人本主义精神是不是相违?
周:佛教说无我,我的理解,并不是对个人生命的否定,而是一个大的概念。诸法无我,就是一切现象都没有自性,没有不变的本质。这不是人类学的概念,而是大的哲学概念,当然对人也适用。很难从这一点说它是反人性的,我觉得这和人本主义谈的不是一回事。
济:西方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特性,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佛教看来,这一思路缺少对人性的考量,容易成就我执。个性解放到底解放什么?在漫长的中世纪,西方经历了宗教神权的压抑,所以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了个性解放。这一思想虽然带来艺术、文学、哲学的全面繁荣,但也使人性中的负面因素得以张扬。很多艺术家看到了其中的问题,但没有解决的智慧,只能以极端的方式来表现,使当代艺术变得光怪陆离。事实上,如果找不到生命的出路,也就找不到艺术的出路。如何找到生命出路?唯有佛法智慧。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所说的无我,正是要否定人本主义追求的自我。因为后者往往是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在佛法看来,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找回自己。
周:人本主义是局限在缘起的现象世界,肯定人要追求自我价值,却没有看缘起现象的背后,有没有本体世界或空性。而无我的观念是告诉我们,现象世界的本质是空性。文艺复兴后,一方面是人本主义的兴起,另一方面是原来关于本体论、形而上学的追求,包括对上帝信仰也开始衰落,提出“到底有没有上帝”等疑问。实际上,对本体的怀疑就是无我——看到世界背后没有不变的本质。这已逐步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从历史的发展来说,两者好像不太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可以作为研究的题目先放着。
主持人:听到今天的对话,大家会有一种感觉,很多问题的最终答案是开放性的。在阅读本书时,您也会有这种感觉。这也是启发我们思考的过程。
5.如果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
问:现在越来越多的岗位被人工智能替代,那么失业的人是什么因缘?社会是否会因此不稳定?
济:这确实是个重要问题。未来很多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替代,意味着大量的人要失业。对很多人来说,工作不仅是生存需要,也是精神寄托,可以打发日子乃至实现人生价值。当他们没事干之后,即使衣食无忧,身心何以安顿?这就可能制造种种社会问题。所以说,未来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这样的话,不论社会如何变化,都能安然接纳,顺势而为。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佛。
当人有更多时间后,应该发挥人的独特性,完善自我,实现生命的终极意义。进一步,以慈悲、爱心、正念造福社会,利益大众。这才是人类的未来出路。如果没有智慧文化的引导,很多人没事干之后,其实是很可怕的事。
周:我觉得有各种可能性,有时是物极必反。现在我们买东西已经不去商店,都是电商快递给你。结果北京的大商场快空了,生活中的一些普通乐趣也没了。我相信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会考虑这种生活到底对不对。我觉得不会长期延续下去,人需要日常生活的乐趣,不能完全用人工智能代替。
另一方面,马克思讲共产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特点,还不在于生产资料公有,这只是手段而已。他要达到的目的,是造就一个自由王国,每个人都可以从事他喜欢的事,有人搞科研,有人搞艺术,各尽所能,不是为了物质,也不是为了谋生。如果有好的社会制度和环境,可以把多数人从谋生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发展自己的能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前提是他对人生有正确理解,所以还是要靠佛法。
主持人:今天已经超出预期时间,虽然听众在陆续发来问题,但对话只能到此结束。未来何去何从?相信每个人心中会有自己的思索和答案。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智者以智慧火花给我们的启示,也把掌声送给自己——因为你们的到来,成就了这一场因缘。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相聚,再次探索静心文化。
2024.6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