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础禅修,主要有身体扫描、正念运动和正念静坐几部分。前两项是心理学界经常使用的训练方式,对入门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学会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自身修行,还可以服务大众。 [原文]
断舍离既能提升生活品质,还能增上修行,净化身心,是世间法和佛法的有效结合。 [原文]
一、为什么要学《入行论》 1. 个人修学的需要,2. 汉传佛教建设的需要,(1)对大乘精神认识不足、(2)重见地而轻发心、(3)受菩萨戒流于形式,3. 菩提心是大乘的标识,4. 缺失菩提心的弊端,(1)修行偏于自了、(2)对众生缺少慈悲、(3)弘法意识不足,5. 弘扬《入行论》是时代的需要,6. 《入行论》是阐述菩提心 [原文]
二、本论的作者,三、本论的内容和结构(一)菩提心的生起(二)菩提心的防护(三)菩提心的增长、提升和圆满,四、《入行论》的影响;论 序 [原文]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一、明菩提心所依,(一)思维暇身难得,(二)思修善心难生;二、思维菩提心利益,(一)总明菩提心利益 ,1. 能消重罪、2. 能获妙乐、3. 能办所求、4. 名至敬归,(二)总喻菩提心利益, 1. 转劣为胜喻、2. 珍贵难得喻 [原文]
3. 得果无尽喻,4. 能除恐惧喻,5. 能灭重罪喻;(三)引经证成;(四)别明菩提心利益,1. 菩提心之种类,2. 愿心与行心之利益,(1)愿心利益、(2);三、菩提心利益之依据,(一)引经证明 [原文]
(二)以理成立,1. 愿心获益之理 ,(1)所缘广大、(2)无与伦比、(3)珍贵难生, 2. 行心获益之理;四、敬叹菩萨 [原文]
第二品 · 忏悔罪业;一、献供三宝 ,(一)目的与对象;(二)献供本身,1. 供无主物、 2. 供自身心、3. 供想象物,(1)一般供养、(2)无上供养 [原文]
二、礼赞三宝,(一)口赞三宝,(二)身礼三宝 ;三、皈依三宝;四、四力忏悔 ,(一)出罪力,1. 坦诚发露忏悔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