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讲于清迈静心学堂

济群法师

  我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但以往对家庭教育涉及不多。近年来,看到不少信众为孩子的教育费心耗神,彼此都很辛苦。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首先和大环境有关。今天这个时代,资讯泛滥,诱惑重重,人心浮躁混乱,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对家长来说,也面临着以往从未有过的复杂局面。

  教育孩子,不仅是家庭的大事,还是全社会的大事。因为孩子是世界的未来,他们能否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决定了世界能否和谐、安定。但现行教育偏重知识、技能,对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目标并不清晰。可以说,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

  从佛法的角度,怎么认识一个人的成长?怎么做好孩子的教育?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因缘因果正确看待亲情

  身为父母,要认清家庭关系的因缘因果,建立正确的亲情观。

  所谓亲情观,即界定你和孩子是什么关系,找到相处的定位。不少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一方面,全身心地投入孩子身上,甚至放弃自己的工作和爱好;另一方面,也把各种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活着。这就使孩子变得很被动,甚至很痛苦。若干年后,这种被动和痛苦往往又会回到父母身上。

  中国有句话叫“养儿防老”,养和防,多少带有投入和回报的意味。就像在社会上做任何事,有投入,就期待回报。当父母把所有精力和时间花在孩子身上,自己的生命将不再独立,还会对孩子形成强大的依赖,盼着他们能出息、孝顺,回报自己这份付出。

  在过去的大家庭中,三代、四代同堂,因为有孝道的教育传统、社会的公序良俗、长辈的言传身教,孩子多半会视孝顺为本分,为应尽的义务。但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教育和环境,当孩子工作、独立之后,未必能如父母希望的那样承欢膝下。所以就有了相当数量的空巢老人,如果他们没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目标,把一切感情寄托于孩子身上,眼巴巴地指望孩子的反哺,很容易因此失落、难过,甚至遭受打击。

  问题仅仅在孩子吗?曾经有报道说,一对夫妇精心培养孩子,送到国外留学。孩子开始还问父母要钱,后来长达二十多年不和父母联系,哪怕回到家乡也避而不见。她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父母对她管得太多,太不自由,看到父母怕得不得了,好不容易跑出去,再也不想见了。

  虽然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在中国,类似的现象不在少数。如果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一方面,孩子会活得有压力,好像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父母活着;另一方面,父母也会制造无谓的烦恼,一旦孩子不能遵循自己的想法,符合自己的期待,就会焦虑、失落、痛苦。事实上,这些烦恼都是自己制造的。

  所以,建立正确的亲情观特别重要。有些父母认为,儿女是自己生的,就是属于自己的,怎么要求都可以。其实,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虽然血脉连接,但并不意味着,谁是谁的一部分。有个对联叫“夫妻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是宿债,讨债还债有债方来”,不论成为夫妻,还是父母儿女,一定有深厚的业缘,但未必都是善缘,也可能是恶缘。

  生活中可以看到,有的孩子不必父母费心,就能自觉学习,成绩优秀,长大后还百般孝顺;也有的孩子从小就让父母操碎了心,最后却问题重重,甚至杀父弑母。其中的原因很多,也包含前缘,只有成为一家人,才有更多机会来报恩或报怨,讨债或还债。

  总之,我们要从缘起看待亲情,而不是从我执出发,以亲情捆绑彼此。基于这个定位,心怀感恩,珍惜今生相聚的缘分,尊重孩子作为生命个体的自主性,并在当下继续创造善缘。这样的话,往昔的善缘可以增上,恶缘可以改变。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父母也能从中受益。

  在这个问题上,西方教育比较重视孩子的独立。一旦成年之后,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可以陪伴、关爱,但不占有、索取。这点值得借鉴。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建立独立、平等、尊重的关系,而不是过分的干涉和依赖,那么,随着孩子的独立,自己依然可以保有独立的人格,就不会因孩子离开空虚失落,百无聊赖。

  反之,如果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让孩子产生依赖的同时,也会对孩子产生依赖。这种强关联不仅使彼此被动,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全家围着孩子转,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就会使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串习。以后带着这样的惯性走上社会,不懂得尊重别人,就很容易受挫。

  这种过分关注又会导致骄纵。比如上学接送、陪做作业、各种事务大包大揽,结果造成不少精神的巨婴、生活的低能儿。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引起很多教育、心理、社会工作者的关注和反思。在我们的邻国日本,不少孩子从小就自己背着书包上学,冬天穿短裤,游冷水泳,身心都能得到锻炼。

  所以说,真正的爱是要有智慧的。这就必须以正确的亲情观为前提,而不是凭着自己的感觉一味宠溺,或强加于孩子。

二、亲子教育中的孰轻孰重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或者说,你希望孩子长大后,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我想到了几点。

  一是心态,乐观、积极、充满阳光,而不是悲观、消极、冷漠无感。二是品行,善良、大度、有爱心,而不是自私、贪婪、嗔心重,甚至道德败坏。三是健康,注重锻炼,饮食有度,而不是小小年纪就虚弱无力,或营养过剩。四是能力,爱好众多,具有艺术素养,而不是除了功课外一无所知。五是成绩,主要指学业的分数。

  如果对这五项排序,你会把什么排第一位,什么排第二位?可能多数父母关心的是成绩,关心考了90分还是100分,在班级、学校排名多少。也有父母希望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自己没机会做到的,想要孩子做到,强迫孩子学钢琴、学画画,结果把兴趣变成压力,引起孩子的逆反。还有父母把孩子当作面子的一部分,只关心孩子有没有给自己长脸。

  这些外在因素又会带来比较,使不少父母习惯用“别人家的孩子”为坐标:你看谁谁谁考得多好,能力多强。殊不知,这种对比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压力,带来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疏导,而是继续施压,孩子往往会在不良情绪中越陷越深。近年来,常常可以听到孩子因为焦虑而厌学,引发抑郁、自闭,甚至走上绝路的消息。

  事实上,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什么才是对孩子成长真正有益的。就像很多人不关心健康,生活没规律,饮食无节制,直到把身体拖垮,才发现,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而曾经牺牲健康换来的财富、地位,此时却不能再为你换回健康。父母对孩子也是同样,对以上所说的心态、品行、健康、能力、成绩,心中要有一个排序,知道重点抓什么,而不是问题显现后才懊恼。因为很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了。

  之所以有这些偏差,因为很多父母自己就没受过相关教育,具备相关理念。过去,儒家的教育重点就是学习怎么做人,怎么处世,怎么建立三观,具体在下面还会说到。但现行教育缺乏这些内容,很多人稀里糊涂就长大了,成了父母,自然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只能跟着社会潮流,大家追求什么,也去追求什么。

  有句话叫“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让相当一部分父母卷了起来。既然不能输,就得提前跑,结果使起跑线逐步提前,从中学到小学到幼儿园,甚至到婴儿班。所学的,不过是把相关内容提前一点而已。这样的教育能带来什么?很多时候,只能使孩子从小就背负压力,连应有的童年乐趣都被剥夺。等一路跑到真正应该投入学习的大学阶段,早已疲惫不堪,失去动力了。

  孰轻孰重?是作为父母必须认真思考的。这样才能给孩子有效的引导,使他们在正确的时间,站到真正的起跑线上。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后,我们现在所学的很多知识,培养的工作技能,正在快速地被淘汰。未来,可能8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替代。在充满变量的未来,孩子如何才能安身立命,处于不败之地?

  很多人没有信仰,也缺乏精神追求,工作不仅是生存所需,还是用来打发日子、出人头地、实现价值的途径。可以说,工作就是一切。但要不了多少年,有些我们引以为豪的能力,人工智能秒会,且远远胜出。除非你特别优秀,特别有创造力,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否则,大量普通工作恐怕是朝不保夕的。

  所以未来的人可能分两类,一类是有精神追求,不论世事如何变幻,都能自洽、自足、自得其乐;另一类是没有精神生活,面对魔幻的世界,就会迷茫、混乱、找不到方向,根本不知该怎么活。这些人一旦遇到挫折,很可能会抑郁、焦虑,甚至做出危害社会的事。

  尼采在一百多年前说过:上帝死了,要重新估量一切的价值。对于今天的人,同样需要重新估量自己,估量一切。因为我们过去的价值、意义、幸福,全都建立在物质世界,但这个世界已飘摇不定。为什么现代人有了远超以往的生活条件,却如此迷茫、焦虑、缺乏安全感?就因为我们曾经依赖的世界充满着不确定,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坍塌、崩解。可以说,“见证历史”已成为常态。

  在滚滚而来的时代洪流中,怎么才能站稳脚跟?必须具备拥抱无常的心态,而不是活在自己的设定、期待、执著中。这就需要传承东方文化,尤其是佛法智慧,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积极入世的同时,保有出世的超然。这样的心,将比外在的任何分数、能力更为重要。

三、从生命缘起认识教育关键

  企业打造优质产品,是需要精心设计的。但我们是否想过,生命也是一个产品?我曾在上海一个叫“厢”的空间,讲过“觉醒的艺术”。其中谈到一个问题:你的生命是普通产品,还是经过设计的艺术品?在此,我也想问问大家: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是精心打造的结果,还是稀里糊涂地,被社会潮流裹挟着走到今天?我们每天的所思、所言、所行,对自己的生命有多少价值?能不能使之得到提升?

  事实上,许多人的存在就是一大堆混乱情绪,再加上一大堆错误想法。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只是在碎片化的情绪、想法中忙忙碌碌。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无明,因为看不清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如果没有佛法智慧,没有善知识引领,我们只能在现有的认知模式中,跟着感觉,走到哪里算哪里。这种存在其实是一种被存在,是被串习推动的结果。

  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告诉我们,生命是无尽的累积,包括思想的行为、语言的行为、身体的行为。我们每天在想各种问题,说各种话,做各种事,这些思考和言行发生后,不仅会产生社会效应,还会在生命中留下痕迹。之所以产生这些思考和言行,有来自家庭的影响,也有来自教育、工作、社会、亲友的影响。所有这一切的共同作用,使我们成为今天这样的人。

  从佛法角度看,生命不是从今生才开始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往昔的积累。今生的身语意行为,又会形成当下的生命积累,推动我们继续轮回。生命就像河流,从无尽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这种延续可能是不知不觉的,也可能是有意识的。只有接受佛法智慧,了解生命的因缘因果,我们才知道其中有哪些元素,应该发展什么,舍弃什么。

  正因为生命来自往昔的延续,所以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古人说,书到今生读已迟。为什么?如果从现在开始,哪怕几十年中不断积累,和生生世世都在读书的人,还是没有可比性的。包括世间很多神童,比如莫扎特几岁就能作曲,展现超乎寻常的才华,这都不是普通人可以企及的。

  除了这些特例,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长处。有的人比较感性,有的人比较理性;有的人擅长文科,有的人擅长理科;有的人擅长艺术,有的人擅长研究。所以,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特别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父母往往比较主观,只想到“孩子应该有什么兴趣”,却不顾及孩子有哪方面天赋,到底喜欢什么。其实,天赋才是一个人高于他人的起跑线,也是发展的优势所在。当然兴趣也很重要,有句话叫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起来就会乐在其中,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为此创造条件并适当引导,就能让学习变成自觉的行为。否则,不管孩子是否喜欢,一厢情愿地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就会疲累、痛苦,甚至因为压力而崩溃。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也会很累、很痛苦。

  西方教育很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在座各位来清迈当陪读父母,应该和这里的国际学校有关。当孩子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心可以很开放,很松弛,创造力才会被激发。在未来的世界,很多知识是不需要学习的,人工智能都会,更需要的是创作。虽然人工智能也会根据指令生成一些“创作”,但那只是拼贴而已。真正的创作,是源于本心,是来自于生命的无限潜能,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具备的。

四、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教育是全方位的,我们要了解影响孩子成长的相关因素,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其中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父母,其次是社会,第三是学校。

  1.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孩子的影响也最大,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现代社会重视胎教,其实,中国古人早在西周时期就发现胎教的重要性,提出了孕期起居、行为、调心等各种注意事项。作为父母,从行为到起心动念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要时时保有善念,不动嗔心。周文王的母亲就被奉为胎教典范。

  所以要在家中营造一个温馨、良善、正向的环境,这对父母和孩子都很重要。当孩子来到世界时,虽然带着自身的生命信息,但也需要适应当下的环境。最初接触的,就是父母对他每一个动作的回馈。比如孩子一哭,是马上去哄,还是继续观察一下;是每天抱着,还是该走的时候让他走路;是呵护备至,还是让他尽早独立。其中都包含着教育,也是孩子最初的、接近本能的教育。就像动物在接触自然界的过程中,父母也会用种种方式,让孩子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懂事之后,还要接受文化的熏陶。过去,海外华人对这方面很重视。我在澳洲、欧洲见过一些华人家庭,还会沿袭传统习俗。比如父母站着,孩子不能坐着;吃饭时,父母没吃,孩子不能先吃。相比之下,国内反而不太有这些做法。可能海外华人离乡背井,这些习俗会让他们与故土产生精神连接。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观念、待人处事,以及对孩子的要求,无形中,就是对孩子的传帮带。你看重的是成绩、能力,还是心态、品行;你是有责任感,富有爱心,待人宽厚,还是自私自利,觉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些都在给孩子传递三观,成为孩子成长的风向标。

  有人说,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和复印机,父母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可能在孩子身上呈现并复刻出来。所以作为父母来说,有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非常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自己的人生,还关系到孩子的人生。相关内容,儒家思想中有很多。但近百年来,国学传统经历了巨大的断层,虽然近年又引起重视,还是没有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关注、学习、运用。当我们自己改变了,也会使孩子成长的环境和土壤得到改变。

  2.社会教育

  对孩子来说,社会教育主要来自成长环境。关于这个问题,最有名的典故是孟母三迁。孟子少年丧父,和母亲艰难度日。最初,孟子家在墓地附近,经常有送葬队伍经过,引得孟子和一群孩子模仿送葬游戏。孟母见状,赶紧把家搬到城里。住下后发现,周围都是小商小贩,也不是理想居处。孟母再次搬迁,在学堂附近安家。孟子耳闻目睹,不仅爱上了学习,还学会守秩序、懂礼貌。此后,他果然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在古代,孤儿寡母的生活非常艰难,搬家更是不易。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孟母还是不辞劳苦地三易居处,一方面说明她眼光长远,一方面也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

  此外,交友也很重要。《论语》说到益者三友,即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就是正直而真诚;友谅,就是诚信而包容;友多闻,就是有知识有学问。现代人注重人脉,但关注点只是在对自己的事业是否有帮助,能否给自己提供什么资源。其实,优秀品质才是我们真正可以受益的资源。所以家长要关注,孩子平时爱和什么人来往,是和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混混,还是品行优良、有上进心的益友。包括周围邻居是什么样的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被同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现在的社会环境,对孩子教育是很不利的。比如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门槛越来越低,也让人越来越容易沉迷其中。有些父母只要孩子一吵,就把手机塞给他,自己是因此轻松了,却使孩子两三岁就开始玩游戏,要不了几年就成了重度用户,根本无心学习。据说欧美国家对孩子使用手机有严格控制,小学生甚至中学生都不可以独立掌握手机。手机的危害,还在于网络上什么都有。对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来说,不仅诱惑重重,还会形成依赖。因为各种愿望都可以在网络、游戏中实现,久而久之,精神就会出现问题,完全沉迷在虚拟世界中,无法从中走出,建立正常、健康的社会关系。

  以前的社会,没有那么多诱惑,孩子从小就在自然中玩耍,兴趣爱好相对单纯,也比较健康。但在今天的大环境下,教育面临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课题。其中的大部分,父母自己都没经历过,也无法从已有经验中找到借鉴。怎么办?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学习,足以为孩子提供正向引导;一方面要选择适合孩子成长的小环境,这一点,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重要。

  3.学校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在为孩子能进什么学校煞费苦心,从学区房到找关系,只要能做的,都不惜代价。他们在选择学校时,往往把升学率放在首位。其实,学校能给孩子什么样的引导,能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才是更重要的。现在各行各业都很卷,其中有公开、正当的竞争,也有不正当的拉踩。很多不良风气已经渗透到学校,使有的孩子从小就开始搞关系,给老师送礼品,或是和同学比爹比妈,攀比接送用车。

  你们来到这里,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宽松、开放、有利成长的环境。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尤其对中国人来说,本身就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重视做人的教育,佛法强调生命的教育,这恰恰是现行教育中最薄弱的。

  基于此,我们正在推动家庭版的安心茶室。家庭和谐是需要以文化为纽带的,否则,每个人都会活在自己的观念里,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就像企业要有企业文化,才能形成共同的信念。家庭也是同样,如果缺乏共同的信念,夫妻可能同床异梦,父母和孩子可能互不理解。有人说,天下最远的距离,就是两个人坐在一起,你看你的手机,我看我的手机。大家都和手机连接,却不和眼前的家人连接;最有感情的是手机,而不是血脉相连的家人。这是何其颠倒!

  那么,家人之间靠什么连接?在传统家庭中,大家都接受儒释道的教育,就会有共同的精神信念和行为准则。这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希望有条件的家庭都可以设置一个安心茶室,大家定期聚到一起,包括家人,也包括同学、亲戚、朋友。在一起读读《大学》《中庸》《论语》,也可以读读《静心学堂丛书》,还可以体验禅茶,修习正念和健康养身等项目。这样就能营造良好的生态圈,家庭氛围也会随之改变。通过安心茶室的熏陶,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五、传承儒家文化,学会做人做事

  我们来到世界,只是有了人的自然属性,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成为合格的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我觉得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血统,一是道统。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体现了血统的特征。此外,还有文化传承的道统。不少海外华人担心后代成为香蕉人,皮肤是黄的,精神内核却是白的。因为他们从小接受西方教育,从价值观、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到生活习惯,全是西方的。虽然有着中国人的形象,却没有相应的精神内涵。

  怎么成为表里如一的中国人?必须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从佛法角度看,每个生命都有无始以来的业力。有句话叫“三岁看到老”,有人从小聪慧,有人天生愚笨;有人天性善良,有人生来暴戾。正因为千差万别,所以要通过教育,把善的部分发扬光大,恶的部分加以对治。

  西方社会很重视道德和法律,道德可以防范犯罪的思想根源,而法律可以约束人的行为。如果能把不善思想和不良行为管住,这个世界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所以在西方,始终是两套系统并行的。宗教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督徒从出生、结婚、去世,都要由牧师主持相关仪式,包括总统就职,也要手按《圣经》宣誓。不管你的信仰达到什么程度,多少会被其中的道德观所影响,对行为加以约束。如果只有法律,能管的只是发生的事,破坏已经造成,无法挽回。更何况,法律还有一些无法顾及的灰色地带,这都需要道德,需要内在的自我约束。

  中国的传统是偏向人治,儒家思想的重点,正是关于做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前几年在中国召开的世界哲学大会,就以“学以成人”为主题。也就是说,做人和掌握任何技能一样,是需要学习的。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如果一个人吃饱穿暖后,每天放逸度日,没有接受相应教化,其实和动物没有多少区别。当然,孟子也讲到,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为什么同样是人,可以是禽兽,也可以是尧舜?区别就在于,是否接受过道德教化。

  儒家还以“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为三不朽的人生。立德,就是完善自身道德,成为仁人君子;立功,就是建功立业,造福社会;立言,就是以自己的思想影响世界。我曾和岳麓书院国学院朱汉民院长就《如何立心立命》展开对话,在这个问题上,儒家和佛教有着共同的使命和责任。从个人修养来说,是成圣成贤;从社会责任来说,儒家是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本,进而治国、平天下,佛教则是从自觉到觉他,从自利到利他。

  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立志,佛法称为发愿,就是给生命制定一个目标和方向。现在很多人不知道活着为什么,空心病和无意义感几乎成为常态,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没有崇高的目标和愿望。多数人的目标,不过是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赚上几百万,目标都很现实。如果很快实现,接着又没了目标,只有再次制定,把几百万升级到几千万、几个亿,或是不断地换工作、换房子、换车子。一路顺利的话,会因此踌躇满志,不可一世,以为生活永远这么向上攀升。一旦目标不能实现,就会遭受挫折,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觉得我太没用,太不行了。这就是凡夫的常态。

  儒家所讲的立志,是树立人生大目标,最著名的有张载的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是开启和天地同频的心;为生民立命,是帮助更多人安身立命,安顿身心,而不只是为自己活着;为往圣继绝学,是传承文化和圣贤言教;为万世开太平,是造福世界,造福全人类乃至子孙后代。

  目标越大,越不会出现暂时的得失成败。我曾经写过一条微博,说到做大事的五大好处。一是不容易失败,因为不容易成功;二是不容易失业,因为短期内做不完;三是不容易执著,因为找不到执著点;四是做不好比较有借口,因为本来就不容易做好;五是不用着急,如果因缘不成熟,一个人干着急也没用。所以我一直觉得,出家人既没有得意也没有失意。有因缘时多做些弘法利生的事;没有因缘时,自己静修也挺好的,而且非常重要。

  我们每天的定课中有四弘誓愿,念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句话时,有没有将此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没有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使命?还有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药师如来十二大愿,如果具备这样的愿力,从今生今世乃至尽未来际,永远都在前行过程中,不会因此焦虑。

  《论语》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也充分说明志愿的重要性。如果志愿太小,容易满足,人生就会失去目标。所以儒家讲立志,佛法讲发愿,都是从道德的高度,让我们去做品行完善的人,利益世界的人。

  几十年前的人,即使没有这么高的志向,但多数是有责任感的,包括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但现在的90后、00后,似乎对责任越来越没感觉了。从某种角度看,可能他们更开放,更没有设定。但从另一方面,很多人是活在自我感觉中,觉得不需要为了谁,活得高兴就活,活得不高兴可以不活。事实上,这是对生命的放任和不负责。因为没有接受相关的教育,也没有真正思考过人生。

  以往的年轻人,多少会受到老一代的影响。我们的父辈和祖辈,会教后代怎么做人,怎么担当责任。但在今天,一些传统观念已和时代风向不同。比如古人常常说到的惜福,在鼓励消费的今天,早已格格不入。过去的中国社会,几乎每个乡村都有受到大家尊重的人。他们有道德,有智慧,有担当,在某种意义上,可谓道德实践的样板。人们即使不懂多少书本道理,也会从他们身上知道应该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但在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迅速从推崇道德转向功利,向往财富和权力,追逐娱乐和声色,甚至觉得:“道德值几个钱?”好在当人们渐渐富起来之后,开始看到新的问题。没有财富、权力的时候,似乎这些可以带来一切。拥有之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幸福,更满足。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什么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所在?尤其经历三年疫情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省,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所以说,我们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什么样的人格,立志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人生特别重要。有了这些前提,就有了做人的基本,知道应该如何待人处事。近年来,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重新被倡导,但多数人只是知道概念而已,并没有真正探究每个概念的内涵,没有和自己的人格联系起来。

  大家都向往美好,但是我们追求的,更多是外在的美好,比如相貌、服装、身份,却没想到,真正的美好来自生命内在。而内在的美好离不开智慧和道德,这就需要认识生命的因缘因果。

  从因缘因果的角度看,道德是什么?价值在哪里?其实,道德就是组成人格的材料。我们用不良心理来构建它,还是用良性品质来构建它?如果大家没想过这个问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善良、诚实、友善、慈悲、温暖,肯定每个人都喜欢;反之,如果一个人心胸狭隘、充满对立、嗔恨心重、嫉妒心强、总是损人利己,肯定没人愿意和他交朋友。虽然很多人未必意识到道德的作用,但在生活中,我们愿意接近什么样的人,远离什么样的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内心对道德还是有一份肯定,对美好还是有一份向往。

  那么,如何造就美好的生命?如果生命由二十种元素组成,其中十种是正向的,十种是负面的,我们会如何选择?能不能做得了主?还是会不知不觉地发展那些负面元素?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基础,也是首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最难的。如果没有佛法智慧,不了解生命的因缘因果,就看不到道德的完整价值,怎么修身?我曾和岳麓书院朱汉民院长讨论到这个问题,我说儒家虽然强调道德,但不谈因缘因果,那道德的价值是什么?有人会觉得,我做一个好人,带来的好处最多几十年,那么短暂,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地做好人?但如果了解生命的因缘因果,就会知道,遵循道德可以让生命更美好,不仅让我们今生受益,还能尽未来际地受益。

  学习传统儒家文化,主要是帮助我们学会做人做事,比如前面讲到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简单地说,仁是培养仁爱之心,义是遵循道德行为,礼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智是正确看待各种问题,信是保有诚信;温是性格温和,良是心地善良,恭是对人恭敬有礼,俭是勤俭惜福,让是谦虚礼让。这些都是自利利他的优良品德,关键是通过修行,让每一项变成自己的人格。

  我们提倡的学习方法,是观察修和安住修。首先需要思考:为什么要培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品德?为什么要有感恩心、随喜心?然后以相应的方法,比如修习《慈经》,让内心对自己和众生生起慈悲,充满关爱。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以众生为中心,以正向、积极的心看待一切。

六、学习佛法智慧,造就健全人格

  关于做人做事,我们不仅要学习儒家文化,还要有佛法智慧的高度,否则是不够的。因为心必须通过修行才能改变,不是说一说就可以。那只是知道概念而已,和你的生命是没关系的,也起不了作用。

  现在的孩子有很多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孤僻、自私、自我中心等,进而导致厌学、叛逆、不自律、沉迷手机等行为问题。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少父母往往很焦虑,不接纳:“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其实,这种焦虑和不接纳对孩子没有丝毫帮助,只会让自己更糟糕。

  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对待这些状况?不论从心理学还是佛法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学会接纳。前面讲到正确的亲情观,就是让我们知道,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带着自己的业力而来,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和你的关系就这么几十年,然后就要各奔东西,你能做的很有限。怎么把这几十年过好?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都不能太我执,有太多设定,否则就会焦虑不安,也给孩子带来无谓的压力。然后,这种压力又会返回自己身上。在互相施压的过程中,使压力不断升级。

  其实我们看看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所以不要对孩子有过分期待。先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再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父母和孩子,只是这一生的因缘相聚。不论过去是什么样的缘分,现在能做的,只是让他向好的方面转变,而不是要符合我们的期待。只有接纳,不对立,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现象,再加以正确引导。

  此外,有些心理问题是需要干预的。除了常规的心理治疗,正念禅修也是很好的调整方式,在欧美已有广泛运用。引导孩子培养正念,安住正念,可以有效化解不良心理,让心从疾病模式跳出来。前提是父母能修习正念并从中受益,做到这一点,你的存在就能在家中营造令人安心的氛围。

  进一步,还要引导孩子培养正向心理。如果孩子缺乏感恩心,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得到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应该心怀感恩;如果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就要让他们认识到,人在世间生存,离不开大家的付出,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所以要学习利他的思维方式,友善地对待身边人。事实上,所有负面心理都有相应的正向心行可以对治,关键是及时发现问题,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当然,认知和价值观也很重要,要引导孩子立志,知道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生命是需要方向和榜样的,这样才会不断向目标靠拢。

  除了自己的引导,还要在家中营造正向环境,组织孩子或身边人一起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做人的道理。比如让周围的孩子在一起举办青春读书会之类的活动,一起读读《静心学堂丛书》,分享读书心得和在生活中的运用。

  有了一定基础,还可以增加禅修内容。我们的禅修分两类,一是正念的禅修,一是利他的禅修。正念禅修可以培养专注和觉察,以此解决心理问题。利他禅修是通过理解他人,同情他人,到接纳自己不愿接纳的事,进而培养感恩、随喜等心行,改变自我为中心的状态。

  总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给予孩子正确引导,而不是施加压力:我希望你怎么样,考多少分,得什么名次。更不要和其他孩子攀比,因为每个生命的起点都不一样。

  作为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当我们有了正确的三观、健全的人格,家庭环境才会随之改变,才能给孩子正向的滋养和引导。因为多数人的存在和人格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只有学习佛法,才能充分了解自己,懂得哪些是不良品行,应该消除;哪些是美好心理,应该发扬。进而通过戒定慧改造自己,让生命变得有价值。这是佛法带给我们的希望,否则是很难的,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因为我们连自己都看不清楚,更谈不上改变。

  家庭教育是很大的话题,这次时间仓促,只能针对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一些简单思考,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空间。以上只是抛砖引玉,期待更多有识之士,能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立足于佛法智慧的高度,以儒家的做人教育为基础,同时吸收心理学的方便,为家庭和社会培养出健康、优秀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