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四、辞别嘱咐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
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  

  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辞别嘱付,是六祖对弟子们最后的教诲。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先天二年,713年,即开元元年,唐玄宗即位时改元先天,次年改元开元。先天二年八月初三,时癸丑年,六祖在国恩寺用斋结束,就对门人弟子说:你们都各自坐好,我现在要和你们告别了。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法海问六祖说:和尚要留下什么教法,让后代这些迷惑的众生见到佛性?以下这段,是临终前的最后叮咛,也是六祖一生教化的尾声。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在以下这段开示中,出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众生”和“佛”,引导我们正确认识众生和佛的关系,更鼓励我们直下承担,志求佛道。六祖说:你们都认真听着,觉性在众生中,不离众生。后代的迷人,如果能够认识众生的本质,也就是认识佛性。如果不能从众生中认识觉性,心外求佛,即使经历百千万劫,也是不能成佛的。
  “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六祖说:我现在就告诉你们,怎么认识自心的众生,认识自心的佛。《忏悔品》说:“自心众生誓愿度。”这个众生就是由无明而出生,由执著而养育,是潜伏在我们内心的贼子,唯有认清其真相,才能不为所惑。但这个心中不仅有众生,更有佛性。成佛也是要从自心去成,而不是另外的什么地方。
  “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如果你想见到佛,去哪里见?怎么见?首先需要认识众生,因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就像莲花出于淤泥,如果没有淤泥,也就没有莲花。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众生,也就没有佛;没有烦恼,也就没有菩提。所以佛要从众生中去认识,菩提要从烦恼中去认识,涅槃要从生死中去认识,它们的本质都是空性,是平等无别的。
  “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只是因为众生被无明所迷,所以才见不到佛性。并不是说佛迷了,才会成为众生。因为佛代表圆满的觉悟,决不会由迷再退转为众生。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如果体认到菩提自性,众生当下就是佛,因为他已证佛所证。如果迷失菩提自性,虽然是潜在的佛,却依然显现为众生。
  “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如果认识到自性的平等无别,众生就等同于佛,因为两者在空性层面是没有差别的。如果迷失自性,产生邪知邪见,虽然我们本来可以成佛,实际却还是众生。自性邪险不是说自性会变得邪险,是因为迷失自性而产生邪知邪见。
  “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  如果你们的心陷入虚妄分别和颠倒妄想,佛性就会迷失,显现为众生性。而当我们生起一念平等无别的心,没有任何二元对待,众生就会成就佛陀那样的品质。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每个人内心都有佛性,这个自己本来具足的,才是真正的佛。如果内在没有佛性的话,到哪里才能找到真佛?
  “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所以你们要知道:自心就是佛!对于这个观点千万不要疑惑,这是禅宗修行的根本所在。如果将信将疑,就落入了思惟分别,是无法见道的。有学人问禅师:什么是佛?禅师答:你就是。这不是玩笑,不是欺诳,关键在于,你有没有直下承担的气魄?有没有言下大悟的根机?
  “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离开觉性,外在世界其实没有一法可得。我们认识的世界都是心的显现,都是从心出生万法,都是菩提自性的作用。体悟到心的本质,也就体悟到世界的本质,没有内也没有外。
  “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所以经中告诉我们:心生起的时候,种种法就随之生起;心坏灭的时候,种种法也随之坏灭。宇宙万有都是心的显现,凡夫圣贤也是心的不同作用,如果心外求法,是永远也求不到的。
  “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我现在留一首偈和你们作别,名为“自性真佛偈”。后代学人若能领会其中真义,自然能见到心的本来面目,由此成就佛道。
  “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偈颂内容是:每个人内在的菩提自性就是真正的佛,而我们的邪知邪见及由此产生的贪嗔痴三毒则是魔王。在这个心灵世界中,佛和魔是并存的。当心进入邪见,进入迷惑状态,进入贪嗔痴三毒时,魔就成了心灵家园的主宰。而当心进入正见,进入觉悟状态时,佛就取而代之,成为心灵世界的主人。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当我们迷失觉性,生起邪见和三毒,就代表魔王在内心安家落户,成为主宰。可见魔未必是外在的,我们当下的心都有魔性,随时可能被魔性主宰。当我们认识到魔性带来的危害,生起正见和观照力的时候,就会解除邪知邪见和贪嗔痴三毒,使佛性得以显现。此时,魔又变身成为真佛了。因为魔性的本质就是佛性,只要去除无明,贪嗔痴的原始能量就会回归佛性。所以这并不是魔假扮的,而是确定无疑的真佛。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法、报、化三身本来就是一身,从本质上说,都是由菩提自性显现的,所谓“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如果能证得觉性,亲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成佛之因。因为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对菩提自性的圆满体认。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我们可以从化身中认识生命内在的清净本性,从当下的起心动念、行住坐卧、举手投足中去认识,这个清净本性没有离开日用处,没有离开我们的任何行为,只是这种作用通常被无明扭曲了。如果认识到现象背后的内在觉性,就能使我们的行为走向正道,走向觉悟,使未来生命走向圆满,没有穷尽。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淫性就是淫怒痴,也是净性生起之因,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净性。但只有去除淫怒痴之后,才能证得净性。我们说淫性本是净性因,不是说必须通过淫怒痴来认识佛性,而是说任何一种心行背后都蕴含着觉性。安住觉性,远离五欲,就能在见性的刹那证得最高真实。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今生有缘听闻顿教法门,是最快速的见性之道,一旦悟入菩提自性,就是证佛所证,等于亲见世尊。如果想通过外在途径成佛,不知到哪里才能找到真佛?因为佛性是我们本自具足的,向外找,永远不可能找到。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如果我们在自己心中见到觉性,那就是成佛之因。如果见不到菩提自性,却向外寻找所谓的佛,有这个想法的,实在是愚痴透顶的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我现在已经留下顿教法门,如果想要救度世人,必须自己努力修行。你们这些后来的学道者,如果不明白顿教见地,不懂得依此修行,而是晃晃悠悠地,生死轮回将没有了期。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六祖说了偈颂之后,告诫大众说:你们要好自为之。在我灭度后,不要像世俗人一样,在那里哭哭啼啼,受人凭吊,或者身穿孝服,有这些做法的都不是我的弟子,也不符合正法。
  “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关键你们要认识自己的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安住于觉性,是没有动也没有静,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去也没有来,没有是也没有非,没有住也没有往的。它超越一切形式,又能千变万化。其本质虽然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但表现出来的作用,则是能动能静,能生能灭,能去能来,能是能非,能住能往。这就是之前所说的,觉性有常和无常两面,常是它的体,无常是它的用。六祖在讲无动无静乃至无住无往时,是从体来说。从用而言,则是有动有静乃至有住有往。但这种动静生灭的当下,就是不动不静,不生不灭。所以说,动静生灭和不动不静、不生不灭是一体的。就像《心经》所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事实上,生灭的当下就是不生不灭,垢净的当下就是不垢不净,这是在缘起意义上认识的。
  “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虽然这些话以前反复讲过,我担心你们内心迷惑,不能领会我的本意,所以再次嘱咐,希望你们见到自己的本心。在这最后时刻,六祖一而再、再而三地讲了那么多,真是苦口婆心,大慈大悲。
  “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在我灭度后,你们要依此教法修行,就像我在世时一样。如果违背我说的教法,即使我继续活在世间,即使你们整天都在我的身边,也是得不到什么真实利益的。
  “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兀兀,不动。腾腾,自在、没有造作。寂寂,安安静静。最后,六祖又说了一首偈:安住于觉悟本体,不必刻意修善,也自然不造诸恶。同时,不执著见闻觉知,内心坦坦荡荡,了无牵挂。当一个人寂寂的时候,见闻觉知会变得特别灵敏,所以,断见闻不是没有见闻觉知,而是不执著于此。这是六祖的临别赠言,也是禅门的用功之道。

五、入灭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仍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
  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最后一部分,主要讲述六祖圆寂后的各种瑞相及后事处理。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六祖说了这首偈颂后,一直端坐到三更,忽然对门人说:我走了。然后就自在地离去了。在禅宗史上,禅者们坐脱立亡、生死自在的例子比比皆是,真是令人景仰。
  “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当时,出现了很多瑞相。屋内充满馥郁的香气,空中则有白虹一直连接到地面,而周围的林木都变成白色,飞鸟走兽一齐发出哀鸣。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十一月,广州、韶州、新州三地的官僚和门人弟子、僧俗二众,都争相迎请六祖的真身,一时无法作出决定。最后还是焚香祈祷,看香烟飘向哪里,就是六祖自己选择的归处。
  “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当时,香烟一直朝着曹溪方向飘去。到十一月十三日这天,就把神龛和衣钵迁回曹溪。至第二年七月出龛,弟子方辩将香泥包裹在六祖的真身上。
  “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仍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弟子们想起六祖曾经说过有人会来取他首级的谶语,就先以铁皮和漆布包裹在六祖脖子上作为保护,然后装入塔内。
  “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在入龛时,忽然在塔内出现白光,直冲云霄,直到三天才散去。
  “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韶州地方官员就上报朝廷,得到朝廷敕令,立碑以纪念六祖的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六祖世寿76 岁,24岁得到禅宗五祖的衣钵传承,39 岁在印宗法师门下剃度出家,弘法利生37 年。在此期间,得到他的心法传承者共有43 人,而在他座下听闻教法并得到利益者就不计其数了。
  “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尸之,即主之,负责保管。达摩所传的作为表信的袈裟,中宗所赐的磨衲袈裟和水晶宝钵,以及方辩所塑的六祖造像和法器等,由主塔的侍者负责保管,永远作为宝林道场的镇寺之宝。此外还有《坛经》流传于世,开显顿教法门的宗旨和精髓,以此兴隆三宝、利益众生。

结束语

  《六祖坛经》是禅宗的重要典籍,正因为有了六祖和《坛经》,才有了影响整个汉传佛教的禅宗时代。可以说,它是汉传佛教本土化的巅峰之作。所以,《坛经》不仅在佛教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时至今日,凡对国学稍有涉猎者,大多知道六祖惠能,知道《六祖坛经》,知道“风动、幡动、心动”的典故,甚至还会说几句“烦恼即菩提”或“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之类的法语。而六祖的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更被谱写为佛乐,广为传诵。
  禅宗之所以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关键在于,它将一切修行立足于对觉性的体认。《坛经》中,不仅开显了宗门特有的见地和行持,对于三宝、皈依、忏悔、净土、三身佛、戒定慧、四弘誓愿等佛法基本概念,也都是从顿教的角度进行诠释,并直接指向觉性。比如三宝为自性三宝,所谓“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净土为自心净土,所谓“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乃至三身佛,都是自性三身佛,所谓“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这些见地不仅有别于教下的解说,也有别于同为禅门的渐教一脉。
  了解这些见地,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眼界,认识到佛法的核心,以及修行最直接的契入点。这也是我们学习《坛经》的重点所在。但落实到具体修行中,还需要衡量一下:这个“向上一着”,自己是不是够得着?五祖当年传法时,在东禅寺这个千人丛林中,除惠能一人,上座神秀尚且“未入门内”。可见,真正的顿教根机实在少之又少。用现在的话说,顿教法门就是一种面向小众的精英教育。关于这一点,六祖在《般若品》中就特别叮嘱过:“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遗憾的是,六祖所担心的两种情况,果然被不幸而言中。禅宗在经历“一花开五叶”的兴盛后,至宋就一路式微,甚至带来汉传佛教的整体衰落。为什么?原因之一,就是禅宗这一精英教育过于普及,几乎发展成佛教主流。事实上,具备上乘根机的老师和学人都不可能太多。如果缺乏相应基础,这种修行很容易流于口头禅。有人觉得自己已经找到最直接的法门,经教都看不上了,戒定慧都看不上了,但本身不是那个材料,结果自欺欺人,把一些说法当做自己的境界。这样以讹传讹,一代不如一代,佛教怎么能健康发展?也正因为如此,使得不少人因此鄙薄禅宗,诽谤顿教。
  我们今天学习《坛经》,既要认识到这种见地的可贵,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入手处。当年,五祖虽然把衣钵传给惠能,但对神秀之偈也给予肯定,告诉门人:“依此偈修,有大利益。”其实对多数人来说,这种“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的方法,更容易相应,也更容易做得起来。同时,这也是转变根机的过程。
  禅门有句话,叫做“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也就是说,见地要指向高处,而在行持上,则要带着这种见地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对任何一个法门的修行来说,见地、基础和次第都是不可或缺的。所谓见地,就是对生命和世界真相的认识,也可称为“佛法之眼”。尤其是对于禅宗的学习,如果见地跟不上,必然会流于笼统颟顸。此外,还要重视皈依、发心、戒律的基础,以及修学的次第,不要好高骛远,总想着一招搞定,最终却一无所成。
  近年来,我一直在提倡《道次第》的修学,就是为开显觉性架个梯子,使学人的根机变利,尘垢变薄。因为根机并不是绝对的,也是缘起法。所谓上根利智,不是天生如此,而是来自多生累劫的修行。只要方法正确,持之以恒,钝根也能转为利根。如果把觉悟本体比做太阳,尘垢就像阻挡阳光的云层。每个人的太阳是一样的,但遮蔽阳光的云层却厚薄不一。如果云层太厚,要拨开它,决不是一日之功。所以,先要让云层变薄变透,最终才能在善知识的引导下拨云见日,光照大千。
  我想,只要能够重视见地、基础和次第,那么,我们修习《坛经》就能做到稳中求胜,从而避免那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