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三、接引法达,说《法华经》开佛知见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
  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
  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
  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
  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第三个案例是接引法达,这是一位诵《法华经》达三千部却未曾了义的修行者,六祖是怎么为他开示的呢?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洪州,今江西南昌。有位名叫法达的僧人,是洪州人。七岁就已出家,经常持诵《法华经》,他前来礼拜六祖时,头不点地。顶礼本该五体投地,即额头、双肘、双膝全部着地,否则是一种不恭敬的表现。
  “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六祖呵斥他说:顶礼而头不至地,还不如不要礼拜。你心中必有自以为是之处,才会如此倨傲,平时主要修行功课是什么呢?
  “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法达回答说:我念《法华经》已经三千部了。“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六祖说:如果你念到一万部,并能完全领会经中蕴含的义理,而且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没有我相、人相,那就可以和我比肩同行了。换言之,达到这个程度,才能和我的所证相当。
  “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已经违背修行真义,却不知道自身过失,还是听我的偈吧。其实,法达的问题在学佛者中是很普遍的。我们经常觉得自己学了多少教理,诵了多少经典,如何用功修行,就以此自傲,反而成为修行的极大障碍。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幢,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功,指诵经功德。六祖说:顶礼本来是为了折服石柱一样耸立的我慢,怎么能头不点地。如果有这样的我执我慢,势必会引发不善业。只有不执著自己诵经的功德,才会招感无量无边的福报。
  “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六祖又问说:你叫做什么?回答是: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六祖说:你名叫法达,哪里通达法义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个通达法义的人,一个把法义落实到心行的人,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傲慢和执著。
  “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接着,六祖又为他说了一首偈:你现在名为法达,勤奋地读诵经典,不曾停息(诵三千部《法华经》,平均一天诵一部,也要八年多才能完成,堪称精进)。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读诵,不能将经义落实到心行,只是鹦鹉学舌,意义不大。唯有明心见性,证得经中阐述的义理,才能称为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现在有这个机缘,所以我为你讲述其中窍诀。如果你能领悟佛陀开示的无言之教,离言说相而诵经,才能口吐莲花,才是真正的读诵《法华》。凡佛所说的一切经典,皆为文字般若,并不是真正的般若,只因它能诠般若之法,故称“般若”。真正的般若是超越一切语言文字的,正如《金刚经》所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所以,要透过文字去领悟“无言”的教法。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法达听了六祖所说的偈颂之后,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忏悔:从今以后,我会以谦下恭敬之心对待一切。进而向六祖请教说:弟子虽然一直在读诵《法华经》,并没有了解其中深意,心中时时生起疑惑。和尚智慧广大,希望您为我简要开显经中义理。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六祖以他的名字“法达”开示说:法达,《法华经》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本身是究竟而透彻的,只是你自己不能领悟其中深意。经典本身没有疑惑,可你因为不了解,所以才平添许多疑惑。接着,六祖反问法达说:你读诵《法华经》,知道这是以什么为宗吗?
  “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法达说:学人根性驽钝,从来都是依文诵念,怎么知道《法华经》的宗旨呢?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六祖说:我不识文字,你现在就把《法华经》拿来读诵一遍,我自然会为你解说其中宗旨。
  “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法达就高声诵经,到《譬喻品》的时候,六祖说:“可以停下。”《譬喻品》为《法华经》第二卷第三品,说火宅等喻。
  “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六祖为法达开示说:这部经是以诸佛出世的因缘为宗。虽然经中说了三车喻、化城喻等种种比喻,但都是方便说,是为了说明佛陀出世的因缘,并没有超出这一点。那么,佛陀来到世间的因缘和使命究竟是什么?正如《法华经》所说:诸佛世尊只是为了一件大事来到世间——引导众生悟入佛的知见。这个知见,就是《坛经》所说的菩提自性。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世上的人对外在世界看不清楚,就会执著所谓的长短方圆、美丑好恶。对内在身心也看不清楚,就会执以为空,以为什么都没有。如果在面对相的时候不执著相,面对空的时候不执著空,超越对有和空的执著,就能悟到内外不迷的觉性。
  “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如果悟到内外不迷的真义,不再陷入迷惑状态,觉性智慧就会随之打开,此为开佛知见。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佛就是觉悟的意思。《法华经》中,将“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分为四门,分别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即开显;示,即指示;悟,即领悟;入,即证入。这是由闻法而思惟、修习、证悟的常规途径。
  “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如果听闻开示后立刻就能领悟,就能证得佛的知见,使本来具有的菩提自性得以开显。开示不一定都用语言文字,什么是最适合的方式,就可以用什么方式。佛陀一生说法,还有禅宗祖师的种种接引手段,都属于开示范畴。
  “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你不要错解经意,以为经中说“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只是佛菩萨的事,和我们这些凡夫没有关系。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就是谤经毁佛。
  “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须知,佛陀所说的“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并不是为佛而说,因为他们已成就佛果,哪里还需要为他们开显?
  “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我们必须相信,佛的知见就在自己内心。换言之,每个人都具足菩提自性,所谓“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佛了。所以,成佛不是塑佛像,不是另外造一个什么出来。佛性是本来具足的,只须直下承担即可。
  “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只是因为一切众生自己遮蔽内在的自性光明,贪爱六尘境界,因为向外攀缘而形成内在的妄想烦恼,甘愿像牛马一样承受无明驱使。
  “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因为众生愚痴不化,才使得世尊从定中出,入世说法,以种种比喻,苦口婆心地劝导众生,令他们狂心顿歇,不再向外寻求,这样就能与佛无二无别。此为开显佛的知见。
  “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我也劝导一切众生,在自己的内心,时时开启佛的知见。我们内心有两种力量,一是佛的知见,一是众生知见,关键在于我们选择哪个频道。
  “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世间的人内心没有正见,由于愚痴而造作种种罪业,嘴上虽然说得好听,内心却充满贪嗔、嫉妒、谄曲、我慢等烦恼。因为有了这些心理,就会不断伤害自己,伤害别人,这是开启众生知见。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如果能保持正知正见,令智慧常常生起,以此观照内心,止息不良串习,广行利他之事,就是开显佛的知见。
  “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六祖劝勉说:你们应该念念体认并安住于佛的知见,而不要发展众生知见。当我们开显佛的知见时,当下就能超越对世间的执著,此即出世;当我们开显众生知见时,当下就会陷入对世间的贪著,此为入世。这也是《坛经》开始所说的“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
  “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如果你们只会辛辛苦苦地诵读经典,把这个作为功课,执著于诵经的相,却不懂得由此开佛知见,和那种为了爱护尾巴宁愿舍弃性命的牛有什么区别?都是因小失大。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法达说:如果这样的话,只要能够领悟经中内涵,就不必再诵读经文了吧?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六祖说:经有什么过失,难道障碍你念诵了吗?或者说:诵经有什么过失,难道障碍你发展正念了吗?问题不是在于念还是不念。真正的修行是超越念或不念的,在念的时候不执著于念,而安住于无念心体时,也不妨碍念诵。平常的人,或者就是念,或者就是不念,怎么做都是执著。
  “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迷和悟,都取决于念诵者而不是经典,从中受损还是获益,也取决于自己。因为迷,就会受到损害;因为悟,就能从中得益。如果在念诵时随文入观,将经义落实于心行,就能领悟并应用经中开示的智慧,此为转经。如果在念诵时不能将经义落实于心行,只是停留于形式上的念诵,将诵经当做任务完成,此为被经所转。这就是《楞严经》所说的“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被物所转,即是凡夫”。
  “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接着,六祖根据转经还是被转的问题,为法达说了一首偈颂。当心处于迷惑系统时,只是执著形式上的念诵,不能了解其中真义,即被《法华》所转。而当我们领悟其中真义,就能将佛经传达的智慧落实到心行,此为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你已经读诵三千部《法华经》,至今不知其中深意,这种做法和经中开显的义理完全相违,就像仇人一样水火不容。佛陀让我们开启智慧,不要著相,可你非但不开智慧,还要执著形式,执著于自己念了多少部经,不是很颠倒吗?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在念的当下又不住于诵念本身,才能无念而念,念而不念,是为正念。如果执著于念头,执著于所念,就不是正念而是邪念了。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如果执著于念或不念,还是在凡夫境界,唯有超越有无,才能长久地驾驭大白牛车。《法华经》中,长者要把孩子从火宅中骗出,就告诉他们:我给你们一辆羊车、鹿车、牛车。等他们出来后,每人给他们一辆大白牛车。大白牛车代表一佛乘,代表成佛的根本,也就是禅宗所说的菩提自性。比喻佛陀虽说三乘法,但最终目的是会三归一,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这才是佛陀说法的真义。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法达听闻六祖开示的偈颂后,立刻领悟到《法华》宗旨,不觉喜极而泣,对六祖说:法达我在过去那么长时间以来,从来没有真正领悟经中真义,领悟佛陀智慧,一直都是停留于读诵,都是被《法华》所转。
  “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法达再次请教说:即使是诸大声闻和菩萨,都没有能力思量佛陀的甚深智慧。《法华经·方便品》说:“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正因为如此,所以佛陀开示《法华经》时,有五千声闻因此退席。我们现在这些凡夫,因为悟到自己本心,就说具备佛的知见。这样高深的道理,如果不是上根利智,是不敢承担,甚至不敢想象的,难免会生起怀疑和诽谤:真的是这样吗?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因为平常的人总觉得自己是愚下凡夫,业障深重,尤其学了
  某些法门,往往把自己看得很低,从而增加对诸佛愿力的信心。但禅宗要我们直下承担,认识到生命的某个层面和十方诸佛无二无别,这种承担的确需要慧根、胆识和气魄。
  “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法达进一步请教说:此外,《法华经》说到羊车、鹿车、牛车和大白牛车,其中有什么区别?希望和尚再为我慈悲开示。此处,问的是三乘和一乘的区别:为什么又说三乘,又说一乘?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六祖说:经中说得非常清楚,只是因为众生自己迷惑,所以才会违背经义。三乘人为什么不能领会佛智?关键就在于虚妄分别。一旦陷入分别,任他们怎样费尽心思地揣度,离佛的知见只会越来越远,因为着力点就错了。
  “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佛法本来就是为凡夫而说,不是为诸佛所说。为什么要对我们说?因为众生都具备成佛的潜质,这是我们需要接受和承担的。如果不能接受这个道理,自然就会在听到甚深大法时退席。他们不知道自己本来就驾着大白牛车,却还在门外找什么鹿车、羊车、牛车。大白牛车比喻人人本具的菩提自性,而三车只是方便施设。就像《法华经》的化城之喻,导师带着众人前往五百由旬外的宝所,但他们行至中途就不想走了。导师就化现一座城池,待大家在其中恢复精力后,再告诉他们:这是暂时栖息地,宝所还在前方。佛陀说法也是同样,他为我们开示人天善法,开示声闻教法,最终是要引导我们成就佛果。
  “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况且,佛陀在《法华经》中明确指出:“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所谓的二乘、三乘,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以及佛陀所说的譬喻言词,所有这些八万四千法门,最终都要导向一佛乘,都是帮助我们体认内在觉性,你为什么不领会呢?
  “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佛陀说三车只是施设的方便,因为众生当时的根机还没有成熟。说一佛乘才是究竟了义的,因为众生现在的根机已经成熟。所以《法华经》叫做“开权显实”,权者方便,实者真实,指出方便的目的是为了显真实。
  “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佛陀说《法华经》,是帮助我们去除对方便法门的执著,回归觉性。真正归实之后,我们就知道,所谓实也是假名安立的。哪怕是说一乘,说佛性,凡有言说,都不过是假名安立而已,不必执著。
  “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当你能够悟入此中,就会知道,觉性海洋中的无量宝藏都属于你所有,都能为你所用。此时,也不会想着是佛陀,也不会想着是众生,也不必想着如何运用,因为佛和众生已彻底平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称得上是受持《法华经》。
  “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当你有了这样的领悟后,哪怕是从这一劫到下一劫,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仿佛手中从来不曾离开过《法华经》。从白天到黑夜,每时每刻,无不是在诵念《法华经》。因为你已体认其中真谛,这个念不是停留在口头,而是时时安住于法华三昧,所以能念念相续,不绝如缕。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法达听闻六祖开示的甚深法义后,法喜充满,踊跃不已,以偈赞叹说:我以前念诵三千部《法华经》,听到曹溪六祖的开示后,才知道以前所念都是无用功。如果不明白佛陀出世的因缘,不能领会佛的知见,如何能让多生累劫的妄心得以平息?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法华经》中,以羊车、鹿车、牛车比喻三乘,这些说法代表初善、中善、后善,是佛陀在不同时期,对不同根机众生施设的方便。谁也想不到,在五浊恶世的火宅中,在现前的五蕴色身中,原来早已具备佛的知见,具备成佛的潜力。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六祖说:你能这样理解的话,今后才可称为名副其实的诵经僧。
  “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法达从六祖的开示中悟到《法华》真谛,之后也没有停止诵经。当然,此时的诵经和原来已经有了本质区别,是心口如一,而非有口无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