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三、发四弘誓愿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第三是发四弘誓愿。这是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的总愿,所愿广大为弘,自制其心为誓,志求满足为愿,内容为“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么,《坛经》又是如何阐述四弘誓愿及其修行的呢?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六祖对大众说:善知识,忏悔之后,接着我们一起来发四弘誓愿,你们要认真聆听。用心,就是与心相应,信受奉行,不仅仅是听见声音或听懂意思而已。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四弘誓愿,是菩萨道修行的共同誓愿,是大乘行者必须具备的愿力。《坛经》中的四弘誓愿,比通常所说的每句加了两个字,分别是自心和自性。因为众生和烦恼没有离开我们的心,法门和佛道也没有离开我们的自性,否则就没有众生可度,也没有佛道可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大家都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其实,并不是叫惠能来度。六祖在此说明的,是顿教“自性自度”之理。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由体认觉性,完成生命的自我解脱。无论佛菩萨还是祖师,只是帮助我们证悟觉性的老师,但不能直接救度我们,更不能代替我们解脱。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心中众生,就是众生心,凡夫心。只要我们还是凡夫,就会有众生心,即迷失觉性后产生的种种迷妄心理,包括邪迷、诳妄、不善、嫉妒、恶毒等。所有这些心理都是我们心中形形色色的众生。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不是众生而是佛菩萨了。
  “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所以,度众生首先要从内心入手,解除自身的不良心理,这才是真正的度众生。如果不能度化这些众生,又何以度化其他众生?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什么叫做自性自度?就是自己度化自己,以觉性完成自我解脱,以正见度化内心的邪见、愚痴、烦恼。无始以来,这些众生和我们朝夕相处,不离不弃,所以首先要度化它们。
  “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既然有了般若正见,就能以此破除愚痴迷妄的心理。这里所说的众生,就是一种众生相,即以上指出的种种不良心理。当觉性智慧启动时,这些心理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就能一一得到度化。
  “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如果内心有邪见,就以正见度化;如果内心有迷惑,就以觉悟度化;如果内心有愚痴,就以智慧度化;如果内心有恶念,就以善念度化。这才是真正的度化,不仅对内心的众生有效,对外在的众生同样有效。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什么叫烦恼无边誓愿断?就是以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断除种种妄念、思虑,这是一切烦恼的源头。有道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因为无明,我们的想法往往是颠倒错误的,结果就会越想越烦,越想越累。所以,断除烦恼也要从这里着手。
  “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什么叫法门无量誓愿学?真正要学的就是见性。因为三藏十二部都是佛陀觉性海的流露,一旦见性,也就把握了一切法门的根本,时时与法相应,依法而行。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停留在名相,那是把佛法当做知识来学,与修行了不相干。
  “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什么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体认内在的觉性。若能时时保持谦下之心,安住真实理地,超越迷妄和有造作的觉照,就能生起般若智慧。在学佛之初,有一个去妄存真的过程,但最终还是要超越真和妄的二元对待,既去除所谓的妄,也去除所谓的真,才能由此见到佛性。而在见到佛性的当下,就是证佛所证。
“常念修行,是愿力法。”时时按此修行,才能真正实践四弘誓愿。在修行过程中,愿力非常重要。保持愿力,才能保持前行的方向,保持精进不懈的动力,否则很容易随业流转,不知去向,或是后继乏力,半途而废。

四、无相三皈戒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皈依戒。善知识!皈依觉,两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皈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皈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皈戒。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皈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

  三宝有住持三宝、化相三宝、自性三宝之分。通常,是以佛陀、佛法及佛弟子作为三宝,或以佛像、经书、僧人作为三宝。但我们要知道,皈依的最终目的,不是寻找一个外在依靠。而是通过外在的三宝,帮助我们成就内在的三宝,也就是《坛经》所说的自性三宝。六祖为大众传授的,正是直接体认自性三宝的无相三皈。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皈依戒。”六祖对大众说:善知识,现在已经发了四弘誓愿,接着还要再给各位传授无相三皈戒。因为三皈是一切戒律的根本,在传授五戒、八戒乃至沙弥戒、具足戒时,都要传授三皈,从皈依获得戒体。同时,三皈本身也包含戒的内容,即“皈依佛,终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
  “善知识!皈依觉,两足尊。”佛是代表圆满的觉悟,所以皈依佛就是皈依觉性。两足尊为佛的尊号,因佛在两足有情中最尊最贵而得名,同时也指福慧两足等。
  “皈依正,离欲尊。”正就是正法、正道。皈依法就是皈依导向解脱的正道。通过修习正道,可以使我们远离欲望,内心寂静。
  “皈依净,众中尊。”僧为清净和合之意。皈依僧就是皈依僧人具有的清净和合的品质。正是因为这种品质,他们才能续佛慧命,并作为人天师表,得到大众的尊重敬仰。
  “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从今天起,我们应该以佛陀证得的觉性为师,不再皈依邪魔外道,并时时体证自性三宝。只有这样,才能因为对觉性的体认,对佛法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对人人本具成佛潜质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
  “劝善知识皈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希望各位善知识都能皈依自性三宝,佛是代表圆满的觉悟,法是代表解脱的正道,僧是代表清净的品质。
  “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觉,是三世诸佛和一切众生共同具有的平等觉性。我们在内心皈依觉性,以觉性为依止,以觉性为归宿,自然不会产生邪见和迷惑。同时还能少欲知足,远离对财富和色相的贪爱,所以被称为两足尊。
  “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正,是导向解脱,导向菩提的正见。我们在内心皈依正见,安住于正见,自然念念没有邪见,不会产生人相、我相,及贡高、贪爱、执著等种种烦恼,进而远离所有的欲望和不良心理,所以被称为离欲尊。
  “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净,就是清净和合,既是僧人应有的品质,也是觉悟本体的特征。我们在内心皈依清净无染的觉性,自然不会被世间五欲尘劳的境界所染。因为身心清净,就会受到大众的尊重,所以被称为众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皈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皈戒。”如果能够这样修行,就是皈依自性三宝。凡夫不懂得其中原理,不知佛法最终是指向内心,从早到晚只知向外求受三皈。须知,学法的重点不在别处,就在我们内心。无论是皈依三宝,还是闻思经教,目的都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开发内在的自性三宝。如果偏离这个重点向外追逐,无疑是舍本逐末。
  “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如果仅仅皈依外在的佛,那么佛在哪里?如果看不到佛,这个皈依凭什么而建立?凭什么对皈依对象生起信心?很容易成为一种说法。此处,六祖是针对多数人执著外在皈依而忽略内在三宝所说,是有针对性的。但我们千万不要误解祖师的用心,须知,忽略外在皈依同样是会出问题的。不皈依外在三宝,不依法修学,又何以认识内在三宝?这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不可偏废。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善知识,大家要认真观察皈依的真意所在,这样才能了解修行的根本,千万不要用错了心。
  “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经中分明说的是自皈依佛,没有说皈依外在的佛。如果不皈依众生本具的佛性,还有什么是皈依处?仅仅祈求佛菩萨保佑,把佛菩萨当做偶像崇拜,是不可能因此解脱的。佛陀只是给我们指出修行的目标和方法,但不能代替我们修行,真正的解脱只能靠自己。
  “今既自悟,各须皈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现在我们已经领悟到这一点,就要皈依自性三宝,向内调伏心性,向外恭敬他人,这才是真正的皈依。调伏心性,是为了见到心的本来面目,这才是真正的皈依处。外敬他人,是因为一切众生本来具足佛性。这是与十方三世诸佛同等的佛性,不因为现在是凡夫就减少一点,也不因为证得圣道圣果就增加一点。既然每个众生都有佛性,难道我们不应该恭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