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定慧品》讲述了顿教法门的修行内容,是《坛经》的重要内容。佛法修行的核心,从教下来说,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坛经》中,六祖也反复论及戒定慧的关系。和教下的不同在于,六祖始终立足于觉性来阐述。在这个层面,戒定慧是一体无别的。而教下所说的戒定慧,包含迷惑和觉悟两大系统。其中,戒和定基本是在迷惑系统,唯有慧才进入觉悟系统。本品主要论及三个问题:一是解释定慧的关系,二是讲述一行三昧,三是说明禅门修行的三大要领。
一、定慧一体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
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首先,说明定和慧的关系。定,为禅定;慧,为智慧。在教下看来,定和慧是两个概念,有定不等于有慧。外道有四禅八定,而单纯的定并不能生起智慧。声闻乘的修行,通常是在得定后修观,由此平息妄心,成就观智。从这个角度来看,定是慧生起的基础,而慧是定导向的结果。那么,六祖又是如何解读定慧及其相互关系的呢?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六祖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我所说的顿教法门是以定慧为根本。希望大众不要误解,以为定和慧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从顿教法门来看,定和慧是一体的,而不是说,定是定,慧是慧。定具有如如不动的特点,慧具有朗照无住的特点,这都是菩提自性的作用。如如不动是指它的体,朗照无住是指它的用,这是从菩提自性的体和用来建立定慧。
“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当我们讲到慧具有的朗照无住的特点时,没有离开定的如如不动之体。而讲到定具有的如如不动的特点时,也包含慧的朗照无住的作用。所以,两者是摄体归用。了知其中原理,依此修行,就能在习定的同时修慧,在修慧的同时习定。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各位修道者,你们不要认为,先修定再发慧,或是先发慧再修定,就觉得定和慧是不一样的。
“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如果认为定和慧是不同的,是把一体无别的法当做二元对立的。同时也说明,你们虽在嘴上说着定慧,内心并没有真正通达定慧的实质,虽说也在修定,也在修慧,却不能将定和慧融会贯通起来。
“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如果在见地和心行上都能通达定慧,表里如一,就能做到定慧等持。不必说顿教法门,即便在教下,真正通达之后,也是定慧等持的。当你具足般若智慧时,这个慧必然包含着定。离定无慧,离慧无定,怎么能一分为二呢?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修行的关键,是自己体认定慧的一体无别,而不在于争个先后次第。如果总是执著于先修什么后修什么,其实还没有入道,还是在迷惑中。因为没有证到一体的定慧,内心就会有人我之别,有胜负之心。修来修去,还是离不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接着,六祖给我们举了一个精彩的比喻。善知识,定和慧的关系就像什么?就像灯和光。我们知道,有灯就有光明,无灯就是黑暗。
“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灯和光的关系又是什么?灯是光的体,因为有灯而能发光;而光是灯的用,离开这个作用,灯对我们就失去意义了。所以,虽然灯和光有两个名称,从本质而言,却是同一个东西。
“此定慧法,亦复如是。”定和慧也是同样。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两者的关系犹如灯和光,名称虽不同,实质却是相同的。
二、一行三昧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其次,说明一行三昧的问题。这是一种最高的禅定,也叫真如三昧。《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对它的定义是:“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世界是千差万别的,而法界却是一相的。以法界为所缘,直接体认这个法界,就叫一行三昧。经中还说:“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如果体认到一行三昧,就能了知恒河沙数诸佛所证得的法界无差别相。因为法界的本质就是空性,是无差别的。所以说,一行三昧就是证得空性、证得真如的一种大定。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六祖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所谓一行三昧,就是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行住坐卧中,时时都能安住于法界,安住于真如,安住于菩提自性。此处,以行住坐卧四威仪表示一切行为,延伸开去,也包括一切起心动念。
“《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净名经》,即《维摩诘所说经》,此句出自“菩萨品”。《净名经》说:直心就是道,是本来清净的觉性。能够安住于直心,当下就是清净的佛土。
“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千万不要内心曲意逢迎,只是嘴上说着直心,说着一行三昧,实际却根本不去践行,那就会流于口头禅。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只想说说,并没有准备去做;二是的确想做,但因为种种原因做不起来。对多数人来说,这种禅定确实入处太高。禅宗之所以容易流于口头禅,原因就是大家够不着,最后只好说说过瘾。
“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如果能安住于觉性,对一切法就不会产生执著了。因为觉性具有无住的特点,无住,自然就不会染著。
“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愚痴者执著修行的外在形式,执著一行三昧,却不能正确认识其中内涵。他们常常以为,端坐一处,什么都不想,什么念头都不起,就是一行三昧了。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误解。
“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六祖对这一现象作了批评:如果执著这个观点,是把有情等同于无情,根本不是一行三昧,反而是障道因缘。因为什么都不想还是在妄识层面,属于迷妄状态,而一行三昧是正受,是无住而了了分明的,同时也不妨起心动念。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善知识,菩提自性是能生万法、妙用无穷的,其存在不拘一格,又能显现一切形相,决不是像木头那样停滞不动。这就是道的特点。怎么可以执著某种状态是道呢?有人以为,道必然是安静的,或是庄严的,或是空的,或是有的,但这只是他们的想象而已。事实上,不可执著任何一种形式是道。只要落入某个固定的相,就不是道的本来状态。
“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只有当心无所住的时候,道才能展现这种活泼泼的特征,展现它的无量妙用。如果心有所住,就会被所缘境束缚,无法认识真正的道。就像世间的人,或执著于感情,或执著于财富,或执著于地位,无论执著什么,什么就会成为他的枷锁。
“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六祖告诫大众说:如果认为坐着不动就是修行,就是修一行三昧,那么就像舍利弗在林中宴坐那样,反而会被维摩诘批评。这一典故出自《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经中,维摩诘对舍利弗开示说:“不必是坐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可见,道是没有固定形式的,不可执著任何形式为道。只要有执著,恰恰就会使我们为其所缚。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六祖进一步指出:善知识,还有人教授静坐,认为禅修就是让身心处于绝对安静的状态,一动不动,没有任何念头现起,以此作为用功方式。事实上,执著静也是不对的,最多只能得到一些定力,并不是佛法修行的目的。
“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迷者因为见不到觉悟本体,就会执著所谓的静,执著什么都不想的状态,最终成就的还是颠倒妄想。事实上,持此观点乃至依此实践者大有人在,可以说是关于禅修最为普遍的误解。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教导禅修,将会断送自己乃至他人的法身慧命,铸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