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四、即心是佛,自悟自救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提倡自力。这一点上,禅宗做得尤为彻底,让学人直接体认即心是佛,体认自心与佛的了无差别。可以说,扔开了一切的拐杖和支撑,是纯粹的自悟自救之道。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内外,内是指五蕴身心,外是指身心以外的世界。来去,包括当下的心念和行为,也包括无始以来的生死和轮回。善知识,修行不能住于五蕴身心,也不能住于身心以外的世界,这样才能来去自由。般若法门的修行,是通过对一切法无自性空的体认,获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能力。如果有住,就有执著,有牵挂,有颠倒梦想。所以《心经》也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执心,包含我执和法执,即唯识宗所说的遍计所执。因为有了我法二执,就处处制造障碍,使我们一叶蔽目。唯有断除我法二执,才能见到真相。去除我执,就能认识生命真相;去除法执,就能认识世界真相,从而对身心内外的一切了达无碍。若能如此修行,就和《般若经》阐述的境界没什么差别了。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修多罗,泛指一切佛法典籍,或特指佛经的长行部分。十二部经,为佛经的十二种分类,包括长行、重颂、孤起、因缘、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论议、无问自说、方广、授记。六祖告诉我们:善知识,一切经藏以及其中的文字,包括菩萨乘和声闻乘的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典籍,都是为了众生的需要而安立。因为众生有种种烦恼,所以佛陀才开设种种法门。但这些言教不是佛陀想出来的,而是依他体证的觉性所建立,是从佛陀的智慧海流出的。
“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如果没有这些不同根机的众生,一切法门都不会产生。所以说,万法都是为了度化不同众生而建立。佛陀说法不是他有话要说,完全是因为众生的需要,是因为怜悯众生,慈悲众生,是大悲心的自然流露,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一切经教都是佛陀为众生而演说,人有不同根机,或是愚痴,或是智慧。愚痴者即为小人,智慧者即为大人。但这种差别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愚者愿意向智者请教,智者愿意为愚者说法,那么愚者也能因此扫除迷惑,开启智慧,就与智者等无差别了。所以,愚者和智者的差别也是在于迷悟之间。因为迷,所以就愚痴;因为悟,所以有智慧。可见,智者并不是代表某种固定身份,而是代表一种生命品质。当人们体认到生命内在的觉性,就能成为智者。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六祖告诉我们:众生和佛具有同样的觉悟本体。因为没有体认觉性,这个原初的佛就成了众生,并发展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一旦能够证悟,众生就与佛无二无别了。此处,六祖再一次强调了佛和众生的差别只在迷悟之间,这是《坛经》反复提及的重点。需要注意的是,所谓“佛是众生”,不是说成佛后还会退转为众生,而是说明,这个具足佛性、本来可以成就佛果的生命,只因没有悟道,就成了流转六道的众生。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顿见,直下顿见,非辗转思虑而得。由此可知,一切法的根源都没有离开我们的心,为什么不从自己内心顿见真如本性?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菩萨戒经》说:我们本来就具足清净无染的觉性,只要体认这个觉性,即能成就佛道。这正是六祖悟道时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修行不是要增加些什么,不是要修出一个什么,而是要反观自照,照见那个“本来无一物”的清净心,这才是具足一切的宝藏。既无一物,又能生万物。
“《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净名经》,即《维摩经》。《维摩经》说:心打开的时候,就能扫除迷惑,当下体认心的本来面目。成佛要到哪里去成?还是要从自心去成,此外别无他处。如果向外追求,恰是一种迷的表现。因为迷失自己,不知有宝藏在身,才会到处寻找支撑,寻找自我的存在感。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此处,六祖以自身修行经历说明顿教法门之快捷殊胜:善知识,当年我在五祖弘忍那里,听他讲说《金刚经》,在听闻当下就直接悟入,见到内在的觉悟本体。
“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因为我自己从中得到莫大利益,所以发愿将得自五祖的顿教法门流布广大,让后来的修行者能以最快速度顿悟菩提,各自观照内心,体认那个人人具足、不曾生灭也不曾增减的觉性。
“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如果自己没有能力证悟,就要寻找并依止一位大善知识。这不是普通的善知识,而是要真正的明眼人,对顿悟成佛的最上乘法有亲身体证和了解,无论在见地还是禅修上,都能为学人直接标明见性的正确道路。
“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这位善知识还要具足种种度化众生的方便,能让学人在其引导下直接见性。这种方便就是知道在什么时机,用什么方法能够一击而中,拨云见日。因为禅宗的引导不是采用常规路线,所以时机和方式都具有特殊性,是非常个人化的引导。同样的方法,在不同人身上未必适用;在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也未必适用。只有具备见地和善巧的明眼人,才能将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
“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我们通过修行开发觉性,生起种种善法,这一切都是因为善知识的引导才能成就。关于这一点,在下面的“机缘品”中就有很多生动的事例。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三世诸佛在哪里成就?就在我们本自具足的觉悟本体。由开显觉悟本体,而成就佛果。三藏十二部典籍,同样是人性中本来具足的,是从这个觉性海洋中流出的。如果自己不能证悟,就要借助善知识的引导,借助外力的推动,方能开悟见道。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如果自己有能力悟道,就不需要向外寻求。也就是说:修行固然离不开善知识的指引,但关键在于自身努力。因为修行所成就的,是我们内在的觉悟本体,善知识只是开启觉性的助缘,起到类似助产士的作用,前提是这个胎儿已经成熟。开悟也是同样,必须心行已臻成熟,能所都非常弱,只须善知识一拨之力,即能契入本心。如果他本身的迷惑固若金汤,善知识也是无能为力的。
“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如果你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善知识身上,一切都指望善知识搞定,指望善知识帮你解脱,自己不做任何努力,那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修行在根本上要靠自己。我们内心有自觉、自悟的能力,所以自己才是解脱的关键所在。
“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如果我们生起邪见,迷失自悟自解的能力,陷入妄念颠倒,即使善知识给予种种指导,也是救不了我们的。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一旦开启真正的般若智慧,生起无造作的观照力,在一刹那间,所有迷惑就会烟消云散,进入无云晴空的状态。当我们体认菩提自性,由这种悟入,就能直接抵达佛地,因为这个所悟和诸佛所证在本质上是同样的。但要成就佛果,还须圆满福慧资粮。这里所说的“正真般若观照”,即实相般若,也是《心经》所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生命本具自觉、自悟、自救的能力,这是解脱的根本所在。在修行过程中,固然离不开善知识指引,但更离不开自身努力。就像开车,如果说善知识的作用相当于方向盘,那么自身努力就相当于发动机。当它不曾启动时,善知识也是无能为力的。
五、般若法门的殊胜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这一部分,六祖为大众介绍了般若法门的殊胜。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善知识,内在的觉悟本体具有觉照力,朗照无住,明晰透彻。正是这种作用,使我们能看清五蕴身心和外在世界的真相,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那就是空性,是法的真相。在通达诸法性空的同时,又能看到缘起的假相。我们现在的禅修,通常是在观照般若的层面,由意识造作的。而《坛经》所说的“智慧观照”,是般若本具的觉照力。这种力量是无造作的,当它生起时,本身就有一种明的力量,有一种明晰的观照力。
“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认识到心的本来面目,就具备了解脱能力。我们现在以为的这个自我,并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而是迷失觉悟本体后发展的一个替代品。虽然这个自我是迷妄颠倒的,但它背后的觉悟本体却具有解脱能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开显它,启动它。
“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获得这种解脱能力,就证得了般若三昧。三昧为正受,是体认并安住于觉悟本体时产生的正受。般若三昧的特征就是无念,也就是说,它不是以念头的方式出现,而是一种超越念头的遍知。或者说,是在念头背后,但又不妨起心动念的那个东西,所谓念而无念。这也是《坛经》三大要领之一,即“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什么叫无念?如果见到一切法的时候,内心没有任何染著,没有爱嗔,没有取舍。这个不染著的心,就是无念的作用。只有无念的心体,才能朗照一切而心无所住。我们反观一下现在的念头,都是些什么呢?喜欢,是染著;讨厌,是染著;贪爱,是染著;排斥,还是染著。总之,念念住相,念念染著。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当无念的心体产生作用时,是遍一切处而又不著一切处的。就像镜子,可以映现一切但不染著。当心比较空,清清明明而又不专注于一点时,一切就会在我们心中历历分明,只有影像,没有进一步的分别和粘著。反之,念头越强,就越容易陷入其中,忽略除此以外的一切。如同相机在使用大光圈并对焦于某一点时,周围的其他影像就虚化了。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六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怎样修无念行?就要安住于空性。虽然六根接触六尘,产生六识,但不会受到六尘的染污。照样可以起心动念,说话行动,却不被妄念干扰,亦不被情绪带动。因为它是觉悟本体产生的作用,所以来去自由,没有任何障碍,这就是般若三昧。
“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般若三昧具有无住而不染著的特点,本身就能自在解脱,不会陷入迷惑烦恼,故称之为无念的修行。讲到无念,我们往往以为是什么都不去想,什么念头都要断绝,这其实是意识层面的执著。如果被这种执著束缚,就是法执,就是边见而不是中道。真正的无念是超越意识的,是觉悟本体的作用,所以是活泼泼的,有体有用。六祖开悟时,在认识到“何期自性,本来清净”的同时,也认识“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觉悟本体是无形无相的,不在内也不在外,却能生起万法。虽然生起,又心无所住,不染著于万法。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无念法究竟有多么殊胜?六祖告诉我们:善知识,如果你真正通达无念,也就通达了一切法。因为无念是般若慧的根本,也是万法生起的源头。由此可以通达一切法的真相,那就是空性;同时还能通达一切法的缘起,那就是宇宙万有的显现。所以无念是空有不二,体用兼备的。
“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体悟到无念法,就能亲证三世诸佛的境界。诸佛为什么能成就佛果?他们和众生的差别何在?其实就在于迷悟之间。迷失觉悟本体,就是众生;体认般若智慧,就是佛。所以说,一旦悟到无念法,也就悟到诸佛的共同处,在生命某个层面已与诸佛无别,就能最终成就佛果。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六祖在本品长行部分即将结束时,对顿教法门的流传作了特别交代:善知识,以后有得到我的心法传承者,应该将顿教法门传播到具备同等根机的学人中。如果能对这一法门发愿受持,努力修行,就像恭敬佛陀那样,终其一生而不退转,最后必能证圣果,入圣位。
“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这个法门需要传承,需要教授,需要自上而下地一代代托付下去,不能令正法隐匿不现,就此中断。我们看《灯录》中,那些祖师大德在得法之后,有责任找个弟子把法传下去,以保证这一法脉的相续。默传分付,是禅宗顿教一脉的传承特色。因为顿教对老师和学人的要求极高,前者必须是明眼宗师,后者必须是上根利智,所以不可能是一种大众化教育,更不可能批量生产。往往是在师徒间一对一地往下传,禅宗称为“私通车马”,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当然,这个一对一不是指老师只能传一个弟子,而是在引导悟入的瞬间,通常是个体而非集体行为。
“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别法,指非禅宗顿教一脉。如果没有遇到同等见地或根机的学人,对那些适合修其他法门的,就不可为之传法。为什么?这不是因为吝法,而是他们没有能力修上去,没有能力继承这一法门的精髓,只会歪曲祖师的教法,对禅宗的法脉传承没有任何利益,对他们的个人修学也没有实际帮助。
“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在别法中不得传付的另一个原因,是担心有些根机驽钝者对顿教法门不理解,听闻后无法相信,觉得教下修行要三大阿僧祇劫,哪有“直指人心”这么容易的事。结果诋毁这一法门,造下谤法口业,就会断绝成佛种性,长达百劫千生。禅宗有个祖师叫德山,饱读经书,尤其通达《金刚经》。听说南方有个“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就挑着他撰写的《金刚经疏钞》南来,准备对顿教狠狠批判一番,结果却被收编了。像这样的情况,属于根机够而不了解,只须让他了解即可。至于那些缺乏根机者,就很难转变了,所以不传反而是祖师的慈悲,是对他们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