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般若品》主要讲述顿教的见地及这一见地的殊胜。见地是一个宗派的核心内容,也是体现此宗思想高度的标尺。禅宗之所以是至高无上的法门,之所以能“一超直入如来地”,原因就在于见地高超,直截了当。正是在这样的见地下,才能有快捷的成就之道。其后的《疑问品》《定慧品》《坐禅品》等,主要介绍了顿教的修行。如果说见地是修行的指导,那么修行就是对见地的体证,最终还要落实到心行上。所以,这一品可谓重中之重。
  顿教的见地究竟是什么?就是告诉我们,每个众生本具菩提自性,在生命某个层面,和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从现状来看,众生和佛有着天壤之别;而从根本来说,他们的分歧点就在于迷悟一念之间。迷失觉悟本体,所以成为众生;体认觉悟本体,当下就是觉者。
  《般若品》主要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般若系的经典,有《放光般若》《文殊般若》《金刚般若》《大般若经》等,统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对于“摩诃般若波罗蜜”,中观学者和禅宗祖师的解释不太一样。《般若经》的核心思想为缘起性空,龙树菩萨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就是对这一思想的精辟总结。中观的修行理路,是通过对缘起无自性空的认识建立正见,依此修习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从而抵达彼岸,即“波罗蜜”。而禅宗的修行,则是引导我们直接体认般若,体认觉性。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次日,韦使君请益。”第二天,韦使君继续向六祖请法,希望得到更深入的指导。法通常都是应请而说,这既是为了表示对法的尊重,也是因为,只有当学人生起闻法意乐时,法才会进入他的心相续中,对他产生作用。
  “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六祖登上法座,告诫大众说:你们要时时以清净心忆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早在四祖起,就常劝门人念“般若波罗蜜多”。六祖所提倡的念,不仅是念诵的念,而是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变成自身正念,念念不忘,是这个意义上的念。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大善知识,不是普通的善知识,而是能引导我们见性的明师。六祖接着说:各位善知识,菩提般若的智慧是世人本自具足的。只是因为内心被无明所惑,才没有能力认识,没有能力完成自悟自觉的修行。如果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佛性,怎么会想到自己还可以成佛呢?这就必须有明眼的大善知识,引导我们去见性,去体认觉悟本体。这段文字是对“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深化。在“本来清净”和“但用此心”之间,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那就是“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否则也是悟不了的。即使像六祖这样的根机,也需要五祖加以印证。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我们要知道,不论愚者还是智者,乃至圣贤、凡夫、动物,在佛性上都是一味平等、了无差别的。只是因为迷和悟的差别,所以才有愚痴和智慧的不同显现。当你体证生命内在的佛性,就是智者,就是圣贤。当你迷失生命内在的佛性,就是愚者,就是凡夫。换言之,正是迷悟的一念之差,造就了众生和佛菩萨的天渊之别。当然,迷也有深浅不同,从而导致有情根机的利钝,素质的高下。佛教之所以有八万四千法门,正是佛陀顺应不同根机而施设的种种教法。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现在,我就为你们开显有关“摩诃般若波罗蜜”的修行法门,你们要专心聆听,我来帮助大家认识,内在的般若智慧究竟有哪些特征。

一、释摩诃般若——开显觉悟本体的特征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在这一部分,六祖首先对摩诃般若进行解说,为大众开显觉悟本体的特征。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善知识,世人虽然从早到晚在念着般若,念《般若经》,念《金刚经》,念《心经》,却有口无心,根本不了解般若到底是什么,不知道每个生命内在本来就具足般若智慧。就像在谈论各种美食,却一口也不真正吃下去,终归是不能解除饥饿的。
  “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如果仅仅把“空”挂在嘴边,而不是去修行,去体证,即使说上千万劫,也不可能因此见性,是没有任何真实利益的。因为我们说的只是“般若”的概念,甚至只是“般若”这两个字的音声。般若的内涵是什么?需要用什么方法去体认?一无所知。甚至于,从来没有想过去了解。这样的说“空”,其实就是说“空话”罢了。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梵语,印度的雅语,印度人认为这种语言秉承梵天所说,故称梵语。“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音译,翻译成汉语,“摩诃般若”为大智慧,即《坛经》反复提及的“菩提自性”。“波罗蜜”为到彼岸,是相对于生死此岸的涅槃彼岸。这种大智慧代表觉悟的力量,而到彼岸则是觉悟所产生的作用。凡夫的生命充满迷惑烦恼,为此岸。一旦开启内在的摩诃般若,就具备破除无明的能力,当下就是彼岸。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到彼岸的关键,是体认生命内在的菩提自性,这就需要落实到心行,而不只是会念,会发出“摩诃般若”这几个音节。如果只是嘴上念念而已,不能进一步落实到心行,这种念就像幻影、化城、露珠和闪电一般,稍纵即逝,了无痕迹。
  “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如果在念诵的同时,将之转化为内在心行,开启般若智慧,解除迷惑烦恼,才是心口一致,念念相应。禅宗祖师经常批判教下学人为说食数宝、入海算沙,有人因此把修禅和学教对立起来。其实祖师所批评的,只是那种心口不相应的学习方式。那样的话,忙来忙去,终究还是书本上的,是经典中的,是祖师大德的,自己却一点都用不起来。所以,我们不仅要这么说,更要这么做。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我们的本性是什么?就是生命内在本自具足、圆满无缺的佛性。离开这个觉悟本体,再也没有其他的佛了,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由开启觉性而成佛。所以说,成佛的正因就在我们内心,无须到他方世界上下求索,寻寻觅觅。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下面开始详细解释摩诃般若。什么叫做摩诃?摩诃为梵语,意为广大、众多、殊胜,此处形容心量的广大。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六祖以虚空为喻,帮助我们认识心具有的特征。心是极其广大的,就像虚空那样,无边无际。我们知道,地球只是宇宙中一颗微不足道的星球。我们可以观想自己坐在地球上,上方是无尽的太空,下方是无尽的太空,前后左右还是无尽的太空。这样观想之后,再反观我们的心,会发现心也像太空一样,没有任何边际。所谓的边际,都来自人为设定,我们觉得这是中国的天,那是美国的天,那是南非的天。这些并不是天空的区别,而是我们的设定。心本身是无限的,可以容纳一切。
  “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除了无边无际,心和虚空的另一个共同点是无形无相,没有方圆,没有大小,没有青黄赤白等种种色彩,没有上也没有下,没有长也没有短,没有嗔也没有喜,没有是非,没有善恶,没有头尾。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所有这些分别,只有在凡夫的妄念中才会出现,而在空性层面,是没有任何对立与差别的。修行,就是要撤除妄心造作的界限,回复心的本来面目,那就是无边无际、无形无相。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刹土,刹是梵语音译,其意为土,这一翻译为梵汉双举。三世诸佛所成就的佛国净土,虽然在显现上美轮美奂,无比庄严,但它在本质上也是空的,就像虚空一样。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当我们做虚空观,将心安住于无限的所缘时,心所展现的就是一种无限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我们再来审视自己的心,会发现它从来都是无形无相,无一法可得的。菩提自性的真空也是同样。说到空,我们往往以为是什么都没有,那是顽空,不是《坛经》所说的真空。我们讲到“无一法可得”时,怎么知道“无一法可得”?就是因为内心还有一种了了分明的力量,绝非断灭空的空无所有。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接着,六祖特别为大众澄清了一个问题:善知识,你们千万不要听到我说空,就一味地追求空,甚至执著于空。其结果,就会否定因果,成为一种断见,对修行有极大危害。
  “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所以六祖告诫大众说:首先,不能执著于空。如果以一心求空的心态静坐,就会落入无记空的误区。空心静坐有两种情况,一是追求百无所思的境界,二是追求空空如也的境界。这都属于妄识造作的空,是和有对立的。六祖让我们认识的,是菩提自性所具备的特点,是本来清净而能出生万法的空,这才是我们要证得的真空,是和缘起显现不相冲突的。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此处,六祖还是以虚空为喻,对空作进一步的阐述:善知识,虚空虽然一无所有,但同时又能包含万物。不论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还是溪流泉水、草木丛林;不论恶人、善人,还是恶法、善法;也不论天堂、地狱,还是一切的五湖四海、须弥诸山,所有这一切都含藏于虚空之中。如果虚空是有界限的,就意味着有内外,有分别,就必然有什么被排除在外。正因为虚空没有界限,所以才能包罗万象,囊括一切。
  “世人性空,亦复如是。”我们的菩提自性也具备这个特点,虽无一法可得,同时又含藏万物,能生万法,并非一无所有的空。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善知识,正因为菩提自性能含藏万法,所以称之为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切法都没有离开菩提自性,都是菩提自性的妙用。
  “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菩提自性虽能含藏万物,但又不被万物所染。就像镜子,照到美好的境界,不会高兴;照到丑恶的境界,也不会嗔恨。心在观照外境时同样应该如此,看到一切人或善或恶的表现,都能不贪著、不抗拒。就像虚空,既包容云彩,也包容风雨雷电,宇宙万有,所以称之为大,也就是“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善知识,愚痴者只会把佛法挂在嘴上,说得再多也不去实践。而那些有智慧的人,则会将法义落实到心行,进而通过实修,使之转变为一种心理力量。说般若,就是要证得般若;说波罗蜜,也是要成就波罗蜜。
  “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还有些愚痴迷妄的人,一味求空,以为什么都不想地枯坐着就是证得空性,就是最高的修行。这些人已落入增上慢,不是说些什么就能扭转的,因为他们对修行生起了邪见,是很难改变的。修空观,不是以什么都不想来压制妄想,而是通过如实观照平息并化解妄想。当观照具有一定力量时,可以在起心动念、行住坐卧的同时心无所住,这才是正道。仅仅追求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这是一种偏空,已然走上邪路。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善知识,心是广大无边的。可以说,法界有多大,虚空有多大,心量就有多大。
  “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在这广大无限的心中又有一种力量,能够了了分明,就是遍知的力量。佛陀十大名号中,有一种叫做“正遍知”,也就是说,这种觉知是遍及一切,无所不知的。凡夫的认识是有指向性的,每个心念都有相应的所缘,或是想着赚钱,或是想着争权,或是想着家庭,或是想着事业。当他对这个所缘特别执著时,就会忽略周围的其他,这种知是狭隘的妄知。再比如,大家现在专心听我讲课时,你们的知就会锁定在我身上,锁定在我的语言上,越专注,对周围的反应就会越迟钝,就像一幅主体清晰而背景虚化的影像。如果不锁定某个对象,只是安住并保持觉知,一切都能平等地呈现在我们心中。可见,人本来具有遍知的功能。只是当心进入迷妄系统后,这个功能就被屏蔽了。如果放下执著,你会发现意识背后有一种遍知的功能,对周围的一切清清楚楚。这种清楚不是意识上的清楚,而是像镜子那样,照见但不粘著,映现但不停滞。当然,这还是最粗浅的遍知。一旦体认生命内在觉性之后,才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遍知,也就是唯识宗所说的大圆镜智,山河大地、宇宙万有都能映现其中。这种功能是心本自具足的,只需体认即可,所以说“应用便知一切”。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宇宙中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离开菩提自性的这个“一”,是为“一切即一”。而这个“一”同时又能出生万法,含摄万法,是为“一即一切”。
  “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什么叫去来自由?因为心体不是物质,是没有任何滞碍的。犹如明镜,可以朗照一切,但又没有任何粘著,物来影现,物去影灭。这种无滞碍和不粘著,正是般若智慧所具有的特点。因为不粘,就能独立自主,来去自由。既可以做什么,也可以不做什么。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善知识,一切般若智慧都是从生命内在的菩提自性而生,并不是从外而来,不是重新安装的一个程序。你们不要搞错,不要向外乞求,而要向内找寻,这就叫做“真性自用”。唯有证得这个觉悟本体,所看到的一切才是诸法实相。反过来说,在我们现有的迷惑系统中,则是“一假一切假”。因为能认识的心是虚妄的,所见自然也是造作的、不实的。就像一个带着有色眼镜的人,目光所及,都是被有色眼镜处理过的影像,而非世界本来面目。
  “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开发生命内在的觉悟本体,才是人生最为迫切的头等大事,是我们必须为之努力的。此外的一切,比如空心静坐之类,都不过是小道而已。
  “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千万不要整天把空挂在嘴边,却不将之落实于心行,不按照这一法义去实践。那样的话,就像凡人自称国王,终归只是说说而已,不可能因此变成国王。那样做的人,决不是我认可的弟子。这是六祖对弟子的告诫,也是对一切后学的告诫。事实上,很多学佛者都有类似的问题。每天在说一些佛菩萨的境界,自己却不思改变。哪怕说上一辈子,还是标准的凡夫,最多是一个有着佛法包装的标准凡夫。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戒的。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善知识,到底什么叫做般若呢?所谓般若,翻译成汉语就是智慧。接下来,正式对般若进行阐述。六祖不是从概念上解释智慧,而是直接告诉我们智慧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体认,如何成就。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在任何处所,任何时间,我们都要念念保持清明、无造作的觉知,避免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妄念。保持觉知,就能时时安住于内在智慧,这就是般若行。觉知有两个层面,一是有造作的觉知,一是无造作的觉知。内观是从有造作的觉知起修,而禅宗是让我们直接体认无造作的觉知。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当这一念陷入不知觉中,般若之光就会熄灭,处于无明愚痴的凡夫状态。当这一念保持觉知,尤其是进入无造作的觉知,般若之光就能当下现前,当下产生作用。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世人因为愚痴和迷妄,无法体认般若。虽然口中说着般若,内心却不能相应,依然处于无明之中。尽管常常自称在修般若,也总在谈空说有,谈玄说妙,其实根本没见到真正的空,不知道空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是在迷惑状态说一些“觉悟”的话。这样的说,除了能满足一下内心对空的向往,是没有任何真实力用的。或许有人觉得,说总比不说好。但要知道,如果说得太多而没有受用,往往会使人失去感觉,甚至以此为足,觉得自己已经懂得空是怎么回事,反而比一般人更难与修行相契。
  “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般若是无形无相的,只要保持这份觉知的心,尤其是无造作的觉知,当下即可体认。如果具备这样的见地,就是般若智慧。
  以上,六祖通过对般若的阐述,为我们开显了觉悟本体的特征。同时特别强调,般若需要用心体证,而不是谈玄说妙的素材,不是用来挂在嘴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