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2 09:54:36

    对在家居士来说,把工作和家庭处理好,是一门必修课。进一步,还要通过承担义工行来服务大众,造福社会。这些都需要智慧和慈悲。随着修学的深入,我想对这种关系的处理,应该不是问题。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2 13:44:22

    2019年3月,苏州西园举办企业家静修营,期间安排了一场济群法师与嘉宾的对话。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2 13:46:04

    2019年7月,济群法师应邀为企业界人士讲座,并在讲座后为听众答疑解惑。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2 13:47:49

    2019年9月,济群法师在苏州西园寺,为前来参学的企业家们开讲《大乘佛法与企业家的精神建设》,并在讲座后答疑解惑。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2 13:49:03

    2019年10月20日,济群法师应福建“盛和塾”之邀,在厦门为塾生、志工数百人开示,并在讲座后为听众答疑解惑。本文根据问答录音整理。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2 13:50:02

    2019年11月,济群法师在苏州西园寺,为来自上海地区的企业界人士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静修营,并为大家答疑解惑。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2 13:51:37

    2019年秋,广佛深企业界善信至西园参学。11月16日,华为高级副总裁慧伟、长沙麦波食品董事长谢苇等代表与济群法师同台交流,坐而论道。论坛由长沙中南大学颜爱民教授主持。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2 13:55:36

    2019年11月17日,济群法师在苏州西园寺,与前来参学的企业家们举行论坛,探讨佛法在当代社会尤其是企业中的运用,并在论坛后为大家答疑解惑。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2 14:04:47

    正命生活,免造不善业;素食和不杀生;不纵容也不过度惩罚;环保之本在于改变观念;什么是正报和依报?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3 14:36:48

    本书根据作者几十年来演讲、采访的录音,以及平时思考后写下的文字整理而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佛教中的意义。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3 16:23:42

    2019年11月11日晚,济群法师应“中国网海峡频道·新禅风”栏目特别节目“百名高僧访谈”的邀请,就出家、求学、弘法和心理学等问题,回答了主持人的提问。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4 09:52:21

    为什么要探讨“企业家的现实价值与终极价值”?这关系到对“成功”的定义,并直接影响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当我们觉得什么有价值,自然会追求什么。不仅人生将围绕这个目标展开,眼中的世界也会随之改变。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4 13:41:15

    佛法的意义在于引导众生从迷惑走向觉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智慧本身就是觉醒的艺术。也可以说,是艺术工作者在佛法智慧启迪下创作的作品,以此承载自己对法的理解和实践。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5 15:33:03

    有同修班学员向导师汇报自己的修学情况,并就定课观修不得力的情况请求指点。针对他所提出的问题,导师作了以下开示。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5 15:39:35

    当我们的思维全面而深入,再观修时,佛陀的形象就不再单薄。那么,心关注这个影像时就不会散掉,不会跑到其他念头中。可以说,对佛陀功德的思维越清楚,对心的“吸引力”就越大,越容易持续、稳定地专注。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5 16:08:31

    每一次吃饭,都是我们培养利他心、慈悲心和正知正念的修行机会。在吃饭过程中,要带着一份专注和觉察,安住在吃饭的当下,对当下的每个动作、每种心理状态都清清楚楚。只要反复训练,一定会感受到修习正念的利益。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5 16:28:48

    经行系列开示1至20——我们每天有很多时间在走路,但多半是在散乱放逸中,在各种想法中,无法安住当下,保持觉知。经行,就是让走路成为正念禅修的训练。包括平时的吃饭、做事、待人接物,都可以成为培养正念的助缘,以此训练专注力和觉察力。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5 16:33:25

    经行系列开示21至44——修行关键是有正确方法,就像我们回家,必须找到回家的路。其实,觉醒的家并不远,只是因为我们不认识,总在走错,才使这条路变得遥不可及。现在我们已经找到方向,就要付诸实践,不断熟悉。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7 15:11:10

    【二十】学佛,要以佛法正见替换原有的错误观念,解除迷惑烦恼。如果真能从佛法的角度看世界,还会有颠倒、妄想、执著吗?还会有烦恼、痛苦、轮回吗?怎么看,就决定了我们怎么做,进而决定了我们的生命品质。那佛陀是怎么看待世界的呢?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7 15:12:18

    【十九】偏有会落入常见,偏空会落入断见。中道正见则是帮助我们摆脱二边之见,成就无所得的智慧。无论修习布施、持戒、忍辱,还是庄严国土、度化众生,都能心无所住。虽然无所得,无所住,但因为有慈悲,又能广泛利益众生。所以,菩萨证悟的是无住涅槃,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7 15:13:11

    【十八】《金刚经》的修行,从所缘的境,说无相、无所得;从能缘的心,觅心了不可得。这是否意味着,修行什么都不要做呢?如果觉得什么都不要做,什么善法都不要修,就会偏空,甚至落入断灭见,而且无法积累福德,成就慈悲。佛陀为了避免我们走上极端,特别告诫我们要广修善法。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7 15:14:05

    【十七】心到底是什么?本经开头就提出:“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事实上,整部《金刚经》都在为我们回答这两个问题。除了前面所说的般若正观、无相无住的修行,佛陀还有哪些开示呢?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7 15:17:08

    【十六】《金刚经》中,佛陀反复强调了无相、无所得的观念,也再三赞叹受持《金刚经》的功德。经中通过校量功德的方式,让我们了解到,对无相、无所得的体认,能够成就无量功德。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7 15:18:10

    【十五】在中道正见的基础上,《金刚经》提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无住的修行。《六祖坛经》的三大修行要领,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体认到无念、无相的心体,目的是为了生起无住的心,成就无住的修行。这也是本经与其他法门的不同所在。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7 15:19:06

    【十四】《金刚经》从发菩提心开始,讲到无我相乃至无寿者相,还讲到佛身是无相的,佛果是无所得的,如来是无法可说的……这些认知偏向空的一面。所以,佛陀以一个特殊的三句式,引导我们契入中道智慧,完整地认识法,而不是偏向一边。这个句式就是《金刚经》特有的“所谓……即非……是名……”,经中反复出现。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7 15:20:21

    【十三】佛陀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他出现于此,出家、修行、证果,然后在恒河两岸以音声宣说法要,教化众生。后经弟子们集结,留下三藏十二部经典。作为今天的佛弟子,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教法?《金刚经》中,佛陀对此的说明是——无法可说。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7 15:21:29

    【十二】金刚般若法门的殊胜就在于,不仅解除我们对世间的执著和追求,同时也解除在修学上建立的执著和追求。对于学佛者来说,终极的执著,就是对成佛的执著。《金刚经》正是从这里加以否定,通过否定对成佛的执著,来否定有所得的心,引导我们成就无所得的智慧。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7 15:22:23

    【十一】学佛首先要皈依,对佛法僧三宝生起信心,这是整个修学的基础。佛法是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因为有了信,才能进入佛法之门。对于《金刚经》这样的甚深经典,我们的学习和接受,自然也离不开信仰。那么,本经的信仰到底有什么特色?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7 15:23:10

    【之十】我们知道,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些能不能代表佛陀的真身?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其中也蕴含着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我是谁?这个问题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修行内容。正确认识佛陀身相,同时也意味着认识自我  查看全文>>


  • 觉醒  发表于 2020-07-07 15:29:45

    【之九】通过财布施,可以解除众生的现实困难;通过法布施,可以引导众生走向觉醒;通过无畏施,可以让众生身心安乐,无有恐惧。无论哪一种,都能和众生广结善缘。对于这个自利利他的重要项目,佛陀在《金刚经》中是怎么讲述,又是怎么引导我们修习的呢?  查看全文>>


1 23456... »